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1/06(第三二九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4.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    安娜撞破加哥野合 Alex:安娜撞破加哥野合      §                  §      ·Alex· 【牛肆】             §                  § 我生长在高原盆地,我叫圣塔安娜 离家民:德国记忆         § 我在春天冬眠,夏天发春,秋天发狂 qtl :乙肝疫苗          § 我跣足披发冲下山坡四处游走 李威霆:西方人权主义虚伪了吗?  § 要找到崇山峻岭之间的峡谷                  § 要找到去你身边的路 【丝露集】            §                  § 加利福利亚,我的爱人! 椿楸:独酌的人          § 我要用手指穿过你枯黄的短发 黄怡:献给母亲的心        § 我要轻吻你的唇抚摸你的肌肤                  § 然后死在浩瀚的太平洋 【网里乾坤】           §                  § 近了近了,我的爱人,我更加疯狂更加燥热 小鹰:转了“基因”的“钱式鲁迅” § 忽如惊雷,天空呻吟,大地颤抖 文远:春光负(中)        § 闪电般的火花落你的胸膛上                  § 点燃了野火,那是一个新生的孩子 【网萃】             §                  § 嫉妒在我心里长成仇恨 程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五~八)§ I’ll raise the baby. Inspire it, guide it.                  § 去烧光地上的草木,房屋,城市                  § 把加利福利亚烧成焦土                  § 【网讯】∽∽∽∽∽∽∽∽∽∽∽∽∽∽∽∽∽∽∽∽∽∽∽∽∽∽∽∽∽∽∽ ◆ 镜像点newxys4.com域名被中国屏蔽,请使用安全链接,即 https://newxys4.com ◆ 启用新的镜像点newxys5.com 【牛肆】∽∽∽∽∽∽∽∽∽∽∽∽∽∽∽∽∽∽∽∽∽∽∽∽∽∽∽∽∽∽∽ ◆    德国记忆   ·离家民·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距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整整三十二年了。现在自己已变 成了一个“准老年人”。近事经常遗忘,往事却在记忆中反而清晰起来。最近看 到一篇“改开”初年关于曲啸在美国的回忆文章,深有感慨,于是想起写写自己 心中三十二年前的德国经历和印象。   1988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二次面向世界开放的年代(本人认为第一次面向世 界开放应该是在清末民初)。自己有幸成了第二次开放过程中的一名出国深造人 员。那时虽然我已经大学毕业工作5年了,但从未踏出国门去看过世界。从学习 新知识角度看,也算依然处于“裸机”装机阶段。因此第一次踏出国门所经历的 一切都会记忆犹新。   现在开放多了,出国的机会也多了,出国的人也多了。但能实现“世界很大 我想去看看”愿望的人依然是少数(根据护照持有数估计应当不足15%吧)。所 以说,这是我的人生幸事。   我能出国源于一个中德友好合作项目。1978年是改革开放元年。从此以后, 中国与西方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逐渐增多,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国 门也逐步打开。那时听说的是,德国政府(西德)每年向中国提供2000万马克的 经济援助,用于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流。现在看来应当是德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的一个长远投资计划吧。但不管怎样说,这种交流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 的推动作用。   有幸,1988年这个经援项目落到了煤炭行业,落到了山西,落到了我所在的 公司。也最终有幸使我成为了为期6个月的赴西德鲁尔煤炭公司的进修者。(那 时东西德尚未统一,西德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BRD。东德全称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简称DDR)。   因为我所在的企业是全民国企,所以这种出国自然属于公派出国。出国前首 先是在北京集中培训德语半年,获得了结业证书。基本达到了国外日常生活能自 理程度。从哪以后,我就放弃了在大学所学的英语。德语是个小语种,使用范围 比不了英语。现在看来放弃英语是有莫大损失的,但谁能更改命运的安排呢。   出国前,自然还有几天的外事培训。包括思想教育、外事纪律、外交礼仪 (甚至如何使用刀叉吃饭等)。当然还有“政审”,但具体流程我不清楚。只记 得有人说,未成家的人有出国擅自逃离不回国的危险,可能审查通不过。各种原 因促使下,我便匆匆成了家。   我们一行12人组成了培训团。团长一名,由煤炭部教育司一名处级干部担任。 副团长两名,一名由外事部门派出(兼职翻译),一名由我们公司派出。进修人 员有电气技术组3人,机械技术组3人,采矿技术组3人。   出国的那天非常忙碌和兴奋。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飞机离开地球那样高, 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那样远。想到要去的地方是马克思、歌德、贝多芬等世界名 人的故乡,便充满好奇与兴奋,即使疲倦也不愿睡觉。记得那班飞机飞临阿富汗, 在阿联酋停留,最后在瑞士的苏黎世换乘德国汉莎公司航班抵达法兰克福机场。 经过约10个小时的飞行,终于站在了德国的土地上。   对一个来自有3700年封闭历史国度的青年人,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面前。   常有未曾出过国门的人对我说,谈谈你心中的“外国”吧。确实,每个人的 出国感受完全不同。如果一个人虽然出过国,但如果只是“肉身”出国,并没有 深刻体会理解外域的文化,也就只能用网络流行语“背井离乡”来形容了。即背 着“井”出国,仍然是井底之蛙的意思。这导致即使身处异域也难以融入当地社 会。根本原因是,虽然国门打开了,肉身可以出国了,但心中的“门”依然封闭。   32年前的德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在此只想聊聊日常生活中我的经历、我的 观察和思考。   1、富裕   32年前年的德国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这种印象只从超市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的商品上就能看得出来。1988年时, 中国除了大城市有几个超市外,其他地方依然处于“站柜台”阶段。一个小地方 出生的人,也只是知道“超市”这个名词。去了德国,看了德国的Supemarket (超市),才理解到“超市”其实是个外来词。说到价格,就得联系到收入。其 实,德国超市的东西对于我们这些来自8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确实还是太贵了。 原因是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大约150元人民币(工龄5年的国企职工)。当时德国 马克对人民币汇率官价是三比一(市场私下兑换价约五比一)。也就是说我的月 工资兑换成德国马克只有30马克。而德国人那时平均月工资已达2000马克。可见 德国人当时的收入是我的约70倍。因此在德国生活,靠国内自己的工资是远远不 够的。   扣除物价差别因素,当年在德国每人每天至少需要消费约30马克(包括吃住 行)。而我用30马克,即德国人月收入七十分之一,居然能在国内维持一个月的 生计。可想当年国内生活水准相比较而言有多低下。   1988年德国的家庭基本都普及了小汽车。中等收入家庭都有自己的带前后花 园的别墅。低收入家庭基本都有100平以上的单元房。而我作为一个5年工龄的大 学生,虽然已成家,但既没有房,也没有“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音 响),只有几件简单家具和生活必需品,可见差距之巨大。   这种物质财富的丰富,令我震惊。这不仅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的富裕, 而且也是中华文明两千年多年历史记载中从未有过的富裕。记得当时我就想过一 个问题:社会如果发展到这种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下一步该发展什么呢?---- 这个问题至今未解。虽然现在的中国已经达到32年前德国的物质富裕程度,但问 题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当年我们出国给的每个人的外汇配额是80马克/天。包括住宿费、交通费、 伙食费和小费等其他开销。我们实行伙食费承包,即每天给个人35马克,自己负 责自己的饮食。其他费用由团长统一计划开销。我们住在多特蒙德市郊的一个叫 “jugendwoheim”(青年之家)的三层小楼,配备有专用厨房。如果自己去超市 购置食材,即使每天吃肉、鸡蛋、鱼等,也就只能花费5马克/天。即每天可以结 余约30马克。也就是说,每天我们都能攒国内一个月的工资。这就是当年公派留 学人员能很快富裕的秘密。   由于要省钱,所以我们都喜欢逛德国的跳蚤市场(Flohmarket旧货市场)。 我们的学习地点在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区,哪里的城市相邻很近,有Essen、 Bohum、Dordmund、duesseldorf(埃森、波鸿、多特蒙德、多塞尔多夫)等。那 里每个周末每个城市轮流有跳蚤市场。所谓跳蚤市场,就是德国人把自己家里不 再用到的东西,在市场上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的旧货市场。服装、鞋帽、家电、 生活用品、家具、工艺品等应有尽有。在那里我买过工艺品和旧邮票,至今留存。 也买过几件衣服。逛市场最多的人一眼可见多是中国人和土耳其人。可能现在中 国人富裕了,去那里的人少了吧,也不知道是否还有跳蚤市场。但从实用的观点 看,去那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半年后我们回国在北京出国服务部里购置了“四大件”(电视、冰箱、 洗衣机、音响)。其中电视机是“松下21英寸直角平面”的,这是当年让国人最 羡慕不已的东西了。   现在这些东西中国都不再稀罕了。但历史故事能回答一个问题。即:中国人 并不笨也不懒,但当年为什么就那样穷呢?答案应当是“人祸”,而不是“天 灾”。希望国人能觉悟起来,不要再犯历史的错误。   2、开放   32年前的德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   所谓开放,从国家层面上讲是对外国人的开放。从深层次上讲,是个人对别 人心灵上的信任和接纳。这点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体会出来。   在德国我第一次见到了各种肤色的人,有白人、黑人、黄种人、棕色人等。 这对一个生长在中国偏远小县城的人来说的确是稀罕事。那时,即使在中国的大 城市,也只是偶尔能看见一两个“外国人”。在小地方,如果大街上出现了一个 外国人,都会引起围观。记得那些年,我陪“老外”去逛中国的地摊市场,就能 引起国人的好奇和围观。一次,在我公司所在地,一个小城镇,朋友Wieringer 先生要我带他去体会路边小屋的刀削面。这种用水泥板简易搭建的小饭店,就像 不发达国家的平民区,在德国是绝对看不见的。因为老板是第一次接待外国人, 结果就让师傅觉得有点尴尬和手足无措,首先认真打扫起卫生来。饭后师傅居然 友好地说:“不用出钱了,我请客。接待不周,多多包涵。”当然最后我们坚持 付了钱,还另付了小费。这个故事说明,普通中国百姓是友善的,并不缺少和 “外国人”交往的善意和智慧,只是封闭的“墙”阻碍了他们的视野而已。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从驻地走约10分钟路去培训中心。路途经常遇见在家门 口玩耍的四五岁的德国孩子们。每次他们都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 (Gutenmorgen)。这说明德国的孩子们并不惧怕陌生人或“外国人”。这明显 和中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一次,我和两个同事周末散步,不觉走过了两个小城镇,结果迷了路,就 去问一个正在家门口洗车的德国人。结果这个德国人停止了洗车,坚持要开车送 我们回驻地。到驻地后,我们出于感激送了清凉油和一个小瓷器工艺品给他做留 念。结果他又提出下周末要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吃饭。这使我们狐疑,一个只有 一面之交的外国人居然能请人去家里做客。他以为我们没有听懂他的意思,所以 再三重复,确定了准确时间,并约好下周末开车来接我们。在他家做客是快乐的 记忆。我们相互做了介绍,一起吃了他夫人做的饭菜,聊了家常,并互送了小礼 品。他回赠我的是一枚5马克的马克思诞辰纪念硬币,至今我依然完好保存着。 这是一对已退休的老人,他是俄籍德国人,他夫人是德国人,有两个儿子已成家, 离家较远,很少回家。   类似的故事有许多,反映了德国人开放的心态。   那时,欧盟还未成立。但德国和周边国家早就实行了护照相互免签(当然东 德等社会主义国家例外)。即使我们这些手持社会主义中国护照有德国签证的人, 也能很方便地去其他欧洲国家旅行。那时跨越边境时,偶尔有开车执勤的边境警 察查验护照签证,但只要有德国签证,就能合法放行。   近几年从网络信息中常看到欧洲排外的新闻,可能是时事有变化吧。但32年 前的德国我没有听说或见到过这种情况。   3、自由   自由是我对德国社会深刻的感受之一。   那时德国已经实行每周36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5天半(周末下午就放假)。 每天早九晚五。商店节假日也放假不开门,所以德国人周五下午要去采购一周的 生活用品。我们也按照德国人的工作制度安排学习。加上隔三差五就有德国人的 传统节日(如复活节、狂欢节等),所以感觉德国人一年工作时间都不到三分之 二。也就是说,他们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下班后的自由时间,很多德国人都在酒 吧度过。他们酷爱喝啤酒,手持一大杯啤酒,也不吃菜,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他 们也经常邀请我们同去。可惜我们没有他们那样大的“肚量”。   双休日很少能在街上看见德国人。刚开始我们也纳闷,德国人双休日都干什 么去了呢?后来才知道,大多都去周末度假旅游去了。那时德国人已经家家有车 了,所以去周边国家或周边地区郊游成了常态。   在教育上学生也没有一点压力。因为我们肩负将来技术传授的责任,所以专 门设有一门教育方法的课程。为此德方专门领我们参观介绍了德国的学校。   德国幼儿园的孩子没有教学课程,但有各种玩具、画画工具、手工艺品制作 材料等,墙上贴有画纸,孩子们可以在其上自由地涂鸦。德国的教育体制是最早 设立和完善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参照了德国的体制。   7岁的孩子首先进入4年的基础学校Grundschule,在这四年里学生没有考试 和排名,只有老师对孩子的文字评论。然后进入5年的中学Gymnasium。毕业后有 两条选择,一条进入Oberstufe的文理高级中学,毕业后获Abitur文凭,可以根 据成绩申请上大学(Universit?t)。一条进入职业中学Berufsschule,毕业后 直接应聘从事相应专业的工作。大学分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t)和专业高 等院校(Fachhochschule)。综合性大学毕业可从事研究工作,申请博士学位。 专业高等院校毕业,可从事相关专业研究或就职于相关行业。   多数中学毕业生会选择上职业学校,可以尽早参加工作。因为德国是个高度 发达的工业国家,所以不上大学也能有收入不错的出路。完全没有必须上大学的 压力。   关键是德国人有自由的思想传统。上不上大学完全是学生个人的事,家长不 会施加任何压力。对于这种文化我也有深刻的体会。   由于一次和德国人的社区排球活动,我和Eichweber先生家结下了友谊。他 请我去家里做客至少有两次。他的儿子那年12岁,叫阿明(Armin),非常和我 要好。我们一起踢过足球,一起去地里摘过草莓。阿明那时上小学,每天只有上 午有课,下午就自由了。我们就去踢足球一下午。回家的时候,他把足球藏到一 个小灌木丛里,下次来玩的时候再取出来。   和他父母曾聊起孩子的教育,说起阿明学习成绩咋样,将来上不上大学等。 他父母的回答是:孩子将来如果聪明好学,他想上大学就上。如果他不想读书, 就选择职业学校,参加工作。这些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这种思维完全不 同于中国的父母们。但我感觉到的是孩子的真确的自由和快乐的童年。   我们的故事还很多。断联有20多年了,但依然记忆清晰。在此默默地祝福她 们。她们的家在一个叫Una的小镇。   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一个来自古老国家、有古老文化传承的人来说,印 象是强烈和深刻的。一是他们有充足的自由时间,二是他们有充足的物质来保障 自由,三是他们没有传统文化的精神禁锢。   最能体现一个社会自由的莫过于“红灯区”文化了。德国人没有受到过“男 女授受不亲”、“万恶淫为首”等之类的教育,他们把两性关系看作自然美好的 个人私事,孩子们从小就是这样教育的。这彻底颠覆了来自古国人的三观。因为 稀奇,所以要观察。刚开始我也奇怪,这样的性开放文化怎么能保证家庭和社会 的稳定呢?但事实是这种性开放文化并不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他们规定18岁 以上的人才可以从事“红灯区”行为,有强制体检保障从业者健康,有法律规定 保证公平交易和安全。随着阅历经历的增长,慢慢才体会到,究其根本原因是他 们有强大正常的理性,能把欲望和责任分得清清楚楚。而反观一些中东文明古国, 他们一方面严禁男女私情,另一方面又允许多妻,甚至允许童婚。还有一些东方 文明古国,一方面宣传“万恶淫为首”,一方面人人以偷情为乐。前者的“禁欲” 逻辑不通,后者的“禁欲”虚伪不堪。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的人理性太弱,性放 开导致混乱,性禁锢导致虚伪。   记得我们有一名副团长,年龄较大,思想也比较保守,坚信传统的性理念。 我们年轻人经常和他开玩笑。一次和他说,请他根据几个月的观察,谈谈资本主 义德国不如中国的方面,他想了很久说:什么都好,就是红灯区不好。   总的感觉是,德国人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更接近自然,更符合老子自然无 为的哲学理念。当年我就有这样的感慨,在这里空气都是自由的。   4、友善   32年前的德国是一个和睦友善的国度。   友善体现在点滴小事当中。当年的西德面积和人口大约和山西相当,但人口 密度却很低,所以少有高楼大厦。原因可能是很少有不适于人居住的荒山野岭, 所以在城市或郊区很少能见到密集的人群。   双休日我们经常几个人去徒步郊游,沿途碰见的陌生人见面都打招呼问好。 如果你有什么求助,他们都会热情帮助。问路是常事,每次都会得到认真细致的 指点。一次向一个看起来年岁较大的老妇人问路,她指点后,似乎觉得我们没有 明白,于是坚持要绕路送我们去了目的地。这一路大概走了有2公里。我们除了 道谢和感激还有点感到过意不去了。   对应想起当年在国内居然有挂牌指路收费的事情。这种反差确实过于悬殊。   一次乘坐公交,由于下车匆忙,我把一把雨伞遗忘在了车上。那是一把德国 朋友送的礼物,感觉非常惋惜。到工作地点和老师Peter谈起这件事后,他说没 事能找回来。他马上给公交总站打电话。第二天他开车绕道居然把雨伞取了回来。 他的帮助让我感动,公交的诚信使我惊叹。32年了,这把伞我依然完好地留存着。   德国人非常礼貌。乘坐公交、电梯、或开门进出时,如果有妇女儿童,一定 是要礼让先行的。被礼让者也不言谢,这已成了一种社会习惯。   我们被邀请参加过一次持续两天的社区排球周末活动。由于离驻地较远,我 们被分散安排住在德国人的家里。我在Eichweber先生家住了两天,因此和他家 结下了持续了几年的友好交情。这件事后,他邀请我去他家作客两次。5年后我 再次去德国时,专程去他家做了拜访。期间也通过几次信。至今我保存着他送我 的全家照和他儿子阿明与我在火车站分别时在自动相机上拍的合影。   Eichweiber先生一家是非常友好和善的人家。我以为,这就是典型的友好和 善的德国人的代表。他的夫人叫叶丽娜,儿子叫阿明。后来又领养了一个漂亮的 女儿,叫史太芬妮。他夫人会弹钢琴,曾开车带我和阿明一起去采摘草莓。 Eichweber先生知道我对德国历史感兴趣,专门送了一本很厚的德国二战历史书 给我。他的女儿美丽而友善,曾画一幅画送我的女儿。可惜的是这幅画在法兰克 福机场的一次被窃中遗失了。他的儿子Armin和我最要好,我曾陪他踢球、郊游。 5年后第二次见面时他已长成大男孩,个子超过了我不少,但依然热情如故,分 别时依然依依不舍。他曾讲计划将来学习汉语来中国旅游,我也热情地鼓励和期 待他的理想。但世事沧桑,不知他是否如愿以偿。   最让我记忆尤深的是,我们分别回国后,中国发生了8964事件。我很快收到 一封Eichweber先生家寄给我的一封信,信中有阿明自己写的一段话。信中为我 的安全担忧,并鼓励我要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说明他们知道中国发生的事,也 知道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回信报了平安,也表达了对她们关心我的感激之 情和对他们真诚的祝福。   随着世事的推移,我们中断了美好故事的延续,确实是人生一大遗憾。但如 果想到时空的浩渺,人生的苦短,这些曾经经历的美丽故事也足以让人能心满意 足了。   在此,还是默默地把祝福送给善良友好的Eichweber先生一家。   在工作中,Wieringer先生是和我交往最多的人,也是私交最多的朋友。他 是我们电气技术组的德方牵头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工作时间以外,他总是安 排我们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记得曾经参加过社区居民组织的演唱会,也看过露 天歌手演唱。我们每个人手拿啤酒,喝到尽兴,与演员一起同歌同舞。还参加过 私人生日宴会和下班后的保龄球娱乐赛。也安排参观过许多博物馆。最多的安排 是去他家里做客。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友善爱交往的人。他认识许多中国人。在他 家墙上挂有一个签名相框,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中国人的名字,那都是来他家做 过客的人的签名。当然那上也添加了我的名字。他的夫人也非常和蔼,相对而言 有点少言寡语。他有一个女儿,还是一名中学生。记得有次她在家向他父亲“借” 一包香烟抽,父亲同意,她才拿去。这种家庭关系中的清晰令人印象深刻,完全 不同于中国的家庭。   因为合作项目的延展,他来中国最多。我也曾热情邀请他到我简陋的单身公 寓里做客(那时虽然成家了但没有房子)。我们的交流无拘无束,谈中德文化的 不同,聊中国的文革,聊德国的二战。他见我收藏有一些毛时代的纪念章,就送 给我一本他收藏的德文版毛语录。那是当年发行至德国的中国东西,这让我感到 惊奇。   那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引进外资和技术,Wieringer先生最先介绍了几个德 国商人投资本市(山西长治市),成为了中德合作的牵头人。由于他的贡献,他 被市政府授予了荣誉市民称号。我猜他也是唯一获得这个称号的外国人。   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他去我所在公司拜访,点名要我陪他下 了矿井。见面时热情拥抱,分别时依依不舍。在此,依然默默地祝福他。   这种友善的故事很多。还有性情直爽、热情好客的Human先生和他的家人。 他的全家照一直收藏在我的相册里。在此也默默地祝福他们。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又想到国人的一种思维。可能由于文化传统或历史 经历的缘故吧,许多人怀疑人性中的善。当别人对他友善时,总是猜度别人的动 机。怀疑别人是为了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利益”。记得几年前有过一个因扶摔倒 的老人引起的官司,被扶起的老人居然诬陷帮助她的人。最后官司打到法院,法 官居然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扶”来质疑行善者。在这里我只能对这些人感 到悲哀和惋惜。他们的一生从未曾体验过真正的友善。   从我和德国朋友的交往中可以证明,他们的友善不是为了什么其他“目的”, 友善和睦的交往就是目的本身。它使人生快乐和健康。   