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淫者见淫 --评朱大可《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方舟子· 我上次将刘晓波谩骂钱钟书的文章立此存照,有读者来函说,文学评论 难有客观标准,不宜立此存照。也许吧。但是那种无视基本史实,信口开河 的骂文,算哪门子的“文学评论”?比如这位可算是刘晓波第二的“评论家” 朱大可这篇谩骂鲁迅的文章,以自己阴暗的性心理度鲁迅之心,信口开河, 恬不知耻,就是又一例子。犹记得高一学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就 有同学怀疑刘是鲁迅的情人,她死了才让许广平当了替代品。不料朱评论家 的见识,也跟性压抑的青春期少男一般,竟将此种只可供茶余饭后谈资的无 稽之谈,毫不脸红公之于众:   “鲁迅和许广平的婚姻乍一看似乎还算美满,但仔细探究,却找不出任何 生命激情的迹象。鲁迅最珍爱的女人,是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时的左翼学 生刘和珍,她的被杀令鲁迅心如刀割。他的一篇《纪念刘和珍君》,写得悲 痛欲绝,犹如寒夜里的一声凄厉的狂哭。作为刘的同学,许广平扮演了一个 刘的代用品的脚色,她在鲁迅最伤痛的时刻出现,竭尽劝慰之能事,这多少 补偿了鲁迅对于旧爱的无限迷恋,而刘则因此获得了一个恋父情结式的升 华。” 不知朱评论家蜗居澳大利亚批评鲁迅时,手头可有一套《鲁迅全集》? 若有,只需翻一翻,就可发现刘和珍牺牲于1926年3月18日,而在此一年前, 即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就已开始与鲁迅通信,到当年7月底,信件往返41 封(此据原件,而非公开的《两地书》),考虑到邮递时间后,可以说通信 从未间断,其亲密如此。我再告诉朱评论家一点一般读者不知道的情况: 1925年8月中旬,受学潮牵连,许广平曾到鲁宅住了约一周,两人于此时定 情,以后常常相见,许也有时到鲁宅居住,所以信也不必再写了(两人恢复 持续的通信,是南下以后的事)。10月,两人的关系进入亲昵阶段,许广平 有散文诗《风子是我的爱》记其事:“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 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 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风子”即暗指鲁迅, “不合法”是因为鲁迅有原配朱安。此时距刘和珍之死,还有半年。在色情 狂看来,人间情感唯有性爱可言,师生之谊全属虚妄,所以痛悼学生的文章, 也非要当成是在痛悼情人不可。 至于朱评论家的其他“评论”,如声称鲁迅初次答复萧红(其实是同时 答复萧军、萧红)的信“充满了罕见的、《两地书》所没有的挑逗性暗示”, 乃至于“某些迹象表明,在儿子出世以后,鲁迅陷入严重的阳萎”,都只能 让人觉得是在读一位色情妄想狂的妄想,所谓淫者见淫是也。朱评论家有一 句话倒说得不错:“上海是一个诞生骗子、低劣商品(人品)和诽谤文化的 摇篮。”他本人,就为这句话做了条佐证。 2000.11.24. 附: 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朱大可   ◎殖民地情欲的头号敌人   如何描述殖民地上海的基本面貌,这个论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一部 模仿本雅明隐喻式批评的《上海摩登》一书中,美国汉学家李欧梵按月份 牌、张爱玲和施蛰存、刘呐鸥以及戴望舒的感受重新题写了上海。他的寓言 化叙述流露出对殖民地情欲的无限感伤的悼念:作为当时全球最现代化的都 市之一,电影院、舞厅、大百货公司和咖啡馆,那些充满性感和官能性的" 摩登"事物,正在成为当下知识分子的怀旧基点。