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0/06(第三一七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2.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芭蕉叶上的雨                  § 张雪昆:芭蕉叶上的雨       §   ·张雪昆·                  § 【网讯】             §                  §  芭蕉叶上的雨滴 【牛肆】             §  都是暖的                  §  晶莹的 黄明红:记父亲二三事       §  仿佛含有夏日的片段 黄镇坤:把心灯点亮        §  吸足了云间的香气                  § 【丝露集】            §  当雨滴落在芭蕉叶上                  §  常常溅起一个词 蔡同伟:梦中的蟋蟀        §  碧绿 董剑华:若能,一定扭转      §    2020岁月号的航向    §  雨声如诗 商 周:肝癌,你早!       §  让干旱的耳朵                  §  听见了花和蝶的梦乡 【网里乾坤】           §                  § 贾 湛:皇帝新装的寓意      § Feikao :中药的前途在于      §    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     §                  § 【网萃】             §                  § 程 鹗: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    §                  § 【网讯】∽∽∽∽∽∽∽∽∽∽∽∽∽∽∽∽∽∽∽∽∽∽∽∽∽∽∽∽∽∽∽ 【牛肆】∽∽∽∽∽∽∽∽∽∽∽∽∽∽∽∽∽∽∽∽∽∽∽∽∽∽∽∽∽∽∽ ◆ 记父亲二三事 ·黄明红·   父亲老了,弱了,背也驼了。经常找机会回家以便有多一些时间陪陪他。   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找“金陵”,听那称呼就知道是父亲的老朋友。对方很高 兴地感谢父亲说收到了他寄去的绿豆饼,并聊了好一会儿。原来,父亲又淘宝网 购了几盒绿豆饼送给他的老朋友们了。父亲学会了淘宝买东西,并总结了淘宝的 好处:“送温暖,添情趣,促消费,利经济。”父亲说:“淘宝送东西可以给老 朋友送去温暖,并借此机会多了个聊天的话题,让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陪着父亲去省立医院拿药。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亲总是喜欢亲自去拿, 因为这样就有机会碰到一些老朋友。因为是初次去,我对国内医院状况不熟悉。 父亲就让我扶他到椅子上坐下,把他的门诊簿子给我。在本子的最后一页,他特 意自己用剪了一半的厚信封贴在上面,把相关的门诊卡和保健卡等放在信封里, 他要拿的药也都已经写好放在里面。他告诉我先去看门诊医生在不在,然后带他 去看医生。看完医生后,他又告诉我拿哪个卡去哪个窗口取药等等。取完药后, 我把卡和药单乱放着。他一定要我把卡和单子归位放入信封以后才起身走。   后来又有一次陪他去医院,他让我陪他到楼上去看望另一位患帕金森症的老 朋友。到了病房里,只见这位老朋友躺在床上,呼吸艰难,旁边坐着一位护工划 着手机。父亲喊着对方的名字,说:“我来看你了。”老友喉咙里发着声音,努 力说着含混不清的话,意识似乎还是清醒的,知道父亲来看他。父亲说,这位朋 友比他年轻,患帕金森症的时间比他晚,但大约疏于锻炼,很快就躺床上了。父 亲以此为戒,自己总结了病中规矩:“能站就不坐着,能坐就不躺着”。可是这 对于一位八十多岁患帕金森症的老人是多么不易,每次看着父亲扶着轮椅在客厅 艰难地迈出每一步,我是多么希望医疗科技发达可以还父亲一个健康的身体。   病痛损害了父亲的身体,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头脑依旧十分敏锐。父亲的很 多资料存放在科学楼办公室,而科学楼要停止使用了,去年底父亲让我去整理资 料并安排把其中一些搬回家。去一次科学楼不容易,要联系开南门让车进出,要 有人开科学楼大门、电梯等等,父亲告诉我应该找谁。在我以为一切都安排好了 后,他又提醒我哪个地方车可能过不去。之后他又凭着记忆告诉我什么书在办公 室什么地方一定要留着。我发现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先把事情想个遍,把可能出现 的问题尽可能先阻止掉,也因此他做事的效率很高。同时,他的观察也很敏锐。 陪他去锻炼,他骑的代步车,要停在锻炼区的门口。但常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把 自行车横七竖八地停在门口,他远远就会注意到,边跟我说着话边提醒我过去把 那些车安顿好。和父亲在一起,身体上要照顾他,思想上却常得益于他,所以我 们都非常尊重他的意见。   几位大学同学要到家里来看望父亲。我征求了父亲的意见,他很高兴,说时 间可以定在周六下午四点。因为父亲行动不方便,连起坐都费劲,人也很容易累, 很容易饿,所以会面时间不宜长。父亲事先仔细询问了同学们的情况。到了近四 点,我和父亲说下去接同学。其中一位同学因事迟到,我带着同学们进家门时, 看到他已在客厅等待。家人已把客厅椅子摆好,包括将父亲习惯坐的比较高的椅 子摆放在面向给同学们坐的椅子对面方便讲话。但是,进门时,我看到等待的父 亲特意搬了另一张高椅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这样同学们进来时他就可以直接扶 站起来迎接他们。而因为我们迟到,他已这样等候多时了。父亲颤巍巍扶站起来 和同学们握着手打着招呼,我也忙碌着掩饰刹时奔涌向眼角和喉咙的情感。   又陪着父亲去福大怡园附近的器械锻炼区锻炼。路上遇到一个阿姨,个子矮 小,衣着随意,不过她的脊背倒是直的。她和父亲打了招呼,热心地告诉他背要 挺直很重要等等。父亲很认真地听着,点着头,并告诉阿姨也要保重身体。这个 阿姨平时有点邋遢,说话啰嗦,我其实是有点不耐烦的。然而,看着父亲身体有 点前倾专注听着她说话的眼神和样子,想着父亲对人一视同仁的仁厚和自己的念 头,突然觉得自己缩了下去,而父亲背直了,人也高大了起来。我背过身去,湿 润的眼睛看向远方。   父亲老了,弱了,背也驼了。但是因为父亲,我有了勇气去做以前根本不敢 尝试的事情。我知道,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即使别人不理解,即使我们老了, 弱了,我们仍然是个大写的人,问心无愧。   (写于2018年9月20日,福州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前夕为父亲的“黄金陵 教授奖助学金”筹款之际) ◆ 把心灯点亮 ·黄镇坤·   花开花落或许涵草木的心情,月圆月缺或许涵月亮的心情,天晴天雨或许涵 老天爷的心情……那么,人的心情呢?   人的心情就是喜怒哀乐了。   是的,人是有喜有怒有哀有乐的。在喜怒哀乐中,快乐和光明一样,是我们 每个人所追求所向往了。然万物都有阴阳两面——有了光明自然就会有黑暗,有 了快乐自然就会有不快乐,甚而还有痛苦、哀伤、悲戚和绝望等。古人就说: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俗话也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顺畅和平静的日子谁都消受得起,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日子就更不用说了。然一个人是否是生活的强者,往往就在于面对命运的波诡 云谲尤其是当面对命运的局促、困顿、烦闷、忧愁甚而是悲伤、悲痛时的心情和 表现了。可不,一个人当遇这后一种情形时,往往就有如走进沉沉的黑夜里。   黑夜里一个人的行走你经历过吧。一个人在黑夜里独自的行走,黑夜里的那 种暗沉,那种好似四处里都埋伏着鬼魅一样的东西的情形,还有伴随的那种孤寂, 那种未知,那种无助和恐惧,好似随时都会把你给吞噬了。若此时有人的出现或 人语声的出现,那该是多好呀。不见人或不见人语声,若身边有一盏灯,即便这 盏灯灯光微弱,那也是好的。有了一盏灯,一切的情形就不一样了。首先,在黢 黢的暗黑中,那灯光会让你看到了光明,四周里鬼魅似的东西或许就遁形了。再 者,有了一盏灯,你自然就会增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其实,当一个人遭遇命运的局促、困顿、低谷或蹇滞时,跟一个人走入了黑 夜的情形是相似的,若此时能给自己点亮一盏灯——心灯,无论这心灯的亮光如 何,这心灯的亮光一定会驱除你身边的许多暗黑,一定会驱除暗黑中隐伏的鬼魅。 甚至可以说,此时的一盏心灯或许就是为你点燃了一线的希望了。   何为心灯?一个人的自信就是一盏心灯。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随心的:有职场的失利,有情场的失意,有人生的 败笔,有生命的遗憾,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在快乐、 欢喜、失落、气馁甚而消沉和颓废中起起伏伏。然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一个人不 能没有自信了,尤其是一个人在人生低谷时,更需要自信。自信是一种动力。一 个人有了自信,内心就会变得坚强,逆境也会变为顺境。要知道,人的一生就是 一种历练,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里都有无数的落寞心酸。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他坚持到最后,是因为他经历再多的失败也不放弃。是呀,一个人千万不 要失去自信,失去自信就会失去自我。常言道,人从来都不是被生活所打败,而 是被自己打败的。自信地面对所有,总有幸福和快乐会眷顾你;自信的人生,也 一定会越来越精彩的。   其次,一个人的乐观豁达就是一盏心灯。   人这一辈子,无论你从事什么,无论你走在哪个人生的阶段里,命运顺畅也 好蹇滞也好,你都要保持自己的本心,即顺畅时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蹇滞 时,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须知道,人不可能一辈子顺畅,也不可能一辈子 蹇滞,就像没有永远的晴天,也不会有永远的雨季的。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人 生的路,需一步一步往前走,该淡然时必须淡然,该放下的事必须放下。面对生 活和世界的纷繁,让自己更宽容些,乐观些,平和些,豁达些。成功与失败,顺 畅和蹇滞永远像是一辆板车的两个轮子,不停地转动,不断地循环,才带着你人 生的前行。也就是说,快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烦恼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 只能欣然接受。当然,你还要相信: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永远是未知,只有当 下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自己的世界永远存在于自己点燃的希望里。   还有一盏心灯,就是把目光放远。   人这一辈子,平凡也好,不平凡也好;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会有人喜欢 你,有人爱你,有人羡慕你,有人帮助你,但同时,也有人看不起你,有人嫉妒 你,有人误会你,有人陷害你……没关系,生活本就是如此。不然,何以有“人 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之说?在人生的路上走着,总是高有低,有沟有坎,但你 也别总注意你的脚下,只关注你的眼前,你要把目光放远些,风物长宜放眼量么。 把自己的目光放远些,自己就会拥有更为宽广长远的视野去看待世间万物的。尤 其在你遇见挫折、失败、不顺心时,你就把这挫折或失败当成一座挡在你眼前的 山峰,你越上山顶,放眼远处,或许眼前就开阔,有坦途,一马平川了,你的心 情也自然就豁然开朗起来。   黑夜里一个人的行走,你需要一盏灯;人生走入低谷时,你更需要一盏灯。 这盏心灯无需通明,有微弱的光就行。有了这盏心灯,黑暗时,亮光能驱散黑暗, 带来温暖;孤独时,能拂去心头的恐惧,带来勇气;失意时,能让你得一刻安慰, 振作精神;风雨中,会驱走寒凉,并指引你前行的方向。千万别小看了这一盏心 灯,它是希望,是理想,是一种执念,一种力量,一种信仰,一缕幽香,它也是 一个人心中必须有的一轮太阳。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 【丝露集】∽∽∽∽∽∽∽∽∽∽∽∽∽∽∽∽∽∽∽∽∽∽∽∽∽∽∽∽∽∽ ◆        梦中的蟋蟀(外一首)            ·蔡同伟·   咋夜月朗星稀   一只蟋蟀蹦进我梦里   声声唤我回老家   我不由得一阵惊喜   追寻着他的足迹   踏上故乡的土地   来到田间   看麦浪翻腾不息   爬上山岭   赏野花斗艳争奇   走进树林   听百鸟欢歌笑语   倘佯河塘   观鱼虾荡起涟漪……   所到之处   邂逅了许多往事   梦中的蟋蟀   那么乖巧伶俐   似晓得我的心思   我欲把其捕捉   他却隐身石头缝隙……          草地的山羊   一方方绿地毯   铺展滴翠春意   一群群白羊羔   欢跃于芳草地   有的仰面观天   寻觅自己的影子   有的低头啃青   饱尝鲜嫩美食   有的撒起欢儿   相互追逐嬉戏   有的亮开嗓门   朗诵古典诗词……   自由自在的“小顽皮”   尽享大自然的恩赐   我轻轻走向他们   抱起其中的一只   抚摸他的毛发   眼里竞涌出潮汐…… ◆    若能,一定扭转2020岁月号的航向           ·董剑华·   2020年注定非同寻常   史上罕见的一次遭遇战   瘟神肆虐生灵涂炭   人类被大自然一次次驱赶   躲进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间   关门闭户划清了界线   身处大后方   我有幸身体无恙   想写出一篇文章   能够万能药般疗伤   让新冠肺炎疫情下   上百万的感染者不再痛苦   不再恐慌   尽快走出病房   去和春天一道欢呼盛夏时光   想写出一篇文章   坚韧厚重堪当一座碑石   能深深镌刻下   疫情中   十几万牺牲烈士和病亡者的名字   让他们永远安息,永远无恙   想写出一篇文章   能当投枪   去刺破那些无耻的污名诽谤   击中那些虚伪的表演伎俩   给全世界疫情胶着的战场上   那些出生入死者   以松绑,以信心,以敞亮   想写出一篇文章   能幻化无穷的力量   让国际大救援中的医护人员   卡口的警察以及忙碌的志愿者   出没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们   连续作战   也不会疲乏也不会感染受伤   想写出一篇文章   能改写时光   如扳道工一样   把2020岁月号列车换个前进方向   与瘟神擦肩   与四季同向   可我知晓   我的文章没有那样的力道   就像苦苦爬山的蚂蚁   背负太多只能深一脚浅一脚   我的文章没有那样的功效   就像大路边使劲生长的一株艾草   风雨中不自主地一阵癫狂   面对遮天蔽日的狂风乌云   我满含泪水拼命爬着格子   期冀着从五千年方块汉字里   寻找到救世的良方   小小的我   远离前线   看层层叠叠的樱花随风   听雍容华贵的牡丹无声   梦里   却时常被一阵厮杀惊醒 ◆           肝癌,你早!             ·商 周·   写给逝去的、正在逝去的,和即将逝去的人们。   1.   天亮的时候,火车终于跨越了武夷山。随着这条铁路的水系由闽江换成了信 江,水流的方向也由朝南换成了往北。铁路两边依然是青山环绕,但山上的树却 有了明显的不同:武夷山南的福建境内可以看到的大量的热带植物,此刻已不见 了踪影;山上的果树,也从桂圆换成了板栗。   因为是单轨线路,火车行驶五百公里的路程已经花了十几个小时。在高铁四 通八达的今天,这无疑太慢了,配上两边连绵不断的青山碧水,就像是一趟旅游 专列。   晓雅此刻正出神地看着窗外,她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人,但此刻却无 心欣赏沿路的风景。要不是昨天临时买票的时候没有买到高铁和动车票,她不会 选择这趟慢车。卧铺也没票了,只能接受硬座。在她的记忆里,上一次坐慢车硬 座还是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她还在上大学。而现在,她已经博士毕业都快三年了, 成为了省医学研究院的一名助理研究员。   不过还好,她得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而且面朝的是列车前行的方向。所以 即使一夜无眠,也没有太多的不适。而且在不习惯车内嘈杂的时候,可以扭头注 视窗外。晓雅的旁边坐着一个中年妇女,五十岁左右,她们的对面是一位带着两 个孩子的中年男人。除了落座的时候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晓雅没有和他们说过 话。但通过无法回避的聊天声,上车一个小时后她就知道了他们都是在福建打工 的江西人。中年妇女在F城帮忙带孙子,平时还帮制衣厂剪点线头,一个月能有 好几百块钱的收入,这次回来是因为家里的老父亲病了。