5、守时、严谨、诚信与自律   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强是全世界知名的。准时上下班、约会要精确到分钟。火 车会在分钟误差内准时到达和出发。即使乡村的公交车,站牌上时间也精确到分 钟,而且会准时到达和出发。这种精准的时间观念让我这个来自古国喜欢“大约” 的人感到惊奇。他们是怎样做到这点的?和德国人相处久了,我发现自己也能做 到。其实这并不难,就是一种习惯而已。在世界上其它的许多国家,人们喜欢 “大约”,其实是时间观念不强的原因,并不是做不到。德国人为我们作的半年 的培训工作计划,居然能精确到了天。也就是说,半年前我们就知道半年内的某 一天,我们将会去哪里干什么事。当然也会有一些临时的变化和调整,但多数不 变。这反映了德国人精确时间观念的做事风格。   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也是世界知名的。德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能得到全世界认 可就是这个原因。在中国的机械生产、安装中经常会发现少几条螺钉,电气连接 接头处理不好,接触不良等情况,但在德国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想起一个小故事。作为一项培训内容,有一次我被安排跟一个德国师傅学习 安装一台矿用组合控制开关。里面有上百个电气零件,需要按工序在一个工作日 内完成安装。每一个工序前师傅给予指导,安装完成后师傅检查完毕,进入下一 道工序。因为是学习,所以需要时间较长。如果是德国人干,大概需要一半时间。 从上午九点开始干,一直干到下午四点,中午有半小时喝咖啡、休息或吃饭。一 天很辛苦和忙绿,快到下班时出现了意外。师傅说发现在第一道工序安装母线时, 少上了一个垫圈。需要把多数零件拆下来重新加上。我一看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 就解释说,这个小瑕疵不会影响什么的。但师傅说这个两毫米厚的垫圈影响绝缘 距离,坚持要我重新拆卸安装。我有点失落,就抱怨说“你是检查过了的”。谁 知师傅和颜悦色地说:你先拆,一会你准时下班,余下的工作他自己加班完成。 这到让我感到不好意思起来了。我也马上表态说:没事,我自己加班重新干完再 下班。最终我们一起完成了工作。由此可见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   在机械安装中,德国人是不允许使用“活扳手”的,因为会造成螺丝的损伤。 重要的螺丝必须用“力矩扳手”紧,力矩要精确到“牛米”,既不能紧过,也不 能不紧。电气控制线插接头的触点,为了增加导电率,居然是镀金的。德国人的 严谨和认真就是这样的,难怪德国产品质高价贵。   德国人的遵章守纪按规定办事的自律精神也是全世界知名的。在交通红灯时, 无论行人还是车辆,即使道路上空无一人一车,也是要等待绿灯的。在没有红绿 灯的路口,车辆遇见行人,一定是要停车让人的。这种情况让许多国人觉得“死 板”。许多欧洲国家都做不到这点。例如,法国就有红灯没车时集体穿越道路的 现象。   那时,乘坐德国的火车或公交车是没有售票员和检票员的。自己在自动售票 机上购票,在检票机上检票。去一个地方只需要买一次票,火车、汽车随便可以 倒换。说明极少有逃票现象。偶尔也有抽查票的,但很少。上下车都是自觉排队, 即使只有两个人。进出门或上下车时礼让妇女和小孩也是习惯。那时自动售货机 街头已经常见,很方便大家买饮料等东西。德国的人家没有看见安装防盗门和防 护网的。商店橱窗里的展品琳琅满目,夜晚也灯火通明,也没有防护“卷闸帘”。 我好奇问德国人,不怕有人盗抢?回答说,玻璃里有金属报警线。   有一次郊游,小山道上看见一个小水果货摊,卖打包好的各种水果。但没有 人看摊。旁边竖一块牌子和放一个硬纸盒。牌子上写着:“买走东西,请把钱放 在盒子里。”   那时,德国大一点的电器商店已经实行“无理由退货”规定。即,买电器后 如果三个月内想退货,不需要理由,可以原价退货。那时流行索尼、松下磁带单 放机,我们去德国不久就基本都买了。用了几周,有人说起这个规定,但也有人 怀疑这个规定。于是有人说试试看这个承诺是否有效。结果售货员看了包装和发 票,试了机子,顺利就给退货了。由此可见德国人诚信和自律程度。   这些文明自律的优良品质都是从小就培养教育起来的。Human先生是我最初 的师傅和老师,曾多次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他有两个孩子,那时分别大约只有 三岁和五岁。他们的家很大,是一栋三层别墅。两个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有自己卧 室和床,是和父母分床睡觉的。我们曾带两个孩子一起郊游。孩子有时摔倒在草 地上,我们立刻想去扶起,但Human先生总是阻止我们,然后鼓励孩子自己爬起 来。有一次,孩子耍滑梯不想走,父母劝说也不听,Human先生就和我们一起先 往前走了,并告诉孩子自己要跟上来。走了很远也未见孩子们跟来,我们几个中 国人不免心里都担心起来了。但Human先生说没事,说等她们一会就可以了。果 然,片刻孩子们就自己跑了过来。这两个孩子虽小,但已经知道用过的纸巾先装 到口袋里,看见垃圾桶,再拿出来丢进去。   德国人喜欢安静,讲话都轻声细语。吃饭时,也不能发出吃饭的响声。商场 或超市里,没有喧哗吵闹的声音,也没有嘈杂的喇叭广告声音。这些其实是遵循 不能无辜干扰别人的自律行为。   记得刚到德国,我们住的公寓楼下住着一对年轻人。一段时间后,公寓主人 居然给我们的厨房里铺上了地毯。后来才知道,原因是我们在楼上走路不注意, 影响了楼下住户的生活。   这些都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的事,也是使我终生难忘的快乐的往事。现 在看来,与其说我是去德国学习技术的,不如说我是去学习文明的。   从现象和道理上看,这些文明的品质是和社会富裕程度相关的。一般来说, 人如果富裕了,就不会去小偷小摸,也不会为鸡毛小利大动干戈,也会有更多的 善行和廉耻心。所以说,富足和友善是亲姊妹,贫困和野蛮是亲弟兄。这个道理 中国古人早已有所觉悟。战国时的齐国宰相管仲曾讲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 足则知荣辱”就是这个意思。可惜的是,这个道理并没有被多数国人理解,以至 于中国近代发生了以贫穷为荣,以富贵为耻的“文革”等历史悲剧和荒诞剧。   6、德国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这个词,不知道是哪个吃饱撑着的人发明的。在我看来是个毫 无意义和必要的无用词汇。但因为要谈历史,暂时无聊地引用一下。   德国是一个世界历史名人辈出的国度。耳闻能详的有歌德、贝多芬、莫扎特、 康德、尼采、叔本华、马克思、恩格斯、莱布尼兹、高斯、开普勒、普朗克、爱 因斯坦,当然还有希特勒。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中,他们在哲学、文学、音乐、 数学、科学等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一个面积只有约两个山西大,人口 不足河南省人口的地方,能出现如此多的世界级名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了。 也只能用人杰地灵之地来形容了。   但我在德国生活观察发现,德国人对这些历史名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崇拜之 情。我去过马克思、贝多芬故居,也拜访过一些名人墓地,但这些地方和普通人 的东西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专门的巨大的纪念雕像和建筑,也没有特别的宣传说 明。房子名牌大小、编号和其他建筑相同,如果不留意就不知道是谁家的东西。 故居完全和当年一样,只是静静地矗立在原地,房子里的东西照原样摆设而已。 参观的人也不是很多。记得去特里尔小城马克思故居参观,那里有个留言本,签 名最多的居然是中国人。这大概就是“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吧。房子的看护人 给我们介绍,卖的门票和一些纪念品的收入用于房子的维护,政府对此并没有专 门的拨款。介绍人还开玩笑,说你们信他的理论,就多买点纪念品支持一下吧。 当然我们也只能量力而行罢了。   记得当时我就有种奇怪的感觉,西德是资本主义国家,并不相信马的理论。 但他们却完好保护和展示马克思的东西,并不打倒和破坏。这说明他们很理性和 客观,并没有把社会主义看作死敌。反观我们当年的历史,“破四旧”、“反修 防修”、“砸烂孔家庙”、“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等等,只能 说我们自己走火入魔了。   德国人是平和的、理性的,不崇拜“伟人”“名人”们。这和我们的文化传 统有巨大差别。中国近些年来,各地搞“名人”旅游开发,如什么“宰相故里” “侍郎故里”“武松故里”“西门庆故里”“委员故里”“石勒故里”等等等等。 如果把德国人对待名人的理性作为,当做镜子来对照我们自己,感觉我们的理性 差得很多,应当想钻到地缝里才对。   德国在二战时期曾走过一段黑暗的道路,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换一种 说法,叫也进行过一段“艰辛的探索”。但1945年以后,西德人回归了理性。经 过40多年的努力,使德国终于成为了一个富裕、文明、友善、自由的正常国家。 1990年德国的统一就是标志。我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   1988年我去德国时,柏林墙依然屹立在那里,把德国分为东西两个德国。西 德实行“资本主义”,东德实行“社会主义”。柏林墙把德国的肉体一分为二, 意识形态把德国的精神一分为二。   记得西德朋友带我们跨过柏林墙去东德旅游(从西柏林进入东柏林,整个柏 林在东德境内),因为东西德意识形态不同,带队的西德朋友过“墙”,需要等 待审查,需要办签证手续。而我们这些被带者,因为来自社会主义中国,和东德 意识形态相同,过“墙”反而免签,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我们这些“被带者”反 而需要等待“带队者”。由此可见,亲不亲不再是民族血缘分,而是“意识形态” 分。——这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奇怪现象。   一墙之隔,造就了两个不同的德国。一边是巨大的超市,丰富的商品。一边 是售货员站柜台清点着可数的几件东西。一边是川流不息的奔驰、大众汽车。一 边是东德专卖的、小空间的无品牌轿车。但社会主义东德已经算富裕的了,毕竟 有私人小车。一边使用西德马克,一边使用东德马克。官价兑换比是1比1。但我 们一到东德,许多东德人就偷偷找我们,说可以用4东德马克兑换1西德马克。虽 然有东德便衣查管,但也阻止不了偷偷兑换的激情。在西柏林可以靠近柏林墙登 高观看东柏林市景。在东柏林,柏林墙200米范围是禁区,严禁人员靠近。原因 是防止东德人越墙偷渡。确实那时有许多东德人因翻墙偷渡死在了墙下。   这种巨大的经济差距和自由度差距,其实反映的是文明的差距。这让我毫不 怀疑地断言,东德的存在不会太久了。果然,在我们回国后的第二年,即1990年, 东德被并入了西德。当然人们应当为东德人感到高兴,因为我们见证过他们不幸 的过去。   话说回来,德国的“意识形态”到底是什么?我的感觉是他们没有什么主义 信仰或所谓的“意识形态”。有的只是自由地生活、友善地交友、勤奋严谨地工 作、诚实地守法、理性地思考。我认可这样的“意识形态”,也希望未来国人也 能有机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算作一个老人对青年人的祝福吧。   拖拖拉拉,想哪写哪,就到此为止吧。往事已久,回忆会有不准确的地方, 但因我知道自己没有杜撰的才能,所以也就能心安理得了。就以此留作纪念吧。   2020/12/22 ◆    乙肝疫苗   ·qtl·   三十年前,美国默克公司做价700万美元将最先进的乙肝重组疫苗技术转让 给中国。后来该公司培训中方人员和派遣去中方人员的费用即超过这个价格。当 时默克总裁Roy Vagelos博士为了转让这项技术曾在公司内部经历巨大压力。   三十年过后,中国乙肝感染人数从10+%到2014年1-4岁新生儿感染比例仅 0.32%。乙肝患者最终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美方这一倒贴钱的技术转让可 谓救中国人无数。如果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美国默克公司及当时的总 裁Roy Vagelos博士则在过去三十年造了一座通天的巴别塔。   刚才看到“知乎”末尾相关评论中罗列质疑美国默克公司,顿时让人觉得心 底瓦凉。虽然渣滓哪国都有,但这样的评论毫无羞耻感地、明晃晃地杵在那里, 不免让人对水底下的那个冰山大小产生疑惑和恐惧了。 ◆    西方人权主义虚伪了吗?   ·李威霆·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奥克兰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新西兰政府的各种“反种族 歧视”大型宣传广告。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New Market区某路段转弯角 最显眼位置的一副路旁海报,海报上绘制着一副大脑袋和一副小脑袋。大脑袋下 面标记着Human,小脑袋下面写着“Racism”,讥讽那些“种族主义”者。   那些年我在奥克兰中区的一所学校Wesley Intermediate School就读初中, 学校里有近一半的学生都是Maori, Fiji, Samua等当地原住民和周边岛屿的岛民。 两年时间里,我除了一次在操场上和一个毛利胖孩子相互看不对眼打了一架(后 来还成了朋友)之外,基本没被种族歧视过。   班上的同学和学校里的老师可能还因为我是校内“唯二”的亚裔,对我是特 别的照护,学校动不动就在全校师生集会时给我颁奖,还会有专门的老师针对我 成绩比较弱的部分给课外辅导。   当地洋人同学的家长经常周末还会带同学来我家玩。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些 重视人权的民主国家,有以国家为主导的种族不平等政策。反而,他们国家政策 还特别关注少数族群的权益。   但近年来我发现,华人舆论界有一种阴阳怪气的论调变得越来越刺耳,主要 是说欧美国家的重视人权,是一种“虚伪”。持这种论调的,显然是分不清“国 家政策”和“社会个别人士行为”的人。   就拿近期越来越多亚裔在欧美国家被种族主义者排斥和攻击,引发了欧美社 会内部大量的“反种族歧视运动”来说。在许多参与这类反种族歧视运动的人群 里,白人的数量还远超过亚裔。美国还有很多白人社区自发的组成临时的“保护 亚裔居委会”。   这和去年佛洛依德事件引发的全球性“黑命贵”运动相似,也是世界各地许 多白人社群站出来护卫黑人权益。结果是美国法院判决佛洛伊德家属获两千七百 万美金赔偿,肇事警员被指控三级谋杀。   从解放黑奴,到黑人平权,到黑人被选为总统,再到两性和多性别平权运动 来看,欧美国家的人权运动从历史事实上说,确实是有在大步前进的。   我们有必要冷静地认识到,最近发生的殴打、杀害黑人和亚裔事件,或者是 之前澳洲士兵在战场屠杀阿富汗平民的问题,这些都不是遵循“人道普世价值观” 的欧美国家的政策,而是这些国家的社会主流和法律所反对的“不人道”个人行 为。   这些行为在新闻透明的国家体制下,也都会被他们的社会“自发地”举报, 肇事者也会被法庭审判。这恰恰说明了欧美国家人权的进步和法治的健全,而非 人权的退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在几天前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突然说到美 国国内的“黑人屠杀”问题。他将这些个别人士的行为,刻意偷换概念地说成好 像这种行为是欧美国家的“国家行为”。   如此混淆黑白,目的当然是为了给国内人民制造一种欧美国家也是“天下乌 鸦一般黑”的假象,用以“合理化”中共本身在国内对少数族群的文化灭绝行为。   实际上,由国家中央所主导的“种族政策”,和民间个别人士所做出的“种 族歧视”行为,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两个概念。杨洁篪的偷换概念骗得了那些本 来心理就有种族歧视的小脑袋,却骗不了绝大部分清醒的人。   反之来看,杨洁篪以国家代表的身分在外交场合说什么“中国人吃洋人的亏 难道还少吗?”这些话,反倒真的是在以国家的立场去煽动民间的仇外民族情绪。   一种是国家政府所主导,一种是国家政府所反对,但属于个别人士的恶行, 表明看似相同,实质上却存在巨大本质差异的“种族矛盾”现象,是最容易被群 众误解,也最容易被民粹主义政客拿来煽动群众的素材。   另外,在这些事情当中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种族主义”才是问题的根源, 而不是种族差异本身。   如果说没得选择一定要去歧视一个族群,那么那些整天拿着肤色、历史成就、 种族优越感说事,说什么黄种人或白种人谁比谁善良,谁比谁优秀,谁历史上最 优秀,谁又历史上亏欠了谁的这一群人,才是最值得被我们当代人去歧视的一个 族群。   人家新西兰政府当年不也是透过海报如此歧视这群人的吗?当然,如果让我 重新设计这幅海报,我不会把“种族主义”者的脑用鼠标简单地缩小,而是会从 大脑皮层向内剔,只露出原始的蜥蜴脑部位。我想,这样的也就够他们用了。 【丝露集】∽∽∽∽∽∽∽∽∽∽∽∽∽∽∽∽∽∽∽∽∽∽∽∽∽∽∽∽∽∽ ◆     独酌的人   ·椿楸·   十多年前,我在阿尔卑斯山山区科研考察期间,曾经长期住在山腰的一家简 易旅馆里。旅馆名叫“拐角宾馆”,它位置醒目,恰好坐落在两条盘山路的交汇 之处,同时又地段颇佳——站在它门前的路面上,可俯瞰山脚下g城的万家灯火。   我与旅馆的邂逅纯属偶然:一天傍晚,我从山里出来后恰好路过它的门前, 当时已经累得精疲力竭的我临时决定在那里过夜,这才与它结缘。   旅馆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均为山上的村民。他们人很好,不但允许我把 采集的植物样品堆放在房间里,还会在天冷的时候为我备上热汤,让我白天进山 时带着驱寒。渐渐地,我们互相信任,甚至成了朋友,我是旅馆的“老主顾”, 而旅馆是我的“大本营”。   旅馆一楼的接待大厅里设有一个简易的酒吧,那儿有沙发和壁炉,还有灯光 与音乐。在每一个阴雨的白天和等餐的傍晚,我都会带着电脑走出客房,去那里 寻一个角落坐下工作,顺便点上一杯当地一个叫mandrin的啤酒厂酿制的啤酒, 独酌。我喜欢呆在那里的感觉:漂在沙发上,醉在香颂中,手在键盘上跳舞,唇 在酒杯中沉浮。旅游淡季的时候,山上生意冷清,旅馆里常常就我一个旅客,整 个酒吧都属于我。   我正是在独酌的时候见到了纪尧姆。   他年纪轻轻,约摸二十多岁,有高大的身材,却又有消瘦的体型。他有好看 的棕发,却似乎疏于打理,任凭它们在额前散乱成不匀的几绺,像一场雨的杰作, 披盖在棱角分明的脸庞之上,造就了一张颓废的面容。   他不时会来到旅馆的酒吧里喝酒,每次总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每次来, 他会点上一杯威士忌,遂枯坐在吧台的一隅,几乎一动不动,似乎骗得过结网的 蜘蛛。有时他会戴上一顶鸭舌帽,把帽檐压得低过眉宇,这样固能遮掩他憔悴的 神情,却更加突显他落寞的背影。他少言寡语,除了点酒和买单,他一向沉默。 偶尔,老板和老板娘会跟他打招呼,但寥寥几句后,交谈总会无疾而终。   他引起了我的注意。看到他形销骨立的样子,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是一 个有故事的人。于是只要他一来,我会特别留意他的举止:他喝酒的速度比我快, 但送杯的间隔比我长。   如此这般数次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蹊跷,找了个机会私下偷偷问了 旅馆老板,这才得知他叫纪尧姆。   他究竟什么来头,我问。   老板说,你猜对了,他的确不同寻常,随后便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纪尧姆就住在这座山村里。他结婚很早,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妻子,两人十分 恩爱。然而婚后妻子被查出身患癌症。不幸的是,当时妻子已经身怀六甲。那是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的妻子十分想要这个孩子,却又担心做化疗和药物治疗会 影响胎儿的发育,于是她主动做了先生下孩子再接受治疗的决定——作为母亲, 她不愿意腹中的孩子因为她的不幸而受到摧残和伤害。于是,纪尧姆在随后几个 月里饱受心灵的煎熬。最终,孩子顺利生下了来,纪尧姆却永远失去了妻子……   此后的一两年里,我依旧多次在酒吧里见过纪尧姆,但从来没有和他说过话。 有时我就坐在离他不远处,会不时看他一眼。我很想和他聊聊,想去宽慰一下这 位和我年纪相仿、却已经承受了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苦痛的人,只是我不知道该如 何开口。跟他聊无关痛痒的天气?那太客套肤浅了。和他聊近来的生活?我们根 本不认识对方,似乎没有彼此敞开心扉的理由。对他说点鼓励的话语?他多半还 没走出那段故事,那样只会令他重新想起昔日的痛苦。所以,每次到最后,我都 放弃了,并觉得最好的方式也许就是:我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做,最多是 在他的身后默默地为他、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喝下一杯酒……   对了,那时的我是会偶尔写诗的。我曾想创作一首以他的故事为主体的抒情 诗歌,但那个稚嫩的我怎能驾驭得了故事中的那份生死之重呢?当时我写了删, 删了写,始终未能作出令我满意的诗句,无法如愿成稿。待到后来,我也经历了 岁月,见证过风雨,那个变得更加成熟的我,却又早已步入了羞于抒情的年龄, 回想起当年那些矫情的残句,为其成诗的念头也便就此终止。直至今日,我用直 叙的文字小心翼翼地将这件十多年前的往事记录下来,多少算是做了一个了结— —终于,在我生命中的那条记事绳索上,我挽上了一个绳结,也解下了一个心结。   初稿写于2020年7月14日,改于2020年11月6日,M城家中 ◆   献给母亲的心   ·黄怡·   五月,是天下母亲最温馨的节日。   我翹首遥望天际,想到妈妈离开我已十六个年头。留在我心底的许多愧疚、 不安和遗憾,只有来世相报了。   时光荏苒,我从没停止过对母亲的思念和回忆。母亲的一生,承受了太多太 多的磨难和坎坷。   母亲出身于书香门弟,有机会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刚从医科大学毕业,就被 深受封建礼教影响的父母包办,嫁给了名门之后——我的父亲。几年后,妈妈生 下我。父亲一看是个女的,忿然离家出走,再没回来。从此,母亲患了精神忧郁 症,差点儿像我大姨那样成了精神病人。还在襁褓中的我,就由外婆抚育。   后来,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母亲的兄弟姐妹都各自遭遇到悲惨的命运。母 亲几经波折,最后,被下放到安徽穷山恶水的乡下,栖身于荒僻的小茅屋,四周 连一户人家也看不见,与乱葬岗和杂树林为伴。   在农村多年,母亲连一个正式民办教师的身份都没有,她只能做代课老师, 收入连肚子都填不饱。为了生存,母亲在小茅屋后面的荒山脚下,开荒种地,学 做各种农活,整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炎炎烈日晒黑了她细嫩的肌肤,生活的重 负压弯了她的脊背。美丽的容颜也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无情。即使这样,母亲满 心装着的还是对女儿万般的思念和爱。但她思来想去,宁愿心想烂,也不能让我 跟着一起挨冻受饿的日子。母亲忍痛把我一直留在了城里的姥姥身边。   我小时候并不理解这一切,甚至觉得妈妈狠心不要我。直到我上了艺校以后, 才渐渐地明白了母亲的苦衷。   岁月蹉跎,我姥姥得了绝症,没让我知道。其实,就是让我知道了,我是什 么也不懂。一天,姥姥把我抱在怀里。说,“大毛(我的乳名),我苦命的孩子, 要是姥姥没了,谁来管你啊!”我懵懂地望着泪眼婆娑的姥姥,举起小手帮她擦 眼泪,姥姥把我抱得更紧了。接着说,“孩子,姥姥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妈妈。 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照顾你妈妈啊!”   这是外婆反复叮嘱我的遗言,我记了一辈子。   我曾独自出远门去找妈妈,那时我还小。   天都快黑了,还没找到妈妈住的那小村。周围黑糊糊、阴森森的,不时还传 来几声狗叫。我打小就怕狗,吓得全身发抖,加快脚步往前赶路,好不容易看到 不远处,有一个被杂树林包围的、孤独的茅草屋,里面模糊的灯光,一闪一闪, 像鬼火似的。我啥也顾不得了,直跑到茅草屋前,胆怯地站在低矮的门前,讷讷 地问:“请问,洪老师住在这里吗?”   屋里的人大概感到很不习惯,已经很久没人这样称呼她了。等候了片刻,小 茅屋的门慢慢打开了,在昏暗的光影下,妈妈一眼就认出了我,非常惊讶,她急 忙把我拉进屋內,闩上门,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连连询问说:“珍儿,珍儿啊, 你还是个孩童,怎么一个人能找到这么荒僻的地方?一路上嚇坏了吧?我的宝贝, 我的珍儿呀……”妈妈说着说着泣不成声,再说不下去了。我自顾躲在妈妈的怀 里呜咽着。   啊,那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童年时与母亲的相聚。   从此,我心里时时都装着那个孤独的小茅屋,因为,里面住着我凄苦的妈妈。 不管生活多么贫困,不管环境多么险恶,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女儿的家,总是女儿 的牽挂。   