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云南和西藏的边缘   木祥   滇 藏 线   内地进西藏的路线,除了空中走廊以外,还有四条:青藏线,川藏线,新藏 线,滇藏线。   滇藏线从前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位置不是很重。现在就不同了,只要打开有关 的网站一看,滇藏线的话题是非常热闹的,那些背包客,从滇藏线上走一趟回来, 照片、风光风情、奇遇,日记等等,都会拿出来炫耀一番,象是做了一件人生大 事。   云南至西藏公路线很长,滇藏线这个概念曾经让我感觉模糊。所以,从网上 查了一下资料,习惯上把云南大理至西藏芒康这段路称之为“滇藏线”。开始觉 得不怎么客观,但细想下来,也有它的道理。如果把云南到拉萨的路都叫滇藏线, 但其中又有川藏线在里面交织在一起。所以,分开来说,比较方便。其实,在云 南,滇藏线又被分成好几个路段来称谓:丽大公路(丽江至大理),丽中公路 (丽江至中甸),德盐公路(德钦至盐井),德芒公路(德钦至芒康)等等,这 些称谓都有自己的意义。滇藏线便是这些公路段的总和。   滇藏线近千公里,其主要路段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到芒康县的路 线最长,也最险。云南海拔最高的公路也在这里,通过白茫雪山这段路,海拔是 4300米。   修这条公路,是在解放初期。修建这条公路的目的,一是为了解放西藏,二 是为了解决云南藏区的交通问题。可见,修筑这条公路的政治色彩十分浓厚。修 公路的时候,迪庆州与丽江同属一个专区,叫丽江专区,所以,这条公路的修建, 滇西的许多乡村都有参加者。路段相对安全的地方,是由地方民工修建的,危险 地段,由解放军修建。据云南公路历史资料记载,修筑这条公路的时候,解放军 都是边打仗,边修公路,条件十分艰苦。死伤人数达千余人。   我的父亲就修过“丽中公路”,我踏上滇藏线的时候,总是想起父亲给我们 讲过的许多修滇藏线的故事。坐在车里,我爱说:我父亲修过这条公路。车里的 人,或者沉默,或者无动于衷。这让我内心深处有着尴尬。但想想也是,父亲之 于滇藏线来说,工程浩浩,死伤的人,数以千记,他挖的那几方土,他撬过的那 几个石头,不值得一谈。   同时,滇藏线也发生着变化。大理至丽江——现在已经成了“准二级路”。 丽江至中甸,也如此。中甸至德钦,也全是柏油路面了。父辈们开挖的盘山泥土 道,被雨水和岁月流走,但留下了个基本的公路模样,然后被改造。其实,那个 “公路的模样”,是父辈们半个世纪的灵魂。   公路的质量在发生变化,人们对滇藏线的理解,也正在变化着。这种变化, 不是政府行为,是理念上的改变,观点的不同,视角的翻新,是一些崇尚民族文 化,热衷于地理生态的人们,对滇藏线新的理解和定位——他们把德钦至盐井的 这103公里称之为滇藏线!   觉得奇怪吧!上千公里的滇藏线,被那些前卫的旅游者浓缩到了一百公里的 德盐公路来了。所以,到了德钦,便对德钦县城至盐井的这段路充满着神秘和向 往。   出发,向着盐井,心里便装着许多的期待和向往。往前走,希望看到神奇, 梦幻,让诗意出现在内心深处。然而,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大山之高,让人不由 得抬起头来。前面有条江,是澜沧江。江水棕红。在地图上,澜沧江的绿色的, 我眼前的澜沧江,变了颜色。公路就在江边上蜿蜒。我喜欢看江湾深处的藏族村 庄。我喜欢看路上走过的牦牛,到处是石头和沙子,树木消失尽了,我想象这些 牦牛到哪里去,它们到底吃什么。   电站。溜筒江。到滇藏线的人,好象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们选择了一 个小电站和溜筒江。一个美籍奥地利人,叫洛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也在滇藏 线的溜筒江边拍摄下的老照片,让不少中国人感慨万千。这个外国人真是怪,百 年前就到这里来考察茶马古道,留下让人震憾的照片和文字。还有两个法国人, 也曾经走到这里来,他们宣传自己的宗教还不算,还在这里栽种葡萄,酿制法国 式的葡萄酒。   澜沧江边,留下世人注目的天主教堂。   这天,我们的车往盐井出发,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滇藏线。途中,看到公路 上方,没有森林植被,岩层直接裸露。