1而耐人寻味的是,除张爱 玲出生太晚以外而未能与鲁迅相遇,这些被怀念的殖民地精英,几乎都成了 鲁迅的宿敌。   在鲁迅谢世之后,小女人张爱玲从租界的法国梧桐下现身了,这个其貌 不扬的女作家,具有殖民地都市女人的全部特点:自私、贪婪、爱美和爱自 己都到了骨头深处,风骚的话语在石库门社区的弄堂里低低回荡,混合著巴 黎香水和城隍庙脂粉的双重气息。尽管张的文学才华遭到了某些汉学家的肆 意夸大,但她无疑就是殖民地情欲的一个微妙象征:有节制的放荡、对现代 化时尚的狂热追捧、以及包藏在优雅旗袍下的那种永无止境的肉欲,这些都 可以被用来充份言说"后殖民时代"汉学家的怀旧话语。由于鲁迅的死亡,张 得以在九十年代优雅地复活,并且成为后资讯时代的一个新的殖民地寓言。 而她的情欲甚至滋养了上海的一干现代"美女"作家(卫慧和棉棉之类),令 新世纪上海文学重新涣发出肉感的后殖民气息。2   对于这种迷人的殖民地情欲,中年鲁迅表现出了罕见的冷漠。这有点出 乎我的意料之外。除了时而去豪华戏院观赏好莱坞和上海自产的言情电影, 鲁迅拒绝发表任何公开赞美的言辞。"伤逝"时代的小布尔乔亚精神,并未在 殖民地获得新生,相反,它遭到了严厉的冻结。   鲁迅和许广平的婚姻乍一看似乎还算美满,但仔细探究,却找不出任何 生命激情的迹象。鲁迅最珍爱的女人,是他在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时的左翼学 生刘和珍,她的被杀令鲁迅心如刀割。他的一篇《纪念刘和珍君》,写得悲 痛欲绝,犹如寒夜里的一声凄厉的狂哭。作为刘的同学,许广平扮演了一个 刘的代用品的脚色,她在鲁迅最伤痛的时刻出现,竭尽劝慰之能事,这多少 补偿了鲁迅对于旧爱的无限迷恋,而刘则因此获得了一个恋父情结式的升 华。   许是性格极其强悍的女人,在鲁迅死后和上海沦陷时期,曾被日本宪兵 逮捕并施以严酷鞭打和电刑,甚至被全身剥光进行羞辱,企图从中得悉抗日 者的名单。据她自己描述,她始终守口如瓶,俨如东方的圣女贞德(如此一 种壮烈的英雄事迹,居然没有受到当局的褒扬,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3。 但许显然是个不谙风情的女人,尽管有些文士的小幽默,她和鲁迅的书信还 是乏味得象一堆八股文章,而整天抱着儿子周海婴的公共形象,暴露了知识 型女子在进行道德献身方面所付出的昂贵代价。   鲁迅在此期间的唯一情感线索,涉及了东北女子萧红。奇怪的是,当鲁 迅对绝大多数陌生人都拒之门外时,萧军萧红几乎是唯一受到接纳的,鲁迅 的这一"例外"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鲁迅最初对两萧的态度极为冷淡,直 到收到萧红的"抗议书"才发生戏剧性突变,他的回信充满了罕见的、《两地 书》所没有的挑逗性暗示,从此他对萧氏"青眼有加",百般关照,直到死前 数月,还向红色汉学家斯诺竭力推荐萧红,称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 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云云,毫不掩饰对她的一片怜惜和钟爱。 甚至萧军也因爱屋及乌而受到大师的另眼相待。在对尘世极度绝望的时刻, 鲁迅依然保持了对于一个年轻女子的内在的柔情,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思 量的精神奇迹。4   但鲁迅那时已经丧失了培育这种内在温情的动力。这场耐人寻味的暗 恋,并未把文学大师推向殖民地情欲的中心,或者说,推向爱欲和爱语这 边,恰恰相反,直到他匆忙谢世为止,鲁迅都继续沉浸于他的"仇恨话语"和 "暴力话语"的建构之中。某些迹象表明,在儿子出世以后,鲁迅陷入严重的 阳萎。日本医生的药物没有多少值得鼓舞的疗效。这是他最终丧失叙事和抒 情能力而完全投靠文字暴力的另一原因。仇恨的话语句鞭子飞舞起来的时 候,也就是在殖民地罪恶遭到清洗之后,他才能感到肉体上的慰藉和欢娱。   ◎鲁氏仇恨政治学的七项基本原则   鲁迅死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立下了著名"遗言 "。