在艺校学习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了。因为成绩好,能得到学校的奖学金, 我全都寄給了妈妈。我盼望自己快快长大,能为妈妈減轻生活的重负,能让妈妈 佝偻的身体重新挺拔,能让妈妈的脸上多一点笑容。   春去秋来,我就像琴房门前的那排白杨树,一天天地长高了。从省城艺校毕 业后,我如愿考进了梦寐以求的上海音乐学院。妈妈离我更远了,我心却靠妈妈 更近了。   到了高等院校,学业特别繁忙,离妈妈那儿的路途那么遥远,见她一面更不 易了。妈妈却在来信中多次告诫我,能考进“上音”,也是她有生以来最大的欣 慰,要珍惜,要比别人付出更多,要加倍的勤奋,用心地去攻读学业,不用牽挂 她,只要我身体好,完成学业,她在农村再苦再累,心里都是甜的,她亦死而无 憾了。   读着妈妈殷切的期望,我热泪如泉涌,也成为我学习路上最大的动力。   “上音”毕业,分配工作前的那年冬天,我乘火车、转汽车,迎风踏雪日夜 兼程,在一片白茫茫的乡野中,再走上十多里坑坑窪窪的小路,又来到了大雪覆 盖的杂树林,此刻,它们都成了面目狰狞的小怪物,张牙舞爪地围困着孤零零的 小茅屋。呜咽的西北风卷起地上的残雪,在空中打着盘旋,又零落在冻僵的地上。 我的心一阵阵地疼痛:我的妈妈啊,就是在这样凄风苦雨中度过她苦难的人生。   我站在风雪交加的小茅屋前,全身直打寒顫,迟疑片刻,才含泪伸出冻僵的 手,轻轻地叩门,我怕这穾如其来的动静会吓着她。   半晌,里面没有任何反应。我想像着,小茅屋内,一定四处冷风逼人,也没 有火炉,妈妈冻得彻夜难眠。妈常在信中对我说,她只要睡不着,就会坐在孤灯 下给我写信。妈还告诉我,她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就是不敢发出去,怕打扰我, 影响我学习。我的好妈妈,此时您是不是又在给女儿写信啊。   白雪皚皚,小茅屋顶上已经盖上一层又一层的寒雪,屋内一定更冷了,我急 切地想快点见到妈妈,又一次伸手叩门,用力大了点儿。   这一次,我听到茅屋内有动靜了,我赶紧从门缝往里张望,我看到妈妈了, 我看到妈妈了。她身穿一件破棉襖,慌慌张张地从里面走出来,右手掌举着一盞 小油灯,左手拿起一根粗木棍,嘴里嘟哝着:“唉,野猪野狼又要来禍害我了。”   我似乎能听出话中含意,吓得倒退好几步:我给妈妈惹祸了,怎么办?怎么 办?   我迅速决定上前一步,再去叩门:“妈,您別怕,是珍儿,您的女儿回来 了。”我又从门缝往里望去,妈妈终于停下脚步,这次好像听到是有人在敲门。 她松了口气,放下木棍,抽开门栓,将门开了一道小缝,怯生生地问道:“你是 谁呀?找谁呀?”   我贴近门边,又说了一遍。   她把小油灯颤巍巍地高举起來,眯起眼睛看着我,好像还是没听见,又重复 地询问着。   啊!我明白了,妈妈的耳朵已听不清楚,视力也不行了。她这时把门开大了 些,我才发现,她一头的乌发,全都变白了,脸上的皺纹也更深了……   妈妈啊,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赶忙走近她,提高了点嗓音说:“妈,您别 害怕,是您的珍儿回来看您了。”   “哦呀,是珍儿,我的珍儿呀!天哪。”   妈妈一高兴,小油灯在手里直摇晃,我赶忙把油灯接过来,扶着妈朝屋里走 去。妈妈一直叨叨着:“哎哟,外面下这么大雪,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你呀,乖乖, 冻坏了吧?”   妈妈连忙拂去我头上和身上的雪,疼爱地说:“怎么这么晚才到呢?饿了吧, 快把油灯给我,我照着你走,你哪走惯这里的路,小心别绊着。哎哟,真没想 到。”   妈妈的一字一句,都让我揪心的痛,伤心的泪默默地顺着眼角流下来。   进屋后,妈妈赶紧从我手里拿回小油灯,将灯芯挑大了些,放在条桌上,条 桌的这一边放着妈妈没写完的信,另一头放着妈妈没补完的破衣棠。妈妈怕我看 见,赶紧一一收起。我心里说,我都看见了,女儿明白妈妈的一片苦心。   昏黄的灯影照着清冷又零乱的小屋,妈妈的爱却让女儿的心暖乎乎的。只见 妈妈高兴得在小屋内转来转去,不知做什么好。忽然,她拉起我的手,指着床说: “珍儿,瞧这床头、床尾、椅子、橱架、墙壁上都挂着你陆陆续续为妈寄回的衣 物。妈就是不舍得用,它们还很新呢。每当我看到这些,就像女儿你又来到妈身 边,可高兴呢。”   我听着,望着,阵阵酸苦的泪涌上心头。   小油灯的火苗一闪一闪,妈妈弓着背,仍不停地为我张罗着:“珍儿,妈給 你熬一碗生姜红糖水,打两个鸡蛋,再烧一盆热水好好泡泡脚,驱驱寒气,你千 万不能冻病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把抱住妈妈,说:“您快歇着吧,不要再为我忙来 忙去,只要看到妈,我一点都不累,也不饿。您快过来坐下。”   妈妈怎么也不听,执意到厨屋为我弄了碗生姜红糖水,端过来。我趁热一口 口地喝了下去。这时,妈妈又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水要为我泡脚,这一次我再也 不能从命了,执意让妈妈坐在床沿,把她的双脚泡进热水里,我一边轻轻地搓柔 着,一边和她聊天:“妈,往后呢,珍儿带回的东西您只管用,别舍不得。珍儿 长大了,也会挣钱了,我可以做钢琴家教了,您看……”说着,我站起来,从旅 行包里取出一样样东西:“这是杭州产的玫瑰红丝绸,给您做新衣服的,这是好 几副老花镜,您喜欢看书用的,还有这些酥糖,点心,奶粉……都是您爱吃的。”   妈妈听着满脸喜悦,眼帘溢出欣慰的泪。   窗外,雪花静静地飘着,我感到妈妈的心一夜都在翻腾着。我太累了,躺在 妈妈身边,很快就睡着了。朦胧中,感到有一双温暖又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 珍儿的发丝、脸蛋、手臂、双腿和脚丫子……   妈妈,这是母女连心的骨肉情啊!那一个夜晚,妈妈对珍儿的爱抚,是世上 最温馨又感人的摇蓝曲,溶化了漫天的大雪,温热在我心里,梦里,永不消逝的 记忆里。   悠悠岁月,思绪连绵。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遙望的天空,星光闪烁,是那样地柔媚。我要把对母 亲的感恩和怀念,装进小星星献给妈妈,和妈妈一起欢度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母亲 节。 【网里乾坤】∽∽∽∽∽∽∽∽∽∽∽∽∽∽∽∽∽∽∽∽∽∽∽∽∽∽∽∽∽ ◆    转了“基因”的“钱式鲁迅” ·小鹰·   “钱式鲁迅”是让钱理群教授颇为陶醉的一个冠冕。   他在《我为何、如何研究鲁迅》[1]一文后,补写道:   这就说到了在讨论中提出的“钱理群鲁迅”(吴晓东所说的“钱式鲁迅”)的 问题。坦白地说,这确实是我的自觉追求:我第一次在北大开鲁迅研究课,题目 就是“我之鲁迅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独立、创造的学者应有的学术抱负: 要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打上个人的印记。事实上,这也是鲁迅研究的传统:不仅 日本鲁迅研究界有“竹内好鲁迅”“丸山升鲁迅”等等,中国当代鲁迅研究界也 有“王富仁鲁迅”“王得后鲁迅”等等。   我在《从钱理群的“XXX鲁迅”谈起》[2]一文里,批评了学术研究中这一类 “头衔”命名法,当时以为只是提法不妥而已。后来,看了钱更多的文章之后, 才知道世上还真有这么一个转了基因的“钱式鲁迅”,而且流传甚广。   什么是“钱式鲁迅”呢?   一年前,我在几篇文章[3], [4], [5], [6]中已分别谈到过的,主要有三种 “基因”变异,即:“沉默的鲁迅”、“无地彷徨的鲁迅”,以及“骗人的鲁 迅”。   最近,又看到有第四种──“毫无立场的鲁迅”。   钱理群讲“当下中国思想文化界又依然坚持处处要求‘站队’的传统,这就 使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陷入了难以言说的困境,同时也就产生了要从根本上跳出 “二元对立”模式的内在要求。”   这是他自己对时政的厌烦感受,并没有错,但他接着讲[7]:   “我以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鲁迅的既‘在’,又‘不在’, 既‘是’又‘不是’的‘毫无立场’的立场,对一切问题都采取更为复杂的缠绕 的分析态度,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而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独立自主性,无 以归类性,由此决定的他的思想与文学的超时代性,也就使得我们今天面对我们 自己时代的问题,并试图寻求新的解决时,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许是一个特别值 得注意和重视的精神资源。”   这里,钱又一次把自己的“人生哲理”、“文学观念”强加给了鲁迅。   鲁迅的一生是“毫无立场”的一生吗?谁都知道他立场鲜明,嫉恶如仇,勇 于以“匕首和投枪”与黑暗战斗,平生最痛恨“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 的“第三种人”,极力反对“文学不能和政治相关”等论调。   1935年末,鲁迅反击“第三种人”对“杂文”的鄙视和攻击时,明确地强调 “战斗一定有倾向”,他这样写道[8]:   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 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 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和生存不能两立。   近年来,有些人一直在批评鲁迅的文艺观,说他为人偏激,这究竟是鲁迅的 缺点或优点,世人自可议论批评、褒贬抑扬。你若自己迫于压力,在是非面前不 敢表态,甚至遇事“赶紧来投几块石子,藉此表明自己是属于胜利者一方面的”, 也就罢了,可以理解,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则恐怕是在饭碗。要吃饭也决 不能算是恶德”[9],但请不要歪曲本来的鲁迅,说他就是“毫无立场”的模范, 随便卖弄几句自己也不懂的“既‘在’,又‘不在’,既‘是’又‘不是’”的 偈语,便拿鲁迅来为自己遇事“毫无立场”的态度辩解。   我已不是第一次遇到他这种治学的问题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想,这里的毛病,第一,在于“偷梁换柱”。   钱理群常常是用自己的人生感悟来代言鲁迅,甚至是将鲁迅的“基因”改造, 把他塑造成自己的模样。   例如,钱理群把《野草题辞》解读为“沉默的鲁迅”,把《影的告别》又解 读为“无地彷徨的鲁迅”,就是这样以“更为复杂的缠绕的分析态度”,用“客 体”“偷换”了鲁迅的“主体”,把自己的意思代替了他的原意。   可是,有人认为,是我误解了钱理群,认为“钱文那样论鲁迅的《野草》, 是有他本人在现政体下的痛苦体会而产生的共鸣”。   读《野草》有“共鸣”,当然是可以的,那他就谈自己好了,讲讲自己在现 今什么环境中,有了“影”的那种感受,“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 无地”,谈谈为什么甘愿与“黑暗”同流合污。但请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在鲁 迅身上,不要拉鲁迅来站台,以贩卖自己“人生处事哲学”的私货。   我在几篇评述文章中都谈到,要了解鲁迅写这篇《影的告别》的意思究竟是 什么,就需要比较写作该文前后的著作及背景,要看他自己的解说和言行,而且 要从整体上,从作者的“编年史”上,来回印证。   对于钱的解读,我的问题是,钱怎么知道鲁迅本人是这么感觉的?除了文中 那“第一人称”之外,他还依据什么讲,鲁迅是用“影子”来“象征自己”的 “历史命运”?如此推理代言,要有根据,这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二者不能混 同。   1935年12月,鲁迅写了“一篇历史的速写《出关》在‘海燕’上一发表,就 有了不少的批评。”其中有一种批评,鲁迅写道,“是以为《出关》乃是作者的 自况,自况总得占点上风,所以我就是其中的老子。”   那位“说得最凄惨的”批评者说:“……至于读了之后,留在脑海里的影子, 就只是一个全身心都浸淫着孤独感的老人的身影。我真切地感觉着读者是会坠入 孤独和悲哀去,跟着我们的作者。”   几个月后,不愿被读者认做是“孤独和悲哀”的老人而跟随,鲁迅“破了向 来对于批评都守缄默的老例,来说几句话”,表明其写此文本意在于:赞成“孔 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反对老子那样的 “‘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10]   幸亏鲁迅在辞世的半年前,及时把自己写作本篇的原意解释清楚,了了一场 对他的误解误读,否则,不知道现在又有多少文人会借此遐想发挥,随意解读了。 例如,把《出关》中独自骑着青牛,黯然西出函谷关的老子,看作是“我将向黑 暗里彷徨于无地”的鲁迅在“无奈地吐露心声”,“反射出鲁迅当时的复杂心 态”,“包含着潜意识的对老子的认同”……,哈!那该是《钱式鲁迅》多么惬 意有力的“佐证”,而谁又能说这不是“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呢?──反 正“文艺作品的客观思想本就大于主观思想”,“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嘛!而“经典作品,本来就经得起多样化的阐释,否则就不是经 典。”……   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鲁迅还健在,“因为作者的名声的缘故”, 文人的各种批评“大抵自谦为‘读后感’”,发的也只是一些“自我感觉”而已, 并没有,或还不敢,直接代言他、论断他。   可是,现在鲁迅先生已过世多年,钱理群无需顾忌他会再亲自“来说几句话” 了,于是便放胆地代言鲁迅,论断“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 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已的立足点, 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以及“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 实的。”   吃“XXX鲁迅”这碗饭的大师们,悉心打造“沉默的鲁迅”、“无地彷徨的 鲁迅”,“毫无立场的鲁迅”,以及“我要骗人的鲁迅”等等,这样不顾史实地 来“纪念鲁迅”,诱导后人,就不自觉惭愧,也不怕鲁迅在天愤怒,来揪他们的 耳朵吗?   除了代言之外,钱教授还有一个“断章取义”的毛病。   在“论述”“骗人的鲁迅”时,钱简述了那个所谓“骗人”的故事,但闭口 不提原文中鲁迅自言“我觉得对不起人”,“我不爱看人们失望的样子”,也不 提“倘使我那八十岁的母亲,问我天国是否真有,我大约是会毫不踌躇,答道真 有的罢。”等“人之常情”。   相反,他却“绘声绘色”地杜撰出鲁迅与那个赈灾募捐女孩间的如下对话:   “小孩子,你做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   “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   钱添加这类他烂熟的时尚官场套话,如此“具体形象”,以示所言“鲁迅骗 人”不虚。   然而,钱并不就止于代鲁迅“言”,还要代鲁迅“行”。   他又故意进一步发挥,写道“于是鲁迅牵着女孩的手,走到一个商店”去兑 换零钱。而鲁迅的原文是:“就带她进了电影院,买过门票之后,付给她一块 钱。”这哪里有什么亲昵的“牵手”动作?且原文明明指出,她已是“一个十二 三岁的女孩子”,在这种场合下,也许钱理群自己会去牵一个陌生少女的手,但 鲁迅没有,也不会这样做,更谈不上什么“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 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 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之类的猥亵胡诌。   这类“笑嘻嘻地”对文意的恶意篡改和“假正经”式的“高级黑”,让我尤 其感到恶心和愤怒,是不是不编这些对话和情节就卖不出“私货”了啊?   然后,在“解读”之前,钱教授先卖了一个关子:“鲁迅的作品很难懂,…… 难就难在,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接着,便又是一系列的代言推理:   “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进而想到,当今之 中国,难道是披沥真实的时候吗?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 所以‘我要骗人’。”   最后,和许多卖假货的贩子一样,钱总不会忘记“赞美”几句自己的“新产 品”,顺便也“托”一下自己。   于是,他发了如下的一番“感慨”:   “不知道诸位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说实在的,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 到一种震撼。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 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困境,这需要更大的勇气。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 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说真话,但是 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种深层的困境呢?”[11]   可是,钱教授忘了,《我要骗人》[12]这篇文章是发表过了的。如果他真的 要骗人,那就一骗到底,保持“沉默”就好了。而鲁迅正是没有“沉默”,他以 “我要骗人”的愤怒口吻,在中日的杂志上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都公开出来, 才有力地戳穿了官僚当局的腐败,并更以一句反话“如果这骗人的学问不毕业, 或者不中止,恐怕是写不出圆满的文章来的。”来讽刺和抗议那“夺了我的自由 的权力者”。   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尽管是应日本《改造》月刊社长山本 实彦之邀而写,记得好像那天还是由友人内山完造宴请作陪,但鲁迅并没有因此 便给“面子”,而不说实话;相反,文中直言反讽“日本报章,中国报章,都异 口同声的”宣传“其实是天下太平的”说法,是“骗人”的谎言。在结尾,更直 截了当地写明“临末,用血写添几句个人的豫感,算是一个答礼罢。”   值得讽刺的是,该文四月在日本首先发表时,一些敏感词句也因此被删去了; 直到六月在国内《文学译丛》上发表时,鲁迅才又补回删去的字句,如“上海”、 “死尸”、“俘虏”等词,以及“太阳的圆圈”一语。   鲁迅在这里把自己前后在想什么,把自己的“立场”,都如实地讲了出来, 那个所谓“骗”了赈灾募捐女孩子的故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罢了,我不明白,要 “知道他真正的意思”,困难在哪里?这究竟是钱教授的语文程度不够,读不出 《我要骗人》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及段落大意,或悟性欠缺,读不懂“字里行间” 愤怒与讥讽的语气,还是故意要贬损鲁迅,推销自己“人生哲学”?   号称“鲁研专家”的钱理群,在这里抓住“我要骗人”这四个字,便大做文 章,只顾“哗众取宠”,不惜“断章取义”,其手法之低劣,完全忘了鲁迅所言: “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 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13]   读了钱教授那些“添油加醋”的“说梦”及其“震撼”,我不由得记起鲁迅 对这一流人的讽刺:   这些话,在朋友闲谈,随意说笑的时候,自然是无所不可的,但若形诸笔墨, 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像后街阿狗的妈妈。她是只知道, 也只爱听别人的阴私的。[10]   鲁迅自己深知中国无聊文人的这种手法,他写道:“……譬如勇士,也战斗, 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 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14]   不可否认,鲁迅和我们一样,一生也有过“失望”、“颓唐”、“恐惧”和 “沉默”的时刻,如果只取这一点,便指其为“影”,一而再三地为鲁迅这样画 像,挂起来,尊为“沉默大师”、“彷徨大师”、“骗人大师”,还美其名曰 “纪念鲁迅”,这又有没有冤枉他的地方呢?   记得早年曾在报上见到一位鲁迅学者孙郁先生说过:“现在对鲁迅的歪曲和 误读很多,只不过与80年代前换了个角度,可能最大的歪曲来自我们这些研究者, 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这种思维方法是鲁迅最厌恶的,我们是在今人的语态下来 考虑他,无法回到他那个语境。”[15]   这说得很对!“回到他那个语境”是击破各种对鲁迅歪曲和误读的关键。   那鲁迅时代的“语境”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读读鲁迅编纂“且介亭杂文”时的《序言》和《后记》,就知道那时正 是出版界最黑暗的时期,官厅对书籍报刊和一切舆论文字的检查和删禁极为严格, 加上一些内行的无耻文人投靠协助,“他们是很熟悉文坛情形的;头脑没有纯粹 官僚的糊涂,一点讽刺,一句反语,他们都比较的懂得所含的意义”[16],出手 “刀刀见血”,恰如鲁迅所写:“至于审查员,我疑心很有些‘文学家’,倘不, 就不能做得这么令人佩服。”因而,那时“作家受难,书店封门”是常有的事。 尤其若是文字涉及日本,“那雷厉风行的办法,比对于‘反动文字’还要严”。 [9]   而《我要骗人》一文正是涉日文字,内容有碍“敦睦邦交令”,因此笔法不 得不更加曲折含糊。   此外,鲁迅先用日文在日本发表该文,再由《文学译丛》作为译文在国内刊 登,也是作者让内容得以躲过删禁“刀斧手”的一个巧妙的策略。   其实,在写作该文的前三个月,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序言》里, 已明确交代了那时“天下太平”的时政背景,以及感受到当局“对于言论的迫压” 和自己坚持“枭鸣”的原则,他写道:   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大不吉 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在今年,为了内心的冷静和外力的迫压, 我几乎不谈国事了,偶尔触着的几篇,如《什么是讽刺》,如《从帮忙到扯淡》, 也无一不被禁止。别的作者的遭遇,大约也是如此的罢,而天下太平,直到华北 自治,才见有新闻记者恳求保护正当的舆论。我的不正当的舆论,却如国土一样, 仍在日即于沦亡,但是我不想求保护,因为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17]   在《后记》[9]中,鲁迅又写道:   我在这一年中,日报上并没有投稿。凡是发表的,自然是含糊的居多。这是 带着枷锁的跳舞,当然只足发笑的。   评论者倘不了解以上的大略,就不能批评近三年来的文坛。即使批评了,也 很难中肯。   这些才是我们阅读《我要骗人》一文时所先要了解的事情。   还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中,鲁迅不但没有“沉默”与 “骗人”,没有“无地彷徨”与“毫无立场”,他反倒是不断更换笔名,写出了 更多的“杂感”。   他这样写道[9]:   近两年来,又时有前进的青年,好意的可惜我现在不大写文章,并声明他们 的失望。我的只能令青年失望,是无可置辩的,但也有一点误解。今天我自己查 勘了一下:我从在《新青年》上写《随感录》起,到写这集子里的最末一篇止, 共历十八年,单是杂感,约有八十万字。后九年中的所写,比前九年多两倍;而 这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那么,所谓“现在不大写文章”, 其实也并非确切的核算。而且这些前进的青年,似乎谁都没有注意到现在的对于 言论的迫压,也很是令人觉得诧异的。我以为要论作家的作品,必须兼想到周围 的情形。   作为今日“前进的青年”,钱理群教授评论鲁迅的作品,说他“沉默”、 “骗人”、“无地彷徨”、“毫无立场”时,又有没有注意到那时的“对于言论 的迫压”,且“兼想到周围的情形”呢?晓不晓得其中有些竟是“带着枷锁的跳 舞”?   倘无,那就更是一种广义的“断章取义”了。   在《对谈钱理群先生的“鲁迅观”》[6](参见: 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_YDGB_dialog.html)一文中,我写过如下一 段对话:   甲:是啊,我们评论一位作家,应当从整体上来看他一生的作品,不可揪住 一两篇,甚至一两句话,就大作文章。   乙:你知道俄国作家契诃夫吧?   甲:是的,他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乙:你知道他死后,“学界”对他都有些什么评论吗?对于契诃夫,荃麟 1944年写道[18]:   “不知为什么,他常常被人们所误解。譬如说他是悲观主义者呀,厌世家呀, 或者说他是人生的旁观者呀,自然主义者,甚至还把他认作一位滑稽家。   ……   这样的批评是无怪的。柴霍夫最初给人家的印象,很容易是这样。……   然而,这样是否就可以断定柴霍夫是个悲观的厌世者呢?是否就可以说他的 艺术态度是冷漠无情者呢?我们如果从柴霍夫一生的为人和不是一点一滴地去看 他的作品时候,我想我们是不允许这样想的。……   对于这个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我们应该是从他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从他一生的 真实历史上去寻找。一点一滴的看法,或仅凭一般的机械理论去判断他,这是不 公平的。”   甲:这样的“盲人摸象”,似乎是个中外学界普遍存在的思想方法问题。   乙:的确,钱的毛病和那些人一样,这正如荃麟曾批评过一些鲁迅评论家, 告诫他们:   “不能执着一篇文章就断定作者是某种意识某种观念,而应该从全体作品中 间去窥察作者思想与情感的发展过程。”[19]   “研究一个作家的思想和创作过程,只能综合地去观察它的发展趋向。如果 把它细碎地切成一段一段,甚至拿每一篇作品作一段落去研究,这方法不但是机 械的,实在也是危险的。”[20]   荃麟的治学态度,符合鲁迅所言:“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 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8]。我想,钱理群等人那样做,对于鲁迅也是“不 公平的”,他们论断作家的方法“不但是机械的,实在也是危险的。”   甲:其实,鲁迅生前对此已有感知。在撰文记念亡友韦素园时,先生写道:   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 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 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21]   从契诃夫和鲁迅死后的遭遇来看,这一类行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乙:契诃夫和鲁迅都是善于“暴露现实背后真实关系”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因而有人不高兴,生前死后总要设法贬一贬他们。   x x x x x   鲁迅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当代作家,中国却一直没有他的传记电影,《祝福》 和《阿Q正传》也拍得很烂,原因就在这里。前者一定要让祥林嫂“觉悟”到去 砍所捐的替身门坎,类同“文革”新版《白毛女》中杨白劳用扁担把黄世仁打翻 在地一样,以示不丑化劳动人民。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有他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无论你喜欢他,还是讨厌他, 你都不可以随意“改造”他的作品,为他头上加上时髦的“光环”或“恶谥”。 这应当是文学的基本常识。   可是,钱理群对鲁迅本人的“基因改造”,较之“光环”和“恶谥”而言, 则“更胜一筹”,因为它听起来似乎是经过了“更为复杂的缠绕的分析”后得出 的“客观公正”的结论。   然而,“沉默”、“无地彷徨”、“骗人”,以及“毫无立场”,都不属于 鲁迅,而是顺应了“时务”的刚需,无论这是“基因”的“优化”还是“退化”, 经过改造的“钱式鲁迅”,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鲁迅了。   现在国内类似“钱式鲁迅”的“基因工程”还有很多。如果到百度上去搜寻 “影的告别”,你会发现,学界绝大多数的看法仍旧是说,它是鲁迅在“袒露心 声”,在表达“失落与无奈”、“伤感与虚无”等“内心的纠结”,他“屈从于 命运的安排”。往好一点来说,那叫做“自我批判”、“心灵革命”,“反复拷 问自己的灵魂”,更好一点的,就是联系到“反抗绝望”上去,并“由衷赞叹” 一番。   现在的青年,从网上看到的摩登鲁迅,就是这个样子。   这一类“捧杀”的战术,早为鲁迅“心知肚明”。   明末文人袁中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到了民国时期,有一群学者 把他的文章胡断句、乱标点,鲁迅叹道[22]:   正如在中郎脸上,画上花脸,却指给大家看,啧啧赞叹道:“看哪,这多么 ‘性灵’呀!”对于中郎的本质,自然是并无关系的,但在未经别人将花脸洗清 之前,这“中郎”总不免招人好笑,大触其霉头。   ……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 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 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 后才翻身。   然而,那时的鲁迅不知现在还有“基因改造”一说,远胜于篡改文意的断句 标点小技,其手法如此巧妙,竟能把作者“脱胎换骨”,叫人难辨真伪,也可让 作者永世不得翻身。   有些现代中国学者讨厌鲁迅,却从不直接“批判”他,相反,他们把“转了 基因”的鲁迅教给大众,并不住地恭维吹捧这个为适应新时期而“改头换面”的 “新鲁迅”,因为虽然失去了灵魂,却更像他们自己。   “契诃夫说过:‘被昏蛋所称赞,不如战死在他手里。’真是伤心而且悟道 之言。但中国又是极爱中庸的国度,所以极端的昏蛋是没有的,他不和你来战, 所以决不会爽爽快快的战死,如果受不住,只好自己吃安眠药片。”[23]   尽管经友人推荐,吉林省《文艺争鸣》杂志,2020年9月号刊登了拙作《如 何解读〈影的告别〉?──与钱理群教授再商榷》,然至今未有任何反响,既非 赞同,也无反对,令人如入“无物之阵”。   “他不和你来战”,这也是现今中国文坛,甚至学界,的一种典型“战法”, 感觉恰如百十年前鲁迅在日本办文学启蒙杂志《新生》失败之后所言[24],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 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 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 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正如鲁迅所观察到的那样,“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 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 见败兆则纷纷逃亡。”[25]在专制独裁的时代,“千万无赖之尤”惯于“见异己 者兴,必藉众以陵寡,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26],结果造就了无数的 阿Q、闰土,吕纬甫、魏连殳,红眼睛阿义和驼背五少爷之类的人物。这就是中 国的悲剧。   到了当代,在各种“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之下,“中庸之道”更为“如 鱼得水”,加上“追星捧月、抱团取暖,拉帮结派、一致对外”的“群”文化盛 行,讲关系,好面子,互吹互捧,你好我好,学术圈内处事讲究圆滑含蓄,一味 地打躬作揖,“各人自是其是,不必非人之非”,结果,学术研究不要说赶上西 方创新先进,恐怕就是连民国时期的水准都远不如了。   当然,我人微言轻,又是圈外人,休想一石会引起什么波澜,因此,不惜再 次“抛砖引玉”,诚恳呼吁海内外,包括大陆、港台、日韩、新马、美加、澳欧 等地,所有爱护鲁迅之学人共同发声,参与争鸣,说不定能够引起学界重视,扭 转现状。   “救救鲁迅”,救救我们的“民族魂”…… 写于2021年4月24日。 [参考文献] [1]钱理群,《2017年5月29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演讲》,《文艺 争鸣》,2017年第10期,或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3640.html [2]小鹰,《从钱理群的“XXX鲁迅”谈起》,2019年2月, 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html [3]小鹰,《沉默的鲁迅,还是呐喊的鲁迅?──与钱理群教授商榷》,2019年9 月,http://www.zcolabs.com/xy_luxun_nh.html [4]小鹰,《如何解读<影的告别>?》,2020年2月, 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_YDGB.html [5]小鹰,《再谈解读<影的告别>及其它》,2020年3月, 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_YDGB_2.html [6]小鹰,《对谈钱理群先生的“鲁迅观”》,2020年5月, 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_YDGB_dialog.html [7]钱理群,《鲁迅九讲》,第215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8]鲁迅,《序言》,“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30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 [9]鲁迅,《後记》,“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12月31夜半至1月1日晨,写 讫。 [10]鲁迅,《“出关”的“关”》,“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4月30日。 [11]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或见: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7501.html,2019年7月31日。注:2020年4 月初,《爱思想》网已删除这篇,但可参见与它内容相同的《无地彷徨》,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0431.html,选自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 讲》。 [12]鲁迅,《我要骗人》,“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2月23日。文中“自由 早被剥夺”一语指:1930年2月旨在争取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的“中 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在上海成立,鲁迅是发起人之一,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即以此 为罪名,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堕落文人鲁迅”。 [13]鲁迅,《<题未定>草》之七,“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12月18─19夜。 [14]鲁迅,《<题未定>草》之六,“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12月18─19夜。 [15]孙郁,《61年版<鲁迅回忆录>多“删除”与“无中生有”》,2010年5月13 日,《瞭望东方周刊》。 [16]鲁迅,《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且介亭杂文”,1934年11月21日。 [17]鲁迅,《序言》,“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12月31日,鲁迅记于上海之 且介亭。 [18]邵荃麟,《对于安东?柴霍夫的认识》,原载1944年《青年文艺》第1卷第6 期,后收入“邵荃麟全集”,第3卷,77─84页,武汉出版社,武汉,2013年12 月第1 版。 [19]邵荃麟,《鲁迅的<野草>》,原载《国文雜誌》月刊,重庆,第三卷,第四 期,25─31页,1945年9月10日;后收入“邵荃麟全集”,第3卷,364─377页, 武汉出版社,武汉,2013年12月第1版; http://www.azcolabs.com/ql_on_yecao.html [20]邵荃麟,《关于<阿Q正传>》,原载1942年《青年文艺》第1卷第1期;后收 入“邵荃麟全集”,第3卷,13─36页,武汉出版社,武汉,2013年12月第1版; http://www.azcolabs.com/ql_AQZZ.html [21]鲁迅,《忆韦素园君》,“且介亭杂文”,1934年7月16之夜,鲁迅记。 [22]鲁迅,《骂杀与捧杀》,“花边文学”,1933年11月19日。 [23]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3月11日, 鲁迅记于上海之卓面书斋。 [24]鲁迅,《自序》,“呐喊”,1922年12月3日,鲁迅记于北京。 [25]鲁迅,《这个与那个》,“华盖集”,1925年12月20日。 [26]鲁迅,《文化偏至论》,“坟”,1907年。 ◆      春光负(中)   ——一首献给同龄人的青春挽歌   ·文远·   13 自学考试   (一)   1987年我被调入情报站。   虽然我的自学考试文凭是在情报站工作期间获得的,但实际上,在调入情报 站之前的1985年底,我就参加了全国自学考试。而调入情报站之后的第二年, 1988年的4月份,我自学考试就毕业了。   当年自学考试作为五大生(自学考试、电大、成人教育、函授面授、职大) 之首,其被公认是考试难度最大,文凭含金量最高的一种教育类型。   它难就难在辅导上课的是一批老师,考试出题的又是另外一批老师。考生看 不见,摸不着。就像盲人摸象,神龙见头不见尾。   三年自学考试的艰难历程给我体会最深的一个字就是“累”。最累时候的状 态是当你一拿起书本就条件反射式地打哈欠,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几乎到了神经衰 弱的地步。   当年参加自学考试时我已经29岁,考完试拿到文凭已经32岁。年纪大了,对 学习语言十分不利,因为记忆力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好了,效率非常低。经常是背 一轮十个单词才记得三、四个。   再一个就是没有整块的时间用来学习,白天工作,晚上才能去上夜校。记得 我们夫妇俩当时同时参加自学考试。我妻子是参加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我是参 加英语考试。那时候小孩才刚两岁多,妈妈出门的时候,他老是抱住妈妈的大腿, 不让妈妈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至今我们仍能记忆犹新。   自考以自学为主,也可以参加由其他社会培训力量或主考学校举办的自考助 学班学习。我当年就是挂靠在市业余大学的英语自学考试辅导班学习。还好,单 位规定,如果通过考试,学费由单位负责报销;我不需要付学费,付出的只是有 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   记得当年的市业余大学在民主路小学,同一间教室白天小学生上课,晚上大 学生上课。   市业余大学为考生办有各种专业和科目的自学考试辅导班。记得当年上英语 辅导班的时候,听过民族学院英语系主任和其它老师的课。还有,医学院和师院 英语老师的授课。但是就没有听过主考大学单位老师的课。仅有一位是主考大学 英语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出来讲过一门课,是口语课,但当时我已经参加省科协的 英语口语培训班,就没有参加这位研究生的授课。没来听课,仅仅来过一次看热 闹。   (二)   自学考试证书含金量   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考生参加单科考试,考一科结业一科。所有科目考 试合格后,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和主考大学联署颁发学历证书。当年我参加自学 考试的时候,每年在四月和十月左右分别有两次考试。我分别在《英语精读一》 和《英语精读二》两科被补考过,太难了。纯粹就是进门容易出门难,淘汰率非 常高。   这是一种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属于完全的 开放式教育。   自学考试采取分科考试、学分累积,最后获取文凭的方式,也不受学期、学 年制度的限制。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或专科学历文凭,被认为是学历证书 获得最难,继续教育中认可度最高的社会人员受教育型式。   吴士宏曾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她也是1985年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英语考 试,获得英语大专文凭的。吴士宏女士是广大自学考试毕业生的佼佼者之一。   三年的自学考试期间,也发生了不少趣事。   1985年的10月份,我正备考《英语精读一》,被单位点将去参加轻工业厅组 队赴钦州地区轻工业发展情况考察。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我简单收拾一下行李,主要是把要考试的书籍、辅导教材和笔记本带在身上, 就随厅考察组出发钦州。   记得考察组由轻工业厅潘副总工程师牵头、省二轻局科技处、省香料研究所 和我们研究所一行六人组成。   当晚住宿钦州地区所在地钦州市钦州地区招待所。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稍 作休息,就到会议室听取地区一位副专员的情况介绍。互相寒喧几句坐下来后, 大家都拿出笔记本在认真听取介绍做笔记。我却心不在焉,如坐针毡。可能刚过 了半小时,招呼都不打我就跑出来了,先上厕所,再回宿舍复习功课,再也没回 到会议室。   中午吃饭的时候,考察组带队组长潘副总,问我刚才听专员介绍情况的时候 去了哪里?   我说有点不舒服,回宿舍休息。潘总脸有不慍之色但当时嘴巴也没说什么。   以后几天在钦州各地企业的考察,我也是懒懒散散,无精打采,“身在曹营 心在汉。”   考察终于完毕回到厅里之后,潘副总私下对科技处的领导说,某某这个人的 性格不大适合在厅机关工作。   这是多年以后,科技处一位处长与我交流私下告诉我的。我才知道那次赴钦 州的考察行动也包括考察我本人。   我本质上是一个内向的人,当时,也没有想过要到厅机关工作,更没有做好 在厅机关工作的打算。就是今天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常常见一些当官的朋友退 休下来,心理落差比较大,心中闷闷不乐。但我觉得我自己一辈子搞技术工作, 学语言。在退休之前和退休之后心里没有什么落差,平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而且退休前所学的英语知识一直用得上,不但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有一个潜移默 化的影响,我一直以他的英语成绩优秀而骄傲。特别是在退休以后到北美探亲旅 游,问路住宿和与一些外国朋友交流啊,一点问题都没有。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不是说不想当官,但我不是那块料, 所以我也没有多想往那方面去发展。   一个人的成功,或者说生活的选择是多方面的,不可以仅仅以当官发财为唯 一的选择目标和成功的榜样。   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把这种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到极致,也是一个人成 功的标志。   (三)   口语考试,大多数人在这一科考试的时候栽倒,缺少语言环境可能是主要因 素。   有两年时间的每个星期天上午,我都待在市文化宫的英语角里找人交流,练 习口语。盒式录音机用坏过两个,用来练习听力。   记得有一位林姓学友,他比我前一届毕业。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他的语法 不错,比我好,但是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差。与人交流的时候,常常要思考半天, 怎么去组织语法才能回答问题,说起话来,吭吭哧哧。   其实北美人民也不是个个都有知识,有文化的,也有文盲,也不会写字,也 看不懂文章,但是说话交流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说话交流,你不但可用语音交流,你还可以用姿体语言交流嘛。你用汉 语说话交流,也不是每一句话都符合语法结构,死扣语法是说不好话的。有些人 不懂这个道理,存在语言障碍。   最后一科的口语考试是由主考大学的老师面试主考,记得当时报考的同学们 都集中到西乡塘路主考大学英语系,考场设在那里。先借英语系的语音室进行听 力考试。考完听力接着考口语,每一考生发一张不同的列有十个问题的试卷提纲, 大家先看一下,再叫名字,一个个考生进去就上述十个问答题进行单个对话面试, 里面有两个老师。这个估计我可能得到八九分,感觉都听懂也流利地答对了。但 对于听力这种考试的模式不是很熟悉,语音室都从未进过,也不懂得怎么调节耳 机音量。听得不是很清楚,可能丢分不少。   最后我们班几十个同学仅有四人一次性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拿到文凭。而且 这四人都是“老人”,我是这四人中年纪最小的,他们那三人都是文革前的老高 中生。记得有一位是省医院的办公室主任,姓丛,叫丛植,一个很少见的姓。又 有一位是我妻子工作部门的同事,姓聂,我们都叫她聂师傅。   这说明一个人的学习基础很重要,那些老高中生的基础都很扎实,文革以来 的学生基本废了。此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和巨大的学习热情恐怕是成功 的保证。   通过英语专科的文凭考试,确立了自已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以后有什么难 事,我总是在心里面暗示自己,这事有什么难的,难道还难得过当年的英语自学 考试?   自学考试没有难住我,但是人际交流有时候却把我给难住了。   14 交老鼠尾巴   我一惯不善于人际交流。   那时的生活是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各种运动轮番进行。   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扰人心烦的各种政治运动,我也一样。   当那个把鸡毛当令箭的办公室主任一面恶心地向我晃动手中一个装有老鼠尾 巴的透明玻璃瓶子,一面要我交两根老鼠尾巴时,我气不打一处来。   他说每家要交两根老鼠尾巴,不交就罚款。   我说你是按每个屋主交的吗?还是按户口本?   他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他想不到我会问那么刁钻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脑子转得不够快。   如果是按每个屋主交老鼠尾巴,会遇到有些上了年纪的离退休职工有可能交 不上来,从而被罚款,而这显然不合适。爱国卫生运动主要还应该是在职职工的 事情,弄到人家离退休职工也要来参加运动就不大合适了。   如果是按户口本交的话,我的户口本早已迁出单位。在很多年以前,我未雨 绸缪为了以后小孩读书迁往另一有学区房的社区。   主要当时还不是交不交老鼠尾巴的问题,许多年来我被当时的单位派系领导 穿小鞋,心里愤愤不平,但一直忍声吞气。   这种不爽已经在我的心里积累了很多年了。   只不过刚好遇到一个出火口了,那个办公室主任撞在我的枪口上。   借题发挥了一下,把那个不可一世刚提拔的办公室副主任一下骂昏了头。   当时我还是一个刚当上爸爸不久的小年轻,年轻气盛,很多事情看不惯但又 无可奈何。   办公室主任工作在我眼里,也就是一个婆婆妈妈琐琐碎碎迎来送往吃吃喝喝 的角色。   以后我有机会当办公室主任,我也不去,婉言谢绝。继续做我的技术工作, 既符合我的性格,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这新上任的办公室副主任脸上红通通的,可能刚 从哪里应酬回来,酒气熏天,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其实你可以把枪口抬高一寸,不要什么运动都积极表现,把老百姓都弄烦了。   我一个全职职工,上班忙得要死。下班还要翻箱倒柜上屋揭瓦,管你打老鼠?   当时我就判断他是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看我不顺眼,又不是领导的红 人。   我就欺负你。   当时我可能还说了很多气话,骂得可能也不连贯,语无伦次,但我现在一句 也想不起来了。总之,骂得很痛快,我想,反正平时也挨穿小鞋了,那就多穿一 双也不碍事,虱多不痒。   我的前半生日子过得很窝囊,生活一直小心翼翼的,夹着尾巴做人,工作一 直不顺。   奇怪的是,自从把那个办公室主任痛骂了那一顿之后,气也顺多了,日子也 就慢慢地顺了起来,逐渐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看来,一个人真的不能太软弱了。