而对面的男子则是在F 城的一个工地上开车,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一万多块钱,这次是请了两天假把 孩子送回老家。   和晓雅不同,他们晚上都睡得很香。在从呼噜不断的睡梦中醒来后,中年男 子开始招呼自己和两个孩子的早餐:三盒方便面、一袋榨菜,还有一只从超市买 的烧鸡。他们的早餐几乎把茶几占满,晓雅下意识地把身体往后靠了靠,还是注 视着窗外。   吃饱饭后的中年男子把脚从皮鞋和袜子里解放了出来,弯起腰剪起了脚指甲。 等一切都收拾停当了,他把手伸向了放在茶几上的报纸。   报纸是晓雅昨天上车前在候车厅买的《F城晚报》,上车了发现根本就读不 下去,于是就那样一直放在茶几上。就在男子的手碰到报纸的时候,他和晓雅的 目光相遇了。看到男子的犹豫,晓雅说了声“拿去看吧”,然后接着把头扭向了 窗外。再过三个小时,晓雅的目的地终于要到了。   晓雅要去的是一个叫东江的地方,这是一个在放大的地图上才会显示的县级 市。东江是一个对晓雅完全陌生的小城,临时决定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她的博士导 师:王致远,一个她希望还活着的人。   2.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在一个冗长的会议之后,晓雅看到了老师发来的一条微 信,这里说的老师就是王致远。从幼儿园到博士毕业,晓雅得到过近百位老师的 教诲,其中王致远是她唯一直接称呼“老师”的人。在刚到A城大学读博士的时 候,晓雅也是称呼“王老师”的,但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王”字去掉了。   老师的微信很短:“出了学院的大门,阳光灿烂温暖,世界真美好!”   晓雅从这短短的十几个字里感到了异常和不安,以前每次老师给她发微信, 前面都会加上“晓雅”两个字。而这个信息没有,读起来不像专门写给她的,更 像对这个世界的留言。   晓雅赶紧回了信息,问老师是否还好,但没有得到回音。她发起语音通话, 也没有被接听。最后她直接拨了老师的电话,听到的却是“对方已不在服务区” 的回音。   在把课题组的事情简单安排好后,晓雅第二天就请假从省城去了A城,回到 了自己读博士的母校。在学校,她见到了刚刚答辩完、正在为去美国做博士后做 准备的师弟浩然。   “老师怎么啦?”她问。   “老师昨天离开了A城,他说想趁还能动的时候到一些地方看看。”带着深 度近视眼镜的师弟回答说。   “老师走之前还说了什么吗?”她追问。   “没有啊,就是说想到一些一直想去的地方看看。”师弟说。   “那他走之前做了什么?”她还问。   “王老师是昨天我答辩完后离开的,之前他把自己收藏的一百多件陶瓷古董 捐给了大学博物馆,然后把自己的房子也卖了,所得的四百多万元房款捐给了医 学院成立了一个奖学金,自己只留下了几千块钱。奖学金的名字还不是用他自己 的名字命名的,而是叫“木香奖学金”,我奇怪地问老师为什么不叫更好听的 “致远奖学金”,他只是笑了笑。”师弟回答说。   晓雅知道这个基金名字的由来,面对着这个智商不错、情商一般的师弟,她 无心解释。此刻,她脑海里想的都是老师去了哪里的问题。   是啊,老师可能去了哪里呢?   他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年轻的时候背着单反相机游历过国内的名山大川,后 来出国留学和工作时也走遍了世界各地。他的确说过还有几个他想去却还没有来 得及去的地方,比如云南的梯田、广西的石林。还有,他痴迷于古董陶瓷的收藏, 可能会去德华,或者是景德镇。另外,晓雅还知道老师一直有一个未竟的心愿, 就是去台湾生活一段时间,因为他觉得台湾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得更好一些。   可是,就是知道他去了哪个地方,在茫茫的人海里,又怎么去找到一个切断 了一切联系方式的人呢?   3.   离开了学院,晓雅去了大学博物馆。在那里,她看到了老师捐赠的陶瓷藏品。 这些以前她都在老师家里见过,也像以前一样按照年代顺序依次摆放着,从宋元 到明清,再到民国。最后一件是民国的青花瓷罐,这还是一年前她和男朋友刚刚 买了车,带着老师一起去德化时买的。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老师看上了这个 民俗趣味十足的青花罐。   现在,这个青花罐就静静地立在展柜里,旁边的简短说明是老师亲手写下的: 民国德化窑青花送子麒麟罐。而它的原主人,却一下从这个世界失联了。   回到家里的晓雅,郁郁寡欢。男朋友见安慰没用,只好多做家务,默默地等 待她从中走出来。他知道,王老师对于晓雅来说,像父亲,也像兄长。   晓雅去读博士那年,王致远刚从美国回来,成为了A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导 师,晓雅也因此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博士生。王老师是一个人回国的,唯一的女儿 在美国上了大学,妻子也留在了那里。王老师很少提起自己的家庭,在其它方面 却几乎无所不谈。晓雅总觉得,她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里,生活方面的比工作 方面的还要多一些。这不是说他们的研究做得不好,要不然她的博士论文也不会 被评为省里的优秀论文。   毕业后离开了母校,也离开了A城,但晓雅从未觉得离开了老师。当她在工 作上有什么问题时,无论是在晚上几点,她发的信息总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回复。 正因为老师的指点和帮助,工作两年后她就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年 基金。除了工作,生活上也一样,当她在感情上遇到什么挫折,首先想起的还是 老师。现在的这个男友家境不富裕,在省城买不起房子,她家里极力反对,但老 师却给予了她坚定的支持。   所以,虽然毕业了,她总觉得老师就在身边,从未离开。而且省城离A城也 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来看望也方便,就像她经常做的那样。   但现在,老师却失联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申请到的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已经启动,因为是国家级的基金,院里还给了一 笔不小的奖励,又给她配了两个硕士生当助手。这是她自己第一次独自主持一个 研究项目,过去的几个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遇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难题。 这个时候需要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去思考,但她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她的 脑海里,想的总是失联了的老师。   生活就那样过了一个多月,直到昨天中午,晓雅又一次回想最近一次去大学 看望老师的场景。那是两个多月前,他的肝癌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和肺部。也就 是那次,老师和她谈起了死亡。   “我应该活不了多久了,死亡正在靠近。我留恋生存,但也不害怕死亡,真 的不怕。人啊,就像树叶,从萌发、到成长、到枯黄,最后落下。一片秋天落下 的树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而一片夏天调零的树叶却会让人觉得不正常。而我, 就是一片在夏天里要掉下来的树叶。”   她在仔细回味老师这些话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老师是去了哪里。对,是落叶 归根,回到了老家。而且,她也想起了师弟的那句话,说老师只给自己留了几千 块钱。   对啊,几千块钱能去哪里呢?想到这里,晓雅一边暗骂自己笨,一边马上订 了当天下午去东江的火车票。   4.   出了东江火车站,晓雅发现东江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在她的想象里,东 江这个县级市就是一个小县城,而且是不发达的江西的一个县城。但等看到东江 火车站广场的时候,她开始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个县级市的火车站广场,一点也 不比她所来的省城火车站的小。而且,不远处的热闹的大街和高耸的商品楼,也 和省城没有多少分别。   等到订了宾馆安定了下来,准备出发去找人的时候,晓雅才发现自己面对的 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她知道老师的故乡是这里,但具体是哪里她没有概念。只记 得他来自东江市的农村,可又是哪一个村庄呢?   晓雅决定去找公安局,但她心里没一点底。   东江市公安局大门入口处LED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利剑出鞘保平安,扫黑 除恶护民生”这几个字。晓雅正想从侧面人员通道穿过,被保安一声呵住问干嘛。 晓雅怯生生地回答说:“我来找东江的一个朋友”。保安盯着她用冷硬语气直截 了当地说了几个字:“那你去派出所。”   沿着保安手指的方向往西大约三四百米处就是派出所。出乎意料地是,派出 所的门面与街道商店融合得很自然,居民随意地从它门前走过。进入大厅,晓雅 直接走向一位年轻接警员,像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胸牌上挂着“协警”两个 字。   晓雅轻声向那位协警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说想找一位户籍在A城但三十年前 老家在东江的王致远教授。   青年民警在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到里面和同事交流了一会儿,然后出来对晓雅 说:“抱歉,这个我们帮不了忙。这个人离开东江太久了,查不到档案。”   从派出所出来,晓雅决定一个个问,希望能碰上一个认识或知道王致远的人。   派出所附近有一些小店,大都是一个个小门面,经营小吃、理发、服装、绿 植、南货等生意。看到晓雅走进店里,店主都很热情,等知道她是来打听一个人 的时候,都又收起了笑脸,摇头说不知道。   她茫然地从这些小店里出来,大街上车流不息,热闹非凡。她有些漫无目的 地往前走着,不是指望能在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偶遇自己要找的人,而是在寻思 更好的办法。不远处有一家新华书店,这让她的眼前一亮,于是快速走了过去。   这一次她吸取了教训,没有直接提问,而是先到里面去买了一本书。虽然名 字一样,但这里和省城的新华书店很不相同,这里80%的书都是中小学学生的辅 导书和习题册,剩下的是一些流行小说。就在那些拥挤的书堆里,她挑出了一本 《围城》。这本书她看过多遍,买它一是没有多少选择,二是因为这也是老师喜 欢的一本书。老师说他偏爱《围城》不是喜欢其中的诙谐幽默,也不是认同那个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说法,而是因为这本书里描述了上世纪 四十年代一些真实的中国生活场景。   买单的时候,晓雅拿出了一张百元的钞票,就在收款员找零的时候,她问出 了自己的问题:“请问,您知道东江有个叫王致远的教授吗?”   “教授,王致远?”收款员反过来问他。   “是的,王致远教授,他是东江人,早年去过法国留学,后来去了美国工作, 最后回国在A城大学当教授。他在东江,至少在东江文化界,可能也是个名人 吧?”晓雅不甘心,补充了这些话。   “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个人。要说名人,东江文化界倒是有一个,是在网络上 写小说的,小说还拍成了电视连续剧,人也上过湖南卫视。但你说的这个教授我 还真的不知道。”收款员说完这句话,把目光移向了下一个等待交钱的顾客。   晓雅道了谢,走出店门,茫然地走在大街上。   这时候电话响了,是男友打来的,问她是否找到了老师。听到晓雅失望地说 还没有的时候,他告诉她别急,找个地方安静下来好好想想办法。   男友是贴心的,昨天晓雅说要来东江市的时候,男友还劝她应该准备好了再 来。当时晓雅根本没有理会他,不耐烦地说了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就匆匆挂 断了电话。   而现在,在这个陌生小城的大街上,她开始感觉到自己此行的唐突,就像在 做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的实验,在未料到的问题前不知所措。   时间已经过午,晓雅木然地走进了一家茶馆,要了一壶铁观音。铁观音是老 师的最爱,从上博士生之前的面试,到两个月前最后一次见面,老师总是给她喝 铁观音。老师有一个从国外带回来的南瓜形状的紫砂壶,上面堆塑着松鼠葡萄的 图案,壶身上的葡萄叶脉络清晰,壶盖上的松鼠形态逼真。老师说这是六七十年 代的宜兴出口产品,是一把很不错的紫砂壶。也就是在那最后一次见面告别的时 候,老师把这个紫砂壶洗干净后塞进了她的包里。   现在,她在老师的故乡喝着铁观音,却找不到以前的味道。   5.   虽然外面很吵,但茶馆里还算安静。晓雅坐在房间里的沙发上翻看着手机, 从头开始重读老师自患上肝癌之后发过来的信息。这是除了那个紫砂茶壶外,老 师唯一留给她的东西。   “2017年9月6日。   晓雅,再次祝贺你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这是你科研道路上的 “第一桶金”,一个很好的起点,希望一切顺利。还记得吗,十几天前当你告诉 我这个喜讯的时候,我只给你写了两个字:“祝贺”。我知道你会对那简短的两 个字有些奇怪和失望,所以我再次来信祝贺你了,也顺便做个解释。   晓雅,我患上肝癌了,一个月前确诊的,还是晚期。所以,当你的喜讯传来 的时候,我只说了“祝贺”两个字。不过现在好了,我已经接受了这些。”   晓雅记得,当时看到这个信息的第二天就去了A城,在医院里见到了老师。 老师看上去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还是那样温和地微笑着。   “真的是肝癌晚期吗?是怎么确诊的?”她问。   “是的,是肝癌晚期。”看到晓雅依然不肯相信的眼神,他接着说:“是在 一次学校的常规体检里发现的,CT检查发现肝部有一个阴影,后来进一步做了肝 部的增强CT,确定是一个直径8厘米左右的肿瘤。”   晓雅没有接话,等着老师自己说下去。   “就那个时候我自己也不相信是肝癌。你知道,虽然中国是一个肝癌大国, 世界上近一半的肝癌发生在这里。但我们的肝癌将近90%是病毒性肝炎导致的, 主要是乙肝和丙肝。可我这两种病毒性肝炎都没有,而且我也不怎么喝酒,更不 要说患酒精性肝炎。所以,虽然影像学和血清学上的检查结果都指向了肝癌这个 结论,我当时依然认为不是肝癌,坚持要做活检。医生也同意了我的意见,采了 肝部组织标本做了活检。”老师说到这里,停了一下,晓雅也趁机给老师续了一 杯水。   “我自己还要了一些他们活检没有用完的组织标本,冻在实验室的-80度冰 箱里,想着以后没准还会有用。活检结果,就不用说了。我自己也看过,确诊无 疑的。而且还不止这些,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血液里了。”   “一旦转移,肝癌患者一般就是几个月的寿命,活过一年的很少,活到三年 以上的就是奇迹了。”老师平静地说。   “奇迹是坚强的人创造的,老师你就是坚强的人。”晓雅说。   “是的,要是人精神垮了,那就更完蛋了。道理虽然这么说,但刚开始诊断 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接受不了。这病怎么摊到了我身上,而且发现的时候就已经 转移了。”   “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呢?”晓雅问。   “我身体一直很好,平时也注意锻炼,经常打乒乓球、游泳什么的。平时吃 饭什么的也挺好,从来没有觉得肝脏有什么问题。要不是学校体检偶尔发现了肿 瘤,那发现就会更晚。”   稍微停了一下,老师接着说。   “那段时间我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不愿跟人说话,包括同事和学生。不过幸 好,过了一个月后,突然我发现自己想说话了,于是给你发了信息。”   “这是好事。”晓雅微笑着说。   “算是想开了,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老天让这样就这样吧。但我得好好活 着,开心地活着,而且要尽量要活得久。我现在在医院做介入治疗,先看看肿瘤 的反应。我是学生命科学的,而且还是做免疫研究的。我得靠自己的知识去选择、 努力,然后其它的就交给老天了。”老师微笑着说。   晓雅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微笑的情形,那种微笑十分自然,自然得让晓 雅觉得到现在都没有明白当时是不是老师在故作镇定。   6.   晓雅继续翻看手机上的信息。   “2017年10月11日   晓雅,我的介入治疗提前结束了,因为效果没有预想的好。肿瘤不但没有变 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而且腹部淋巴结也有了肿瘤细胞的转移。医生建议用采 用化疗或进行手术,我没有选择手术。这个病,一旦转移到了血液和淋巴里,做 手术并不会延长多少生命。所以,不做手术不用躺在病床上,生活质量还会高一 些。而且,本身就脆弱的身体,也没有必要这样去折腾。这样,我选择保守一点 的化疗,看看情况再说。”   “2017年11月3日   晓雅,我已经开始了化疗,可能是刚开始,副作用反应没有我预先想象的厉 害。还没有怎么掉头发。只是每次做完后有几天胃口很不好。但还好,还是能强 迫自己吃东西的。