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走进南社   郭永海   昨夜与朋友饮河南仰韶酒,醉至次日上午。想来无事,难得周末,上网遍览, 得附近茶山镇有南社古村,于是就与中午搭车去看看。所乘公共汽车74路,从汽 车东站竟直达目的地。   当然,南社出名是因为古建筑保存的好,其次是村里有很多的祠堂。南社因 祠堂而出名,一者多,二着建筑风格卓尔不群,三者祠堂功能丰富,读书、议事、 节庆活动,均与祠堂有关。南社村人多姓谢,自南宋末年起,凡有进士四人、举 人五人,学习的氛围浓厚,成果显著,被称之为“进士村”。去之前,我知道的 就这么多。   一 不平凡的历史   下了车,一眼便是围墙,“南社明清古文化村”,走进“城门”,是一出公 园,主要包含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石碑。想来别无它意。走进村落,看到 的就是水塘,小桥一座,桥的内侧是一棵大大的榕树(歪歪扭扭的,不是人力所 折,可能是吧……),水塘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旧房子,因为靠着水岸,几乎全部 都是祠堂,各有名目,我却没记住几个。但雨越下越大,我只好找地方买雨伞先。   再往里走,水池变成小沟,过了一、两百米,又变成一个池塘,不过水质就 没有前面的正主好了,但旁边的高台岸上,却有几株成排的大树,甚是茂盛。   有几间祠堂另做展览用途,有邮票展、书画艺术展览,还有南社村村史展。 邮票全部是蝴蝶,书画俱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和广州收藏的借鉴影印版,而村 史展览是最丰富的。   追本溯源的传统在这里还是得到了体现,俨然炎黄子孙。在谢氏大宗祠里, 我所看到的确实与“炎黄”有关——   姜子牙是炎帝的后裔,谢氏又是姜的后裔,好象是说什么封为诸侯国,便是 国名谢为姓,一直传了下来。南阳谢希良之子谢尚仁从河南一直迁徙,躲进浙江 还是不行,元兵在更南的地方逼死了南宋后主,于是又继续南迁,直到今天的东 莞茶山。大概是长途迁徙的精神长存,南社村渐渐变成了谢家庄,历八百年,族 人8000余人,确实顽强。   在村史馆看族谱,姓氏辈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除姓外,名有一字的,两 字的,辈分显示有在第二字的,也有在第三字的。我仅抄了一份,显示家族血缘 谱系——   谢希良——谢尚仁——士昌——南(二)——贤(三)——伊俊——祖(三) ——松(二)——靖、立尤——文(二)——彦(二)——功(二)——经(?) ——文(二)——学(二)——宗(二)。   除了“文”字辈体现了“五代一辈分”外,我一时也看不出什么规律。   除了追本溯源,还有拉关系的嫌疑,谢氏名人在历史有几个: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淝水之战,名垂千古。   谢玄(公元343至388年),字幼度,谢安之侄。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谢玄之孙。   还好,就扯了这几个人的关系。   二 细微处的南社   走进一个个祠堂,其实给人的感觉是小气的。我五一期间去了汕头的陈觉簧 故居(当地人称呼陈祠故居),一己之力,安得广厦万千,那里就很大气。而在 南社,看到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血缘家族的集合力。虽然如此,村落依然保持 着原色原貌,因为原色,所以重复,有几间祠堂在内容方面有很大的重复;而且 依然坚持血缘支系,各立祖宗(有九祖的,有十一祖的,等等);还有几个专门 类的祠堂,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等。   进了西门,面对水塘,左边在修修补补,几个人在忙,祠堂里的展示、陈列 有新有旧。在水塘两边,还能看到为数不少的旗杆石(又称功名石),第一次才 了解到其中典故,惭愧。   功名石,也叫旗杆石。封建社会科举取士时期,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 后,家族便会为其挂起一根长约20米、碗口粗的旗杆,旗杆上部悬挂着旗帜, 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旗杆石上详细记载考取功名者之姓名、时间及科目,以 示表扬。   如此解说,不难理解,但却没有顾及到。   在科举仕途上,谢家人能文能武,也有中过武举人的。我还在奇怪,怎么武 侠小说里面怎么没几个谢氏高人呢?我就记得“金毛狮王”谢逊,嘿嘿。   南社以祠堂载体的明清建筑出名,但,来这里游玩的客人,有几个会真正注 意到这些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呢?当时看旧房子,没怎么注意到,回来以后再上网 看看,竟有许多的风格特点。如果不是特别的向往,我是不会第二次去浏览的。   出了水池祠堂,我在右边的民居里转悠。这边的巷道比之水塘边的又窄了一 些,有的几乎不能双行。很多的老树、小树,挂满的龙眼、黄皮无人去摘。不经 意转过一个角落,会看到一大片的残砖碎瓦,令人难过。因是阴雨天,很多人家 都是聚众打麻将、玩扑克,过来一个游人,十个有六个回头望,不知是好奇还是 无聊。   拐了几条小巷,来到关帝庙,门口一老人,颤颤微微斜坐着,走了进去,却 是两进两耳房,眼前神龛,座下功德箱,提醒来人要发疏财心。在进门口的右边 神位,有个对联很有意思——   公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婆一片婆心   再走进主神位的右边,看到诸般神仙,其中一神握有卷书,上面却是简体字 “学业进步”,看了未免倒味,于是也不细找周仓的神位在何方就走了出来。门 口的老人还在,我动了动嘴唇,但还是忍住没有说。算了吧。   三 被遗忘的角落   东莞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有一次,在城区前往寮步的路上,我看到 一个旅游的导示牌,这才注意这个地方(名称而已)的。如果周末不闲,我可能 也不会来,更别说距离太远的因素了。   出了村子,我慢慢走向田野。细细的思绪不时被高空的飞机和村边的火车打 断。火车在这边应该叫电轨车,全部是电动牵引的,只有噪音污染,算是好的了。   雨已经停了,泥泞的路上深一步浅一步前行。放眼望去,古老的南社村已经 被现代化的工业、商业完全包围。而在我身边的田头,仍有俯身忙碌的身影,一 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扒拉着大脚在路上慢慢走着,空洞的表情让我想起20世纪 二、三十年代的人。正在幻想赛珍珠笔下《大地》里的王龙,忽然耳边的火车又 开过去一趟,我竟一下子断了这个悲凉的念头。   南社出名在于对旧的保持,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在无数的祠堂建筑上。我想, 除了祭祀、教育、议事等用途,自然也有炫耀的意思和流传的意思。   这个被都市遗忘的角落,可能会因为城镇化进程而淹没得只剩下象征意义, 或者,越来越出名了,成为了为观光、旅游服务的地方。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叹 不已,何尝这个小小的南社,就是整个华夏大地,不都是这样的吗?   虽然在南社只呆了三个小时,但我还要走了。   我走了,南社。   2007.7.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