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人善被人欺,马 善被人骑”,想想,人生还真的是那样。   哈哈哈哈……读者千万别学我,当时我也是被气昏了头。   后来,有一年重阳节单位组织退休职工活动到猴哥山庄玩,我还跟那位曾经 的办公室主任同坐一桌吃饭喝酒,“一醉泯恩仇”。   他仍然爱喝但酒量已大不如前了。   15 时来运转   1987年我调入情报站工作。当年是林茂荣刚上任情报站站长。因为他原来跟 我一起是在糖纸研究室工作,大家互相了解,他也知道我正在很努力地学习英文。   以前的情报站有三大块业务,即翻译、杂志和资料室。1977年跟我们一起毕 业分配来的新同事翻译语种有英语翻译,日语翻译,德语翻译和法语翻译。后来 都走得七七八八的了,仅剩下法语翻译小M。杂志就是研究所主办的一份专业杂 志,1985年刚申请得国内外公开发行的ISSN 统一书刊号。资料室就是对内叫资 料室,对外就是全省行业系统专业图书馆。   调到情报站后我如鱼得水,很好地发挥了我的特长。   在情报站那几年,我先后参加了英语口语培训和考到了英语大专自学考试毕 业文凭。   记得当时到了情报站工作以后接受的第一件任务是帮省造纸公司翻译了一封 英文文件,小M也同时翻译一份法语文件,她翻译法文,我翻译英文,最后得到 的结果是一样的文件。   后来才知道,我们单位的新任领导接任务的时候没听清楚。刚好弄反了,造 纸公司是想叫我们将一份中文文件分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   领导搞乌龙,搞得我们哭笑不得。   第二件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是帮一个单位进行成果查新,并出具一份查新报 告。   我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后并出具了一份科技成果查新报告,委托单位问我们要 付多少钱。当时我也不知道要收人家多少钱,因为第一次做这项工作,后来请示 单位领导。单位领导说不收钱。   这就很奇怪了。当年单位已经开始搞创收,也就是说上级财政拨款不足,要 科研单位自己通过技术服务搞创收的收入来补充。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出具的查 新报告实际上这是一种技术咨询服务,按道理是可以收费的。   但当年的单位领导就是很奇怪。一方面号召广大科技人员搞技术创收,一方 面又不允许提供了技术咨询服务的项目可以收费。   更奇葩的是,当年的单位领导把单位卖汽车的收入和卖掉中试基地地皮的收 入也当成创收的收入作为成绩向上级汇报。   这说明了当年单位领导的市场经济意识是非常淡薄的、混乱的和认识不清的。   后来我通过了解才知道省科技情报所当年也按照国家政府有关科技管理部门 的要求同时开展了科技成果查新报告的咨询服务业务,他们是收费的。   省科技情报所是综合性情报所。全省大概另外还有74个专业科研院所,它们 内设的各情报站是可以也应该负责开展各行业科技成果查新报告业务工作的。   16 勇创新路   (一)   1988年2月春节前后,我借调厅科技情报总站工作。   当年国家相关部门发有文件要求各地的科技成果鉴定之前或鉴定的时候,一 定要通过省级科技情报部门的科技成果查新或查重工作。   我们情报站属于省级专业情报站,负责全省本行业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和新技术的查新查重工作。   当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抓大放小”,轻工业属于“小”,需要放开。一时间, 轻工业新产品如百花齐放遍地开花。   查新工作日益增多,厅有关部门特别是厅科技处感觉到这个工作的紧迫性、 必要性和重要性。经研究把我们研究所情报站升格为厅科技情报总站,面向全行 业开展技术服务。   办公地点则从远在江南的研究所内移至市中心办事比较方便的建政路的轻工 业厅。原来站长是林茂荣,后来林工退休后转任轻工协会秘书长。厅科技处P处 长兼任情报总站站长,我被任命为副站长(对外)。研究所情报站的原有业务不 变,另设一位副站长(对内)。   办公地点在建政路49号轻化工大院办公楼四楼。当时轻工厅和化工厅都在同 一栋大楼里办公。一二楼是化工,三四楼是轻工。   全新工作模式   当年开展查新工作,完全没有先例,是真正地“摸着石头过河”。开创了一 种全新的工作模式。   这对于我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由于长期在研究所工作,可以接触 国外刊物,我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兴趣盎然。加上我刚拿到英语专业文凭,自信 心大增,跃跃欲试。   这就开始了我长达五年半的成果查新工作。   我们情报总站最辉煌的一年,要为客户撰写一百多份科技成果查新报告。非 常忙,但是忙得充实。有时还要参加鉴定会。小曹(电大毕业)和小X(北京轻 工业学院日用化工专业)两人都先后做过我的助手,曹负责食品部分,X负责日 用化工部分,由我揽总。   查新工作开展以后,我们迅速制定了《查新委托书》和《查新收费标准》等 文件并下发各地轻工归口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开展了基础杂志的订阅,特别是 检索光盘的订购等基础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还订阅了一些外文杂志。记得 当时订阅外文杂志影印本是在与建政路一街之隔的民主路展览馆内,由省新华书 店外文部办理。每年我都要去征订一次。轻工业外文检索刊物最主要的有两本, 一本是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 》即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影印版)、一本是《制糖工业文摘》即Sugar Industry Abstracts, SIA(原版)。它们包括杂志、报告、会议录和书籍发表文章的文摘等等。   中文检索工具书主要有上海图书馆出版的那一本《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 学版)以及轻工业方面的专业期刊。   光盘检索是依据国家科技情报研究所开发出版的《全国期刊目录》光盘(轻 化工部分)。他们这个工程一直做到现在,做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垄断公司即 万方公司。   做好了以上基础工作(实际上是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日常查新工作就可 以开展了。   (二)   几年下来,所经手的报告有些案例还是蛮有意思的。   在撰写查新报告下结论时,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一名判官,一锤定音,既有责 任感,也有荣誉感。   与江佩珍打过一回交道   拿江佩珍的“金嗓子喉宝”作一个案例说明一下。   众所周知,“金嗓子喉宝”广告做得厉害,竟然请得动罗纳尔多等巴西著名 球星来帮做广告。   当年,“金嗓子喉宝”新产品要进行技术鉴定,找到我们部门出具查新报告。   接受委托后,我们首先按查新规定要求厂方提供有关“金嗓子喉宝”产品的 有关资料。但因为这款称为“金嗓子喉宝”的产品配方非常简单,厂方提不出什 么详细的技术资料。仅仅是提供一些常见中草药的名称,有几味药还对我们保密, 产品配方更是不愿提供。   这是一个看似比较棘手的问题。   按照规定,一般查新报告委托书要求委托方提供该产品详细的技术资料,包 括该新产品立项任务书,产品研制技术报告,产品研制过程工作报告,产品标准 和产品配方等等内容。   由于委托方出于技术保密而不愿意提供详细技术资料,没有办法,我们只有 从产品标准入手。   经过研读轻工业部有关糖果产品标准,了解到我国的糖果产品一般分为硬糖、 软糖、奶糖和酥糖四大类。经过研判,“金嗓子喉宝”属硬糖类糖果。又由于该 产品加入了某些中草药,故我们出具的查新报告结论是:“金嗓子喉宝”产品是 一种掺入了薄荷、金银花、罗汉果等数味药食两用植物(列举了委托方提供的几 味常用药)的硬糖类糖果制品。   从而回避了委托方要求我们写上什么诸如“该产品很有疗效”呀、“配方中 含有特殊药效成份”呀等等不合理的要求。   并明确地口头告诉委托方,在我们的查新报告里写这些不合适。   江佩珍人称江老娘,龙城市糖果二厂厂长,该厂原来是坐落在龙城北站一家 很不起眼的二轻集体企业,手工包些糖果卖。但江这个人很会做广告,也敢下大 本钱在央视等全国大媒体上宣传,还会借助巴西著名球星的品牌效应,推销手段 很是了得,把一个很简单的产品卖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江佩珍当年找到我们还有一个产品叫“奇异果饮料”。   委托书拿来以后我一看“奇异果”,没听说过。我就问那些厂里面的人,我 说这个奇异果到底是个什么果?他们也不痛痛快快地说,就说是从新西兰进口的。 那我说好。那你从新西兰进口的,你有英文名字吗?他才不得不出示英文名字。 我一查字典,一检索,才知道“奇异果”就是猕猴桃。我说,你早说是猕猴桃不 就完了吗?很悬乎。你“奇异果”作为一种商品名,在销售和推销的时候,不是 不可以,很多商品也是这样做的,无可厚非。但你作为一个新产品项目立项,并 要通过新产品技术鉴定,这就不符合规范了。“奇异果”是商品名,猕猴桃才是 它的科学名称。猕猴桃饮料,中国多得是。如果我帮你这样写了,不但你江佩珍 出洋相,我也跟着你出洋相。   最后的查新报告结论是这样写的:“奇异果”即猕猴桃。该厂通过多渠道开 辟果源原料从新西兰进口奇异果原浆原料制成的猕猴桃饮料是广西首家生产的新 产品。   最后,江佩珍怎么向上级项目立项主管部门交代,结果我就不得而知了。   很多单位和个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她的产品背过书。这个也不奇怪,只要 不违法,你怎么搞都行。   作为新产品技术鉴定把关的一个行业管理部门,不符合原则的事情,我们不 会做。我们不期待委托方理解我们,但我们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特别是在多年 过去以后也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   甘蔗糖厂压榨辊齿纹连续半自动点焊合金材质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   我们曾经有幸为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赖武铨老师的《甘蔗 糖厂榨辊壳磨损研究》科研项目撰写查新报告。   赖老师当时五十多岁,精神抖擞,副教授职称。找到我们,我一看委托书是 糖厂项目,就非常愿意帮助他。这完全是一厢情愿,钟情于糖厂项目完全是我的 一种专业情结。   技术熟悉,容易上手,特别有成就感。   我还超出委托书要求,扩大到全世界范围查找有关英文资料,以资分析比较。   当时给该项目所写的查新报告结论是:该技术项目所完成的用合金材料半自 动化连续点焊压榨辊壳耐磨度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即万吨甘蔗辊壳直 径磨损量平均仅0.15毫米。   除了满足撰写查新报告的任务要求之外,我还根据查新文献撰写了长篇补充 材料,供技术鉴定会参考。   项目的查定工作和技术鉴定会,赖老师都邀请我参加了。   记得当时的查定工作是由赖老师课题组的三位老师、广西综合设计院的朱芳 远高级工程师加上我等几人参加。查定地点是在武鸣香山糖厂。   技术鉴定会则是在田东糖厂进行,由省教育厅科技处主持召开。西大属于教 育系统。   该科研项目技术鉴定之后不久,就听说赖老师升正教授了。   最后还衍生出两个副产品,一个是赖教授以后到国外进行访问学者交流项目 时,又找到我,要我帮他出具一份“哪一个国家在甘蔗糖厂榨辊壳研究上最为先 进”的证明材料。   通过国际文献的全面检索和阅读分析,最后我给他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建议他 到澳大利亚进行学者交流项目申请,澳大利亚糖业研究所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的布里斯班市。因为澳大利亚在甘蔗糖厂压榨辊的研究最为先进、全面和活跃, 为甘蔗糖厂所生产的压榨辊为世界上最大直径。   赖教授交流学者项目学习一年后回国还专门到办公室来感谢我,说我给他提 供的有关文献资料非常齐全,他到了国外跟同行交流之后知道,没有更多的了。   赖教授不知道我所根据的检索资料库是英国糖业界出版的《Sugar Industry Abstracts,SIA》,这是国际制糖界最权威和最全面的专业数据库,在制糖专业 没有比它收集更齐全的文献资料库了。   另一个衍生产品就是我根据这些查新文献所撰写的一篇综述文章《甘蔗糖厂 榨辊壳磨损研究综述》在《广西轻工业》杂志上正式发表。   在科学技术面前,人们看到的常常是冰冷的数据和客观的事实,但在这些冰 冷的数字和客观的事实后面,还有暖暖的人心和热烈的情感。   我们以后跟赖老师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次他还把他女儿的求职材料带给我 们,帮助寻找合适的就职单位,当时他女儿刚大学毕业,当年的民歌节还被选为 “刘三姐”群众演员之一。   30年过去,他女儿现在恐怕也有五十多岁了吧。   西大赖武铨教授你还好吗?   (三)   查新检索部门在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之前、核审期间以及批准以后都可以通过 后续观察监督成果的唯一性、真实性和先进性。   防城罐头厂椰子奶生产技术查新报告是一个例子。   新产品研制讲究新,也就是首创。当年,新产品立项一般是经过经委口和科 委口。由于是在两个不同的管理部门立项,有时候项目尤其是一些“短、平、快” 的新产品项目就会有“撞车”现象。   省经委和省科委每年都发布几次新产品开发的计划任务书。然后,领有任务 的企业就在规定的年限内研制开发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要通过该项目下 达单位管理部门的技术鉴定,技术鉴定之前要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情报部门的成果 查新并出具一个查新报告,以证明它确实是“新”,前无古人,没有雷同。   新产品可以享受一定年限的税收免缴优惠政策。   防城罐头厂椰子奶生产项目属于新产品开发。当年海南椰树牌椰子奶已经开 发并风行全国,销量好得很。本省有关企业也在蠢蠢欲动纷纷仿制。防城罐头厂 首先获得省科委的新产品项目开发立项。   但是就在防城罐头厂椰子奶新产品准备进行技术鉴定之前,省内另一家不太 知名的食品企业生产的椰子奶产品在省经委口抢先宣布技术鉴定。这就给我们查 新部门出了一道难题,防城罐头厂的椰子奶这个同类新产品的查新报告应该怎么 样写呢?   在研究所待过的人都知道,科学成果或者说一个新产品的出现要经过三个阶 段。第一是实验室阶段,第二是中试(小规模生产)阶段,第三才是生产规模或 称大规模生产阶段。   经过仔细比较和研判两个企业的椰子奶新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规模,发 现这两个厂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前面一个省经委立项的企业无论是从生产规模, 还是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和生产设备的完整性都差一个等级。防城罐头厂是区内一 家著名的县级国营企业,规模大,生产工艺完善,设备规范齐全。   最后的查新报告结论是:经省科委项目立项的防城罐头厂椰子奶产品生产规 模大、生产工艺完善,设备规范齐全,是本省首家规模化生产椰汁奶新产品的厂 家。   这次防城罐头厂椰子奶新产品的技术鉴定会也邀请我们查新部门参加了。我 们跟随技术鉴定组成员一起实地考察了防城罐头厂的工艺与设备,以及罐头原料 的种植基地。防城罐头厂有自己完善的菠萝原料种植基地。这是一个原料来源有 保证和技术力量很强的老牌罐头厂。   在查新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查到同类产品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如何撰写查 新报告结论是对我们笔头功夫的一种考验。我的体会是,详细考察,分析比较, 据实写来,毫不遮掩。   几年来数百份查新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出具的报告基本上都获得了上级 主管部门的认可,没有出现明显的纰漏。同时也获得了技术项目承担单位的普遍 认可和尊重,越来越多的委托单位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鉴定会就是一个明证。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工作的态度认真和谨慎。我们深知这个工作责任重大,马 虎不得。我们的基础资料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再加上我们依托专业厅局、专业公 司、专业研究所还有专业情报站的图书资料等等有利条件。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 保证,也是综合情报所跟我们不可比拟的。   1994年7月,我们单位的新班子成立,研究所改称研究院,情报站改称信息 中心。   研究院新班子任命我为信息中心主任,我就离开厅情报总站回去走马上任了。   17 小领导   1994年7月我获任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一职。这是研究院的一个基层管理职 位,小领导。   院信息中心即原来的情报站。信息中心的主要业务有三项即杂志编辑出版, 翻译业务和图书资料管理。   我正式接手杂志任编辑部主任和责任编辑,原编辑樊作民同志退休。   翻译业务因法语翻译小M远赴非洲参加援外项目工作而无人可用,加上此前 的日语翻译、德语翻译和英语翻译先后调离研究所,翻译室实际上名存实亡。   图书资料管理是日常业务。   资料室老李文革前武汉大学图书馆专业毕业,第一外语学俄语,二外学英语。 文革时被下放玉林,后来才调到研究所资料室。老李业务熟悉,中外文都很熟谂。 他负责中外文图书及杂志的征订工作。之前的资料室搬家,由于老李的专业熟悉, 图书部分的分类打包及上架都没多大问题,只有历年的杂志上架比较乱。   我们单位资料室里的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的,容易放乱。开架阅览有好有 不好,好处是对大家比较方便,办借阅手续简单。不好的就是容易乱。如果管理 员不经常整理的话,图书杂志摆放就会越来越乱。   我上任后亲自动手跟其它管理员一起把架上的杂志按类别和年限重新整理了 一下,连老编辑樊作民都感叹到,杂志确实比以前整齐好找多了。   但我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杂志的编辑任务上。   在接手杂志之前,我曾经参加过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在桂林瓦窑举办的一个 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学习。我也一直协助樊作民同志参加杂志每一期的编辑 业务,主要是校对工作。上手一点也不难,难的是怎么样能够获取更多高质量的 稿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称评比越来越多地要求要有论文发表。写文章 的人多了,但是有质量的论文稿件却不多。在竞争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争取高 质量稿件成了杂志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5年的某一天,省科技情报所和省科技情报学会转来指名要求我呈报参评 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材料的一份正式通知。   多年来,我多次获得过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和主管厅(局)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但省部级的先进工作者还没有得过。   有些人说名誉是一种虚名,能力更重要。   让我说,这些荣誉是别人对你的一种认可,是同行,是外界,是领导和群众 对你工作的首肯,与一个人拥有工作能力并不矛盾。   我没有那么神圣,我仅仅只是一名俗人,自然不能免俗。我重视人生给予我 的每一个机遇,而机遇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到来,并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条条与块块   中国的行政机构设置分为“条条”和“块块”。   行政区域化管理称为“块块”。由国务院到各省(自治区),再到地区(自治 旗或自治州)和县镇(乡)。   从国家科技情报所到各省(区)情报所和各厅(局)科技情报站,或再到各 市(县)科技情报所这条业务线。   科技信息系统属于“条条”。   当年我申报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时属于“条条”,不是常规的行政 管理的“块块”系统,在我们研究院引起有如天外飞来一块“陨石”的轰动。申 报材料递交到党总支书记那里,张书记说,这事关重大,在研究院里从来没有过, 我们领导班子要好好研究研究。   我在个人申报材料中填写道:一个是查新工作起步早。厅科技情报总站的查 新工作几乎与省科技情报所同时起步,承担全省轻工行业系统的新产品,新成果 的查新任务,工作具有开拓性。   第二个是查新工作有成效,数量大,质量高。所出具的查新报告受到上级主 管部门的认可和查新委托单位的普遍信任和欢迎。   第三个是应用高科技检索手段。率先引入检索光盘。这个也是几乎与省科技 情报所同时起步,具有开拓性。   第四个是组建全省轻工科技信息情报网。编辑有《轻工科技信息》月刊,发 行至全省各地市轻工主管部门和主要轻工业企业,直接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与相关企业关系密切。   1996年,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我被荣幸 地评为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获得此荣誉者仅五名,相当于省(自 治区)级劳模。   接过证书时的那一刻,我心情很激动。感到这几年来的工作得到同行、上级 主管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同时又感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比我更努力,比 我做得更好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机遇和命运选择了我而已,也没什么值得傲骄 的。   人生犹如喝茶,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其实在拿到获奖证书的那一时刻,我已经把这件事放下了,我把所有的注意 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办好研究院主办的这本杂志上,“准备行装再出发”了。   也是在这一年的稍晚些时候,省科技情报学会改选,我被推选为新一届的省 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省科技情报所所长韦保平为理事长)。主持过该学会的 一次会议,我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合主持会议,以前我都是坐在台下,一点思 想准备也没有,感觉很不自在。   科技信息工作应该走在科研工作的前面。我对捕捉科技信息有一种天然的敏 锐性,这也体现在购买电脑上。   18 第一台电脑   我们部门是单位第一个买电脑。   1994年7月,我从厅科技情报总站回来之后开始担任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一 职,感觉到这个电脑的重要性。当时在厅里的时候,厅科技处已经买有一台电脑。 我们情报总站也买有检索光盘,我们部门小曹具体负责操作;但因为是科技处的 电脑,我们只是在他们不用的时候插空借用一下,所以用得不是很爽。但我当时 已经认识到电脑的重要性。当年的电脑还只是386,运行速度还行,但还没有联 网使用。   回到院里面以后,我就以信息中心的名义给院领导打报告申请购买电脑,当 时是我们研究院获批购买的第一台电脑。记得当时国际上刚兴起互联网,美国克 林顿总统称之为网络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但国内还没有普及互联网,省城要 到1996年4月才开始有互联网。我们的电脑主要是想用来排版,刚开始我院主办 的杂志想自己排版,也购买了北大方正全套排版软件。当时院里安排冯青负责这 项工作。但冯青身体不怎么好,院里照顾她,把她从科研第一线的食品研究室调 整到我们信息中心。   买电脑的时候,电脑公司提供有两个名额给我们去免费学习如何操作电脑排 版文件。我就跟冯青一起去学习,冯青学习到一半时候突然生病,就去不了了。 我是坚持学完,但是我的主要任务不是排版,而是电脑使用。我就顺便自学了五 笔打字。感觉五笔也不是很难学,主要是靠死记硬背,熟能生巧。   冯青生病以后,院里又安排一个卢平来接冯青的班。但那个时候我已经意识 到,如果专门用一个人来排版杂志,不大划算。除非她能兼顾编辑工作,但是小 卢显然不行。小卢是院职工子女,属于照顾性质。