我得保证足够的营养去支持自己那可怜的免疫系统,让它和癌 症做斗争。”   “2017年11月27日   晓雅,昨天医生还和我开玩笑说我会收到不少保健品,但我说我肯定不会, 因为我不信这个。没想到今天就收到了你在网上买来的灵芝孢子粉。你说孢子粉 可以帮助抵抗癌症。我知道你是一番好意,总想为我做点什么,但真的很抱歉不 能接受这个礼物。   我猜你关于灵芝抗癌的观点是来自保健品商家的广告,而不是研究文献。的 确,广告上都说灵芝能抗癌,因为其中灵芝多糖能增强免疫力,灵芝三萜则能直 接杀伤肿瘤细胞。   因为自己得了肝癌,我专门查过这方面的研究。在仔细研究了这些文献后, 我还是不能接受这些保健品,原因有两点。   第一,“有效”不是服用的充分条件,“有效+缺乏”才是。通俗地说,一 个东西如果抗肿瘤有效,而且这个东西在我们身体内同时缺乏,那么服用它才会 起到作用。反之,如果我们身体不缺乏这个东西,那么额外补充它就是没有必要 的。灵芝多糖的确能增强免疫功能,但其它植物和真菌的多糖也同样可以,而且 这些就在我们正常的饮食里。   第二点,动物和人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包括疾病(肿瘤)的发生方式对药 物(灵芝产品)的反应。所以,任何从动物身上出来的实验结果,要在人身上应 用之前,都需要谨慎地进行评估,而这个保健品是没有在人身上做认真评估的。   所以,我退货了,以后也别再买这样的保健品给我。”   晓雅读到这时,老师往日教导我们时的学究形象一幕幕浮现,心里一阵苦笑 着往下看。   “2017年12月28日   晓雅,感谢你带男朋友来看我。我能理解你父母反对你们在一起,因为在省 城买房子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而你男友的家境却连首付的钱也拿不出来。缺少经 济基础,不仅会让你们的生活变得艰辛,而且也容易让婚姻不牢固。但我还是要 说,我完全支持你和这个男朋友在一起。我这么说是有几个理由的。第一,看得 出来你们很相爱;第二,你男友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是他自己凭努 力和能力得到的;第三,他很谦逊,也踏实。所以,我支持你,虽然现在你们的 生活会比较艰苦,但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会让生活越来越好。   上次你们来的时候我没有说,我的化疗效果比想象中要差一些。虽然头发掉 了不少,但肿瘤没有怎么变小,而且肝部还出现了新的病灶。看来,我身体里的 癌细胞还是太厉害了,不仅让我的免疫系统节节败退,就是化疗拿它也没有办 法。”   读到这里晓雅鼻子就酸了,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她不知道自己此时是为什 么而哭,可能是自己艰苦坚持了几年恋情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吧,也可能是害怕失 去老师这位慈爱的长辈。   晓雅想起这是她男朋友第二次见到老师,上一次是一起去德化的那回。因为 谈男朋友的事情,她和母亲的关系已经闹僵了,她母亲看不上这个男朋友。虽然 她也知道母亲至少部分也是为了她好,但在这一点上无法和母亲达成一致,而父 亲又完全听母亲的。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在为这件事情烦恼。   深吸了一口气,晓雅继续往下读。她知道,再往下读,就要看到老师病情恶 化的信息了。   7.   “2018年2月21日   晓雅,我的化疗也提前结束了,还是因为效果不佳。幸好你上个星期没有来 看我,要不然你不仅会看到我几乎要秃顶了的头,还有异常憔悴的脸。从镜子里 看,我自己都觉得陌生,像一个我不认识的老头,而且是一个一眼就看得出来是 生病了的老头。   虽然头快秃光了,但肝部肿瘤的情况没有得到什么改善。而且,CT检查也显 示癌症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部,腋下的淋巴结也出现了肿大。我决定不再进行化 疗,而是换一种抵抗癌症的武器。等免疫系统缓一缓之后,去看看能不能去用免 疫疗法。   癌细胞在我的身体里发起了一场战争,而且连战连捷。我的生命可能只剩几 个月了,现在我需要开始考虑如何安排后事。你的几个师弟师妹,我可能只能带 完今年就要毕业的浩然,他正在写博士论文。他一边写,我一边改,预计五月份 答辩,希望我能坚持到那一天。其他的几个学生,我已经转给了学院的其他导师, 不能陪他们毕业,真的感到抱歉。   等你下次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我和空荡荡的实验室了。”   “2018年3月18日   晓雅,你寄过来的甜点很好吃。没有做化疗之后,我慢慢又有了胃口,又能 品出食物的好坏来了。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我格外地珍惜此刻的分分秒秒。在咸咸的海 风里,我会去位于海边的老城散步,用手机记录下每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有时 是小巷里一只蜷着晒太阳的猫,有时是古老阶梯的缝隙里长出的青苔,还有时是 路口恣意绽放的三角梅。   还记得上次我提过的免疫疗法吗?就是抗PD-1/PD-L1的疗法。这真是一个伟 大的发明,让不少癌症患者有了生存的希望。我一直以为,这可能是一项足以获 得诺贝尔奖的成就,让免疫学又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   上次说过我可能会去试一试免疫疗法,但还不确定。一是因为这个疗法很贵, 而且医疗保险不能报销;二是因为这个疗法对肝癌不一定有效。你知道,这个免 疫疗法对不同癌症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对肺癌还好,对肝癌就比较差。   对于第一点,虽然不能报销,但钱不是问题。我回国时买的房子这些年升值 了很多,现在可以卖到四百多万。虽然我一直不怎么怕死,但当感觉到死神就要 来临的时候还是有所不甘。所以,如果真的有效,我会卖房子去治疗的。   对于第二点。我能成为不到10%的那部分幸运儿吗?我很希望,但没有信心。 我想用实验结果来帮助自己判断这一点。你知道的,一般来说,如果肿瘤细胞表 达PD-L1分子,那么这种免疫疗法就很可能有效;而如果肿瘤细胞不表达PD-L1, 这种疗法有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通过检测我的肝癌组织里的PD-L1 表达情况,可以大致判断这个疗法对我是否会有效。   所以,我上次冻在-80度冰箱的肝癌活检时剩下的标本就真的派上用场了。 虽然我很多年没有做实验,但这个实验我要亲自来做。这个实验我做得很慢,我 需要保证每一步准确。最后,你猜结果怎么样?我的肝癌细胞上基本上是没有 PD-L1分子表达的,也就是说这个免疫疗法在我身上有效的可能性很小了。   晓雅,请原谅我的懦弱,我又一次把自己隔离了,不愿和人交谈。为什么实 验结果的两端,连接的是希望与失望,这可恨的癌症!   不过,静下来想了几天后,我还是选择理性地看待这个结果。毕竟即便这个 免疫疗法对我有效,估计也就是多延长几个月或一两年的生命而已。所以,这些 钱用到其它地方应该更合适。”   读到这里晓泪水哽住了晓雅的喉咙,心里闷得慌,她抬头看了看窗外。   窗外正是下午放学的时候,骑着电动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还有自己骑着自行 车的高年级学生,连同不断鸣笛的小车一起把街道打扮得丰满嘈杂、生机勃勃。 晓雅出神地望着窗外,琢磨着如何去寻找一个在死亡边缘的病人。   晓雅接着往下读。   8.   “2018年4月1日   晓雅,我终于把浩然的论文修改完了,他抽到了外审,需要在4月中旬之前 提交论文。现在,我希望自己还能坚持到他五月份答辩的时候。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很伤心,也可能会哭。但是晓雅,我只想 告诉你我自己并不伤心,不仅不伤心,而且很开心。这听起来很有些不可思议, 但却是真的。现在的我生活很有规律,不再熬夜写论文,不再需要应酬,也不再 需要考虑如何能去多增加一点收入,甚至连收藏瓷器也不再需要了。当我把这些 都抛开的时候,我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简单:看日出日落,观花落花开。   我放弃了去做免疫疗法的想法,打算把买房子的钱捐给医学院,成立一个奖 学金,觉得这样更有意义一些。顺便说一下,我也要把家里的那些古董陶瓷捐给 大学的博物馆,已经谈好了,这个月底就会完成交接。   这次给你发信息,是想说一说我做的另外一个实验。是的,我又做了一个实 验,也是用我自己的肝癌标本做的。   虽然很不舍得,但我已经接受了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现实,现在我唯一 不甘心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肝癌是如何来的。你知道,我没有病毒性肝炎,也没有 酒精性肝炎,所以这些都不是导致我得肝癌的因素。那我的肝癌又是怎么发生的 呢?   这本来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因为可能的因素很多,而且肝癌很可能是多 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去年底一项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科学·转化医学》杂 志上的一篇论文却启发了我,让我觉得可能可以找到我的肝癌的来源。   我小的时候吃过不少中药,其中一种最常吃的是木香,学名叫青木香。木香 是马兜铃科植物大家族里的一员,它们都含有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能诱发基因 突变,从而进一步诱发多种癌症。   所以,我猜想我的肝癌有可能就是由属于马兜铃属的木香导致的。我把冰箱 里剩下的一点我的肝癌标本拿出来提DNA。为了提供一个参照来判断是不是癌细 胞里的基因突变,我采集了一点自己的肯定没有癌细胞的皮肤,也提出DNA来作 为参照。然后送到了公司测序,检查肝癌细胞里基因突变的类型。   结果昨天出来了。没错,我的肝癌细胞里的基因有着显著的A到T的突变,正 符合马兜铃酸诱导的基因突变的‘指纹’。也就是说,我的肝癌很可能就是小时 候服用的木香所导致的。   我很兴奋,好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这个发现,我可以安心地离开 这个世界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现啊!晓雅想到这里的时候,又一次泪流满面。   窗外已经进入了黄昏,照在大街上的阳光的颜色也由白变黄。晓雅任凭眼泪 流了一会,然后继续往下读。   “2018年4月10日   晓雅,虽然你下个星期就会来看我,还是给你发这条信息。浩然的论文已经 提交了,现在就等五月份的答辩了。   癌细胞在我的身体里不断取得胜利,肺部的癌细胞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呼吸, 肝部的癌细胞让我感觉到了疼痛,而且腹部也开始有了涨的感觉,应该是产生了 腹水。作为一个免疫学学者,看到自己的免疫系统在和癌细胞的斗争里节节败退, 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过我是丝毫不怪自己的免疫系统的,如果没有它们的拼 命抵抗,我的生命早就结束了。我现在感兴趣的问题是:这个兵败如山倒的免疫 系统还能坚持多久?   我清明节期间回了老家一趟,因为两件事情。一是像每年一样给父母扫墓, 二是参加中学同学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时间真快,一晃就三十年了,可我有时 候却总还会想着当时上中学时的情景……”   读到这里,晓雅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对啊,怎么没有想到去老师当年读书 的中学去问呢,那里应该打听到消息的。是的,肯定能。   想到这里,晓雅顿时有了主意,决定明天早上就去中学。   9.   东江市有三所高中,其中东江一中历史最为悠久,也是市里唯一的重点高中。 所以第二天早上晓雅首先拜访的就是位于市西南角的东江一中,到了一中的时候 她就确认这是老师的母校,因为她依稀记得老师以前说过他的母校位于东江河西 岸的一片红石岗上。   进入校门也很顺利,门卫连问都没有问一下。晓雅心想自己看来还像一个老 师。进了校门后打听到了行政楼,又顺利地找到了校长办公室。在得知晓雅的来 意后,办公室人员搬来了一本厚厚的花名册。晓雅从上面找到了88届高三(一) 班的王致远,生源地是东江市小港镇的王家窑村。   小港镇王家窑村,这是一个地图上可以找到的地方,在市区的东北方向,大 概十公里的路程。打出租车过去,也就十五分钟左右。   十五分钟之后,她就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也许可以见到老师了。   在出租车上,兴奋的晓雅却又犹豫了起来。   她之前坚定地认为老师就在他的老家,但现在却莫名地担心自己的判断不准 确,如果老师不在王家窑呢,该怎么办?再说,即使自己判断准确,老师的确回 到了老家。但他还活着吗?   想到这里,晓雅想不下去了。她努力转变思路,回想最后一次她和老师见面 的场景。就是那次老师谈起死亡,说他不害怕死亡,说死亡就像落叶,说他只不 过是一片在夏天提前调零的树叶。也就是那次,老师在告别的时候,把那把紫砂 壶塞进了她的书包。   那次见面老师还说了什么呢,还做了什么呢?   对了,那次她还问过老师,问他是不是后悔小时候把木香当药吃了,因为现 在知道它很可能是导致他肝癌的凶手。老师说他现在肯定不喜欢木香,也希望他 人别再把它当药来服用。但他自己对小时候服用木香这件事并不后悔,因为这是 他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老师还说如果说后悔,那就是他后悔对自己的身体过分 自信,没有定期去检查身体。   那次老师还说过什么呢,她再想不起来了,而且随着出租车越来越向目的地 靠近,她的大脑越来越乱……   出租车离开了柏油公路,上了山岗上的一条乡间水泥路,这是政府“村村通” 政策的产物。山岗上是红土,这是一种贫瘠的土壤,上面长的基本上都是松树。 穿过山岗后,水泥路进入了一片稻田,可能是因为今年雨水充足,水稻青青,生 机勃勃。   等到出租车离开田畈又进入山岗,晓雅的心揪了起来。因为她的目的地就要 到了。山岗上虽然还是红色土壤,但上面已经不再仅仅是松树,还有了茶树。再 往前,出现了一片阔叶林,主要是樟树和苦珠树。毫无疑问,这是村庄的围屋林。   出租车在穿过围屋林后停了下来,王家窑到了。   10.   虽然这是她这两天一直努力要找的目标,但等目标就在眼前的时候。她却放 慢了脚步,总觉得心里害怕着什么。她决定先不急着打听,而是自己慢慢地在村 里看。   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村庄。   像很多城市有老城和新城一样,这个村庄也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区域:新区和 老区。   和围屋林直接接触的是村里的老区。这里的房子都是一层的,房子的墙大多 数是土墙,由土砖和泥土建成,瓦是老式的瓦,房子里面的支柱则是木头,是典 型的老式土木结构。看得出来,这些房子基本上没人住,要么是用一把锁锁着, 要么就是连锁都没有,而且有些房顶都塌陷了,房内长满了青草。   村里新区的房子大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建筑。房顶上还有太阳能和自来水的储 水桶。显然,这些都是最近十几年建的房子,也是有人住的。但这些房子也一般 都是门上一把锁,看不到人的踪影。   在村里走了一遍后,晓雅不仅没有见到老师,除了在村里的老樟树下看到几 个老人在那里聊天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这让她明白,这是一个空心的村庄。   晓雅走到老樟树底下,借问王致远的家在那里。   其中的一位老太太朝着村里的老区指了指,等看到晓雅疑惑不定的目光的时 候,她起身走过来为晓雅带路。其实王致远的房子不远,就在离老樟树不到50米 的地方,一眼就可以看到。土墙老屋,门上锁了一把锁。   “他——人——呢?”晓雅犹豫着问,这一刻晓雅真希望老师是真的没有回 来过。   “死了,上个星期死的,一个好孩子啊,年纪轻轻就走了。”老人说。   用手扶着老房子的走廊的柱子上,晓雅长久说不出话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瘦瘦的,五十来岁的模样。   “你是晓雅吧,致远哥说过你会来。”中年男人一边说话一边开门上的锁, 也打开了房子的大门。“致远哥是个好人啊!可惜好人没有好报,还不到五十呢 就走了。”   晓雅呆呆地望着这个中年男人,期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一个多月前他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人瘦得很,肚子却鼓鼓,头发 也掉得差不多了。他也没有瞒着我,直接告诉我他得了肝癌,而且很可能活不过 半个月了。他把五千块钱给了我,让我给他处理后事,还让我每天给他送点稀饭, 连菜都不要。”   “他每天什么都不干,就穿着睡衣躺在门前的躺椅上。开始的几天,他还会 和我说点话;等到过了十几天,他就只能躺在那里听我说话;再后来,就连听我 说话都不行了,躺在那里像个死人一样,没有表情。”   看着晓雅还在期待着他说话,他接着说:“他最后活了快四个星期,比他自 己预计的要长一些。但那可是受罪啊,他还不肯吃止疼药,总是疼得满头大汗, 还有几次就干脆是疼得晕了过去。最后走的那天,我看到他没有出来晒太阳,就 感到了不对,发现他死在了床上。