这一"遗言"全部以否定句式写就,与其说是向家人作告别演说,不如说 是他的最高宣言。鲁迅利用这个言说时机进行了最后的审判--判处这个肮脏 的殖民地乌托邦和自己一起死亡。由于这份"遗言"的出现,一种我称之为" 仇恨政治学"的意识形态诞生了,并对中国的二十世纪政治运动产生极其深 远的影响。   鲁迅的"遗言"简洁得犹如墓志铭,仿佛是针对家族的最高指示,展示了 鲁氏仇恨政治学的七项基本原则(以下简称"鲁七条"):   1.坚拒世人的物质恩惠: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2.彻底否认肉体生命的意义: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坚拒世人的精神恩惠: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4.彻底否认夫妻情感: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真是糊涂虫。   5.彻底否认自己毕生经营的事业: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 过活,万不可去做文学家和美术家。   6.彻底否认关于爱、承诺和信赖等基本道德元素:别人应许给你的事 物,不可当真。   7.弘扬以牙还牙的仇恨: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 人,万勿和他接近。   尽管"鲁七条"未能指涉所有领域,但它已经就仇恨政治学的主要方面作 出了扼要的规定。其中第7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重申复仇(报复)仇恨 政治学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表明了鲁氏仇恨政治学的"第二序列"特征:你 先恨我(第一序列),我再恨你(第二序列)。这是复仇型政治学的基本立 场。由于仇恨的被动语态,它充分展示了暴力的道德正义性。这与马克思的 暴力学说(你先剥削压迫我,然后我才反抗)以及毛泽东的"人不犯我,我 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训诫,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2、6、8三条则显示了其消解家庭人伦的非凡努力:呼吁妻子迅速埋 葬其肉身并且彻底"忘记"他,同时,要求儿子放弃父亲毕生经营的事业。这 无非是以隐喻的方式宣判家庭人伦的死亡。经过红卫兵时代的阐释,这一原 则成为文革时代家庭成员互相检举、揭发和仇恨的最高样本。   第1、3、6条款彻底否定建构亲善政治学的全部可能性。消解纪念话语 和吊唁传统,同时彻底否决人间承诺的真实性,暗示普遍存在的骗局,为日 后的政治怀疑主义开辟了道路。5   在我看来,鲁迅提前公布他的"遗言",是企图将"个人事务"或"家族事 务"公共化,也就是试图将其转换成一个重大的政治纲领。它表明,在经历 了长期的摇摆之后,鲁迅终于置弃了已经残剩无几的爱语(这种充满绝望的 爱语在"野草时代"曾是鲁迅的基本话语姿态),也就是彻底置弃了爱的情感 及其伦理,成为一个纯粹的仇恨主义者。耐人寻味的是,由于利用"个人遗 言"的话语策略,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文献中,鲁迅巧妙地规避了他过去一直 赞同的共产主义运动(许多鲁迅研究者都在竭力回避这一事实)。显然,任 何对以爱恨交织并饱含着人本主义色彩的马克思学说的爱戴,都将令鲁迅从 这种极端和无爱的仇恨立场后退,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至此,越过这一"临终遗言",鲁迅已完全实现了对殖民地乌托邦(也许 还应当包括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幻灭,傲然行走在形而上的级位上,以死的 意志,为二十世纪中叶及后半叶的广泛蔓延的中国政治仇恨与暴力,开辟出 无比犀利的文学道路。   