公路上堆积着垮塌的泥沙,路面起伏不平, 石子随处可见。开道的警车,出发才十来公里,便被尖锐的一个石片划破了轮胎。 几位半路上加入到我们行列中来的东北朋友,开的是一辆桑塔纳越野车,他们开 始担心轮胎不过关,决定到盐井重新更换加厚车胎,才敢再随我们进藏了。这也 难怪,我们已经走到了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型地貌,只要一下雨,山石垮塌,泥沙 横流。一年四季,公路上方会有石头不断往下掉。特别是距盐井三四十公里的地 段,属于不稳定的页岩地区,雨季往往会塌方十里八里,交通随时阻塞… …   继续在德盐公路上行驶,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公路上有个一个隧洞,隧洞 比较长,完全是穿山凿石修建而成,三面都是原生的石壁,没用任何支撑加固。 至于那个叫溜筒江的村庄,是澜沧江艰险的古渡口,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过 去的马帮,主要在这里过渡。现在,我们站在这里,江水呼哮,村子里却出奇的 安静。村子下的江面上,还有一条铁索,过去的马帮,人马都得从铁索上渡过。 上世纪洛克有一张照片作证。照片的画面是:几个马帮,用一根绳子拉悬在铁索 上的马匹过江。马匹空悬,离江面十米来高,它的下面,江水滔滔… …这幅照 片一直反复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几乎一说到茶马古道,都离不开用这张照片作 证。   这些外国人真是有些奇怪的。无独有偶,这天,在滇藏线又遇到一个外国人, 骑辆自行车在我们的身后奔跑。这个外国人身材高大,一看就知是欧洲人,他骑 车神情专注,基本上是目不斜视,表现着一种态度。我在思考着,这个欧洲人, 一定有他自己的目的地,有自己心里的滇藏线。我到过欧洲,体验过欧洲发达的 交通。欧洲是高速公路的世界,公路两边是鲜花和森林,每隔一两百公里便有漂 亮的休息站。休息站里,咖啡,牛奶,果汁,茶座等等,小屋里香水袭人。在休 息站里,取一杯牛奶或者咖啡,站在一张小园桌边。欧洲人一般不在公众场合坐 或者说躺,他们习惯站的姿势。他们站着,边聊天边喝饮料,表达着欧洲人的意 志和烂漫。   然而,这一天,滇藏线上的这个外国人,他到这里来又是为了什么?我不得 而知。   西藏盐井   盐井是我们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个乡。   盐井乡的下面是澜沧江,上面是梅里雪山山脉,所以,它给我的印象是立体 的。到了盐井,我知道了,云南到达西藏到底有多远。   到盐井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左右。已经是四月中旬了,盐井的田地里,小麦 还没有黄。因为地处澜沧江边,盐井土地不多,而且都是梯田。街道短,两边都 是藏式矮房子。比较大的现代建筑是“盐田宾馆”,也只是三层楼房。街道上都 是泥土路,四月的风让这里弥漫着风沙。有藏民从街上走过,有做生意的四川人 在不停地吆喝。有个菜市场,卖菜的门面,只有三十平米左右,菜的品种不多, 且不太新鲜了。听声音,菜老板却是云南人。盐井的物价:百货与云南差不多, 蔬菜贵得多。   盐井是因盐而得名的。   旧社会,盐是非常珍贵的的东西。特别是西藏,由于交通不便,外地盐难于 运输到西藏去,所以,盐井成了西藏重要的食盐供应地。盐井出产的盐,远销到 西藏的昌都、林芝、察隅地区,云南的迪庆、丽江,四川的巴塘、理塘和木里等 等地方,也都食用盐井的盐。盐井在滇、川、藏地区的知名度,除了这里是茶马 古道的交通枢纽以外,与盐的名气关系极大。   盐井与丽江的关系比较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说到盐。盐井与丽江距离 较近,而且,丽江同样需要盐井的盐。早年,丽江木土司认为盐井不但是云南通 往西藏的交通枢纽,而且可以通过盐的出产和运输控制西藏的部分地区,所以, 便派大批纳西人进驻盐井,一方面保护丽江马帮顺利通过西藏地区,一方面在那 里开采食盐,控制盐业生产和销售。   至今,盐井的产盐者,大多数是纳西人。   我们一起到西藏考察同志,有一部分是纳西族,他们着重了解纳西人在盐井 的生产生活情况。考察得知,盐井的纳西人,都学会了藏语,适应了藏区的日常 生活。现在,盐井除了四十岁以上的纳西人能说纳西话以外,年轻的纳西人,都 不会说纳西话了。