估计是晕过去了就没有醒过来。”   这一次,他没有看晓雅,而是用手臂擦了一下眼泪,接着说:“他走的时候 多可怜啊!本来那么一个富态的人,最后我把他抱上车去火化的时候,他的身体 轻得像一只鸭子。”   看到晓雅还是说不出话来,中年男子接着说:“你来了也好,这剩下的两千 多块钱给你,我给他料理后事没有花那么多钱。致远哥说了,你来之后事就都交 给你办就行了。你看,骨灰就在堂前桌子上的盒子里。”   说着中年男子从上衣口袋离掏出一摞钱放到了晓雅的包里。   “对了,致远哥还给你留了一封信,密封好了的,我也没看,应该是和处理 后事有关。你看看。”说完把信递到了晓雅的手里。   这是A城大学的一个信封,密封着,上面写着“晓雅亲启”四个大字,是老 师的笔迹。   晓雅接过信,身子有些颤抖,手抖的更厉害。中年男人从屋里搬出来一张椅 子,让晓雅坐下慢慢来。   终于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张A城大学的信纸,薄薄的一张,上面依然是老 师的笔迹。   “亲爱的晓雅:   我知道你会来,也知道你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所以让堂弟把这封信转交 给你。   离开A城的前几天,我开始咳血,腹腔肿胀的就更是厉害。还有,我的骨骼 也有了反应,疼得很。我没有去检查是否骨骼上也有了癌细胞。这已经没有必要 了,因为癌细胞已经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我整个的身体。   很抱歉,我切断了和所有人的联系,这会让你担心和不安。我这样做,是想 安静地告别这个世界。我回到了王家窑,住回了家里的老房子里。我在这里出生, 也想在这里告别。   年轻的时候我在法国留学,住所的旁边就是一个墓园,修整得像个公园。我 经常到这个墓园里散步,读那些墓碑上的文字。那时候我就发现,死亡才是永恒, 生存只是瞬间。所以,我也只是从瞬间走向永恒。   等待死亡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还要平静,我没有希望它晚点到来,也没有希望 它早点发生。每天早上,当阳光从土墙的窗户里照进来的时候,我都会对着肚皮 微笑着说:肝癌,你早!   摸着老屋的土墙,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我在这里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 又在这里什么也不带走地离开。我很幸运,能做到这一点。   我死后,请为我种一棵树,把我的骨灰撒在树下面的土壤里。这样,我身上 的分子就还能成为树叶的一部分,静静地看着这个美好的世界。” 【网里乾坤】∽∽∽∽∽∽∽∽∽∽∽∽∽∽∽∽∽∽∽∽∽∽∽∽∽∽∽∽∽ ◆           皇帝新装的寓意              ·贾 湛·   说看不见的皇帝新装存在很搞笑,然而说看不见的经络存在就不搞笑了,我 们的社会是如此的奇怪,就让我们从搞清该童话的寓意说起。   皇帝的新装这故事全世界家喻户晓,许多人在孩提时代就听过了。但在我们 的社会这个故事几乎天天还在发生。可见我们的教师们本身没有几个人理解它的 全部寓意,才让学生只把这个故事当成一般的笑料。   前几天听个邻居要求小区物管把她门前七八米的一个石墩搬走,原因是不吉 利。这与我以前听某人说,他门前有一电线杆不吉利很类似。昨天又有一个牌友 说,想买电厂附近的房子,但他说他看到电厂那几个烟囱不舒服很犹豫。我对他 说不要相信风水,这也相信则鬼也存在了,那你最好不出门,一出门就会撞鬼。 结果立刻遭牌友们的攻击,异口同声说要有敬畏,风水易经都是中国优秀文化。 我想这些牌友还很聪明,连对他们都说不通,就可想而知,在中国要普及科学思 想太难了。   猜想我们的老师在给学生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时,几乎是与网上这方面的 文章讲的一个道理,只会讲在专制社会皇帝爱虚荣,大臣不敢说真话,老百姓只 会俯首帖地听话。不会借这一个故事强调一个科学思想,即特殊断言要有特殊证 据。   特殊断言要有特殊证据是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科学思想。它是科学战胜迷信的 主要思想方法。科学知识从来就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都是在原来知识的基础上, 不断演绎,不断纠错,不断实验验证逐渐产生出来的。科学知识是一个不断增长、 不断精益求精和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不会没有错 误,也不是大全理论(不可能精确解释世上所有的事物)。但是不是有错就与其 它文化一样了呢?是不是因为不能包罗万象,就可以拿不能确定的非科学知识去 推理出可靠的知识了呢?或者是不是科学有局限,就可以听信随便什么大神怎么 说了,就可以不加怀疑老祖宗传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了,就可以听政治家用道德绑 架发号施令了,或随便怎么想怎么做都行呢?显然有点逻辑知识的人都明白,不 能这样。因为这样则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没有开化的原始社会。人类知识不管人类 处在什么阶段,都不可能没有错误。科学与其它文化的区别在于,科学在任何发 展阶段,都把人类知识中经受过实验检验,或没有相互矛盾并与经受无数感觉实 践的常识不冲突的部分,整理成最可靠的知识体系即范式理论,在这基础上发展 新的科学知识,同时努力发现原来认为可靠的知识中的错误,不断地修正。这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范式理论不仅越来越庞大,而且越来越精致。显然这样的 知识可以再怀疑,但一般没有特殊的证据推翻它们,依然属于可靠知识内容,科 学知识依然要在它们的基础上增长。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就去轻易否定,或随便 相信一些与科学体系相悖的论断,并以此展开新的理论,则这个社会与原始社会 一样混乱。混乱的意识形态和混乱的思维方式,让错误的知识的增长不亚于正确 知识的增长,则社会文明不能前进半步。   一些反科学的哲学和一些反科学文化人经常说科学知识总是要被推翻的,说 明科学知识不能保证正确,相反非科学知识中也有大量正确知识,而且科学与非 常科学都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所以科学不该有特殊地位。这种说法是错误地理 解了波普尔关于科学是猜想→反驳→猜想→反驳→…的过程。科学的确要不停地 否定,但并不是不停地循环否定,它是一个逼近真理的过程。对简单事物,要考 虑的因素较少,所以几乎人们早就认识清楚了,这部分知识几乎就是绝对正确的 知识(当代哲学的最大错误就是否定绝对真理的存在)。而较复杂的事物,考虑 的因素较多,所以要清楚地认识它们,一定较晚,因为要有一个多次否定的过程, 即一种理论出现后,人们不断地找出它的错误,不断地的修正,或尝试更好的理 论,最后才能确定。这种不断地修正,不是否定原理论正确的部分,所以不是循 环否定。只有事物复杂程度越过了一定的程度,或本身没有确定的规律;或人类 受认知的局限,才可能出现循环否定;或无法综合太多的知识点清晰地认知。但 不管有没有人们无法确定的认知,事物运动变化都与人的意识无关,有其自身的 规律。这就是科学所以依据的信仰,这种信仰完全不同于各种宗教迷信或一些政 治家强行把某个人为理论规定的信仰。各种宗教迷信和伟人理论其中不知有多少 错误,已发现的错误就有许多。而唯物主义其实早被实践证实,只是科学语言的 精确性,不能把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说成确定的断言,才把它称为信仰。说物 质与意识无关,并不是说意识不能作用于物质,只是说物质的存在和变化有它自 己的特点和规律,人想要控制某些物质系统的演变,就必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提 前。科学强调控制,但不是反科学文化人说的那样反自然。科学一直在用自然解 释自然这种唯物意识自发指导下前进。   现代哲学认为科学知识不是绝对正确的。理由主要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 的结论不是精确可靠。科学知识中有些核心知识(如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 许多确实是用不完全归纳法获得的。数学知识有时不把它看成科学知识,但几乎 公认是绝对可靠知识。这是因为它是建立在精确的人为规则(最初的核心知识) 基础上的,用的都是演绎逻辑和完全归纳。没有用到不完全归纳法,自然,推出 的结论与原有核心知识是完全一致(数学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其实是说数学理论中 的知识的一致性或无矛盾性)。然而数学知识能被实用,这本身说明了科学问题 中有许多问题是简单的,恰好存在一些与人为规则一致的简单规律(如各种守恒 定律恰好是数学对称问题造成的),使科学问题能成为数学问题,或者事物的某 部分属性之间的关系恰好满足数学规则。事实上几乎没有被逻辑和实验反复证明 的科学知识真正被推翻过。说牛顿力学被爱因斯坦相对论推翻根本就不正确,相 对论只是限定了牛顿力学的应用范围。科学知识可证伪,但不是一定能证伪,可 推翻但不是一定会推翻,所有逻辑正常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只要不把绝对真 理说成大全的正确理论,绝对真理一定存在。知识是人造的,但总有一些知识点 恰好正确地表达了某个客观规律,而能与客观规律一致的知识点就一定能经受住 历史的大浪淘沙。所以恰好能正确表达客观规律的知识点,不是想推翻就推翻的, 这就是我们讲的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大量成熟的科学知识推翻不了,这是非常简 单的道理,真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没有绝对真理。我们的社会如果不 是被当代哲学家们忽悠,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反科学?   必需强调的是科学中的错误与其它文化中的错误性质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 科学知识中的错误是少量的,是没有发现的错误,一旦发现错,就会纠正,并可 能因此而产生很大的跃进。而其它文化知识(如易经、风水、星相、算命、占卜、 跳大神和中医等)中的错是大量的,是常见的错,是由于古人还不懂逻辑学,不 能用逻辑知识分析造成的错。人的感性认识虽比动物好多了,但不足以认识较复 杂的问题。所以逻辑学没有诞生前,各行各业充满了错误知识。而一些旧行业中, 如今人们仍然可能是逻辑盲,既发现不了错误又别人指出后死不认错,或明知有 错却在利益的驱使不肯改正错误。所以象樊代明那样,能说出西医基于科学,中 医基于哲学,哲学高于科学,于是把中医说成比科学还正确,这样弱智的人能当 上科学院士,这是全世界的大笑话。   科学容不得错误,这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是一个道理。眼睛是一个精细的 结构,一颗沙子就可能破坏它的结构,所以必需排出去。同样如果已知科学知识 中有错,而不排斥,那么科学体系就会被破坏。这种破坏不只是在推理中遇到错 误的知识会导致推导出更多的错误的问题,而是对整个科学体制的破坏。科学体 制本来就是一个与错误作顽强斗争的体制。不可想象,科学家如果见到同行的理 论有错,只因对方有官场背景而不敢去指出,这样的科学家群体还能做成什么有 成就的事来。进一步地说,一个社会连科学家都不敢坚持真理,还有谁能坚持真 理?科学家应是全社会坚持真理的榜样,失去了这个榜样群体,不光是整个社会 失去了求真的气氛,而是失去所有真善美。善与美哪个不与真相关,比如你支持 还是反对中医骗子,是与你能否认识到中医药基本无效有关的。又如,你认为女 人裹小脚美不美,与你能不能认识到裹小脚不利于生命活力有关。   敬畏一词,现在也许是文章中出现最多的词之一了,但毛泽东时代我们的管 理层不用,我的文章一般也不用。敬是尊敬的意思,畏是畏惧或害怕的意思。对 自然和他人需要尊重,但不必要畏惧。就算遇到了灭顶之灾,畏惧也没有用,所 以畏惧不是一个好词。面对大自然,我们有许多未知,但对待未知,不是盲从, 而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坚持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勇敢探索。即使探索得不 到结论,也不去相信流言蜚语,这样才能保持科学的有序性和可靠性。其实古人 遇到的未知更多,面对众多的未知,古代民族有的勇敢向前,有的畏畏缩缩,大 多都是畏畏缩缩的民族一个个渐渐被淘汰,而勇敢接受挑战的能幸存下来。没有 科学的古代有一个特点,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 的更替可以明显的看出一个繁荣后的民族,会走向毁灭,很大部分原因是缺少科 学整理的文化产生了远比优秀文化多得多的垃圾文化,自然情况下人们逃脱不了 熵增原理的惩罚。而野蛮社会却没有这些垃圾文化的束缚,保持着原有的勇敢无 畏的野性,反而能战胜所谓文明民族。只有科学的诞生,人类社会才有可能自觉 地有效地文化扬弃,减少熵增,维持社会文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科学时代比古 代更需要反抗精神,因为科学知识的把握需要较高智商,所以科学发展水平越高, 把握真理的人相对比例就会越少,所以科学家如果面对错误不发声,则这个社会 产生的垃圾文化占比就可能比以前更大,社会就更容易腐败。   如今的人类文明虽然可以象保护动物那样保护弱者,但这是有限的。我们除 了努力去发现各种规律,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没有必要面对大自然畏畏缩缩。病 态的心理只能让我们不能保持理性,不按规律办事。比如你说看不见的鬼存在, 这种特殊判断只因说的人多,不加证明就相信了,那么你只能尽量不出门,出门 不知道要遇到有多危险的鬼(所有死去的人都是鬼,则鬼的空间密度不知多大 了)。人的感觉系统虽不是特别完善的,但人类能有文明且不断发展,正是因为 原始人的感觉系统就达到了万兽之王的程度,至少能应付简单的生活。看不见摸 不着的东西大概率不存在,这是现代人从老祖宗那里获得最大生理遗产。有人会 用新冠来说事,说新冠病毒看不见却存在,所以流行期间应该不出门。但普通人 看不见科学家却能看了见,你是有了科学家给出的特殊证据后,相信这个特殊存 在的。   科学是在感觉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能把握感觉经验不能感觉的知识, 是利用了原有的经验知识加新的发现进一步综合和细化。所以没有一个抽象的科 学知识与经验常识真正冲突的。爱因斯坦理论最能说明这点。说相时论是建立在 两个假设基础上的,这只是简略说法,完整的说是:除了那两个假设,全是建立 在已有的可靠知识基础上的。而且那两个假设在他发明那时代也是有充分的理由 说成立,只是还没被当时的科学界公认。   显然,你的科学素质如何,表现之一就在你是“信则灵”还是“特殊存在只 有拿出特殊证明来才能相信”。文明社会人们不能因为世上还有许多未知,就去 相信神秘者的语言,让我们社会常识无人敢整理(形成范式),这会让社会充满 不知多少荒唐,充满了多少骗子。特殊断言要有特殊证据。其中说的特殊证据是 什么意思呢?它不是指用什么一两个个案来佐证断言(中医经常用个人经验来证 明中药的有效性)。这里的特殊是强调的意思,这句话其实是说:你要人相信一 个重来没有听说过的奇怪说法,或一个与现有范式理论中某个知识点不一致的说 法,你就要有非常多的证据证明它,使它比要推翻的那个知识点能更好的与经验 知识吻合,能更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并使原来的科学范式理论更系 统化(一致性更强,完备性更好)。再拿爱因斯坦理论来说,爱的理论提出常人 想都没有想过的时间相对性问题。这个特别的断言有特别的证据吗?先来看看它 是不是与常识真的相悖。人们的常识认为运动的钟与静止的钟的快慢是一样的, 但这是因为人们没有高速下的经历,而爱的理论虽然说时间快慢与运动有关,但 在低速下的变化小到人感觉不出来。可见并不真正与常识相矛盾。相反承认了时 空的相对性却支持了光速不变和物理定律的不变性(推论被实验支持反过来支持 了原理的正确)。这让原来的理论更加自恰,如完全统一了动电(磁)和静电理 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存在不以人的观察角度而变化的真理,则加强了理论的 可讨论性(即通过讨论,完善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信息综合,得出可共识的知识)。 这一点不仅科学家认为重要,道德学家也认识重要。假如人类一点共识都没有, 各国的专制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道德标准,则世上哪有普世 价值。可见爱因斯坦的特殊断言有充足的特殊证据。   再来看看连看不见的经络都相信存在的中医粉是怎么拿证据的。其它可笑的 证据就不提了,因为有太多的文章反驳过,这里只反驳好象网上还没有见过的一 个论点。不久前,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传来一篇用模糊逻辑支持中医的论文,这位 同学一定认为:中医没有定义,只是不符合形式逻辑(二值逻辑),生活语言几 乎都没有定义,而生活语言通常是用的模糊逻辑,所以中医是用的比形式逻辑高 级的模糊逻辑。看了这篇文章后,更让我感觉中医粉就是一个逻辑盲。三值逻辑 多值逻辑模糊逻辑只是否定排中律,所以才把真值用多值表示的。什么时候否定 同一律和矛盾律了?