在我看来,中国近代仇恨政治学发轫于由清政府煽动起来的义和团运 动,由于斯大林主义的引入,在二十年代大革命后期,已获得了最初的理论 形态。到了三十年代,上海租界、南京和延安构成的罕见的三角型政治战 争,推动了这一学说的全面发育。但只有在鲁迅那里,它才远离爱语,并获 得一个类似文学文本的个人化外貌。   一方面是由肆无忌惮的嘲笑和酣畅淋漓的痛骂构成的杂文体话语暴力, 一方面是冷漠绝望的遗书体话语仇恨,这两个要素便是殖民地鲁迅精神的基 石。在国共展开殊死的政治角逐的年代,这种极端的仇恨和暴力呈现为"历 史的愿望和要求"(用黑格尔的话说是"恶的历史作用"),并成为实现"社会 革命"的奇特的话语动力。   ◎上海语境塑造了"鲁迅精神"   而令人费解的是,当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与殖民地上海保持着暧昧的关系 时,鲁迅却成了它的头号死敌。人们的疑惑在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量逼 迫鲁迅,在一个情欲横流的殖民地语境而非延安式的战争语境里,放弃抒情 和叙事的权利,转而成为政治仇恨和暴力的化身?   不妨让我们来温习一下二、三十年代所发生的故事。我们被告知,鲁迅 当年首先奔赴北平,寄望于中国文化的北方复兴,而且他的确在那个中国历 朝旧都写下了他的主要叙事作品并获得了巨大名声。但战争却逼迫他向南方 逃窜,在广州和厦门再次饱受了政治惊吓,而在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合 作都告败之后,他才在年轻妻子的拥戴下转向了殖民地上海--当时所有自由 主义知识分子的公共避难所。他在日租界里结婚生子,在他所"激烈反对"的 日本帝国主义的庇护下,过着"传统的伦理生涯"。   作为自由撰稿人的鲁迅的收入,这时已经超过他作为京师公务员的两 倍,他的生活优越,阔绰得象一个豪绅。他经常在新雅等各种中西菜馆请 客,以一代宗师的身份,招待当地名流以及来自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使徒,俨 然是殖民地中产阶级的中坚。从设宴款待作家泰戈尔、萧伯纳、记者史沫特 莱和斯诺夫人的情景,我们可以约略窥见主宰殖民地的文化领袖的风范。   旗袍与毡帽、电影与社戏、乌蓬船和黄包车、自由租界和宗法乡村、都 市殖民主义和乡村民族主义,这些对立的元素之间开始了短暂的蜜月。这是 租界自由主义向知识分子提供的最迷人的礼物。   此外,鲁迅还在这里遇到了罕见的近代革命情境:地下革命家集会、狂 喜的政治冒险者和商业投机份子、左翼暴力革命与社会主义风潮。到处充满 了危险和激动人心的阴谋。左翼分子利用不同国家的租界实施都市游击战, 从一个租界逃往另一个租界。警察、巡捕、密探和杀手猎犬般在身后追逐, 死亡通缉令惊心动魄。每个人似乎都有上百个截然不同的面目和化名;每个 人似乎都会突然冒现,然后又神秘的失踪,变得杳无音讯。各种革命学说像 风筝一样在租界的气流里放肆地飘飞。从列宁和托洛茨基的革命号召,到克 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呐喊6,所有这些混乱的国际化意识形态,都令那些 外乡人心旌摇荡,热血沸腾。   租界自由主义、狂热的革命情境,加上浓烈的殖民地情欲,汇聚成了殖 民地意识形态的现代话语背景。或者说,这是殖民地上海最迷人的三个部 分,并且已经成为当代怀旧思潮所关注的三个焦点。   但经过短暂的文化蜜月之后,性情多疑的鲁迅才怒气冲天地发现,上海 是一个诞生骗子、低劣商品(人品)和诽谤文化的摇篮。就鲁迅而言,这是 殖民地意识形态的一个真切面貌。   