但是,这里的纳西人,都知道自己是丽江木土司的后人,都知 道自己的根在丽江。   这一天,时间虽然比较晚了,但盐井乡政府还是为我们开了一个坐谈会,介 绍了盐井纳西人的情况。盐井乡的乡长是纳西人,书记是藏族,副乡长是外地干 部。在介绍乡里的情况的时候,乡长书记都推荐副乡长介绍情况,后来感觉出来, 原因是外地干部汉语说得好。副乡长操四川口音,他说,盐井分上盐井和下盐井, 上盐井藏族多,就算是纳西人,也信奉藏传佛教;下盐井纳西人多,信奉的是东 巴教。从整个盐井的情况来看,这个近一万人口的乡镇,纳西人占了百分之八十 左右。   第二天,不忙向西藏拉萨方向赶,先看盐井怎么产盐。   盐井在澜沧江边,得走一条便道。这条便道只有三米左右宽,单辆小汽车或 农用车可以通行,只是会车比较麻烦。且路下悬崖峭壁,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坠 入滔滔的江水。好在路不远,半小时就到了,到了江边,远远便可见盐田。所谓 盐田,只是用木杆在陡峭的山坡上搭成上平下空的架子,再在上面铺上灌木,垫 上土,铺上细砂,形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沙地。纳西人再把盐水放进这些盐田里, 任其渗水,盐水渗干,便是盐了。   盐井不多,只看见四五口,有的三四米深,有的深达五六米。那些盐井里热 气腾腾,汩汩冒着温热的盐水。盐井都在江边上,与盐田相距几百米。盐井里的 水,过去都是靠人背到山坡上的盐田里的。背盐水的路不好走,盐田旁边,都是 险峻的栈道,盐田之间便用这种栈道连通。背水的纳西妇女,要从江边的盐井里 把盐水背到盐田里来,栈道两旁,到可见背盐水女人们穿坏了的胶鞋,背盐水用 的绳子、水桶,都放在盐田架的下面。   据介绍,两年前,盐井人都装了抽水机,再不用纳西妇女背水爬山。只是偶 尔看到两个女人们在背盐井水,一问,都稍能懂汉语,她们都说自己是纳西妇女。 再与她们说起丽江,两位纳西妇女都觉得“丽江”遥远而生疏.不只是这两位纳 西妇女,对于这里的所有纳西人来说,祖籍地成了一个陌生的词.他们只是从老 人的回忆里记住了有一个地方叫丽江,但他们最终没有继承住纳西语言、纳西服 饰、纳西建筑......盐井的纳西人,多种生活方式都与藏族人接轨,在盐 井,历史造就了纳西和藏族水乳交融的特殊的民族文化......   继续与这两个纳西妇女交谈,她们说,这几天井里盐水少,用抽水机划不来, 便用人工背。这时候,她们已经背干了盐水,便坐在井边休息,等盐水再冒出来, 她们又开始着背。这两个纳西妇女说,在盐井,制盐的事都是女人来干。男人们 的任务,是用骡马把盐巴装袋,然后驮运到盐井小镇的盐市上出售,再由盐贩子 把盐巴卖到邻近的藏区… …   从前到过盐井的同志觉得有些可惜,现在这里的盐水,不用人背,而是采用 抽水机。现代机器使劳力节省了,我们却看不到从前的生产情景。在盐井,恰恰 是纳西妇女大规模的背水队伍,让到达盐井的外地人感动不己。是的,一种古老 的生产文化,随时都可能会因机械化的发展而消失。一块让人神往的土地,一种 让世人觉得有些悲壮的原始的劳动场景,不用装饰的原始的劳动文明,将离我们 远去。这和盐井的纳西人之于祖籍地一样,他们从老人们的回忆里记住了一个地 方叫丽江,但他们最终没有继承下纳西语言,也没有返回丽江的理由。历史的, 地理的因素,使这些木土司的后裔们,与这里的藏族同胞水乳相融,造就了一种 让世人瞩目的民族文化。   这便可能是机械文明和社会变革给世界带来的进步与尴尬。   中国西藏信息报道:   西藏盐井可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德钦小镇的细节   我还是要说到小镇郊外的那个油库,那个象农家院落一样的加油站。这里有 木门,有瓦房,有锈迹斑斑的加油机,有一个从不熄灭的瓦数不大的灯泡,灯泡 上有一些蜘蛛网。油库大门外有一块铁牌,上面用红油漆写着:“进入特殊路段, 请检查您的燃油”。牌子上的这几个字,显然是写得不规范,看上去歪歪扭扭。 据我所知,差不多所有的过往车辆都要到这里加油,然而,这个加油站却不因此 而趾高气扬,很象山里乡村一个不善经营的生意人。这让我想到德钦这个特殊的 县份,这个云南的边缘县城。她处于滇川藏和结合部,城小,不足一万人,街道 不长,你走任何一条街道,都不会超出十分钟。这县城却更象一个村庄,象一个 山寨。德钦县城的海拔却是云南数第一,3480米,是云南省最高的县城。   油库不远处,有一排警示标桩。雨雪太大,便有人把标桩摆在公路中间,不 让车辆前行,前行便是冒险。