中医的问题不只是概念模糊的问题,而且是因没有定义导致 概念混乱的问题。比如说冷热是一个模糊概念,因为不能准确说温度达多少度是 冷或热。但你把冷热一词用到性冷淡上去,那不是概念模糊问题了,而是偷换概 念,不遵守同一律的问题了。中医就是类似这种连概念都混乱不堪的理论。拿其 中最基本的阴阳概念来说,它不是象太极图那样阴阳连续变化产生模糊性的问题, 而且把许多不相干的属性混杂在一起,导致使用中医理论者无法保持同一律的问 题。比如,中医的阴既有背阳的意思,又有温度低的意思,还有女性的意思,还 有性格柔弱的意思,还有许多截然不同的内涵,这让谁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理论? 相反骗子却可以用这理论乱联系,使他的所有结论都让人无法推翻(哲学叫不可 证伪)。而弱智却可以利用其混乱写出弱智论文来让弱智评委无法否定他的观点 是否正确。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每个人用词含义常有很大不同,很模糊。有时人们 确实是用的类似模糊逻辑思考问题,但大多还是用的形式逻辑,只是每个词句的 含义都需要猜想,猜想对了交流有效,猜想错了,交流无效,越聪明的人群信息 交流效果越好,越愚蠢的人群再多的交流也不会知识有多大的增长,谣言大多源 于错误理解的信息交流。显然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科学中一般逻辑是最常用的,由 于生活语言常常只处理常遇到的事,所以生活语言的不确定性并不太影响简单生 活,相反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性。但科学研究可不一样,不管是用二值逻辑还是多 值逻辑,都必需严格遵守逻辑才能进行。我在反驳我同学的上述问题时,我还举 一个我们专业能判断的例子:我们说导体可导电,绝缘体不能导电。我们是否可 以推出非导体不能导电?不能,因为导体与绝缘体是反对关系的概念,不是矛盾 关系的概念,而导体与非导体是矛盾关系的概念。已知反对关系结论是推不出矛 盾关系的结论的。我们知道半导体也可导电,这是基于实验得出的。不是上述推 理得出的。可见要想正确运用逻辑,搞清概念和搞清概念之间关系多重要,如果 名词概念都不加定义,又如何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虽然用到科学范式一词,但本人并不赞同库恩科学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 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因为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认为科学理论只是暂时的,不认 为科学是自然规律的正确表达,不认为它在逼近真理。我反对科学的跃变,因为 这将支持“科学只是人为的理论”。科学确实是人造的,但它要不断接受实验和 实践的检验,还要尽可能排除不自洽的部分,所以它必将越来越让理论与客观现 实一致,而形而上学或伪科学是没有这一系列逼近真理的程序的。   本文并没有什么新意,是我一贯反对当代哲学界没有绝对真理论的进一步阐 述。这问题我为什么觉得特别需要阐述清楚,是因为所有腐败政客和骗子之所以 敢于说谎,敢于网络禁言,敢于跨省抓人,敢于组织五毛七毛,敢于组织监狱水 军,敢于搞阴谋论混淆视听…,只有一个本质原因,那就是这些人不认为有绝对 真理,没有真相,甚至没有现实存在,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世界是强者的。这部 分人在中国有那么多,真让全世界人民感到害怕。 ◆      中药的前途在于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            ·Feikao·   2月25日我写过一个帖子提出,随着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形势好转,各种 鼓吹中医的喧嚣都会乘势而起,争功的,吹捧“大师”的,吹嘘自己的,贬低西 医的……特别令他们自豪的是中医已经覆盖90%以上的新冠病毒病例,似乎抗 疫斗争的成果大半要归功于中医药了。   但冷静思考一下,中医的功劳在哪里呢?在预防疫情传播吗?恐怕中医自己 也不敢这么讲。谁都知道,病毒传播的阻断,是全国人民(特别是湖北人民)付 出了巨大的代价,用封城、宅家、停工停产停交通、社区严控等措施才取得的。 如果仅凭中医就能阻断,何必要付出这些代价?是中医药大幅度降低了病死率吗? 我们宏观地看一下,截止到19日,世界各国疫情死亡8000例以上,确诊20万以上, 病死率差不多是4%,正好与中国相同。也就是说,中国疫情的病死率是各国的平 均值,属中等水平,和欧洲的英国、西班牙差不多,比起我们的近邻日本 (3.6%)、韩国(0.6%)都有所不足,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优势。那么中医的疗效究 竟体现在哪里呢?   讲到疗效,中医的传统就是讲个例,讲故事。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是2月下旬 一个中医院士讲出来的,叫做“李文亮和他的同事,两种治疗,两种结果”。说 的是李文亮感染病毒时没有中医介入,所以死了。后来他的同事又有三人感染, 病情较重,却在中医教授和院士的治疗下大为好转,其中两个已完全复原了。可 惜事实很快打脸,到3月中李文亮所在医院又有3名医护人员病死,显然是中医 治过的。是不是大师说的那三个人,我不知道,但显然“两种治疗两种结果”是 不成立的。   平时讲个例对普通百姓还是挺有诱惑力的。只是这次疫情病人数以万计,这 个老方法难以服众。我们再看一看媒体上对中医疗效的其它说法吧。   第一种:“中医已经覆盖90%以上的新冠病毒病例”,据说全国中医药参 与疫情治疗的比例达到92.41%,连最低的武汉市也达到89.10%。一 些媒体认为,这证明了中医有效,战胜疫情的功劳应首先属于中医。   对此早就有人质疑:中医药的有效率真的这么高,为什么中国的病死率没有 远远优于世界各国?难道其它国家病人也吃了中药?   这种说法的漏洞之一是没有提到西医参与率。它把凡是用了中医药并且痊愈 的人,都算成了中医药的功劳。其实这种方法以前就有不少中医用过:一个肿瘤 病人不管做过什么手术、化疗、放疗,只要吃过中药并且病好转了,都算做中医 药的功劳。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样的癌症,他们都能举出一些成功的案例。仔细翻 一翻他们用来炫耀的案例就会发现,除了编造的,几乎都是这种例子。   漏洞之二是回避了新冠病毒疫情是“自限性疾病”这一事实。早就有人指出, 新冠病毒病人80%左右是轻症,这些病人几乎都能自愈。死亡的是6%左右 的危重病人的大约一半。如果把自愈的和经过“西医”支持治疗挽救的病人都算 成中医的功劳,那么“有效率”达到90%以上实在不算稀奇。   尽管漏洞明显,在媒体上这种说法仍然不少。   第二种是一种流行说法:“武汉地区在疫情爆发的前期几乎没用中药,因此 死亡率较高,后来普遍使用了中医药,死亡率就下降了。”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众所周知,疫情刚爆发时,武汉地区的医疗力量难以应 对,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医治,这是造成早期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后来在数 以万计的全国医疗人员和大量医疗物资的支援下,所有应收应治的病人都得到及 时收治,这才使死亡率下降。这些客观条件统统不管,只是指责早期不重视中医 治造成死亡率高,这是对拼死拼活抢救病人的武汉地区医务人员的极大不敬。   第三种:“某某省的死亡率比湖北省低,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用了中药。”   对此我们要问:山西省的死亡率是0,难道也是吃中药的结果?如果确是中 医的功劳,别的省为什么做不到?是别的省的中医不如山西吗?显然这是说不通 的。病死率的高低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并不能只用中医水平解释。更何况前面 提到的,日韩以色列等比我们的病死率低的国家不是一个两个,难道是因为他们 中医的水平比我们高吗?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第一种说法的错误是因为没有对照。第二种说法是使 用了历史对照,第三种说法使用的是外部对照。   “对照”是临床试验规范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历 史对照和外部对照只是等级较低的经验,并不是评价疗效的“金指标”,也不能 成为一种药物疗效的可靠证据。真正的“金指标”是按照“可重复、对照、随机 化”原则进行的临床试验,也就是具有合理样本量的、按照随机分配设置对照组 的临床试验。如果是双盲的和多中心的就更理想了。这样的试验只要有一次,就 可以得到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承认的结果。   为什么要有对照,这个道理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特别是对于新冠肺炎这种 自限性疾病。那种不设对照,声称所有痊愈的病人都是靠中医药治疗的说法,无 异于欺骗。   为什么外部对照和历史对照不足为凭,有人可能还不清楚。一种疾病的治疗 效果,往往是多个因素决定的。那个武汉市前期病死率较高的说法就有众多因素 没有考虑到:①计算过程有误差:有资料称,武汉封城时超过八成的患者没有就 诊,计算病死率的分母被大大缩小了,导致病死率偏高。②爆发初期病人大量涌 现救治不及。③医生初遇新型病毒缺乏经验,后期全国支援了大批高水平急症科 医生导致病死率改变。此外还应考虑病毒毒性是否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哪一个 都可能导致病死率发生重大变化,凭什么归因于中医覆盖率这一个因素呢?外部 对照也有类似的问题,也是没有考虑众多因素的影响。历史对照和外部对照之所 以不能成为评价疗效的“金指标”,就是因为它不能屏蔽治疗之外其它因素的影 响。为了将复杂的多因素问题简化为单因素问题,临床试验规范中提出了“可重 复、对照和随机化”的原则。所谓随机分配,以1:1的试验为例,就是用统计 学的方法,使得每个病例都以0.5的概率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这样从概率 上说,保证了每一种影响因素(无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在各组都是均衡可比 的。例如性别,这种分配方法保证了两组的性别比大体是相同的,就不必担心性 别对疗效的影响了。其它因素也一样。这样,由于其它因素都是均衡可比的,只 有治疗因素不同,多因素问题就变成了单一因素的问题,当试验结果表明两组的 疗效有显著差异时,我们可以将这个差异唯一地归因于治疗方法的不同。这就是 前瞻性研究(临床试验)与使用外部对照或历史对照的回顾性分析的主要区别。   也有资料模模糊糊地说:“对比类似条件下108例病例发现,西医治疗转 重率在10%左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转重率约为4.1%。”如果不做随机化临床试 验,所谓“类似条件”岂不是瞎说?还有一些宣传说,他们的中药与对照组相比, 中医药组轻转重症率降低了百分之几,轻症病人平均住院日期缩短了几天。这些 资料并没有说明对照组是如何产生的,从他们提供的两组样本量的比例看,不像 是随机化临床试验,很可能也是历史对照或外部对照的回顾性病例总结。更何况, 如果中医药能降低轻症病人转成重症的比率,那也应该最终反映在病死率降低上, 否则有什么意义?   总之,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项较大样本、随机分配对照的中医药临床试验能 证明中医药对新冠病毒肺炎有显著疗效的。世卫组织至今没有把一项中医药推荐 给焦急等待的世界各国,这与国内中医药的欢呼声形成巨大反差。中医参与治疗 了8万以上的新冠病毒病人了,讲到疗效时至今只能用个例、覆盖率,回顾性的 外部对照或历史对照说事,这怎么能算是科学的证据?从前面对临床试验规范的 介绍可以看出,“可重复、随机化、对照”的原则只是评价疗效的客观标准,是 现代医学的基本要求,与中医中药还是西医西药没有任何关系。中医药没有理由 不遵守这些规范。鼓吹中医的人故意不提这些,却把这些标准歪曲成只是“西医 ”的标准,中医药不必遵守。更有一些人干脆把要求中医药遵守现代医学规范说 成是美国人要消灭中医,是外国人和国内的利益集团打压中医,真是让人无语。 光靠“阴谋论”就能永远混下去吗?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为中医药进行现代医学的临床试验创造了百年难遇的机会, 方舱医院又给中药的大规模试验创造了难得的条件,无论是中药成药还是方剂, 无论是盲法还是开放试验,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大好条件。可惜的是,多数中医 人没有利用这个机会。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现代医学 的示范之下,中医药也在发生着改变。前几天看到消息说,这次抗疫斗争中已经 有300多项正式登记的临床试验。据说有一项双黄莲口服液的试验是大样本、随 机对照、盲法的试验,十分难得。试验结果还没见到。我非常希望这项试验能成 功证明双黄莲口服液的疗效。只是,如果它成功了,就把其它中医推到了一个尴 尬的地位:双黄莲口服液能成功进行规范的临床试验,你为什么不能?很多人用 中医药的特殊性作为拒绝的理由。其实只有方剂对于双盲是有些困难的(也不是 不能克服)。但为什么单盲的试验也不做?非盲开放的试验也不做?这次新冠病 毒的“西药”临床试验就有不设盲的开放试验,可见盲法的困难并不是不做正规 试验的理由。   这场抗疫战争中医药能大出风头其实是钻了个空子。对于“西医”,任何药 物没有经过临床试验是不能用于临床的,个别“同情使用”也需要经过批准。所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新的疾病一出现,“西医”就一时面临无药可用的窘态, 只能支持治疗。中医却没有这种规定,什么病它都能治,各种药物都能上。据 说这是因为中医是“对人不对病”,“扶正祛邪”的原则永远正确,可医百病。 这样一来,抗击疫情就变成了中医大展身手的机会,迅速占领了90%以上的阵 地,给予了多数患者(特别是轻症患者)安慰性的治疗——当然这也是一大功劳。 但若说这就是战胜了新冠病毒,恐怕就言过其实了。迄今为止,中医药既没有 抑制病毒的扩散,也没有明确的降低病死率的证据,却已高呼胜利、高奏凯歌了。 可全世界都知道胜利远未到来。各国都在夜以继日地开展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每提前一天,就会少死很多人, 少损失许多人力物力!全世界人民,也包括中国人在内,都在急切地盼望他们 的研究成果。新的疫苗和真正能治愈病毒的药物才是人类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标 志。“西医”一定会尽快填补这个空白。到那时中医占领阵地的“胜利”不过是 过眼烟云。那时如果中医再想起来做新冠病毒的中药临床试验,就不能用安慰剂 做对照了,就得用新的“西药”做对照(否则伦理不允许)。化学药品的更新换 代是无止境的,老药会不断被更有效、更便宜、副作用更小的新药代替,绝不会 一种药品用几百年,还自觉博大精深永无止境的。   可以预见,到了疫情消退那一天,在中国,中医的“胜利歌声”会更加响亮, 中医的“中兴”浪潮也会一哄而起。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一大批真假难辨的“神 医”、“大师”纷纷登场。那些张悟本、胡大师、王仙姑们的子孙都会重返舞 台上演大戏。无数“民间郎中”会拿出各种偏方奇药要求认祖归宗(因为“高手 在民间”)。已经有一个人自称医治了3000个病人全部3天见效的,还有一 个针灸穴位加注西药的,这只不过是开场锣鼓。网上已有难以计数的民间医师在 推荐自己的药方贬低别人的方子,就连风水大师、游方道士都要来分一杯羹。已 经看到的就有“一个道士治疗癌症的秘方”、“海涛法师的除癌咒”、靠易经预 言疫情、“祖传中医第7代传人”……   钟南山院士已经发出呼吁:“中药要敢于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他希望中 医人珍惜这个机会,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改造中医,开辟新天地。他用的是“敢于 ”一词,可见在他眼中,有些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可惜他 的呼吁只得到一些冷嘲热讽。中医药轻易放过了这次百年难遇的机会,以后醒悟 过来想再找这种机遇,难了。   2020 年3月19日 【网萃】∽∽∽∽∽∽∽∽∽∽∽∽∽∽∽∽∽∽∽∽∽∽∽∽∽∽∽∽∽∽∽ ◆       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十九~廿二)             ·程 鹗·   (十九)暴胀的宇宙   1979年,正在重新打开国门的中国大陆吸引了大量海外华裔的注意力。 戴自海作为最年轻的成员参加了一个由杨振宁和李政道(Tsung-Dao Lee)召集、30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组成的访华团,从年底开始在中国旅行 6个星期,访问各地的科研机构。   他们的行程包括1980年1月初在广州市郊区从化温泉举行的一个基本粒 子物理讨论会。