隐藏在当代上海俚语中的那些近代隐语记号,无疑是我们对殖民地鲁迅 进行精神分析的一个文化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我注意到,那些描述商品和人 性低劣性的语词在上海俚语占据了重要地位:"蹩脚"(BILGE,船底污水, 引申为肮脏的、下三滥的、劣质的)、"大兴"(DASHY,浮华的,华而不实 的,引申为假的、冒牌的、劣质的)以及"肮三"(ON SALE,二手货贱卖, 引申为垃圾货、形容人的品质低劣)、"瘪三"(BEG SIR,乞丐先生,用来 形容叫花子、难民、逃荒者等各式穷人,后引申为最广泛的骂人用语之 一,)这些至今仍被大量使用的俚语,组成殖民地上海的劣质性语境,它们 试图为这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提供一种负面估量。   为了推销劣质文化和劣质商品,某种相应的欺诈文化应运而生了,这导 致了那些用以描述欺诈事件的语词的连锁涌现:"赤佬"是英语"CHEAT"(欺 骗)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一个鲁迅时代最流行的洋泾浜俚语(隐语); 另一类似的名词是"小(老)开"(小(老)KITE,小(老)骗子之意,以后 竟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加上"门槛精"(MONKEY精,猴子精,引申为聪 明的、精明的)、"戆大"(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 现被北方人读若"港都")、"混枪势"(混CHANCE,混机会,引申为浑水摸 鱼)等等。这些古怪的华洋双语式隐语,汇聚成了殖民地上海的欺诈性语 境。   这种殖民地欺诈遍及商业,文化和政治领域。仅以鲁迅经常出入的内山 书店为例,早在一九三四年间,上海《社会新闻》七卷十六期上就有署名" 天一"的作者撰文揭发称,"施高塔路的内山书店,实际是日本外务省的一个 重要的情报机关"。但该店店主内山完造,却是鲁迅的少数几个密友之一。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鲁迅被内山利用来作为情报主要来源,便是非常自然的 事情。不仅如此,甚至鲁迅本人也成了内山的同谋:"每个内山书店的顾 客,客观上都成了内山的探伙,而我们的鲁迅翁,当然是探伙的头子了" (同前文)。以多疑著称的鲁迅本人的面目都遭到世人怀疑,表明殖民地上 海的骗局形势,已到了十分严酷的地步。   基于骗局的普遍存在,某种专门揭发骗局和隐私的"花边文化"被创造了 出来,同时,诽谤和中伤也蔚成风气。租界小报为了取媚读者,大量散发此 类文字,成为中国新闻史的一大奇观。这是近代自由主义赐给殖民地上海的 一项古怪礼物。洋泾浜英语"出蹩脚"(出BILGE,清出船底污水,原为黄浦 江水手用语,后引申为向人泼污水,诽谤中伤)和上海本地土语"放野火" (用来形容某人到处诽谤中伤他人)就是两个范例,它们是殖民地上海的诽 谤性语境的话语标志。7   这种欺诈性语境、劣质性语境和诽谤性语境的三重复合,描述了"殖民 地综合症"的大致外观。它是对殖民地情欲、租界自由主义和革命语境的最 激烈的价值消解,并把鲁迅逼入了令人绝望的困境。   除了殖民地语境,鲁氏仇恨政治学的建立,还有赖于一种文化建筑学的 古怪支持。我要在此特别指出"亭子间"在殖民地上海的非凡意义。二十年代 在上海兴起的建筑群落,通常为二或三层,由主房和左右两边的厢房组成" 凹"字形结构,底部为一个狭小的天井,前部是高耸的围墙,黑漆大门带有 的一对大铁环,正是乡村地主大宅的建筑记号的挪用。其中底层的建筑材料 多为石料或仿石的混凝土预制块,使之拥有一个防守严密的仓库式的外观, "石库门"的诨号由此而生。   作为乡村宅院和都市里弄的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古怪混合,"石库门"响应 着那些乡绅背景的新市民的渴望。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和鲁迅本人,均选择 这种住宅作为"农村"包围城市的基地,这一巧合似乎充满了宿命的色彩。北 四川路底施高塔路大陆新村九号,成为来自绍兴小镇的"文学战士"孤身奋斗 的坚固堡垒。