等到天晴后,了解到白茫雪山通车了以后,又有人 搬开标桩,车辆才一路上山。据了解,在德钦,这里的标桩一年使用四五个月。 我们到达德钦的时候,这些标桩都摆在路中间,大小车辆停了一大串。   第一天到德钦,有点缺氧的感觉。四月份的天空,细雨还在下个不停,让人 觉得高原之城有些神秘,于是,这个晚上,我便独自在县城的街道上散步。这时 候,我却能抬头看到蓝天和星星,在峡谷里,天不宽,星星可数,月色依稀… … 我不知道雨是哪里来的。   于是,再细看城四周的山脉,山很高,山上铺满了白雪。也可以听到山上的 风声,听到风声,我知道这雨是风刮起雪花落到城里来的,并不是真的在下雨。 同时,我也知道德钦县城是坐落在一个山窝里的,一条山谷把小镇分到了河谷两 边。都是一些现代的砖瓦房,或者是旧时的木楞房,都显得小门小户小院。   走在街道上,时间并不晚,但店铺都关门了。有几个帐篷,里面烧着火,有 藏民在哼歌,在弹弦子,在喝酥油茶,在说话… …据说, 这些藏民是来朝拜梅 里雪山的,他们不住旅店,自带行李食品,走到哪里都可以随心所欲。街道上只 是有一个餐厅里灯火通明,里面有些老外,有些德钦以外口音的人在祝酒,在大 声喧哗,忍不住与服务员打听是些什么人,服务员小姐说,是云南普洱的马帮队 伍,是要驮茶进西藏的,他们今天胜利翻越了白茫雪山,到达了德钦这个茶马古 道的重要驿站,明天就要跨进西藏的地界,所以在喝酒庆贺。是的,普洱茶在全 国都有名,并一直为西藏人民所喜爱,只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种民间的马 帮队伍,为什么还参和进来几个老外,这些老外为什么也那么兴高采烈?   于是,回忆起我在这之前翻阅过的关于德钦的资料。从前,德钦县城又叫升 平镇,过去又被称之为“阿墩子”,旧社会便是马帮和生意人云集的地方,是茶 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过去的马帮们,都会聚集在这里经销百货和药材,滇川藏 地区的任何一种货物,都会在这里交易,在这里买到。解放后,德钦小镇是214 国道的咽喉,使这个小小一个边地之城,战略地位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受外来文化、宗教的影响十分大。这里曾经远离文明、 人烟稀少。但远在十九世纪,便有两个法国传教师到德钦来传教,建立澜沧江边 的茨中教堂。那时候交通十分落后,两个传教师是骑着毛驴去的,他们把德钦看 成最为理想的圣地。只不过,后来发生的“教案“,也发生在德钦,19世纪末和 20世纪,全国出现了排教运动,德钦也未能幸免,当年由义和团点燃的排教之火, 直接扑向外国传教士、外交使团、中国教民和几乎所有的洋人。1905年7月,德 钦境内的三个喇嘛寺的喇嘛和当地民众一万多人,一举烧毁了德钦、茨中的外国 人主持的教堂,杀死一个法国传教士,并活捉一人,事态扩大,影响到了全国, 惊动了清朝政府。正因为如此,小城人历尽苍桑,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 了自我,完善了自我,各种宗教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里有天主教,有藏 传佛教,有基督教,有伊斯兰教。现在,县城内还有天主庙,飞来寺这些宗教古 籍。在德钦的茨中村,外国人19世纪修的茨中教堂依然保持如旧。法国技术配制 的葡萄酒,味道十分甘美,让人体味一种古老的异域文化… …   德钦还要说到梅里雪山,那座被藏族同胞称之为神山的山峰。一年,日本登 山队要登这座处女峰,那些日子,有数万计的藏族同胞对着雪峰转着经筒,拉着 经幡,烧着清香,并默默地祈祷… …后来,日本登山队没有如愿以偿,有十多 人被埋葬在雪山下。现在,雪山的远方,有一个小小的纪念碑,铭刻着那一段历 史,记载着那些人的名字… …   最后,我还得说我身边的小镇,升平镇或是“阿墩子”。踏着夜色,我继续 往前走,依然是一个人,我在小镇的街道上散步。一个人的情绪,散落在高原。 这里我碰不到我认识的人,但我在这里却好象找到了知音。同样,象我一样在小 镇上散步的人却也可以找得到,这些人大多数是外地人,他们到德钦来,一些人 有目的,一些人相当盲目,象一个流浪儿一样。和我一样,这些人都已经注意起 四月的雨,细雨蒙蒙,在有月色和星星的夜晚飘落,让我们知道深刻地记住了德 钦,这个我们非常愿意书写的一个边缘小镇。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