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冰糕、冰棍、小豆冰糕……   作者:刘红   昨天跟儿子一起去肯德基,吃完套餐,儿子一抹嘴说:妈再给我六块钱,我 买个冰激凌。我说:啥,六块一个呀。儿子说那有什么,一个雀巢的雪糕还七块 呢。看儿子若无其事地吃着那纯滑的冰激凌,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童年时候那遥远 的冰棍叫卖声……   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在童年的记忆里,炎热的夏天能吃上根冰棍,简直 美死了。那时侯,雪糕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品种和花样,更不知道什么是冰激凌 了。冰品就三种:一种最普通的叫冰棍儿,是用凉水和白糖制成的,2分钱一根; 高级一点的是奶油的,5分钱,叫冰糕;还有一种是3分钱的冰糖小豆的。就这也 不是什么时候想吃就随时可以买到的。整个一座小城,就一家冰糕厂,要想吃到 现场制作的各种冰糕,得穿过大半个城区。家里也自然没有冰箱的,街上也没有 卖冷饮的冰柜,卖冰棍的人多是骑自行车,头戴一个大草帽,后面驮一个白色的 木头箱子,箱子上有两个醒目的大红字:冰糕。他们走街串巷地叫卖。还有一种 是近似于过去竹子做的儿童车模样的一种四轮小推车,上面一个同样的白色木箱 子,箱子上面还有一个白色的小棉被用来保温,推这种小车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 的大妈们。她们自己携带一个小马扎,坐在诸如电影院和学校的门口,她们的叫 卖不如那些骑自行车的,但偶尔也会大声地吆喝两句,那声调和广告词都是一样 的:冰糕、冰棍、小豆冰糕!   小的时候放暑假,可不像现在的孩子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作业。家 长也不会像现在家长那样像看眼珠子似的看得那么紧,还有就是那时候家长工作 忙,孩子也多,看不过来。一放暑假,孩子们都“放羊”了,满家属院地疯跑, 一天下来玩得跟泥猴似的,玩累了,跑累了,坐在树阴底下,就等这那长长声调 的出现呢,只听大门外那悠远的叫卖声:冰糕、冰棍、小豆冰糕……!远远地传 来,于是孩子们欢呼雀跃,一窝蜂地跑了过去,边跑边用手捂着小裤兜里哗啦作 响的三三两两的钢蹦,不一会,一个个唏嘘地唆着冰棍都又蹲在了树阴底下。多 数的孩子都是只买一根2分钱的冰棍,间或有哪个孩子奢侈地买了根5分的冰糕, 那感觉就像刚开始有手机的时候,手拿“半头砖”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若无其事打 电话的“款”,一个字:牛!偶尔有哪个孩子因为被家长责骂而扣罚了当天冰棍 钱,那委屈的神情就别提了。   吃冰糕也不是现在这个吃法,到不是因为硬怕搁牙,那2分钱的冰棍是半天 的零食和美味呢,怎么能一下子就吃完呢,那得唆着吃,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 看谁唆的响,那神情陶醉的不得了。就连吃完的冰棍棒,也是不能扔掉的,细心 地一根根攒起来,用自来水冲干净,攒到有一把的时候,用它来玩一种叫“挑冰 糕棍儿”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先由参赛的小伙伴们以“包袱、剪子、 锤”的方式决定由谁先来开始,然后把整把的冰糕棍在地上垂直后散开,再一根 一根的小心翼翼地拿起,在拿的过程中不能碰动别的小棍,如果不幸碰动了,那 就该下一个伙伴拿了,最后以手中冰糕棍的多少决定胜负。噢,忘了跟大家说明 了,那时侯的冰糕棍可不是现在的木头的,也不像现在这样精致,还在上面印有 厂家的标志或者广告什么的,那时候基本上都是竹子的,无论什么冰糕都是一样 的长短,现在想想,那时候的用料多绿色环保啊。   小的时候,对目标的执着和确定常常能激发出自己超长的潜能,直至现在我 都认为理想应该是具体,那样才有动力。