在那些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的岁月里,石库门藏匿起了文学大 师矮小的身影。   陡峭的楼梯、光线黯淡的走道、狭窄的空间、巴掌大的顶楼晒台、遍布 着油腻和房客们争吵声的厨房,每一个隙缝都弥漫着罪恶和亲情的混合气 味。更为重要的是,巨大的"亭子间怨恨"开始象阴险的雾气一样弥漫。在空 间逼仄的石库门内部,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阶级斗争"。为了争夺话语 权力,作为石库门楼主的鲁迅,与他四周的亭子间租客展开了殊死的口水战 争。后者构成殖民地鲁迅最重要的批判语境。   是的,只消查一下鲁迅敌人的黑名单就会发现,落入这个庞大系列中的 许多人物,都曾是亭子间的自由租客。除了北平时期的胡适,章士钊,陈西 滢(1926)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以外,施蜇存、苏雪林、高长虹、冯乃 超、钱杏村(笔名阿英)、成仿吾等人均在这里发迹,向大师发出严厉或含 蓄的话语挑战。他们野心勃勃,企图在中国唯一的自由主义避难所里确立自 己的话语权力。   而另一方面,鲁迅党人也在这里茁壮生长。萧军萧红初到上海时,首先 租住在法租界拉都路北段"元生泰"杂货铺后楼的亭子间里,以后又搬至北四 川路西侧的永乐里,再迁至霞飞路上的霞飞坊(许广平在鲁迅死后也迁至那 里),自始至终都处在石库门壁垒的荫庇之下。阴郁的建筑成为各种势力孕 育仇恨的温床,同时,它也是一个殖民地话语暴力的坚硬的隐喻。   性情自闭的鲁迅、坐在信念秋千上的鲁迅、于轻信和多疑之间大幅摆动 的鲁迅,就此陷入了上海的圈套。他亲手为自己套上了殖民地的话语绞索。 这绞索缓钝地勒杀着江南文学奇才,把他扭曲成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话语刀 客,独自开辟着"仇恨政治学"的险恶道路。   ◎“毛语”和“鲁语”胜利会师   仇恨政治学在话语和建筑的摇篮中脱颖而出。其中鲁迅无疑是它的主要 缔造者。此外,还有大批作家、文人和左右两翼的政客,均卷入了这场浩大 的运动。在寒冷的北方窑洞,毛泽东无比喜悦地注视着这一上海石库门的话 语革命。正在全力构筑"毛语"的延安领袖,以非凡的热情,欢呼着与"鲁语" 的胜利会师,因为后者提供的仇恨与暴力,正是毛泽东推行民族主义革命的 精神纲领。   是的,在毛泽东与鲁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乡村知识份 子,出生于破产的乡绅家族、在乡下有一个怨妇式的妻子,热爱文学和天才 横溢,热衷于建立话语权力体系、对都市(殖民地)充满乡怨与恐惧,他们 也都抱着大革命情结,流露出对红色暴力的无限热爱,如此等等。   但他们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一生都在进行实 验,以完成对一个理想的道德中国的建构,充满农民式的乐观信念,并对世 界保持着浓烈的爱意;而鲁迅自从抵达上海以后,便日益陷入恐惧、仇恨和 绝望之中。他和殖民地都市迷津产生了严重失调,而他又无法改变这个格 局。鲁迅在石库门里迷失,完全丧失基本的道德辨认的能力。他性格中的黑 暗面开始强烈浮现,并且支配了他的灵魂。   他的骂人絮语从反面揭发了这个可悲的事实。他灵魂中的全部恐惧和怨 恨,只有在口水暴力中才能得到短暂的平息。他杀机日炽,心力交瘁。晚年 的鲁迅犹如陷入受虐妄想症的精神病人,充满恐惧和仇恨,靠话语海洛英苟 延残喘。他死时仅五十六岁,体重只有七十六斤,象一具被仇敌彻底抽空的 躯壳。但他的仇恨意志却象磐石一样坚硬。在置弃了爱和文学性(小说、散 文和一切叙事性或抒情性的)写作之后,借助临终遗言和死亡絮语,他发出 了二十世纪最冷酷而又动人的战斗呐喊,并在二十世纪后半叶引发了巨大的 回响。   但耐人寻味的是,鲁迅面对的并非全然是他个人的受迫害幻象。他曾写 信给初涉上海滩的两萧,称"上海有一批'文学家'阴险得很,非小心不可。" 