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第一个大规模国际物理会议,有50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裔物理学家参加,是中国物理学界与国际重新接轨的一次里 程碑意义的盛举。   对于年轻的戴自海来说,他得以重返童年时便离开了的故土,再次见到留在 上海、已经许多年未见的奶奶。   古斯对地球另一边的这个时代性变迁没有感觉。他只知道他的合作者要去一 个遥远、闭塞的国度,会失去联系近两个月。因此,他们必须在那之前完成论文, 以免夜长梦多。   其实,古斯自己几个月前已经离开了康奈尔,横穿美国搬到加州的斯坦福直 线加速器国家实验室。那也是戴自海给他出的主意。国家实验室有一年期的博士 后资助比较容易申请。在已经有康奈尔三年博士后资助的中间找这么一个机会, 可以将博士后生涯再加上一年。同时也可以开阔眼界结交朋友,为找工作增加门 路。戴自海自己去康奈尔前就在费米实验室呆过一年,在那里迷上了大统一理论。   位于斯坦福的这个实验室拥有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加速器,正在开展一 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是大统一理论的重要实验基地。古斯在这里遇见更多的行家 里手,经常一起讨论切磋,受益匪浅。他和戴自海则保持着经常的电话联系,紧 锣密鼓地工作着。   直到那年11月底,他们才找到了利用过冷的延迟相变避免磁单极问题的诀 窍。戴自海随之好奇:这样的延期相变对宇宙膨胀本身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在宇宙模型上,牛顿和爱因斯坦两位泰斗都曾有过同类的低级失误,把不稳 定的数学解当作物理的实际。牛顿以为只要宇宙无限大、星星无穷多就可以相互 抵消引力的作用有个稳定的世界。爱因斯坦则把引入宇宙常数后的一个不随时间 变化的解作为现实的宇宙。但这两种情形都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不稳定态”。   就像要在陡峭的尖顶上平衡一块巨石,在数学上是可能的。但巨石的势能很 大,又没有稳固的支撑,总会自己滚落下来,所以说那是不稳定的。滚落到山脚 下后,巨石的势能处于最低状态,不会再自己跑回山上去,因此那才是“稳定态 ”。一个系统处于不稳定态——如果可能的话——只会是暂时的,它总会自己向 稳定态转变。   不过,巨石从不稳定的山顶上向稳定的山底滚落的过程中也可能被山坡上的 沟壑、树木等障碍物阻挡而被卡在半山腰,这时它处于一种介于稳定态和不稳定 态之间的“亚稳态”(metastable state)。在经典物理中,亚稳态的系统需要 外界的帮助获取动能,克服阻挡它的势垒,才能继续走向稳定态——比如有人推 动了石头,让它继续滚下山去。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还没有结冰而进入的过冷状态也是一种亚稳态。一旦有点 干扰,这样的水会迅速地结成冰而达到稳定态——发生了延迟的相变。   同样地,当古斯和戴自海为了解决磁单极问题设想让宇宙进入的“过冷”状 态也是一个亚稳态。只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大统一理论有自己的词汇:能量 最低的稳定态叫做“真空”,不是真正稳定态的亚稳态则叫做“假真空”( false vacuum)。   亚稳态中的宇宙当然无法指望会有什么人来把它推出来,也不可能有什么外 来干扰。但在量子世界中,还有另外克服势垒的套路:宇宙可以通过“隧道效应” 直接从假真空过渡到能量最低的真空,那就是当年伽莫夫用来解释原子核衰变的 途径。   戴自海好奇的是,宇宙在完成这个相变之前、被“卡”在假真空中的期间, 还会“正常”地膨胀吗?   12月6日的晚上,古斯在他妻子和儿子都睡着了之后,照例独自坐到桌前, 开始以数学的方式推导这个假真空中的宇宙。   普雷斯基尔已经推算过,如果宇宙经历的是正常的相变,就会产生大量的磁 单极。它们的引力作用非常大,能让整个宇宙坍塌。古斯和戴自海的延迟相变则 避免了那么多磁单极的出现。   而他们的宇宙进入过冷状态时,也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伴随对称性破缺而现 身的“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物理学家还要等近40年才能在实验中 证实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但在理论上他们并不存疑)。古斯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假 真空中的希格斯粒子表现得正好与磁单极相反:它们具备负压强,或者说是含有 一种不明来历的能量,不仅不会造成宇宙坍塌,反而会推动宇宙急剧般地膨胀: 宇宙的大小不再是与时间成正比的匀速增大,而是会呈现指数增长。   说起指数增长,不能不提起印度传说中那个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向国王索取 的报酬: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麦子,第二个两粒,第三个四粒……。不知利害的 国王没料到这样的结果会让他倾全国之力也无法满足这个需求。   古斯这个假真空中的宇宙也是同样地增长着:每10^-37秒的“短暂一刻” 相当于棋盘上的一个格子,宇宙的大小会增加一倍。国际象棋的棋盘只有64 个格子,大臣索取的麦子数目也就只翻了64番。古斯估算他的宇宙的大小会在 总共10^-35秒的时间内翻100多番,变成比原初1050倍。   在“正常”的宇宙大爆炸模型中,这么一点时间内宇宙的大小只会增长10 倍。   这时已经是凌晨1点,古斯因为这个结果大为震惊,毫无睡意。   他当即回忆起狄克那个让他印象深刻的讲座。宇宙是否平坦取决于宇宙中物 质的密度是否接近于临界密度值,也就是Ω是否接近于1。狄克指出宇宙要有今 天的平坦,大爆炸后的一分钟时Ω必须介于0.999999999999999和 1.000000000000001之间。似乎只有鬼斧神工才可能这么碰巧。   当宇宙的大小在指数增长时,其密度显然会随之剧烈变化。古斯凭着记忆重 复了狄克的演算过程。果然,他发现在他这个新的宇宙里,Ω在指数增长的过程 中会急速地趋近于1。因此,在这之前Ω可以是任何数值——无论是成千上万之 大,还是几万分之一之小—— 在这么个延迟相变之后、宇宙开始“正常”膨胀 过程之际,Ω的数值一定会不大不小,就是1。   因此那不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特别运气,而是延迟相变过程的必然。他几乎是 在无意中解决了狄克的难题。今天的宇宙是平坦的,是因为当初有过那么一次指 数增长的剧烈“拉伸”,把以前可能有过的任何皱褶、沟壑都给拉平了。   第二天一早,没怎么睡觉的古斯骑自行车直奔办公室。他只用了9分32秒, 创下自己的最快纪录(古斯坚持记日记。无论工作、生活,事无巨细均有案可 查)。   在查找资料、仔细验算了晚上的推导之后,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辉煌的领 悟”(spectacular realization):超冷可以解释宇宙今天令人难以置信的平 坦,因而解决了狄克讲座中的难题。在“解决了”之前他曾写下“可能”(may) 二字,稍后又划掉了。   长途电话那头的戴自海却没有反应。狄克讲座的那天,戴自海到得晚,远远 地坐在角落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时他的心思也不在听他朋友的新发现。他 已经在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只希望古斯不要分心,先完成他们的论文再说。   古斯同意不在已经基本完稿的磁单极论文中节外生枝。他们终于在戴自海动 身的前一天寄出了论文。电话上道别时,古斯提出他大概不能坐等几个星期,问 戴自海是否介意他自己单独来研究、发表这个平坦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戴自海还 是没能领悟到古斯那番激动背后的重大意义。他们刚刚共同经历过被他人抢先的 苦楚。他理解古斯的处境,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戴自海没料到,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古斯推上大统一理论的快车之后, 自己竟这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人生机遇。   古斯没有花费精力去为自己的新发现找一个好名字。也许因为1970年代末的 美国正处于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控的泥潭,他把宇宙的这个指数性急速增长的 过程就叫做“(通货)膨胀”(inflation)。中文里的“膨胀”(expansion) 一词已经被用了,于是把这个新的概念翻译为“暴胀”,意思上倒更为贴切。   戴自海离开之后,古斯在一次午饭时碰巧听到两个同事谈论一篇关于视界问 题的论文。那时他对这个困扰天文学界的难题还一无所知。当他搞清楚这个问题 ——相对方向的微波背景辐射源互相超过了光速可以传播的距离,从来没有机会 达成热平衡却处于同一个温度——并回家思考一番之后,不禁哑然失笑。   传统大爆炸理论中的宇宙大小是匀速增长的。我们的视界,也就是我们今天 所能看到的宇宙,包含着彼此不在同一个视界中的空间所在。这些地点即使在过 去也没有在一个视界之中,因此从来、永远不会有机会互相交流。   但在暴胀理论中,宇宙的大小变化巨大,在暴胀之前只是暴胀后的10^50分 之一,这是一个超越想象能力的比例。他估算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宇宙之内的所有 空间点在暴胀之前都“挤压”在半径只有10^-52米的、实在是小得可怜的空间里 (相比之下,(那时还不存在的)质子的半径约为10^-15米)。那时以光速便可 以轻松地抵达这个狭小空间的每一个“角落”。或者说,我们今天的视界,无论 是哪个方向上最远的地方,在暴胀之前也都互相包容于同一个视界当中,也就在 那时达到过热平衡。   微波辐射出现在大爆炸之后的38万年。那时候宇宙中遥遥相对的两个地点 已经彼此离得很远,永久性地失去了联系。虽然它们不可能再“相逢一笑”,但 毕竟在“渡尽劫波”的暴胀之前曾是亲兄弟,自然有着同样的物理特性。   于是,暴胀的概念同时解决了大爆炸理论的两大难题,似乎还都“得来全不 费工夫”。   1980年1月23日,古斯在实验室举办了一个小讲座,第一次将他的新理论系 统地公布于众。他回顾了与戴自海合作的如何用过冷的延迟相变解决磁单极问题, 然后指出这个相变导致宇宙的暴胀,可以同时解决宇宙的平坦、视界难题。他连 续讲了一个半小时,比通常的讲座时间愣是膨胀了百分之五十。   也正在实验室访问的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宇宙学家科尔曼(Sidney Coleman) 听得津津有味。当古斯事后请教科尔曼如何缩减他讲座的篇幅时,科尔曼竟答曰: “字字珠玑,啥也别删。”(“Nothing; every word was pure gold.”)科尔 曼随即在他朋友圈子里大力举荐这个新成果。当天,古斯便接到一系列邀请他去 讲学的电话。实验室也当即决定将他的博士后资助延长三年。   就在戴自海回美国之际,古斯离开斯坦福,也开始了他一个人长达几个星期 的巡回演讲之旅。在一次讲座中,夸克模型的发现者盖尔曼(Murray Gell-Mann) 只听了一半便领悟了,禁不住站起来惊呼:“你解决了宇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还有人传话,温伯格在听到这个发现时火冒三丈:他气愤的是自己怎么没能想到 这个主意。   当然,古斯的收获远远不止于赞赏。在斯坦福的第一次讲座仅仅两天后,他 便收到了东部常青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招聘他为助理教授的通知。随后,正式 的聘请几乎雪片般飞来,其中包括首屈一指的哈佛、普林斯顿等等。他在斟酌比 较条件优劣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没有动静。几经犹豫之后, 他终于壮起胆子给那里的教授打了电话,结结巴巴地问道:我知道你们今年没有 名额,我也就没有申请。不过如果你们愿意……。第二天,麻省理工学院就正式 回了话,而且开出了最好的条件:越过助理教授直接聘他为副教授。古斯终于如 愿以偿。   旋风般的大半年很快过去了,他还没机会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论文发表。当然 他已经不再担心被他人抢先,暴胀理论和他的名字早已一起口口相传。但他这时 也有了更深一层的忧虑。当他终于动笔时,论文的标题是《暴胀宇宙:视界和平 坦问题的一个可能解决方案》(Infiationary universe: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horizon and fiatness problems)。   那“可能”二字的再度出现并不完全是谨慎,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 这个让整个学术领域兴奋无比的新理论其实存在着可能是致命的缺陷,也许压根 就不靠谱。   当一罐水开始结冰时,水中不同的区域会各自开始结晶,形成一个又一个分 立的冰泡泡。这些泡泡慢慢增大,互相碰到一起时合并,直到所有的泡泡都融合 为一体。这时所有的水都结成了冰,便完成了相变。(水在摄氏100度时转化为 气态时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而沸腾。这个相变过程比结冰时的泡泡更为直观。 除了相变温度的方向不同,机理是一致的。)   宇宙的大统一对称自发破缺时的相变与水结冰过程类似。古斯设想宇宙在通 过隧道效应开始其延迟的相变时,也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稳定态(真空)泡泡在 亚稳态的希格斯场中出现,它们像水中的泡泡一样各自增大后相遇、合并。当所 有的泡泡都合并成一个整体的稳定态时,相变——暴胀——便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泡泡在碰撞、合并时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有质量的粒子 和反粒子,正好便是温伯格在《最初三分钟》中所描述的大爆炸过程所需要的初 始条件。只是现在他知道这时的宇宙密度参数Ω严格等于1,而且视界中的所有 空间点都已经处于热平衡。   这一切在古斯最初的演算中合丝合扣,无懈可击。只是他忽视了自己发现的 宇宙暴胀本身却也在同时破坏着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变中的泡泡是随机分布的。当泡泡相互合并产生粒子时,这些粒子会集中 在泡泡碰撞的地点,在整个空间中并不均匀。古斯设想的是,泡泡们的碰撞会发 生得非常地快,产生的粒子再度快速地互相碰撞、散射,立即就会弥漫于整个宇 宙空间,不再有不均匀的痕迹。   问题是,在泡泡们碰撞的同时,宇宙本身在暴胀。泡泡之间的距离因而在急 速地拉长而失去接触。这样,泡泡碰撞产生的粒子也没时间、机会再重新恢复均 匀(也就是热平衡),而应该在空间分布上留有明显的差异。这与今天对微波背 景辐射观察的结果不符。   这个结果颇有讽刺意味。古斯在成功地用暴胀解释了我们视界中的宇宙为什 么处于热平衡的老问题之后,却又因为暴胀带来了宇宙其实不应该处于热平衡的 新问题。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暴胀的宇宙大小呈指数式增长。与那位大臣棋盘上的麦 子一样,这是难以想象的速度。自然,这个膨胀的速度很快会超过光速。这本身 并不是问题,因为宇宙空间的膨胀不传递物理信息,即使速度超光速也没有违背 相对论。但空间中的泡泡的增大却是物质、能量的运动,不可能超光速。因此相 变中的泡泡增长的速度会远远落后于空间的膨胀速度,以至于泡泡之间的距离会 愈来愈大,永远也不可能全部碰到一起合并。这样的宇宙会永久性地布满了众多 的泡泡,无法完成相变,无法停止暴胀,永远地被“卡”在一个假真空里。   这既不是古斯的初衷,也不是今天的现实。   古斯直到1980年的8月份才写完这篇论文,次年1月正式发表。他在阐述暴胀 宇宙如何解决大爆炸理论两大难题的同时,也一再指出这个新理论自身附带着一 些“不可接受的后果”。他不得不为自己发表这个结果找理由:一个能同时解决 磁单极、视界、平坦三大难题的新思路——即使结果颇为荒谬——也值得引起更 多读者的注意。最后,他希望能有人据此发现某种新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avoids these undesirable features but maintains the desirable ones.”),解救他的暴胀理论。   私下里,他长出一口气。好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合同已经签定,他至少有 足够的时间再慢慢想办法,暂时不需要担心生计和前途。   他的运气也不错,期盼中的救星很快就出现了。这个好消息也来自地球的另 一边。不是开放中的中国,而是还在铁幕后的苏联。   (二十):泡泡中的宇宙   古斯在斯坦福第一次讲解他的暴胀理论之前专门恶补了一番温伯格的《最初 三分钟》,以免在这个他并不熟悉的初始宇宙领域露怯。除了临时抱佛脚的知识, 他对宇宙研究的历史着实不那么了解。   他因此不知道,早在他出生30年前,德西特就已经发现了一个指数增长的 “暴涨”宇宙。那就是当初紧跟着“爱因斯坦宇宙”之后的“德西特宇宙”,比 弗里德曼、勒梅特等人的膨胀宇宙还早很多。   