在入小学的前一个夏天,我和一个叫绢 子的伙伴为了能吃上现做的冰糕,竟然走了几里的路程,一个事后把两个妈妈都 吓哭了的“长征”。那天妈妈照例把钥匙往我脖上一挎,然后给了我几个钢蹦, 就上班去了。还得跟大家说一下,那时候父母是双职工的话,都是这样把孩子独 自扔家里的,很少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有哥哥姐姐的就由哥姐照顾一下,如果 岁数差得少的,那里还想到什么照顾啊,都是各玩各的了。我哥比我大两岁多, 妈妈前脚走,他后脚就没影了。我手里攥着妈妈给的钢蹦就去找隔壁的绢子去了, 两人玩了一会就腻了,就只等着那“冰糕、冰棍、小豆冰糕……!”声音的到来。 可越等就越觉得时间漫长,于是两个人就开始数自己手里的钢蹦,啊,那天妈妈 居然给了我足足有7分钱,绢子看着我手里的钢蹦好生羡慕,小声说我才3分……   记不清我们两个小不点等了多长时间,也记不清我俩把这几枚硬币翻来复去 地数了多少遍,印象里是绢子先说的,说:咱去外面找卖冰糕的呀。我当时肯定 是一拍即合,于是两个人手拉手来到了街上。可那天也怪了,走出去好远了,就 是没有看到卖冰糕的。那个起决定性的话是我说的,我提议:咱俩去做冰糕的地 方买去呀,我跟着妈妈去过,我认得路。就这样,我俩忘记了饥渴和炎热,跑跑 走走地穿过了几条街,竟然真的找到了那里,看从那个门口里进进出出地多是那 些驮白箱子的人们,但也有少数不是,但人家的手里大都提着一个大口的暖壶。 当我们俩掂着脚尖却声地喊那柜台里的阿姨要冰棍的时候,可从口袋里掏出来的 钢蹦已经所剩无几了,一定是我们在欢跑的时候从小兜兜里给颠掉了。只够我们 一人一根冰棍的了,两个人拿着冰棍走出那里后,委屈和沮丧的心情立刻让我们 丧失了回家的动力,往回走的路怎么这么长啊,两只小脚在塑料凉鞋里磨得生疼, 一步都挪不动了。   不知道那天是不是老天的安排,但我宁肯相信那天一定有个天使跟着我们俩。 在我们就差哭出来的时候,恰巧碰到了下班回家的姑姑,而且姑姑认出了我,姑 姑用自行车把我们一前一后的驮回了家,老远就看见我妈和绢子的妈妈正焦急地 满家属院的喊我们呢,不仅是她们 ,还发动了那些跟哥哥一样大一点的孩子们 都在找我们呢。看到我们的归来,我妈跟绢子妈妈眼泪都要出来了,为我,我哥 也挨了爸爸一巴掌,说他没看好我。这是我唯一能想起来的对他内疚的一件事, 因为他小的时候可比我淘,总是我跟着他挨父母的训斥了。^_^   关于冰糕美味的记忆还来自于一个儿时的遗憾。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妈 妈竟然宣布带我和哥哥去北京串亲戚,而且说还要让我们去看看天安门,能有机 会去北京看天安门,这在当时小伙伴中就等于放了一个卫星,眼馋死了,这个说 给我捎个有熊猫图案的手绢吧,那个说给俺买个天安门的纪念章吧,带着伙伴们 的祝愿和期盼,我和哥哥跟着妈妈就这样来到了北京。   那玩的快乐就不必说了,单说北京的冰糕,那时侯北京的冰糕花样也不多的, 也可能是咱们小村里的没见过大市面吧,反正在我印象里就两种最普及,一种是 5分的,这在我看来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另一种要1毛5分一个呢,好贵哟,不 过看那些吃着1毛5雪糕的北京人,那味道一定是好极了,那奶黄色,那稠稠的汁 液,仿佛都闻到了那奶香……也许是穷家富路思想的影响,我妈妈在北京从没有 控制我们吃冰糕的数量,真是有求必应。我和我哥也很知趣,一直是买5分的冰 糕了,因为在我们眼里,那已经是够奢侈了。临走的当天,我妈跟我们说:去, 你们也买个1毛5的冰糕尝尝吧。我和哥高兴地蹦跳着就去了,可到了交钱的时候 哥首先变卦了,他跟我说:一个1毛5的可以买3个5分的雪糕呢,多不上算呀,咱 还是多吃两个吧,你说呢。最后的结果就是我跟哥哥一下吞掉了3根雪糕。可也 给自己留下了多年的遗憾,总在想那1毛5的冰糕该是怎样的一个味道啊。   直至现在,看着那冰柜里花花绿绿的雪糕,冷饮店里让人眩晕的广告,最让 我想的还是那永远也不可能再尝到的北京雪糕……童年的美味,记忆的冰点,真 想那叫卖的声音:冰糕、冰棍、小豆冰糕……!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