萧军事后审慎地回忆道,"当我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期以后,我才知道了自 己所知道的上海政治情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已,事实上的险恶与复 杂,是在想象以外的。"这段陈述不仅是在描述国民党特务的凶险,而是还 要暗示那些左翼阵线内部的对手。后者才是鲁迅最恐惧的势力。   在鲁迅死后,他的左翼敌人以哀悼的方式出席了他的葬礼。上万人尾随 在鲁迅尸体后面,去埋葬殖民地都市最强大的敌人,其中许多出席者无疑就 是与鲁迅为仇的人,这景象构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骗局,似乎鲁迅已经 获得了最广泛的敬意,所有的仇恨皆随风而逝。鲁迅党人们(如抬棺的胡风 和萧军等)长吁一声,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却终究不能逃脱殖民地对手 的复仇式追杀。鲁迅的敌人,才是仇恨政治学更为忠实的弟子。在毛泽东执 政时代,鲁迅党人遭到了毛泽东、陆定一和周扬等人的严厉整肃或"报复", 最终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深陷牢狱。鲁迅本人若未抢先弃世,无疑将面临完 全相同的下场。南方殖民地的历史恩怨,终于在北方京城里得到了严厉清 算。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鲁迅亲手创建的仇恨政治学,结束了鲁迅党人 的文化生涯。同时,毛和鲁的仇恨政治学同盟,却成为极权主义与红卫兵话 语的共同摇篮。   毫无疑问,二十世纪下半叶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普遍的鲁迅崇拜思潮,实 际上就是对仇恨话语以及暴力话语的崇拜,它的残酷性被掩藏在文学和社会 正义呼声的后面。而耐人寻味的是,正是知识分子本身而非官方机构,才是 流连于鲁迅神殿的最虔诚的香客。不仅如此,在经历过残酷的政治迫害之 后,甚至在彻底放弃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之后,他们也依然保持对鲁迅的 刻骨铭心的忠诚,全力捍卫这一二十世纪最坚硬的道德偶像。只有一个理由 可以对此作出解释,那就是这个民族对于仇恨和暴力的永无止境的热爱。另 一方面,在"正义"的召唤下,只要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公正和腐败的涌流,鲁 迅的殖民地遗言就会继续成为鼓舞知识分子憎恨和挑战现实的楷模。      注释:   1见《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九年八月号·第五十四期:李欧梵《上海的 世界主义》   2毛尖小姐在《一种摩登的批评》一文中援引了李欧梵的非常感官性的 描述:"这张月份牌属于相对传统的那种类型,做的是哈德门香烟的广告。 其绘画技法是1930年的特殊的「擦笔淡彩画」,这种技法由民初画家郑曼陀 最早使用。画中女郎的身体没有像有些长画面那样被拉长。她临水而坐,水 上有一对天鹅游过,画的右上方和右下方画着传统风格的草和枝桠……她穿 着简单但颇有品味的浅色旗袍,是当时相当流行的「满族裁式」……她别在 襟上的花带着模糊的激情,一种因可怜和悲哀而变得酸苦的激情……我发觉 女郎的脸令人忆及著名影星阮玲玉──她在1930年左右声名鼎盛,是一个伟 大的偶像和一个激情女子,但最终因爱自杀。"   3参见倪墨炎《许广平在遭难前后》,《中华读书报》1998.12.09.   4冯奇《萧军萧红与鲁迅的初次会面》:这里,有一点似乎需要特别指 出,真正使鲁迅对两萧的印象产生飞跃性变化的,看来是基于萧红的一次天 真的"抗议"。鲁迅曾在信的末尾加上一句"吟女士均此不另",不料萧红对" 女士"一词表示不满,她坚决反对鲁迅这样称呼她。这一"抗议",从根本上 改变了双方一直保持的礼貌拘谨的态度,气氛似乎一下子变得融洽了。