只是即使德西特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一个暴胀的宇宙。他一直以为他的模型与 爱因斯坦的同样,都是随时间不变的,只是他的里面有莫名的红移现象。后来还 是勒梅特在沙普利指导下做博士论文时才证明了德西特的模型其实是一个加速膨 胀的宇宙,解释了其红移的来源。   哈勃通过观测证实宇宙的确在膨胀之后,爱因斯坦和德西特都立即放弃了自 己的模型,转而支持弗里德曼、勒梅特的膨胀宇宙。他们当初的模型也就被束之 高阁,再无人问津。直到1970年代末,苏联的一位年轻人斯塔罗宾斯基(Alexei Starobinsky)来到英国的剑桥大学访问,与霍金(Steven Hawking)合作研究 宇宙的起源问题。   霍金在1960年代作为研究生进入剑桥大学时,曾一门心思要师从霍伊尔研究 当时正红火的稳定态宇宙。死板的剑桥却不允许学生自己选导师,给他分配了另 一位教授,令他极为沮丧。但更大的打击随之而来:他被诊断患有肌萎缩性脊髓 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被告知只有两年可活。   乃至1979年,霍金不仅还活着,更被聘请担任也许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学术职 务: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也叫做“牛顿的席位”。这时的霍金已经崭 露头角,成为广义相对论的新星。他的一个著名成就是与彭罗斯(Roger Penrose)一起在数学上证明广义相对论在宇宙起源时的那个数学奇点不可避免, 由此终结了霍伊尔稳定态宇宙以及狄克等人钟情的来回振荡宇宙等一些试图避免 那个奇点的努力。   但对物理学家来说,奇点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这只是表明了广义相对论本 身的局限。霍金认为唯一的出路是引入量子力学概念。斯塔罗宾斯基便是在引入 量子修正时发现一个宇宙可以指数式加速膨胀的方程。他把它称做宇宙最初期可 能经历的一个“德西特阶段”(de Sitter phase)。除了理论上有趣之外,他 没有发现这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回国后,他才用俄语发表了这个成果,在苏联 之外基本上无人知晓。   1962年,苏联的三位著名物理学家泽尔多维奇(Yakov Zeldovich)、金兹 堡(Vitaly Ginzburg)和卡皮察(Pyotr Kapitsa)联名向苏联科学院提交了一 份调查报告,指出李森科在苏联推行的生物研究是伪科学,并抗议他利用政治权 力打压、迫害甚至肉体消灭科学界持不同意见者的暴行。1965年,物理学家萨哈 罗夫(Andrei Sakharov)也在科学院大会上发表讲话斥责李森科。这些科学家 的行动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李森科在苏联科学界长达40多年统治的垮台。   相对于几乎被完全摧毁的生物学界,苏联的物理学界一枝独秀,保存了相当 的人才和活力。当年曾导致伽莫夫叛逃、朗道坐牢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挂帅 并没能延续多久。二战之后核武器和军备竞赛的需要为物理学家提供了有效的庇 护,保证他们相对优越的科研条件。由于交流的匮乏,苏联和西方的物理学家往 往“各干各的”,保持着两个分立而平行的进展轨迹。   泽尔多维奇曾经是苏联核武器项目的技术领袖。他后来将热核爆炸的新知识 与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结合,在苏联开辟了现代宇宙学的研究。他培养、影 响了其后一整代的苏联宇宙学家,成为该领域的开山鼻祖。霍金便是在1973年访 问莫斯科时,看到泽尔多维奇和他的学生斯塔罗宾斯基正在做的工作受启发而发 展出他那著名的“黑洞蒸发”(black hole evaporation)理论的。   1970年代,曾经在泽尔多维奇的领导下研制核武器,因为他们的贡献被誉为 苏联的“氢弹之父”的金兹堡和萨哈罗夫因为各自的“问题”都离开了军工业, 转向纯理论研究。他们俩都在苏联科学院历史悠久的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供职。 因为萨哈罗夫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异议人士”而问题更大,金兹堡“不得不” 担任理论研究室的主任。所里还有他们的一个好友、泽尔多维奇的学生基尔兹尼 茨(David Kirzhnits)。   在温伯格等人完成弱、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后,基尔兹尼茨最早看出这个新 理论与金兹堡与朗道早年提出的相变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虽然后者应用于低温 的固体超导和液体超流现象,似乎与基本粒子毫不相干。他因此开始研究起规范 场论中的相变。   1972年,24岁的林德(Andrei Linde)从莫斯科大学毕业,成为列别捷夫物 理研究所的新科研究生。他得天独厚,父母都是物理教授。14岁时,他们带他开 长途车去黑海度假,给了他两本书在后座上读:一本狭义相对论、一本天体物理。 度假归来后,他便一门心思地要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林德在大学期间已经跟着基尔兹尼茨做过一点有关基本粒子碰撞的计算工作, 这时找到导师准备继续。不料基尔兹尼茨一看到他便大叫道:忘记其它一切,温 伯格的理论刚刚被证明可以“重整化”(在场论中,只有数学上可重整化 (renormalizable)的理论才可能有物理意义。),我们得赶紧抢上这趟车。   很快,他们俩一起发表了第一篇大统一理论中对称破缺和相变的论文,比西 方的温伯格等早了近两年。那时林德还只是一个羽毛未丰的研究生。一次基尔兹 尼茨在系里讲座上专门提及他这个学生的功劳。一位年轻女教师忍不住插问:“ 林德是谁?”讲座之后,林德与她相识,在两年后结为夫妻,从此成为一辈子的 生活伴侣和科研合作者。不过,林德打动芳心的不是他物理上的天赋,而是他偷 偷为她背诵的一系列长诗——当时在苏联的违禁作品,那些诗人都早已在肃反时 被镇压。   及至1974年左右,林德和基尔兹尼茨已经发现,如果早期的宇宙出现过冷式 的延迟相变,会引发宇宙指数式的“暴胀”。但他们同时也意识到这样会带来宇 宙能量、物质分布不均匀的荒谬结局。他们浅尝辄止,认定那只是一个科研中经 常遇到的死胡同。   那时,他们对宇宙的视界问题不甚了了。狄克还没有提出平坦性问题。普雷 斯基尔、古斯和戴自海更还远远没有动起计算磁单极数量的念头。对于林德他们 来说,这个指数式增长的宇宙模型没有任何意义。   在苏联的体制下,林德不需要像古斯、戴自海等西方年轻人那样在博士后生 涯中蹉跎。他获得博士学位后直截了当地留在了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1978年,才获得学位3年的林德与导师一起因为宇宙初期相变理论获得苏联科学 院的罗蒙诺索夫奖。那个时候,比林德大1岁,博士毕业还早了3年的古斯还在对 戴自海鼓吹的大统一理论嗤之以鼻。   古斯发现暴胀的新闻传来时,有人打电话询问林德是否读到了论文。林德没 有。但他回答说并不需要论文,随即便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他认为古斯论文应有的 思路,基本不差。那都是他过去已经做过的演算。   至于他自己被舍弃的工作,林德后来轻描淡写地说道:既然没有发现其中的 价值,谁会去发表那样的“垃圾”呢?   1981年10月,霍金再度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做学术讲座。被指派给他当现场 翻译的便是林德。   霍金的渐冻症已经相当明显,不得不使用轮椅。他虽然还能自主说话,但口 齿很不清,只有长期贴身照顾的学生才能听懂。讲演的过程是霍金先嘟喃几声, 他的学生用英语复述成几个单词,然后再由林德翻译成俄语。整个过程非常缓慢。 林德往往越俎代庖,根据自己所知把那几个词膨胀为有声有色的一整段俄语。   霍金介绍的是宇宙起源问题的最新进展,包括古斯的暴胀理论以及带来的问 题。他和古斯等人都各自花了很长时间寻找解决方案,还没有头绪。讲着讲着, 霍金突然提起他刚刚了解到这里的林德也有一个新的理论。林德颇为得意地翻译 了这句话后,霍金却又话锋一转:却也是同样地不靠谱。   接下来,林德不得不把霍金批驳自己工作的话一句一句地翻译给满满一屋子 的同事、朋友,还没法当场辩解。霍金讲完后,林德才将他连带轮椅推进一间教 室,关上门单独争辩了一个半小时,直到发现霍金失踪而惊慌失措的人们闯将进 来。他们俩当晚又在旅馆里研讨良久,霍金终于被说服,原来是他没有完全明白 林德的思路。   虽然古斯所发表的大都是林德已经废弃的“垃圾”,林德对古斯用这个暴胀 一举解决磁单极、宇宙平坦和视界三大困境的创见却还是钦佩不已,确信这个糟 粕中一定藏着有精华。他想,如果上帝在创造宇宙时有这么一条捷径可走,定然 不会舍近求远。他为此几个月寝食不安,以至于得了严重的胃溃疡。   与古斯相似,林德也习惯在妻子和他们的两个小儿子都睡了以后自己一个人 深夜坐在桌前演算、思考。1981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他终于有了突破,忍不住摇 醒熟睡的妻子告诉她:我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了。   林德的新想法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古斯的困境在于相变时宇宙中出现大量的 泡泡。因为宇宙本身的暴胀,这些泡泡互相之间越离越远,没法合并到一起完成 相变。泡泡的碰撞同时也带来不应有的物质不均匀分布。如果反过来,设想我们 今天所能看到的宇宙——我们的视界之全部——当初都只存在于单一的泡泡里面, 就不再会有这个问题。霍金便是因此很不理解:怎么泡泡还能长得比宇宙还大?   其实,古斯自己也已经有过这个念头。但他没法自圆其说。他的暴胀理论基 于宇宙处于巨石被卡在半山坡上的那种亚稳态,只在过冷状态出现。如果整个宇 宙在一个泡泡中,便无法暴胀。因为在古斯眼里,暴胀的是泡泡之外的宇宙。   林德却将这个暴胀概念整个地里外翻了个个。他发现暴胀并不是只有在过冷、 亚稳态的情况下出现,也可以通过完全不同的途径。他的宇宙不是卡在陡峭山峰 的半山坡上,然后通过隧道效应“遁入”稳定态。他的宇宙开始在山顶,而且是 一个相当平缓的山顶。如果宇宙依然是一块巨石,这块石头会“慢慢地”向边缘 滚动——即所谓的“慢滚暴胀”(slow-roll inflation)——直到最后掉下悬 崖抵达山底的稳定态。   有意思的是,林德的这个新图像其实来源于科尔曼和他的一个学生(Eric Weinberg,他与文中的温伯格同一个姓,但没有亲属关系)早在1973年就发表了 的一个模型。这个学生一直是在与古斯合作寻找暴胀理论的出路。他和古斯却都 没能想到可以这样换一个暴胀的模式。   林德在那个夏天很快就写好了论文。但苏联的审查制度致使三个月后霍金来 访时还没能寄出发表,以至于惹出那番口舌之争。等到一切就绪时,他论文的题 目毫不含糊,保留着古斯的口气但也膨胀了许多:《一个新暴胀宇宙方案:视界 、平坦、均匀性、各向同性和宇宙初期磁单极问题的一个可能解决》(A New Inflationary Universe Scenario: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Horizon, Flatness, Homogeneity, Isotropy and Primodial Monopole Problems)   古斯的理论这时问世也才一年,却已经被林德的这篇“新暴胀理论”驱逐, 成为“旧暴胀理论”而进入历史档案。除了“暴胀”这个概念本身被作为精华保 存,古斯原初的所有具体内容都已被作为糟粕遗弃。   古斯收到林德的论文之后不久也收到科尔曼的另一个学生斯泰恩哈特(Paul Steinhardt)寄来的一篇论文。斯泰恩哈特刚刚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助理教授 (可能就是当初授予过古斯的那个位置),他与他的研究生合作的这篇论文提出 了与林德完全相同的理论。   霍金曾经在他那著名的《时间简史》中记录:他离开莫斯科后便又飞往美国,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在的费城做了学术报告,顺带介绍了林德的新成果。斯泰恩 哈特当时在座,但后来表示不记得霍金提到过林德。《时间简史》出版后,这几 句并不那么引人注意的话在圈子里引起轩然大波。斯泰恩哈特找出霍金讲演的录 像证明霍金的确没有提到过林德的理论。霍金不得不专门致信美国物理学会的 《今日物理》杂志,澄清他认为斯泰恩哈特的成果是独立做出的,并没有指责他 们借鉴甚至剽窃林德的意思,并在《时间简史》后来的版本中删除了这段内容。   斯泰恩哈特坚持他和他的研究生很早就完成了这一工作,只是迟迟没有发表。 他们直到看到林德的论文时才匆匆投稿,并附加了对林德论文的援引,尊重林德 的优先权。   林德只是表示不解:既然别人已经占先了,还有什么必要再发表自己同样的 工作呢?   已经是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的古斯还在持续地受邀到各处做学术报告。他的 演讲这时有了一个新的副标题:“林德和斯泰恩哈特是如何在我睡着的时候解决 了宇宙学问题”。   林德论文的题目中强调了宇宙的“均匀性、各向同性”,因为那正是他所解 决的、古斯“旧暴胀理论”带来的难题。单一泡泡中的宇宙自然会非常均匀,处 于同一平衡态,没有旧理论中泡泡互相碰撞所带来的不均匀。   在莫斯科时被说服的霍金因此还是给这个新理论挑出一根大刺:如果宇宙只 是在一个单一的泡泡中,那么暴胀后的整个宇宙会处于理想的热平衡,没有任何 能量、质量分布差异。这样的宇宙进入膨胀之后,演变到今天也依然会是一张白 纸、空空如也。没有哪个地方能够聚集出星球、星系,更不可能出现太阳、地球 和地球上的人类。   也就是说,林德在解决古斯的困境时矫枉过正,让宇宙提前进入了“热寂” 状态,没有了活力。   要产生今天的星系结构,即使是原初的宇宙也不能是理想的光滑平坦。宇宙 不同的区域应该存在有微量的差异。霍金觉得,这应该又是一个量子力学可以对 广义相对论施以援手的地方:在量子世界里,即使是理想的真空也会存在随机的 涨落。   恰巧也是在1970年代,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在大尺度上的均匀性——或者更准 确地说,不均匀性——已经引起一些物理学家的注意。他们之中有苏联的泽尔多 维奇,也有普林斯顿的皮布尔斯——狄克当年的学生。   (廿一):在大尺度上探求宇宙微妙细节   年轻时的皮布尔斯曾有过一个梦想,要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作 为现代物理的基石、却又互不相容的理论体系。他的导师狄克毫不留情地嘲笑道, “去找你的诺贝尔奖吧,然后再回来做点实际的物理。”   皮布尔斯出生于加拿大中西部山区的温尼伯市,从小习惯于星光灿烂的夜空, 经常还能看到绚丽的极光。但他对辨认行星、星座这些常见的知识提不起兴趣, 却因为在姐姐的课本中看到奇妙的动滑轮、定滑轮组合而喜欢上了物理。   他从中学到大学都是首屈一指的学霸。当地的大学虽然不出名,也经常有尖 子学生去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受他们影响,23岁的皮布尔斯大学毕业后 也离开家乡,去普林斯顿上研究生。那以后除了偶尔的学术假,他竟再也没有离 开过这个老牌学府。   到普林斯顿不久,也是一位老乡带他去狄克那个星期五晚上的引力小组活动。 他看到狄克和研究生、博士后还有青年教授混在一起无拘无束,喝啤酒、吃披萨, 指点广宇、激扬物理模型,立刻就着了迷。从一个半懂不懂的新生到博士毕业、 博士后,到自己成为青年教授,皮布尔斯随着狄克和他的小聚会一步步地走上学 术生涯。   爱因斯坦在开始宇宙研究时,“理所当然”地假设宇宙中物质的分布是均匀、 一致的。他有现实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将复杂的宇宙简化成一个“球形奶牛”, 求解他那广义相对论方程。   皮布尔斯在准备研究生资格考试的必修课上第一次接触到爱因斯坦这个宇宙 模型。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完全不是物理,至少不是他所熟悉、喜爱的“滑轮组” 式的、真真切切的物理。这个简单的模型无非是物理课习题、考试中常见的“假 设一头大象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坡上下滑……”那一类玩意。后来,他又接触到 霍伊尔等人的稳定态宇宙,更为诧异:他们简直就是在随意编造嘛!宇宙学那时 候还不是——至少还没有被普遍认可为——严格科学的一部分。   狄克虽然对年轻人的好高骛远不屑一顾,他自己却并不回避挑战大课题。当 他意识到有可能发现并探测到宇宙之初的微波遗迹时,就毫不犹豫地指示自己的 学生全力以赴。皮布尔斯当时已经是博士后,他负责理论推导,在对已有的文献 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发现了伽莫夫、阿尔弗、赫尔曼在20年前已经发表、却 已被人遗忘了的宇宙大爆炸过程,包括应该在今天还存在的微波辐射背景。   虽然他们意外地被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抢先而失去了角逐诺贝尔奖的机会,这 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外加狄克获取大笔国家科学基金会资金的能力——保证了 皮布尔斯等年轻人顺利获得普林斯顿的教授席位。   但对皮布尔斯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亲身经历了一次用简单模型的计算结果居 然立刻就能被实验确证的奇迹。