后来我就把排版这项工作外包 转到省科学院学报编辑部,请他们帮助排版,他们有两名专业排版人员和一名计 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除了负责自已本身两个刊物,同时还对外服务承接多家杂 志的排版工作。   我自己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组稿、编辑和出版等方面。杂志原稿经他们排版 之后就可以直接送印刷厂出片印刷啦。   稿件都是三校稿,即按出版工作规定反复校对三次。三校后经我签字才可以 发排印刷。杂志出版工作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像电影业一样也是一种遗憾的 “艺术”。出版部门都有一些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比如说杂志编辑差错率要求在 万分之三以下。杂志主编每年还要参加主编学习班十天,获得一个考证才能够继 续下一年的杂志出版工作,以保证出版工作不出政治上的差错,比如说谈到台湾, 你不能说“中华XX ”和“台湾XX ”,而要说“台湾地区”或“台湾地区领导 人”,如此这般,等等……   我每年都是以编辑部主任名义代表杂志主编(院长兼)参加由出版管理部门举 办的主编培训班。每年的主编培训班都是学习一些最新的国家出版有关管理政策, 学完以后还有个形式上的考证。只有参加这个培训班并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够进行 下一年度的出版工作。   在我接手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我们还经历了铅与火以及现代北大方 正印刷术的转换,从铅字排版到激光排版的变迁。电脑排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差错率,省了很多事,这是印刷术的一次革命。我有幸在那些年里从事这 一行业,见证了出版革命的这一伟大时刻。   由于是单位的第一台电脑,国内著名品牌联想电脑并配有当时先进的 Windows 95原版操作系统,在管理上我就不免稍严了些,实行专人专用。有些部 门同事不理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后电脑多了,家家都买得起电脑,甚至人 手一台,也就没什么希罕的了。   19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994年7月-2001年3月近六年这段时间里,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办好研 究院这本杂志上。在如何办好杂志这个问题上我想了很多办法。   参加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举办的编辑学习班学习,去过两次都是在桂林瓦窑, 一次是学习十天(那时还没接手杂志),另外一次学习一个星期,在接手杂志之后。 参加这种编辑学习班的好处是一面可以系统学习编辑业务的基础知识,对照先进 刊物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是可以结交许多同行朋友,在遇到办刊问题 的时候可以咨询他们。在一次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换届选举中,我还荣幸地被增 选为常务理事。可能是我在一次会议上(水电厅会议室)的发言中谈到全省轻工业 现状时侃侃而谈,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全省轻工行业一轻和二轻的概念、历史和现 状,引起了与会者们的注意。因为我刚从省厅情报总站回来嘛,对全省行业的分 类和科技情况,特别是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的现状比较熟悉。   向国外先进的同行科技期刊学习,我主要选择了《国际糖业杂志 》(ISJ ) 作为我刊的学习目标,对该刊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分析研究。   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分别形成三篇文章。这就是《国际糖业杂志小史》(《广 西轻工业》1997年(2)和(3)期)、《国际糖业杂志的办刊特色》(《广西科学院学 报》1998年 第3期)和《国际糖业杂志的编排技巧》(《广西轻工业》1998年(3) 期)。   《国际糖业杂志小史》一文使人了解到《国际糖业杂志》是国际制糖界的一 本百年老刊,用英文出版,它几乎浓缩了百年来制糖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事件以 及科技糖业杂志的办刊史,有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国际糖业杂志的办刊特色》一文我主要对它的栏目设置、广告经营、论文 类型、作者分布进行分析,最后形成我们自己的办刊思路并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办 刊实践中。   《国际糖业杂志的编排技巧》一文还对它的编排格式,论文格式,参考文献 和编排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可资学习和借鉴的几点建议。   这种学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长期积累下来的。   这段时间编辑部还有X编辑,后来又调来一个小W作英文编辑,加强了编辑力 量。   杂志在这段时间新增了英文目录和文章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邮编和文 摘等英文信息量,便于国际交流。此外,还改善了印刷纸张质量,提高了刊物出 版档次。   除了向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期刊学习,同时我们还在筹建杂志编委会,广交作 者朋友,培养和挖掘新作者……等等方面都下过功夫。   20 演讲第一名背后的故事   1997年,院里面举办“青春年华”主题演讲比赛。我们信息中心也要派一人 去参加。   为这次比赛我专门写了一篇演讲稿,题目大概叫做《一个人的青春该如何度 过?》,我自知笨口拙舌,上不了台面,就派小W拿我撰写的这篇演讲稿去参加 演讲。小W在我的讲稿上起承转合处改动了几个字,以便演讲时的口语表达更顺 畅。   小W原来在某煤矿一个学校做过英语老师,大专毕业,是我院食品研究室业 务骨干F的妻子,为照顾夫妻关系安排到我们信息中心。   小W口齿伶俐,有激情,节奏掌握得好,演讲时声情并茂,获得研究院演讲 第一名。   院党总支部陈书记很高兴让小W代表研究院还是拿这篇演讲稿继续参加厅直 属部门(包括两校、盐业公司、外经公司、造纸公司、食品公司、日用品公司和 厅机关各处室)的演讲比赛。结果W某某再接再厉又获得一个演讲第一名。   我的演讲稿《一个人的青春该如何度过?》是一篇抒情文字,是我用心写就 的。一般写这类文字我都是先酝酿情绪,做到要先感动自己,才能够最终感动别 人。具体当年那篇演讲稿的文字内容,写些什么竟然能够感动评委们,今天我已 经全然忘记。但似乎引用了保尔·柯察金讲的那一段著名的句子:人最宝贵的东 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 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出自于《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第一部第五章。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说。当然, 小W的倾情演讲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华彩效果。   陈书记本来想叫她代表主管厅继续参加区直机关演讲比赛。但小W却死活不 愿意去了,她说她的发展志向不在此。我跟陈书记都分别做了她的思想工作,但 也说不动她。没办法,陈书记只得另外叫李铮拿我的演讲稿代表主管厅参加区直 机关的演讲比赛。   李铮当时是研究院中试基地的副经理,也是一名业务骨干。我跟陈书记一起 去现场观看了李铮的演讲比赛。很遗憾,李铮仅获得第二名。李铮的演讲跟W比 起来比较枯燥,没激情,干巴巴的,她仅是会背诵演讲稿,但是在姿态和表情上 没有多少动作和笑容。   以后我的这篇演讲稿,厅机关党委小孟还来电向我索取翻印成宣传材料下发 厅直属各学校和各单位。这也算是我们信息中心的一种荣耀吧,兹纪录于此。   W离开编辑部(1996年8月至1998年8月任研究院主办杂志英文编辑)以后考取 湖北武汉一所大学的语言学专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广西某大学任教, 获副教授职位。   原来她的远大志向在此,真是“人各有志”,看来“强按牛头不喝水”啊! 小W也是一个人才,只是我们编辑部的“庙”太小留不住她。   一个人的青春应该如何度过?即使到今天我也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的 这一生是否虚度了,是否碌碌无为?一个人的一生不应该以寿命长短来计算,而 是应该以他的生活质量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他为社会创造了 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是值得肯定的。   21 我为什么不当办公室主任?   个性使然,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于与人打交道。   办公室的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管理单位的后勤、人事以及对外联系的公 关事务,迎来送往,婆婆妈妈。嘴巴要滑,会说话,喝酒狠。   所有这些与人打交道的事情和使用的手段都是我的短处,极不擅长。   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我开会不得不发言时,都脸红心跳,语不连贯,结 结巴巴。以后工作时间长了,业务熟悉了,能力也得到同行的肯定,自信心才慢 慢地建立起来,开会发言时语句才逐渐流畅起来。   我从厅科技情报总站副站长任上回来以后,担任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当时 院里面只有办公室副主任,没有正主任。这个部门一直没有正主任,从我分配到 单位工作,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副主任,只不过是因前一个副主任受贿东窗事发换 了一个副主任。   回到院里一段时间工作之后,院领导陈书记来我办公室找我谈话,想叫我到 办公室当主任,协助他工作。   陈书记原来是厅人事处的,对我很熟悉,非常信任我。办公室主任的工作迎 来送往,接近上级很容易被提拔。   我对他说,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但是我这个人的性格不怎么适合当办公室 主任,我的兴趣爱好也不在那里,我的特长就是搞信息工作,研究技术问题,读 资料,写文章。   陈书记到我办公室找我谈过一两次,见我矢志不改,也就算了。后来提拔中 试基地一名年轻的副经理王晓萍上来当办公室主任。   一个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做什么?特长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应该有自 知之明。   我长于阅读和思考,喜欢研究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但对人的脑袋里面想什么,如何应付人际之间的复杂关系,我确实束手无策。   与其用自己的短处去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还不如坚守技术这一门类,长期 坚持下去,必有所成。都说技术是越老越值钱,信哉斯言。   有些人说你失去了一次当官发财的机会,但是一直到今天,我从来不后悔我 当初的选择。   22 译了三篇(ISSCT)论文   我们研究院这本杂志一直隶属厅主管和研究所(后改院)主办,业务从来没变 过,借助于研究所的专业科研人员和多年来累积的大量科技图书资料,在办刊上 有它的专业优势。   杂志的定位,在我接手以后,我把它定位在反映制糖业,尤其是国际制糖业 的科技发展,兼顾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和日用化工等轻工行业。   这样的考虑主要是考虑到我自身的特点,一个是制糖专业出身,另外一个是 英文比较熟悉。在这里我想顺便列举一下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和基本要求。 在我看来,一位好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他所应该具有的素质第一是他要有一门专 业,如果你是文科出身没有理科的专业背景,你可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去熟悉 一门专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是外文要求,一般大学毕业具有四级英语的 水平,研究生毕业的英语水平要求有六级。当然越高越好,但是一般大学毕业如 果有四级英语水平,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也是符合要求的。 第三是写作能力。刊物出版很多方面涉及写作,要求看稿,改稿、给读者回信提 出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和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写作水平。如果自己有 能力再发表一些专业论文或译文那就更好了。当然,一位高素质科技期刊的编辑 还需要有很多其它能力,比如说摄影能力,美编能力以及通联能力包括采编、联 系作者、联系审稿专家和联系印刷厂家等等。   这段时间我翻译了很多东西。一方面是出版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个人 的特长和兴趣所在。   《广西蔗糖》是一本与我们研究院主办杂志一样老牌的科技刊物。它是从 《广西甘蔗》转型而来。1985年以前,制糖业和二轻行业只不过是大轻工概念里 面的行业之一。厅(局)里面设有糖业处和二轻工业处(集体企业和手工业联社)。 1985年前后成立的糖业公司和二轻局才把糖业处和二轻手工业处划分出去,独立 设立厅(局)级机构。   《广西甘蔗》在1996年1月宣布改为《广西蔗糖》后,因为是行业管理(区糖 业公司)的需要,在刊物上加入了制糖管理和制糖工业生产这一部分的内容,并 把原属于广西甘蔗研究所主办的刊物拿到公司机关来主办。   我在研究院主办的杂志上发表了数量不少的制糖业译文,引起了《广西蔗糖》 编辑部的注意。   为了提高《广西蔗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刊决定出版一期国际糖业学术 年会(ISSCT)的论文专集。   该刊责任编辑兼省糖业学会秘书长裴绍彰高级工程师邀请我为《广西蔗糖》 国际糖业技术工作者学会(ISSCT) 论文专集翻译三篇论文,即1996年第2期的 《制糖工业用板式蒸发罐》、《高级糖连续分蜜机》和《连续分蜜机用不锈钢激 光打孔筛网》。   记得那期专集一共有11篇译文。糖业公司刘永钦高工译有2篇,糖业公司的 小崔(崔国进)译有1篇,广西大学的老师译有2篇,轻工设计院陆殷吉高级工程 师和我各译有3篇。   随着这期制糖译文专集的出版,我知道我的专业翻译水平已经得到同行的认 可和肯定。   (中篇完)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五~八) ·程鹗· (之五):光的波动和微粒本性   1906年,德国老牌的慕尼黑大学迎来一位新秀,接替早已离任的玻尔兹曼主 持理论物理。还不到40岁的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与普朗克齐名,已经 成为德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中坚。与普朗克类似,他也对爱因斯坦摸不着头脑。   还是在1907年夏,索末菲曾给洛伦兹写信,期望洛伦兹能系统地为爱因斯坦 的新理论指点迷津。他直言从论文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难得的天才,但同时 觉得他实在不可理喻,建造的是一个“无法解构、无法想象的教条 (unconstruable and unvisualizable dogmatism)”。这在科学研究领域很不 健康。索末菲甚至还推测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是否应该归因于他作为犹太人之本 性使然。   不过,索末菲很快摈弃了他带有种族性的偏见,与普朗克、洛伦兹等一样都 与爱因斯坦建立了频繁的通信联系,成为学术、生活中的挚友。无论在公开场合 还是私下,这些权威的态度相当一致。他们都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非常之不 以为然,而同时他们都接受了狭义相对论,并因之倾慕这个专利局年轻职员的才 华。   正是在他们的共同推介下,爱因斯坦的声名开始在学术界传开,成为会议上 的热门话题。但爱因斯坦自己暂时还无缘这些会议,他依然整天端坐在专利局的 办公桌前。   × × × × ×   190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度过了30岁生日,进入人生的而立之年。   那年,爱因斯坦曾通过提交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苏黎士大学有了一个副教授 空缺。他被推荐为候选人之一,只是排名并不靠前。即使是在几位“更合格”的 候选人相继因各种原因出局之后,他的机会依然不容乐观。爱因斯坦做了极大的 努力,还专门精心准备了一堂授课作为面试,以消除教授们对他教学能力的疑虑。 终于过关后,他意外地发现这个堂堂大学副教授的工资居然还是低于他在专利局 的薪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学校勉强同意以专利局同等工资聘请他。   当爱因斯坦向专利局递交辞呈时,他的上司听他说是要去大学高就不禁莞尔。 从一个专利局职员转为大学教授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他觉得爱因斯坦不是在胡编 乱造就是被鬼迷了心窍。   从1902开始,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度过了七年青春时光。他在这期间的“业余” 科研成果相当惊人,基本上每年都会发表至少五六篇论文。也许,他其实得益于 这个特殊的环境。这里没有他深恶痛绝的教授们指手划脚,没有学术界年轻人面 临的职场压力,甚至对学界主流的兴趣方向也不甚了了。因此他反倒自由自在、 信马由缰,在物理学各个前沿领域纵横驰骋。   在本职工作中,他经手了大量五花八门的专利申请。绝大多数他可以一眼看 出其中的不合理,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他一般只需要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完成一 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时间可以干私活。像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一样,他桌面上铺 满的专利文件下藏着自己的演算纸,不时地埋头研究,只在主管踱步过来时急急 忙忙地掩藏。   有时,他也会在专利申请中看到一些别出心裁的新主意,引发他对涉及的物 理现象无尽遐思,进入某个“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境界。   那年头,欧洲各地的钟点尚未统一,给火车运行带来莫大烦恼。他批阅了一 系列如何在各地火车站之间调准、同步时钟的专利申请。伴随着隔壁火车站悠扬 的报时钟声,他理清了不同地点时钟背后的奥秘,发明了狭义相对论。也是在专 利局的桌前,他产生了走向广义相对论的关键思想。   在那之外,他还完善了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提出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Avogadro number)”的新途径,解释了布朗运动……当然,最让他操心的还 是普朗克的能量子和辐射理论。   除了那个心地善良、但对物理最多不过一知半解的好友贝索,与世隔绝的爱 因斯坦没有人可以对等地讨论物理问题。伯尔尼唯一的公共图书馆星期天关门, 也让他几乎无法查找科学文献。当他应邀撰写关于相对论的综述时,他不得不在 文章中抱歉自己因为不熟悉资料而可能的遗漏。   进入学术界的梦想成真之际,爱因斯坦着实苦乐参半。在这么多年一直抨击 欧洲的学术体制和占据教授位置的傻瓜、恶棍之后,他不得不自嘲地告知朋友: “我终于也成为那娼妓行会的一名正式成员了。(So, now I too am an official member of the guild of whores.)”   很多年后,他依旧怀念专利局的时光,称那个催生了他最多漂亮思想的地方 为世外桃源般的“世俗修道院”。   × × × × ×   离开“修道院”,爱因斯坦加入“娼妓”行列的第一次公开活动是在两个月 后。那年的德国科学界年会在奥地利的小镇萨尔茨堡召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学 术会议。那时他还没有到苏黎士大学报道,因此尚未正式成为学术界一员。但在 普朗克的安排下,刚刚30岁的爱因斯坦在会议最后一天做主题报告。这是一个相 当大的荣誉。   1909年9月21日下午,爱因斯坦步上会议室的讲台。一百多名科学家正翘首 以待,第一次目睹这个神秘青年的风采。那济济一堂中除劳厄外都是爱因斯坦的 初次相识,包括普朗克、索末菲、维恩、鲁本斯等名人大家。   普朗克主持了那天的会议。他几乎立刻就产生了一种失落感。普朗克原本希 望爱因斯坦利用这个机会综述他已经名闻遐迩的相对论,为其处女秀博个头彩。 爱因斯坦亮出的题目却是《关于辐射本性和组成的观点演变(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Views concerning the Nature and Constitution of Radiation)》。普朗克觉得这实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然而,对爱因斯坦来说,辐射——也就是电磁波、光——的本性,才是当下 最重要、最值得研讨的课题。   当爱因斯坦发表光电效应论文时,他提出的光量子概念还称不上理论,甚至 连假说都算不上,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启发性观点”。这个观点在过去四年里一 直在他脑海中演变、充实,这时已经越来越成型。   这个观点之所以奇异,是因为它与杨在1803年用一个简单的干涉实验推翻牛 顿的光微粒说之后的整整一个世纪理论、实践直接相违。在赫兹之后,麦克斯韦 的电磁理论一枝独秀,已然成为无可辩驳的科学真理。爱因斯坦在提出光量子的 同时,也一再强调麦克斯韦理论在光的传播等问题上早已被证实,可能永远不会 被取代。   这样,光如何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又会在其它场合表现为粒子,成为令爱 因斯坦寝食不安的难题。这个困扰不解决,不仅他不可能说服普朗克等老一辈, 量子理论本身也无法自圆其说。   在讲台上,爱因斯坦回顾了这一矛盾,再次指出描述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定律 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不相容。四年来,他一直在寻求一个从麦克斯韦方程逻辑 地推导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的方法,却完全失败了。他总结道,如果遵循经典 理论,必然会导致瑞利-金斯的紫外灾难,没有别的出路。但物理现实却在顽固 地宣告,只有普朗克定律才是正确的。   于是,他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其实,爱因斯坦在那年年初已经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辐射问题的现状(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Problem of Radiation)》的论文,描述了他的新 发现。那篇论文没能引起人们注意。于是,他在这个会议上当面阐述。   他研究的是光的压强。   压强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由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密度 的关系是19世纪热力学的热门。在那个世纪末,根据玻尔兹曼的统计分布计算气 体的压强已经轻而易举。   波动也会有压强。声波的压强推动耳膜,才让我们听到声音。作为电磁波的 光也有压强。我们看到彗星长长的尾巴,那就是它在太阳附近融化、分解的冰粒 被太阳光的压强“吹”出来的效果。麦克斯韦方程在预测电磁波的同时,也精确 描述了它的压强。   但爱因斯坦这时的出发点却大不一样。他不准备预先设定光是麦克斯韦的电 磁波还是由光量子组成的气体。