在下 一封信里,鲁迅便半开玩笑地问道:"悄女士在提出抗议,但叫我怎么写 呢?悄婶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并不好,所以我想,还是夫人 太太,或女士先生罢。"从现在起,鲁迅开始用调侃的语调来写回信了,这 无疑是一个好兆头。由此而产生的疑问是:当时萧红所提出的"抗议",是真 的属于幼稚,还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机敏?看来我们无需对此进行深究了,其 中有一点是确凿不移的,那就是萧红的"抗议",使鲁迅对这位女性产生了相 当的好感。他似乎已经发现了这位尚未晤面的青年女子身上有着某种可爱的 品质,否则,他便不会在信的末尾,继续制造出一个"俪安"的小花样,并打 上箭头问萧红对这两个字抗议不抗议。(中华读书报2000.1.19)   5鲁迅死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订立如下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 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文 学家和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 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6我曾经在最黑暗的文革年代里读到一本由四十年代上海出版上商印发 的巴金翻译的《克鲁泡特金传》,它散发出的革命和小布尔乔亚的气息,令 我浑身颤栗。那时,我只是中学两年级的学生。   7这里公布的是我研究上海殖民地核心语词(中文和英语的混合结构, 即所谓的洋泾浜英语)所得出的词源学结论(部份结果曾经在十年前发表在 上海《采风》杂志),这些语词原先都是江湖隐语,以后才泛化为市井俚 语,并且继续成为当下上海方言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其它类似的常用语词的 还有:【嗲】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 的。【轧朋友】GET朋友,搞女人,结交异性)("轧"是一个普遍运用的动 词,可以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如"轧闹猛"(凑热闹)。【拉三】LASSIE,少 女,情侣,引申为妓女、卖淫者或生活不检点的青年女子。【慕客】MUG, 流氓,引申为嫖客。【大班】大BANKER,大银行家,引申为大老板、富豪。 【退灶私】退JUICE,本义为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引申为丢 脸、失面子)。【克拉】COLOUR,色彩,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现已 少用。【接(划)领子】接LEADS,接提示、接暗示、得到暗示("划"为上 海方言,意为给出、抛出)。【着台型】(衣)着DASHING,本义指穿着打 扮很漂亮,后引申为出风头、自我表现,自我炫耀。【哇塞】WORSE,更糟 的,更恶劣的,被引申为专门形容心情的难受和恶劣。【落佻】ROTTER,英 国俚语,指无赖、下流胚、可恶的人、讨厌的家伙,名词。后转为形容词, 意为无赖的、无耻的、下流的、卑鄙的。【噱头】SHIT,大便、胡说、谎 言、大话,蹩脚的商品或表演,引申为吸引观众的低级趣味的表演,引顾客 上当的骗局,以及各种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引人发笑的手段。【嘎三壶】 GOSSIP,聊天,闲谈。【邋遢】LITTER,杂乱、四下乱扔的东西,在公共场 合乱扔废物的人,引申为形容词:杂乱、凌乱和不修边幅。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