看过她的书就叫偶像?
我的态度从来就是就事论事。你要指出龙的书中的硬伤,我绝对欢迎。如果我没记错,好像是几天前我就请过你出手了。可惜你没有,而oztiger这样做了,我为他鼓掌,却也为你的不作为而不齿。
我不知道你是否是历史学家。但就算不是,估计也是历史方面的专家吧。请问你搞历史是为了什么?为了自我欣赏自作清高?
那么多人看过她的书,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出她书中的硬伤。你觉得你是该挺身而出向读者指出书中的硬伤,还是站在高处冷嘲热讽?
“如果出版社(比如编辑啥的)和销售商对书的内容有点责任的话,那也可以判断有此责任的那个单位的水平了。”这是你的话。如果说龙,出版社和销售商向读者卖了一个有老鼠屎的蛋糕,那么你就是那个明明知道蛋糕有老鼠屎而不说出来的人。这就是你的态度?说白了你也不过如此。
当然,你可以说会有人说的,这样的人多的是。正如你说“这种采访、回忆录多的是”,“大量的人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想问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有没有反省过为何完全卖不过她这本书。是读者对这类题材不感兴趣?是读者文化程度低?还是另一个可能: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写作水平太低没有人喜欢看?
看看方舟子,他看到国内的科普作品太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笑读者水平太低?等待别的高人出手?都不是,他动手把科普写得有趣而又准确。这就是差别。可惜这样的人太少,而想你这样光说不练的,中国绝对不少。
龙的书有硬伤,可是我看到许多人正是看了她的这本书,才开始以不同(于大陆)的角度看待那段历史。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这时候,请问你说的那些不计其数的反战之类的这种采访、回忆录在哪里?也许在你眼中这些没有硬伤的资料作品学术价值很高,可惜的是,没人看的作品,再好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