他只认定黑体空腔中的光满足普朗克定律。从这 个现实出发,他也可以反过来计算光的压强。   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反向”思路。   这也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就在普朗克担心他又会看到一个支持光量子的 新证据时,爱因斯坦已经展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遵从普朗克定律的光的压 强在数学形式上由两个独立的项相加而成。   爱因斯坦这时渐入佳境。他像魔术师终于向孩子们揭开谜底一样宣布,这两 个项各有来历。其中之一来自麦克斯韦方程:经典波动理论所描述的电磁波压强; 而那另一项,却是假设电磁波完全是光量子组成的气体时会有的压强。它们不是 非此即彼,而是同时存在。   如果温度非常高,普朗克定律简化为瑞利-金斯定律。这时光的压强完全来 自麦克斯韦方程那一项——光表现犹如波动。反之,如果温度非常低,普朗克定 律简化为维恩定律。这时的电磁波的压强则只来自那另一项:光表现犹如粒子组 成的气体。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光由更完整的普朗克定律描述。它的压强是同时存在的 两个项的总和:光既不完全是波动,也不完全是粒子,而是同时既是波又是粒子。   对普朗克等一众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震惊。对于物理学,这则是 一个比能量子还更具革命性的新观念。   因此,爱因斯坦宣布,普朗克定律说明光在麦克斯韦的波动之外,还同时含 有粒子特征。波动和微粒不能再继续被认为是两个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的特性。 物理学家需要放弃现有的辐射理论,寻找一个新的、和谐地包容波动和粒子性质 的光理论。   他认为这应该是理论物理学下一步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对光的本质和组成的 认识上必须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 × × × ×   当然,年轻的爱因斯坦还是过于乐观。   他结束之后,主持会议的普朗克立刻便站起来做了回应。在礼貌地感谢爱因 斯坦的演讲之后,普朗克毫不含糊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他依然坚持量子只是在光 吸收、发射时的现象。爱因斯坦鼓吹真空中的辐射、光波本身由量子组成,那势 必会导致对麦克斯韦理论的放弃。这在普朗克看来是走得太远,没有必要。   普朗克定下基调之后,在座的其他物理学家也都跟着表示了反对意见。只有 年轻的斯塔克例外,发言支持了爱因斯坦。于是,爱因斯坦的这番启迪和挑战又 一次被主流物理学界束之高阁。   其实,爱因斯坦并没有准备放弃麦克斯韦理论。   在与普朗克的私下通信中,他曾屡次辩解他不是对方想象的光粒子极端主义 者。他的光量子也完全不是牛顿微粒说的复活。牛顿的微粒是肉眼看不见的有质 量的粒子,遵从牛顿定律。这早已被杨和后来无数人的实验否定。他很清楚,在 光的干涉、衍射等波动特性上,麦克斯韦方程的确是无可替代的。   然而,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现象也暴露了麦克斯韦理论的不足。他的压强 计算表明现实中的光还具有麦克斯韦方程中缺失的“另一项”。这个缺陷不可忽 视。因此,他设想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推广麦克斯韦方程,就应该能同时描述 电磁波的波动、粒子特性,让它们和谐共处。这样,已经被实验证明的普朗克辐 射定律就能够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那年,他与洛伦兹频繁通信讨论。在电磁学中已经浸淫了几十年的洛伦兹警 告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方程组是一个极其优美又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会动全身, 很难再添砖加瓦锦上添花。那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的确,在牛顿力学遭遇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强劲挑战之时,麦克斯韦描述电磁 学的方程组在洛伦兹那一代物理学家中依然享有崇高的地位。玻尔兹曼就曾谓为 惊叹:“难道是上帝写下了这一系列方程吗?”   但即使那真是上帝的杰作,英勇的施瓦本人也无所畏惧。 (之六):索尔维会议   1909年10月,爱因斯坦一家从伯尔尼搬回苏黎士,在他们当年作为大学情侣 的旧地开始心情舒畅的新生活。玛丽奇很快怀上了他们第二个儿子。   教学对爱因斯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还在专利局期间,他曾几经努力争取 到伯尔尼大学一个没有工资的代课职位。第一学期,他没有学生来上课。好朋友 贝索拉了另外两个专利局的朋友来捧场。第二学期,刚有了一个学生却很快就退 了课。课堂里除了那几个朋友,就只是他那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好妹妹。因为 无法向这些人收费,他只好停了课。也难怪苏黎士大学的教授们会对他的教学能 力放心不下。   有了正规教职后,爱因斯坦在苏黎士大学全力以赴,每天花很大精力备课。 他的工资不高,因此依旧衣着邋遢不修边幅。但与其他教授不同,他完全没有架 子,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还经常邀请学生课后去酒吧咖啡馆神侃,故大受 欢迎。只是有一天他猛然醒悟:重新回到学术殿堂之后,他能够用来思考物理问 题的时间反而比在专利局时少得多。   虽然这时他已经名声在外,苏黎士大学的同道对这个新来的副教授并没多加 注意。直到有一天,爱因斯坦再次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 × × × ×   早在爱因斯坦奇迹年的1905年年底,柏林大学的能斯特(Walther Nernst)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所有物体在温度降至绝对零度时,它的“熵 (entropy)”都会变成零。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是对物体有序程度的衡量。 普朗克当初用以推导黑体辐射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便是关于熵的:孤立系统中的熵 总会增加,即越来越无序。   能斯特比同校的普朗克稍微年轻,但名气已经不相上下。他的研究领域更接 近化学,是当时正兴起的“物理化学”专业的领军人物。他把自己的猜想称之为 “定理”,其实却没有任何理论或实验上的证据。为了寻找根据,能斯特也对低 温下固体的比热发生了兴趣。   爱因斯坦当初在专利局资料中只查到了导师韦伯的数据。他不知道在韦伯之 后不久,苏格兰的杜瓦(James Dewar)也做过比热测量。与韦伯靠天吃饭、苦 等寒冬季节不同,杜瓦开创了低温制冷技术。他率先实现了氧气、氢气在极低温 下的液化,并以发明沿用至今的保温瓶——“杜瓦瓶”——而著名。也是在1905 年,杜瓦发表了非常低温下的比热数据,大大扩展了韦伯的结果。爱因斯坦也算 侥幸。他的简单模型与韦伯的数据符合得非常好,但如果包括了杜瓦的新成果反 倒会显得差强人意。   爱因斯坦的论文在1907年发表后一直无人问津。在萨尔兹堡会议上,他因为 专注于光的本质也没有在演讲中提及这个重要发现。倒是没有去开会的能斯特在 1910年偶然发现了那篇论文,顿时如获至宝。因为爱因斯坦关于比热在绝对零度 时趋于零的预测与他那熵趋于零的猜想几乎等价,而爱因斯坦提供了背后的物理 原因。   1910年3月初,能斯特亲自跑到苏黎士与爱因斯坦会面。这个大名人的到来 在名不见经传的苏黎士大学引起不小的轰动,总算让当地教授们对他们身边的副 教授刮目相看。   也是在那之后,爱因斯坦的比热理论才引起广泛注意。能斯特和他的学生们 进行了系统的低温比热测量,肯定了爱因斯坦的预测。不久,爱因斯坦那简单化 的定性模型由索末菲和他的学生德拜(Peter Debye)推广成严格定量的理论。   而能斯特猜想的“定理”更是一跃成为热力学的第三定律,现代物理学的基 石之一。量子的概念由此进入了热力学。   × × × × ×   爱因斯坦小家庭在苏黎士的幸福生活没能持续多久。很快,他接到来自远方 的好消息:布拉格大学的德语部有一个正教授席位,几经斟酌之后决定聘请爱因 斯坦。   那时大学里的副教授不是独立的职位,而只是辅助相应正教授的附属。所以, 正教授席位非同小可。对爱因斯坦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大飞跃。但是,这个 职位也来之不易。妻子玛丽奇极力反对,不愿意离开苏黎士这个熟悉的温馨环境。 捷克当时属于奥匈帝国,有着一整套陈规陋习。爱因斯坦不得不收敛起他施瓦本 人的倔犟,既同意加入奥地利国籍,又违心地在文件中撤回他没有宗教的选项, 填上了自己隶属信奉摩西的犹太教(Mosaism)。   1911年1月,他成为布拉格大学的教授。工资也加了一倍。   那年秋天,比利时的实业家索尔维(Ernest Solvay)在能斯特的游说下拿 出一笔资金,由普朗克和能斯特遍洒英雄帖,邀请了19位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聚会 讨论他们面临的最迫切问题:辐射与量子。年仅32岁的爱因斯坦是收到请柬的最 年轻一位。他还应邀在会上做专题报告。   这样的高档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当时还是首创。在索尔维的财力支持下,教授 们下榻布鲁塞尔最豪华的饭店,享受最高级的招待。在那星期里,他们没有任何 生活羁绊,尽情争辩物理问题。   10月29日,会议开幕。已经73岁高龄的索尔维讲话,洋洋洒洒地论述了他的 世界观和对科学发展的看法。精英们正襟危坐,礼貌地凝听、感谢他的指导之后, 才开始他们的议程。   在能斯特的安排下,爱因斯坦的报告在最后一天,题目是《比热问题的现 状》。虽然会议的主题是“辐射与量子”,他惊讶地发现光量子概念并没有被排 上日程。于是,他在系统地介绍了他四年前研究比热的成果之后,又自作主张地 用相当的篇幅讨论辐射同时是波动和微粒的本质,继续两年前在萨尔兹堡的话题。   这一次轮到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洛伦兹站出来回应。他也再次指出爱因斯坦的 观点完全与麦克斯韦理论矛盾,似乎不值一哂。那年年初,爱因斯坦在搬家去布 拉格途中曾专门绕道荷兰拜访了洛伦兹。他们虽然在量子问题上意见相左,但这 年龄上相差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两个人已经成为互相倾慕的好友。   这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在国际范围专家面前亮相。他曾经对这个难得的机会满 怀希望,结果却颇为失落。在他眼里,与会者大多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几天下 来,他在学术上毫无收益。   让他大开眼界的倒是学术之外的花絮。在这次会议上,他第一次见到法国的 居里夫人(Marie Curie)和与她同来、她已故丈夫当年的学生郎之万(Paul Langevin)。会前,法国的小报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被郎之万妻子披露的居里夫 人与郎之万的情书。这场婚外恋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成为学界一大丑闻。可也正 是在会议期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当年的化学奖授予居里夫人,表彰她发现、 分离镭元素等贡献。这是居里夫人继与丈夫一起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 第二次获得这一殊荣,却来得似乎很不是时候。   爱因斯坦觉得颇为滑稽。私信里他向朋友讥谑:凭居里夫人的魅力,应该不 可能对任何婚姻造成威胁。但同时,他也给居里夫人写信,表达诚挚的敬意和同 情。   × × × × ×   爱因斯坦对索尔维会议的失望也许更多来源于自己的心境。会议的主题“辐 射与量子”正是他最关心的课题。然而,1911年的他与1909年萨尔兹堡会议上的 他已经判若两人。在这两年里,他一直致力于寻找推广麦克斯韦方程,使其容纳 光量子的途径。但他屡战屡败,这时已经觉得身心俱疲、山穷水尽,再也找不到 突破口。也许,洛伦兹的确一语成谶:麦克斯韦方程不可撼动。   在这个群英荟萃的场合,他也没能捕捉到新的思想火花。   玛丽奇的感觉没有错,布拉格那个陌生的地方的确不适合他们。爱因斯坦在 那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差强人意,远不如在苏黎士时的惬意。他的办公室窗外 倒是一个宁静、漂亮的公园。他经常看到一些人或规规矩矩、若有所思地散步, 或激情地辩论。但奇怪的是早晨那里全是女性而下午全是男性。他打听之后才明 白隔壁是一个疯人院。爱因斯坦不禁对来访者感慨:你看,楼下也还有一些不是 整天操心着量子理论的疯子。   苏黎士也在记挂着爱因斯坦。当年曾在大学考试、专利局职位上帮过大忙的 好朋友格罗斯曼已经是他们母校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他联合当地学 者为爱因斯坦在那里争取到一个正教授职位。在布拉格不到一年之后,爱因斯坦 再次搬家,衣锦还“乡”。他们的导师韦伯那时正好去世,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 爱因斯坦冷酷地评论:韦伯的去世对学校来说是有利的事情。   其实,苏黎士也已经容纳不下这颗正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1913年7月的一天,能斯特再次来到苏黎士。这次他还带来了普朗克。两位 学术名流携手到这偏僻所在,只有一个目的:说服爱因斯坦接受他们的聘请去柏 林大学。   自从两年前第一次来这里见到爱因斯坦之后,能斯特就对这个他称之为“玻 尔兹曼再世”的年轻人深为倾服,当时就有了将这个天才招揽至柏林大学的念头。 他不仅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善于经营、运作的活动家,同时在学 界、政界、商界游刃有余。在科研之外,他曾发明过一种电灯,赚了一笔大钱。 在他和普朗克联手操作下,他们为爱因斯坦量身定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席位。   虽然爱因斯坦还年轻,他们保证他会立即被接收为普鲁士科学院成员,并能 通过科学院领取一笔工资。同时,爱因斯坦会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教授和即将成立 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主任。在丰厚的薪金之外,他们解释那会是一个不需要承担任 何教学任务的教授席位、不需要经手任何行政管理的主任职务。这样,爱因斯坦 可以全心全意、随心所欲地专注于他自己的科研。这在当时的大学里是前所未有 的特殊待遇,尤其是为了一个刚刚才过而立之年的后起之秀。为了促成这个席位, 富裕的能斯特还自掏腰包捐了款。   这一切的确都投准了爱因斯坦所好。不到两年的教授生涯已经让他感觉教学 的疲倦,正巴不得能摆脱这个负担。为了表现矜持,他让那两位大教授坐火车出 游,自己好有点时间“慎重考虑”。他许诺会带上花在车站迎候他们归来:红花 意味着他决定接受聘请,白花则表明他要留在苏黎士。当普朗克和能斯特回来时, 他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站台上微笑的爱因斯坦,手里举着一只红玫瑰。   为了兑现诺言,普朗克、能斯特、鲁本斯和另一位柏林大学教授、也参加了 索尔维会议的前德国物理学会主席瓦尔堡(Emil Warburg)联手给普鲁士科学院 写了一封提名信。他们一再强调爱因斯坦是一个不寻常的天才,因此需要也值得 非凡的待遇。在信中,他们自然热情洋溢地对爱因斯坦赞不绝口,指出“在日益 丰富的现代物理中,几乎不存在一个爱因斯坦没有做出过显著贡献的领域。”   同时,他们也没忘了指出这个年轻人的不足之处:“有时候,他可能会在推 测中迷失目标,比如他的光量子假说。但这并不能当作贬低他的根据,因为要在 科学中引进真正的新思想,就不能不经常地冒一些风险。”   在1913年,普朗克绝望之际引入量子概念已经过去了12年,爱因斯坦提出光 量子概念也有了八年之久。以他一己之力,爱因斯坦将量子概念从电磁波推广到 原子振动、热力学,揭开了一个新的普适理论的序幕。但此时此刻,在这些权威 人物的眼里,他的这些努力不是革命性的创新,而只是一个可以被谅解的缺憾。   那十来年里,爱因斯坦一直是量子理论的独行侠,一个不可理喻的施瓦本人。   × × × × ×   1911年的索尔维会议主题是“辐射与量子”,但与会者并没有花太多功夫谈 论量子——金斯关于黑体辐射的报告居然完全没有提及新的量子理论——故而让 爱因斯坦深为失望。显然,普朗克对量子的理解还只局限于解决黑体辐射这一实 际问题的手段。他和能斯特邀请的名单也表明了这一点。他们中只有个别人没有 参与过黑体辐射研究,而只因为他们在其它领域的贡献受邀。   虽然居里夫人因为诺贝尔奖和花边新闻引起了轰动,她几乎没有参与会议的 学术讨论。因为她所从事的放射性研究和发现的新元素与“辐射与量子”没有关 联。同样地,来自英国、获得诺贝尔奖不久的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也 插不上嘴。没有人提及他半年前刚发表的一个相当新颖、奇异的原子模型——那 也与量子沾不上边。   但至少卢瑟福自己觉得非常有收获。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量子理论。通 过爱因斯坦的讲解,加上能斯特的推崇,卢瑟福体会到量子概念的重要。他回到 曼切斯特后就禁不住向一位碰巧来访的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转述了在会上听到的一 切。   那小伙子来自丹麦,名叫玻尔。 (之七):在辐射中窥视原子   当开尔文勋爵在20世纪到来之际描述以太和黑体辐射两朵乌云时,物理学的 天空其实并不那么晴朗,有更多的乌云在聚集。在“辐射与量子”的索尔维会议 上,物理学界精英们也只关心了黑体辐射。在他们视野之外,还有其它五花八门 的辐射现象正引起其他物理学家的注意、疑惑。   在19世纪,“辐射”是一个相当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可以向外发出“东西” 的现象。在常见的光、热辐射之外,萊纳德用以发现光电效应的阴极射线也是一 种辐射。这种神秘未知的射线肉眼看不见,但会激发荧光、在照相底片上留下斑 点而显示其存在。这个魔术般的诡异一度是物理学家热衷向公众演示科学之神奇 的道具。   1895年底,德国的伦琴(Wilhelm Rontgen)偶然注意到在阴极射线管附近 但并不在那射线路径上的底片也会被曝光,从而发现了还有另外的辐射存在。同 样,他不知道那又是什么,干脆就命名为“X射线”。当他也是在无意中把手伸 进新射线的路径时,惊愕地发现手没能完全挡住射线,底片上留下的是手掌内部 骨头的图像:这个神秘的X射线具备透视功能。   伦琴随即拍摄了一批他妻子的手掌照片,在1896年元旦那天将这些“毛骨悚 然”的照片寄发给各地的同事和媒体,造成巨大轰动。因为这个发现,他成为第 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个意外的成功掀起了一个寻找、辨认射线的热潮。法国的贝克勒尔 (Henri Becquerel)自然也想看看他所研究的铀矿石的辐射是否也是X射线。   无论是阴极射线还是各种矿石的荧光、磷光,它们都是在吸收了外来光或电 的能量之后被激发而产生。贝克勒尔的铀便是吸收太阳光之后延迟释放的磷光— —至少他当时这么认为。不巧,他准备好实验时赶上了巴黎持续的阴天,没有阳 光可用。无奈,他还是冲洗了底片,却赫然发现没有经过阳光照射的矿石照样产 生了辐射。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铀矿石似乎是在没有任何外因作用下,自作主张地发 出了射线。   很快,居里夫妇验证了这一发现,还找到了更多能自发产生辐射的矿物。他 们把这个新现象叫做“放射性(radioactivity)”。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分享 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   矿石没有生命,不可能有自主的行为。开尔文等人觉得这过于荒诞,干脆置 之不理,没有把放射性当作新世纪物理学悬而未决的乌云之一。   × × × × ×   瑞利男爵也收到了索尔维会议的邀请,但他没有与会。早在1884年,他在主 持卡文迪许实验室五年后就已经急流勇退,辞职专心于自己的兴趣,离开了物理 领域。接任他这一职位的是汤姆森爵士。在传统的英国,那是一个非常出乎意料 的人选。尽管汤姆森被认作天才,他那时才28岁,刚刚获得硕士学位。   年轻的汤姆森上任后大胆改革,扩大了实验室规模,大力扶植年轻人。他打 破常规,不再只招收剑桥毕业的学生。1895年,最早的两个“外人”进入实验室, 其中之一是24岁、从新西兰远道而来的卢瑟福。   卢瑟福的父母都在英国出生,他们小时候随各自的家庭在英国对新西兰的殖 民开发热潮中移民。卢瑟福在那里的农庄出生、长大。他从小聪明好学,是家里 十来个、附近上百个孩子中唯一考上大学的。毕业后,他在菜园刨挖土豆时收到 他获得去英国留学奖学金的电报,兴奋地对妈妈大喊:这是我这辈子挖的最后一 颗土豆。   还在大学期间,卢瑟福就对赫兹发现的无线电波非常感兴趣,自己动手组装 过器件。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后他大展身手,很快制作出新型接收器,将无线电的 传播距离增加到几百米,进入实用领域。家境贫寒的卢瑟福满怀信心,要以这个 有着非凡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改变自己的命运。   导师汤姆森却在此时谆谆教诲:作为科学家,你不能同时侍奉上帝和玛门 (Mammon,代表财富和贪婪的假神)。在他的感召下,卢瑟福选择了上帝和科学。 不久,意大利的富家子弟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后来居上,成为“无线 电之父”。他不仅发了财,还赢得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   汤姆森其实早就注意到阴极射线管有时会造成邻近的荧光屏闪亮。他没有去 探究,错失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这时他更加倍努力地研究阴极射线。卢瑟福协 助汤姆森逐步排除阴极射线是“德国人”以为的电磁波的可能性,最终确定它们 是电子。汤姆森因此赢得1906年诺贝尔奖。   在那之后,卢瑟福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科研,探究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发现的 放射性。他做了系统的试验,在射线路径上放置不同厚度的障碍,观察射线的穿 透能力。这样,他很快辨别出矿石的辐射既不是伦琴的X射线,也不是阴极射线 的电子,而是含有两种不同的未知射线。英文的X已经被用过了。他按照希腊字 母表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阿尔法(α)和贝塔(β)射线。前者很容易被障碍物吸 收,后者则穿透能力强得多。后来,又一种不同的射线被发现,便被称为伽玛 (γ)射线。   这时,他已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了三年。虽然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这并不 长,他出色的成绩已经足以让汤姆森推荐他获取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教授职位。 这个远在天边的席位终于让他摆脱了贫穷困境,得以回家迎娶一直在等待他的大 学时代房东的女儿。他们结婚后携手奔赴他人生的第三个大陆。   × × × × ×   19世纪末的加拿大是一个科学的莽荒之地。卢瑟福的席位来自当地香烟企业 的捐赠,希望能以此提升那里的名气。他以汤姆森为榜样在那里建立实验室,召 集起一拨年轻人开了张。其中之一是也来自英国、学化学的索迪(Frederick Soddy)。   卢瑟福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放射性元素:钍。他的注意力也随之从射线本身 转向发生辐射的矿物。他收集了钍发生辐射后的遗留物,让索迪进行化学分析。 索迪立刻发现那遗留物的化学性质与钍完全相反,犹如惰性气体,是完全不同的 物质。   于是,他们提出放射性的机制:不稳定的原子会破碎,其中小部分碎片通过 射线被释放,剩余部分则变成不同的、更稳定的原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元素 转变成了另一种元素。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作“嬗变(transmutation)”。   当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最早观察到放射性现象时,他们曾对这个不需要外界 激发而能够持续释放能量的现象大惑不解,甚至幻想过人类终于找到了取之不尽 的新能源。这也是开尔文等人的疑虑:它违反热力学基本定律而不可能。卢瑟福 发现的嬗变表明放射性的能量并不是无中生有,更不会用之不竭。与其它普通燃 料相似,其能量来自消耗不稳定的原子。随着放射性的进行,原有的不稳定原子 会越来越少,最终耗尽。   果然,在他们埋头苦干,测量、收集了大量的放射性数据之后,卢瑟福总结 出一个规律:无论是什么放射性物质,其所发的辐射量都会随时间呈指数递减, 表明矿物中“燃料”在消耗。每过一定时间,辐射量都会减低到原来的一半。这 个特征时间叫做“半衰期(half-life)”。半衰期很短的矿石很快就会耗尽燃 料;半衰期长的材料则能长时间的保持辐射。   原子的嬗变又是一个惊人的新观点。   × × × × ×   1906年9月5日,在匈牙利的维也纳大学的玻尔兹曼在与家人度假时趁妻子女 儿在海水里游泳之际上吊自尽。那是他过去的同事德鲁德自杀的两个月后。   年轻的德鲁德在事业巅峰时的突然自杀非常出乎意料。玻尔兹曼选择这个结 局却不那么意外,他亲近的同事、朋友一直都在担心会有这么一天。年届花甲的 玻尔兹曼在世纪之交时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心理压力更是难以承受。在他辉煌的 科学生涯渐入尾声之际,他越来越担忧自己的毕生努力只是白忙了一场,毫无价 值。   当然,玻尔兹曼的统计力学那时已经炉火纯青,成为经典物理学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即使最初有保留的普朗克也完全接受了这个理论。但让玻尔兹曼纠结不 已的是原子的存在还无法被直接证实。那正是统计力学的基础。假如日常的固体、 液体、气体不是由分立的原子组成,统计力学就只是无的放矢——如果没有巨大 数目的随机个体存在,统计便无从谈起。   原子是否存在,是物理、化学界旷日持久的争议。尽管他在辩论中屡占上风, 玻尔兹曼对同行持续的抵触相当纠结。尤其无法忍受的是同在维也纳大学的著名 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Ernst Mach)。主张“逻辑实证(logical positivism)”的马赫顽固地坚持原子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存在。 他们的争执让玻尔兹曼身心俱疲,曾经一度离开维也纳大学,直到马赫退休后才 回来。但他的心结依旧,无法解脱。   原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早在古希腊,哲人们设想原子是物质的最 基本单位。这个思想在19世纪由化学家——尤其是英国的道尔顿(John Dalton) ——赋予了科学的内涵:原子是化学元素的最小组成,恒定不变。相同或不同的 原子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分子,并在一定条件下会重新组合,那便是化学反应。 在那之后,原子作为基本概念,在化学家中已经没有疑问。   物理学家却没有接受。他们倒不尽是出自马赫式的实证考量,而是对这个 “化学家的原子”没有感觉:既无法确定其存在,也无从了解其物理性质。   也还是爱因斯坦出手突破了这个障碍。1905年,爱因斯坦在那个奇迹年发表 的第二篇论文解释了布朗运动。他指出生物学家早就观察到的花粉在液体中的随 机运动是因为水分子或其它原子与花粉的碰撞,因此表明液体中原子、分子的存 在。再次运用统计理论,他计算了花粉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提出一个可以 实际验证的结论。   三年后,法国的佩兰(Jean Perrin)付诸实践,仔细地测量了花粉的布朗 运动,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这是爱因斯坦发表的一连串理论预测中第一个被 证实的。佩兰后来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他也参加了1911年的索尔维会议)。肉眼 看不见的原子的存在也因之被广泛接受,不再存疑。玻尔兹曼却已经离世两年, 没有能看到那一天。   1911年初,爱因斯坦借去维也纳办理布拉格大学手续时拜访了马赫。马赫的 逻辑实证哲学——以及他对牛顿绝对时空观念的批判——是爱因斯坦大学期间的 奥林匹亚科学院经常辩论的主题,对他后来发展狭义相对论有着显著的影响。马 赫那时已经73岁高龄,几乎完全失聪。他们没能深度交谈。爱因斯坦指出假设气 体由原子组成能得出与实验相符的结论,而离开原子的概念却不可能,这是否足 够证明原子的存在?马赫很勉强地同意那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假设。   × × × × ×   汤姆森相信原子的存在。在发现了比原子还小一千倍的电子后,他肯定电子 是原子的一部分。因为电子带着负电荷,他设想原子的其它部分带有正电,与之 抵消。这样,他在开尔文的启发下想象原子是一块英国人熟悉、叫做“布丁 (pudding)”的甜点:某种带正电的未知物质是连绵的奶冻,中间镶嵌着一些 小小的葡萄干便是电子。这是第一个物理的原子模型。   汤姆森的阴极射线、萊纳德的光电效应等现象都表明电子在外力作用下可以 从原子中逃逸出来,就像葡萄干被从奶冻中剥落。所以原子并不像希腊先哲、化 学家所认为的那么坚固、恒定。但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整个地变成另一种原子 的嬗变理论却还是令人不可思议。   人类在上千年中一直在寻找“点石成金”的可能,牛顿也曾痴迷于炼金术。 但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整个19世纪的化学实验表明,作为元素的表征,原子有 着固定的特质,不会变更。因此,卢瑟福和索迪也遭受到伪科学的指责。但好在 他们有坚实的实验证据作为后盾,证明原子的嬗变的确在发生。   尽管他在加拿大的科研风生水起,成就斐然,卢瑟福还是感觉到当地的孤立 和闭塞。在加拿大十来年后,他终于在1907年回到英国,成为曼切斯特大学的教 授。那正是一百年前道尔顿曾经孜孜不倦地埋头实验、奠定原子论的城市。   一年后,卢瑟福获知他得了诺贝尔奖。这本身并没有多大悬念,令他惊愕不 已的是他得到的却是化学奖。与许多物理学家一样,卢瑟福认为当时只有物理才 是真正的科学。其它学科,包括化学、生物等,都还只是在“集邮”。他感叹这 些年观察到多种嬗变,发生得最快的还莫过于自己从物理学家被嬗变为化学家。   那年,瑞典化学家、他们第一个“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阿伦尼乌斯 (Svante Arrhenius)主持物理、化学奖的审批。他别出心裁,要炮制一个“原 子年”主题,准备将那年的物理奖授予普朗克(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定律可以用来 精确地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从而确定原子的质量)、化学奖授予卢瑟福。卢瑟 福的提名一帆风顺,普朗克却非常地不走运。在最后一刻,洛伦兹碰巧发表了一 篇质疑普朗克推导黑体辐射过程的论文。虽然他只是重炒爱因斯坦的冷饭,并无 新意,他的名声足以让瑞典的委员们犹豫不决。他们临时将普朗克撤下,将那年 的物理奖授予发明彩色摄影的法国人里普曼(Gabriel Lippmann),一个不重要 但保险的人选。   普朗克还要再等上整整十年才得到他的奖,倒是维恩以黑体辐射的贡献在三 年后先得了奖。   × × × × ×   卢瑟福在关注放射性材料的嬗变同时也没忘了那些射线本身。他很快辨识出 β射线是与阴极射线一样的电子束,只是能量更高一筹。后来发现的γ射线则和 伦琴发现的X射线都是与可见光、紫外线一样的电磁波,但频率非常高。带正电 的α射线很让他踌躇。他很早就猜想到那是失去了电子的氦原子,但一直苦于无 法验证。直到在曼切斯特,他终于设计出一个精巧、简单的实验,一举成功。他 的时机倒也正好,就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公开了这个重大发现。(氦元素最早是 通过光谱在太阳上发现的,后来在地球的铀矿石中找到。那便是来自铀放射出的 α射线。)   卢瑟福对这个α射线情有独钟。相比于高能的β、γ射线,α射线没有太大 的穿透力。但它的质量大得多,可以作为现成的高速原子束去与其它原子碰撞, 探测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于是,他带着几个学生在曼切斯特又开始了繁复、系 统的实验,用α射线穿透金箔,在各个角度上计数,收集氦离子被金原子散射的 数据。他的一个学生盖革(Hans Geiger)为此发明了著名的“盖革计数器 (Geiger counter)”,直到今天依然是探测放射性的首选仪器。   由于金箔非常薄,绝大多数的α粒子直线穿透,似乎毫无障碍。它们中只有 少数被散射而偏离原来的方向。散射的角度越大,那里的粒子越少。   一天,卢瑟福灵机一动,指示学生重新安排仪器的布局,看看会不会有往反 方向弹回来的α粒子。没有人觉得会存在这样的可能。但为严谨起见,他们调整 了观测的方向,一下子却目瞪口呆。还真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金箔反弹了回来。   卢瑟福也是同样地震惊:这就像用几十厘米口径的大炮轰击一张手纸,却看 到有炮弹被反弹回来击中了自己。带有小小葡萄干的奶冻不可能有这样的威力。   显然,金箔中的原子不是他导师汤姆森心目中的布丁。 (之八):卢瑟福原子的困境   1905年2月,当瑞士专利局的爱因斯坦开始陆续寄出他那几篇划时代的论文 时,19岁的玻尔是哥本哈根大学二年级学生。他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竞赛,赢得金 奖。   丹麦也是一个偏僻所在,全国只有那一所正规的大学。玻尔的父亲是学校里 很有名气的生理学教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玻尔的母亲则是大家 闺秀,她父亲是当地显赫的银行家、政客。他们的家庭属于丹麦最富裕阶层。玻 尔从小在仆人、保姆簇拥的环境中长大,也频繁受到父亲众多知识界朋友的思想 影响。   丹麦科学院每年组织一次大学生竞赛。那年的物理考题是根据瑞利男爵早年 的一个设想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玻尔得天独厚,利用父亲实验室的条件设计、 进行了实验,赢得金质奖章。他所作的论文颇有价值,得以在英国的学术杂志上 正式发表。   这个经历让他喜欢上了物理,毕业后继续在学校里唯一的物理教授指导下继 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博士论文的答辩时间之短创了历史记录,因为他导师 承认整个丹麦还没有人——包括他自己——懂得玻尔所作的课题。   出于地理渊源,丹麦的优秀学子传统上会去德国留学镀金。玻尔的父亲当年 是在莱比锡大学获得学位,弟弟也已经去了哥廷根大学。玻尔博士毕业时,他父 亲不幸英年早逝,但已经帮助他获取了一项由嘉士伯啤酒公司——丹麦绝无仅有 的国际级骄傲——提供的奖学金,可以出国游学一年。   玻尔选择的却是英国的剑桥。那里曾经有过牛顿和麦克斯韦,是物理学的圣 地。那里还有他崇拜的汤姆森,现代电子理论的泰斗。   1911年9月,26岁的玻尔走进了已经大名鼎鼎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他那篇在丹麦没人能懂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金属中的电子,分析了汤姆森、 德鲁德、洛伦兹等人的理论及缺陷。他抵达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抱着特意找人翻译 成英文的博士论文去拜访汤姆森,用结结巴巴的英语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并特意 指着其中一页说:这里我发现了你的一个错误。   汤姆森那时已经55岁,不再年轻。他对这个外来小青年的唐突不以为忤,客 气地收下了论文,许诺会抽时间阅读。   慕名而来的玻尔不知道汤姆森这时已经移情别恋。除了还专注于发展他的原 子模型,汤姆森的注意力早从阴极射线的电子转向阳极射线——阴极射线管中反 方向射出的带正电的离子。玻尔也被安排做这方面的实验,但他兴趣缺缺,还是 用更多的时间琢磨他的电子理论。   时间在很快地流逝。他刚到时的兴奋没有能延续多久,因为他看到自己那篇 论文在汤姆森堆满文件的桌子上积累灰尘,没有被翻动过。他也发现汤姆森整天 忙于事务而无暇科研。那实验室也跟他一样有着一种英国绅士般的老气横秋。   玻尔的父亲虽然是德国大学出身,却对英国的文化一往情深,在剑桥很有一 些学生、朋友。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个故友的孩子,让年轻的玻尔宾至如归。他 在那里社交生活颇为丰富,还参加了当地的足球队。他同时也热衷于旁听汤姆森、 金斯等人的物理课程,广泛阅读物理文献和英国文学著作。让他颇为烦恼的是他 的英文还是太差,加上言语木纳的性格,他很难与人交流,尤其是他所尊敬的汤 姆森。   11月初的一天,玻尔前往曼切斯特大学拜访那里一位曾经是他父亲学生的生 理学教授。刚刚从索尔维会议回来的卢瑟福恰好过来串门。卢瑟福与这个不期而 遇的小伙子一见如故,以他特有的大嗓门竹筒倒豆子般地介绍了他在会议上听到 的新鲜、神奇的量子理论。   年底,卢瑟福作为老校友又回到卡文迪许,在晚宴上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正 处于事业巅峰的卢瑟福朝气蓬勃神采飞扬,在玻尔的眼里正是稳重、内敛的汤姆 森之反面。很快,玻尔取得卢瑟福和汤姆森的同意,几个月后离开卡文迪许,转 往曼切斯特学习新潮的放射性。   × × × × ×   曼切斯特是随着工业革命崛起的蓝领重镇。那里为数不多的知识界人士也时 常聚会交流科学问题。在卢瑟福去索尔维会议半年前的一次大会上,一个商人绘 声绘色地回顾他如何在进口的香蕉包装中发现了蛇的一个新品种,得意洋洋地让 听众传看了那条蛇。接下来发言的是卢瑟福。他没有什么可以展示,只能形象地 描述:原子不是一个均匀的布丁,而是空空荡荡,中间有一个极小极小的核: “就像这么个大讲堂中间的一只苍蝇”。   通过α粒子的散射,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学生们正在逐步认识原子的可能结 构。他推断原子之中必须有一个带正电而质量高度集中的核,才会有足够的排斥 力和动量将粒子反弹回来。所以,与汤姆森的布丁相反,他提出原子是由这么一 个“原子核”和它外面的电子组成。原子核与电子之间与演讲大厅一样空空如也, 因此绝大多数α粒子可以通行无阻。少量的粒子因为接近原子核被散射会偏离方 向。只有极少数的倒霉蛋迎头撞上原子核被弹回。   这个新的电子模型相当争气。卢瑟福据此计算出的散射结果与盖革等人测量 的数据完全一致。原子核的存在因而可以确定无疑。   令他头疼的是原子核之外的电子。汤姆森的布丁将电子镶嵌在均匀分布的正 电荷中间,可以达到平衡。卢瑟福把带负电的电子与带正电的原子核分开了,它 们之间的吸引力会立刻让它们加速靠近而合并。当然,物理学家早就熟悉这个问 题: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但行星可以通过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稳定的 平衡态。电荷作用力与万有引力有着相同的数学形式,因此电子也可以有同样的 轨道运动。早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概念之前,就有人设想过一个类似土星环形状 的原子模型。   然而,电磁相互作用却有着特殊的麻烦。如果电子在运动,就会按照麦克斯 韦的理论发射电磁波而消耗能量。这样,电子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轨道半径越来 越小,很快会坠入原子核而不复存在。(其实,公转着的行星也同样会因为发射 引力波而失去轨道稳定性,但那时引力波概念尚未出现。当然,引力波极其微弱, 可以忽略不计。参阅《捕捉引力波背后的故事(之六):“外星人”来电中的引 力波》。)   于是,电子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卢瑟福都无法自圆其说。他的新原子模型 不稳定、不可能存在,也就无法被物理学界接受。在随后的索尔维会议上,没有 人提及他这个模型。   × × × × ×   玻尔直到1912年4月才得以离开卡文迪许,搬到曼切斯特。他那一年的奖学 金只剩下了四个月。虽然急于出成果,他在新实验室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改变。白 天,他上着一门由盖革等人教授的放射性测量基础课。晚上,他依然兢兢业业地 琢磨他的金属电子理论问题。不过,受新环境的影响,他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放 射性和原子问题。   卢瑟福之“接收”玻尔很令人不解。他不仅轻视物理学之外的科学,还尤其 看不上理论物理学家。而玻尔显然更倾向于理论研究。但卢瑟福依然对他另眼相 看:“玻尔不一样,他是踢足球的。”(大学期间,玻尔和弟弟都是当地有名的 足球明星。玻尔是守门员。他后来成为数学家的弟弟是前锋,曾作为国家队员代 表丹麦在1908年奥运会上赢得银牌。40年后,玻尔以卢瑟福命名的小儿子作为曲 棍球员也代表丹麦参加了奥运会。)   玻尔的“不一样”很快就有了表现。他了解到卢瑟福、索迪等已经发现了多 种多样的放射性元素,却很难合适地分门归类。因为它们中有许多互相之间非常 相似,无法用化学方法分离。   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时,区分不同原子的物理性质只有一个:原子量,也就是 原子的重量。俄国的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后来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的规律,制作出了元素周期表。表中的元素也是以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原子 量不同的原子属于不同的元素。   玻尔在分析了新的数据后提出那些无法分离的其实是同一种元素,只是原子 量不同。他认为元素的辨别不是原子量,而是其电子的数目。或相应地,原子核 所带正电荷的数量。他兴冲冲地找卢瑟福报告,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证明他那个原 子模型的证据。卢瑟福却没有附和,告诫年轻的玻尔要谨慎,不能随意由不充足 的实验数据做大结论。(毕竟,原子中的电子数目在那时还没有定论。汤姆森最 初曾设想原子的质量来自电子,因此每一个原子都会有几千个电子。卢瑟福的散 射实验否定了这个推测,逐渐确定原子的电子数目大致是原子量的一半。)   玻尔颇为自信。但在碰了几次壁后,不善言辞的他害怕惹恼了卢瑟福只好放 弃了。   一年后,索迪独立地提出了同样的思想。因为不同原子量的原子可以属于同 一个元素,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这个新概念叫做“同位素 (isotope)”。周期表中的元素则改为由电子数目——“原子序数”——排列 (有意思的是,最早提出原子序数概念的是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荷兰的律师 Antonius van den Broek)。改写了元素周期表的索迪后来以此赢得诺贝尔化学 奖。   玻尔没有气馁,对卢瑟福反而更为敬重。   卢瑟福的实验室里也还有着一位做理论的年轻人。他比玻尔还小两岁,有着 一个显赫的大名:达尔文(Charles Galton Darwin)——进化论鼻祖、“真正 的”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孙子。他当时正在研究α粒子实验的另一面。   卢瑟福自己最关注的是那些被原子核散射、弹回的极少数粒子。他只需要考 虑粒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原子核之外的电子可以忽略不计。达尔文则相反。 他关心那绝大多数没有被散射、直线穿透金箔的粒子。它们穿越了原子中间的虚 空,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围电子的影响。他希望能通过这些粒子的能量损失来 探测那些电子的分布。因为它们的路径离原子核比较远,这时可以忽略原子核的 作用。   玻尔看到论文后立即就意识到达尔文的方法有漏洞。他向卢瑟福提出可以做 一个更全面的研究,同时兼顾原子核和电子的作用,一并计算它们对α粒子的总 体效应。他觉得这个问题不复杂,几天功夫就能完成。卢瑟福这次非常鼓励,特 准他不用去实验室上班,专心在家做理论。   正是在这个时候玻尔才发现卢瑟福的新原子模型之根本不可能:他没法设计 出一个稳定的原子核与电子和平共处的结构,也就无从计算它们共同对α粒子的 作用。这显然不是一个几天之内能解决的问题。而他的时间也到期了。   × × × × ×   1912年8月1日,玻尔在哥本哈根市政厅与等了他一年的女友玛格丽特 (Margrethe Norlund)成婚,只花了两分钟完成手续。他这时已经摒弃宗教, 正式退出了教会,也就没有举办传统的教堂婚礼。   他们原定去挪威度蜜月。但玻尔临时变卦,拽着新娘子去了曼切斯特。在那 里,他花了两个星期终于与卢瑟福完成α粒子吸收、散射论文的定稿。玻尔并不 满意。那只是对达尔文工作的一点改进。在论文最后,他预告很快会另外发表专 门探讨原子结构的新论文。在给卢瑟福留下一篇简短的笔记之后,他才与新婚妻 子去苏格兰欢度剩下的两星期蜜月。   回到丹麦的玻尔虽然没有像爱因斯坦当年那样在职场处处碰壁,他的处境其 实也强不了多少。那里的学术职务稀少,没有空缺。他只能在小学院里代课教授 初级课程。在与卢瑟福的通信中,他不时抱怨没有时间继续研究原子结构,为不 断的拖延道歉。   在离开曼切斯特之前,玻尔在原子结构上的确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在用太阳 系作为原子的类比时,他发现一个不那么显然的区别:原子有一定的大小。   太阳系——或任何类似天体系统——中各个行星的轨道位置是随机的,来自 最初形成时物质碰巧的分布。在太阳的引力场中,行星、彗星等的轨道可大可小。 整个太阳系也就没有预先设定的大小。   当卢瑟福确定原子核的大小只是大会堂中一只苍蝇那么微不足道时,原子的 大小只能由外围电子的轨道半径决定。然而,与万有引力类似,电荷作用只涉及 到质量和电荷两个参数,它们无论如何组合不出一个长度单位。于是,电子与行 星一样,轨道可以是任意的大小。如果现实中的原子有确定的尺寸,那必然来自 电磁理论之外的物理规律。   这不是玻尔第一次发现经典理论的不完备。早在他那篇没人读过的博士论文 中,他就曾提到传统的电子理论无法完全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及磁性现象。但 这时,他对新物理规律的来源已经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卢瑟福转述的索尔维会议 见闻给他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当经典理论走投无路时,只能打破旧的桎梏,像普 朗克、爱因斯坦那样引进全新的规则——哪怕这新规则多么地不可思议。   普朗克引进的新规则是能量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二者之间的系数已经被 称为普朗克常数。当玻尔把这个常数与原有的质量、电荷一起组合时,发现果然 能够凑出一个长度单位。而且,这个长度与已知的原子大小非常接近。他非常兴 奋:电子的轨道大小不随意,是由新的量子规律决定。(他所用的以物理量的单 位发现物理性质的方法叫做“量纲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   也是在这时,玻尔突然在文献中发现已经有一篇用同样的办法设计电子轨道 的论文,作者是他认识的尼科尔森(John Nicholson)。并且,尼科尔森还更进 了一步,将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量与普朗克常数联系,认为只有角动量是普朗克 常数整数倍的极少数轨道才是可行的(严格来说,是普朗克常数除以两倍圆周率 的整数)。他把这个模型套用在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日冕光谱上,似乎挺合拍。   尼科尔森是玻尔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见到的众多年轻人之一。他比玻尔只大四 岁,这时已经成为伦敦国王学院的数学教授。他也是在研究了索尔维会议的纪要 之后提出了这个将电子轨道“量子化”的建议。他的论文发表在英国天文学会的 月刊上,在物理学界没人注意。半年之后才被玻尔发现。玻尔大为惊愕。他印象 中的尼科尔森的学术能力不堪恭维,没想到会突然有此一举。好在除了电子轨道 这个要点,那篇论文的出发点和逻辑都相当混乱,没有可取之处。玻尔庆幸他还 没有失去机会,正好可以从中去粗取精,继续构造自己更合理的原子模型。   尼科尔森的论文还给了玻尔另一个启示。能探究原子内部结构的不只是α粒 子散射,还有现成的光谱数据。后者其实更为重要。   更迫切地,玻尔意识到还会有更多、比尼科尔森更强的人正在争分夺秒地研 究原子的结构,随时都可能有重大突破。时不我待。 (待续)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本期校对:古平 审 稿: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方舟子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4.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