也许,宇宙真的就可以是很简单,比一头在斜坡 上没有摩擦阻力的大象复杂不了太多。宇宙学也至少不全是主观随意的臆测,可 以是——或者正在成为——实实在在的、定量的、可验证的科学。   皮布尔斯由此上了宇宙学的船。   哈勃的星云观测以实际的数据在1920年代结束了沙普利与科蒂斯那场“世纪 大辩论”:星云是独立的星系、银河系之外的“岛屿宇宙”。随后,哈勃与胡马 森又证实了宇宙在膨胀,所有远方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但也有一个例外。相邻的仙女星系却还在与我们“相向而行”。哈勃把银河 系和仙女系以及它们各自周围附属的小星系一起称做“当地星系群”(local group)。这两个星系之间距离相对比较近,互相的引力作用强于空间的膨胀, 因此在“众叛亲离”的宇宙大环境中还能做到“不离不弃”。   自然,这不是银河系所特有的现象。20世纪中期时,天文学家意识到相当多 的星系之间可能存在着引力的牵扯而组群抱团,叫做“星系团”(clusters of galaxies)。   1969年夏天,皮布尔斯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待了两个月。因为设计制 造核武器的需要,那里有当时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皮布尔斯如获至宝。他设计 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让一定数量的星系既互相有引力耦合又都处于正在膨胀的空 间中。他自己编写出程序,一个人花了很多时间在卡片上打孔输入,得以完成模 拟计算。结果可以看到这些星系开始会因为宇宙的膨胀分离,一定时间之后又因 为引力的牵制反而又相互靠近,形成一个类似星系团的结构。   这也是一个“球形奶牛”式的简单化模型。   那年,他在普林斯顿为研究生开了一门新课,讲授宇宙中星系分布的结构。 他开始只有一个简单的大纲,课上随心所欲地发挥。不料赫然看到比他年长20多 年的大牌教授惠勒出现在教室里。惠勒觉得皮布尔斯所讲的是当时课本中还没有 的前沿,应该结集出版。因此,每堂课他都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认真地用娟秀 的笔迹详细地记下皮布尔斯的讲授。课后,他又将所记的稿纸交“还”给皮布尔 斯。在这巨大的压力下,资历尚浅的皮布尔斯不敢懈怠,在1971年出版了他的第 一部专著:《物理宇宙学》(Physical Cosmology)。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同惠勒所言,是“物质告诉空间如何弯曲,空间 告诉物质如何运动”。在这个框架下,物理学“退化”为只是描述时空形状的几 何学。的确,爱因斯坦晚年孜孜不倦所努力的“统一场论”,就是要将电磁力也 变成时空几何的一部分。   皮布尔斯的课程则在提醒大家在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研究中一直被忽视的另一 部分:宇宙中的星系并不都只是弯曲空间中孤立的点。它们之间也还有相互作用, 因此存在星系团甚至更大的物理结构。   所以,他这个课程让惠勒青眼有加。在那个年代,这个领域还属于空白。 《物理宇宙学》出版时,总共只有282页。   还是在1966年3月,皮布尔斯访问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时,当地的一个 教授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大星系团分布图说,你看,即使在这个尺度上,物质分 布也并不均匀。皮布尔斯好奇地问道,那这个分布是随机的吗?对方回答说他不 知道,也没人知道。也许皮布尔斯可以自己去验证一下。   其实,宇宙中物质分布应该是均匀的假设并不是爱因斯坦的首创。早在17世 纪,牛顿就已经提出,还把它叫做“宇宙学原理”(cosmological principle)。 这是摒弃了地心说之后的物理学的必然:宇宙之中,没有哪个空间点会比另一个 点更特殊、优越。所有的空间点都互相对称。因此,宇宙应该是均匀、各向同性 的。   这显然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符。太阳系的质量基本上完全集中在太阳 所在的那个点上,其它地方除了少数行星、卫星便只是真空。推而广之,银河中 星体密集,之外便稀疏无几。牛顿、爱因斯坦等皆大而化之地宣布,这些都只是 小尺度上的随机涨落、也就是“噪音”,微不足道。只要用足够大的尺度来看宇 宙,平均下来,所有地方的质量都会是均匀分布的,无论在哪个距离、哪个方向 都没有区别。   然而,随着越来越强大的望远镜出现,人类的视野——尺度——也越来越大。 但所看到的星星、星系、类星体等等依然分布得参差不齐,没有趋向均匀的迹象。 多伦多大学那位教授办公室中的挂图中的星系团处于十亿光年以外的,我们看它 们时的尺度不可谓不大。这样的尺度上依然存在的不均匀让天文学家困惑。牛顿 的宇宙学原理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根据,没有理由相信其必然成立。   在回程飞机上,皮布尔斯埋头在笔记本里写写画画,推导出了用统计手段分 析大星系团分布的数学方法。飞机降落时,一路都没敢吱声的邻座老太太很佩服 地夸赞他:小伙子,你的作业总算全做完了啊!   回到普林斯顿,皮布尔斯与他的第一个研究生、来自香港的虞哲奘(Jerry Jer-Tsang Yu)摆开架势,收集当时所有的星系团坐标数据,输入他们在普林斯 顿的并不那么先进的早期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果然,他们发现星系团的分布不均匀也不随机,具备明显的关联( correlation)。   在其后的十来年里,他和他一批又一批的研究生持续、优化统计手段,把视 野越推越大,直达几百亿光年之外的类星体。在那个尺度上,他们依然能觉察同 样的关联。1980年,皮布尔斯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专著《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The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e),系统地总结了这一发现。   原来,宇宙这头“奶牛”并不是一个处处对称的标准圆球。当然,它也不是 长有犄角,长腿、尾巴的丑陋动物,而只不过是在圆球表面一些地方有着细微的 起伏、或色调的差异。需要明察秋毫的眼神才能发现。   就像我们居住的地球。从太空中俯瞰,照片中的地球周边是一个圆形。但如 果仔细勘察,就会发现地球的赤道会比两极更突出一些,地球的表面不都如同海 平面那样平坦光滑,而是有着山脉、沟壑、丘陵等等,不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最让皮布尔斯纠结的却是他当年协助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那是宇宙大爆炸 之后的第一缕光,也就是人类视线所能及的最大尺度。那个辐射的温度、强度在 各个方向都惊人地一致,测不出区别,也就是没有“大尺度结构”。皮布尔斯因 此很纳闷。如果最初的宇宙平滑如一,那么后来的结构是如何出现的呢?他推测 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肯定也存在着不均匀,只是幅度太小还无法发现。   1981年,两个科研团队突然宣布在微波背景中探测到了非常细微(万分之一) 的差异。皮布尔斯立刻发表了一个与这个结果相符的理论模型。不到一年,那些 人却收回了他们的结论,因为他们的数据其实表明微波背景在这个精度上没有差 异。于是,皮布尔斯又发表论文,指出微波背景中的差异——如果存在的话—— 应该会是在更低的精度上。   也是在1982年,林德提出的新暴胀理论遭遇了同样的难题。如果宇宙只是在 单一的泡泡里暴胀,就会处于理想的热平衡或热寂状态,不可能再产生现在的大 尺度结构。   英国的纳菲尔德基金会那时给剑桥大学提供了一笔资金,赞助他们连续三年 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1982年本来应该是第二年。霍金感到宇宙起源的课题正 处于重大突破的节骨眼上。他自作主张,将剩下两年的资金合并,全用于这一年 的夏天,举办为期近20天的“纳菲尔德极早期宇宙工作会议”(Nuffield Workshop on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这个会议的安排比较特别,每天只安排上午下午各一个讲座,其余全都是自 由时间。受邀到来的约30位与会者随意组合,讨论、游玩或干脆就聚在一起共 同演算,甚至半夜三更还在互相敲门。很多人说这是他们参加过的唯一真正的“ 工作”会议。   霍金在会上做了题为《暴胀的终结》(The End of Inflation)的演讲。这 个标题一语双关,既表达了他自己对暴胀理论前途的忧虑,也同时指出可能的出 路在于暴胀终止、宇宙进入“正常”的大爆炸膨胀过程的那一时刻。   在经典理论中,当宇宙像一块巨石从山坡上滚下时,整个宇宙会在同一个时 刻到达坡底的稳定态,完成暴胀。但如果考虑到量子力学的随机性,宇宙滚到坡 底的时刻就会因空间点而异,有的稍微早到,有的稍微晚一些。这样各个空间点 完成暴胀、进入膨胀的时间、温度略有差异。反映在质量的分布上,便是有些地 方质量稍微密集,有些则稍微稀薄。在随后的膨胀中,因为引力的作用,密集的 地方会逐渐吸引更多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密集,以至于积沙成塔,形成恒星、星 系、星系团等等结构。由此诞生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霍金的这个提议在会前就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古斯、斯泰恩哈特和斯塔 罗宾斯基等都在紧张地计算这个量子力学修正的幅度。无奈他们这四支队伍竟得 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在这个会议上,他们也都聚在了一起比较、切磋。终于在 会议结束的那一天找出了各自的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他们因此预测,暴胀结 束时出现的不均匀性应该也存在于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中,大约在十万分 之一的精度上。   这个结论与皮布尔斯从今天的宇宙中存在的大尺度结构出发所推测的不谋而 合、殊途同归。   在会议总结中,他们宣布这是一次暴胀理论“死而复生”(dead and then transfigured)的大会。   在宇宙起源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大冤家终于实现了第一次携手 合作:暴胀将宇宙原有的所有山峦、沟壑拉平,给我们一个平坦、光滑、各向同 性的理想几何背景;量子力学的随机涨落又在上面描画出细微的涟漪,为星系、 太阳系以及地球上可以理解这一切的智慧人类提供了出现、生存的前提。   林德感叹道:“没有暴胀,宇宙会是丑陋的;没有量子,宇宙会是空洞的。” (Without inflation, our universe would be ugly. Without quantum, our universe would be empty.)   对物理学家来说,纳菲尔德会议上的这一预测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针对 宇宙“极早期”——那大爆炸之后10^-35秒——的纯粹数学式的理论终于不再只 是逻辑的空想,而是有了一个在今天可以确切地证实——或者证伪——的判据。 暴胀宇宙学也进入了实际、精确科学的范畴。   只是,十万分之一是相当苛刻的精度。如果我们的地球表面有着同样的光滑 度,那么最高的山峰便不能超过海拔100米。微波背景辐射中是否存在这么微小 的差异,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手段。纳菲尔德的与会者心有戚戚。他们几乎一致 认定自己在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那一天。   (廿二):涡旋星云中的秘密   1923年,沙普利在收到哈勃那封星云红移的来信,长叹一声“就这么一封信 毁了我的宇宙”时,站在他身边的是研究生佩恩(Cecilia Payne)。佩恩是英 国人,在剑桥大学毕业后,因为身为女性在英国没有深造的机会,飘洋过海到哈 佛投奔沙普利。   沙普利接手皮克林的哈佛天文台时对那里“后宫”中效率极高又廉价的“计 算机”兴奋不已。但他同时也于心不忍,希望能帮助默默无闻的女性创造更多的 机会。因此,他创立研究生院时,开始招的都是女生,开了一个时代的先河。佩 恩便是最早的两位女研究生之一。   佩恩首先意识到后宫前辈弗莱明、坎农等总结的“哦,做个好女孩,亲亲我” 光谱分类背后的原理是恒星表面温度的差异,并由此发现恒星的组成与地球大为 不同,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她这个不寻常的结论曾遭到包括罗素在内的天文界泰 斗的否定,但最终被接受。佩恩不仅是哈佛天文台的第一个女博士,后来更成为 哈佛大学的第一位女正教授、第一位女系主任。作为偶像,她激励了很多年轻女 性成为天文学家,包括费曼的妹妹(Joan Feynman)。   20多年后,哈佛天文台依然是非常少有的接受女研究生的学院。所以,在 1948年,当一位女生回信说因为刚刚结婚、不得不谢绝他们的录取时,负责招生、 后来成为沙普利继任人的门泽尔(Donald Menzel)大为诧异,在她的来信上生 气地批复:你们这些该死的女人。每次我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出色的,却都跑去嫁 人了。   那位女生名叫鲁宾(Vera Rubin,“鲁宾”便是她结婚后改用的夫姓)。   还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时,鲁宾最喜欢坐在房间的窗台上看外面的星空。 她自己发现了“斗转星移”现象,好奇地觉得是整个宇宙在旋转。整晚整晚地, 她坐在窗口跟踪记录星星的位置,还描绘出偶尔出现的流星的轨迹。后来,她懂 得那不是宇宙的转动,而是地球的自转。   中学毕业时,无论是学校的指导老师还是大学来的招生顾问都一致劝说她不 要执着于天文、科学,因为女孩子在那行业中不会有前途。一个顾问还好心地建 议她选取她也非常喜欢的绘画,将来可以为天文事件、场景绘制艺术想象图,一 举两得。鲁宾倔犟地拒绝,自己选中了一所女子大学,因为她记得读过的书中有 一个作者是著名女天文学家,曾在那学院教书。只是斯人已逝时过境迁:那年新 生中只有她一个人学天文。   在申请哈佛研究生之前,大学毕业的鲁宾已经在普林斯顿碰了个硬钉子:那 里绝对不接受女研究生。她知道哈佛的名额来之不易,却也还是不假思索地回绝 了。因为她的新婚丈夫是康奈尔大学的博士生(两人相识时,鲁宾问的第一个问 题是“你真的是费曼的学生?”),按传统她只能放弃自己的机会。   好在康奈尔也接收了她成为硕士研究生。她得以听贝特、费曼等教授的课, 跟随一个女天文学家做科研。一天,她丈夫给她看了伽莫夫在《自然》杂志上发 表的一篇文章,设问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在旋转。像他很多论文一样,这篇文 章的命题属于大胆假设,在启发性之外并没有什么论据。   伽莫夫的论文勾起了鲁宾童年的憧憬。我们的地球在自转,因此有了她曾着 迷的斗转星移;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在同样地旋转着;太阳系自身也 在随着银河星系在旋转中。随时随地,宇宙内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旋转。那么, 整个宇宙为什么不能也正像陀螺一样在旋转?   她随即选取了这个课题,并自己琢磨出一个研究途径:她收集了当时已知的 100多个星系的距离、速度数据,先把它们随宇宙膨胀而远离的速度部分减除, 然后将余下的、也就是膨胀以外星系之间的相对速度根据坐标描画出来,果然发 现这些星系呈现出整体性的转动。   那是1950年,鲁宾年仅22岁。系主任建议在美国天文学会的年会上公布这个 结果,但看到她怀着第一个孩子正临产,提出她自己去不合适,可以由他代劳, 但条件是要以他自己的名义发表。鲁宾不假思索地一口回绝。   会议召开时,鲁宾的孩子已经出生了一个月。她父母专程在冰天雪地开车来 接他们去开会。鲁宾处之泰然地一边哺乳、一边准备,顺利地在会上做了为时10 分钟的演讲。但让她措手不及的是那一屋子专家强烈的反应。他们一致认为她这 做法没有意义。星系距离的测量有相当大的误差,不足以像她这样做细致的推敲: 她所谓的结果不过只是数据中的噪音。一片混乱中,好心的主持人不得不宣布暂 时休会,让鲁宾逃离了现场。   她的报告引起了在场的《华盛顿邮报》记者的注意,发了一篇题为《年轻妈 妈由星星的运动推论创世之中心》(Young Mother Figures Center of Creation by Star Motions)的报道。在猎奇般地强调她“年轻妈妈”身份的同 时,记者还写错了她的姓名。   虽然她的成果遭到专家们的一致反对,鲁宾还是顺利地获取了硕士学位。她 丈夫博士毕业后在首都华盛顿找了一个工作。鲁宾这时发现作为女性还真是很难 在这一行找到机会,只好在家相夫育子,做起了那个年代典型的家庭妇女。她依 然订阅着天文学刊,每期杂志来到时她都会边翻阅边暗自流泪。   直到有一天,她在家里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听筒里传来的竟是伽莫夫的大 嗓门。   鲁宾的丈夫上班后发现他与伽莫夫最出名的学生阿尔弗在同一个实验室,于 是乘闲聊之机提到了他妻子的硕士论文。伽莫夫正好也应邀去那里演讲,便赶紧 找到鲁宾要她的数据。当然,伽莫夫做演讲时,鲁宾无法出席旁听。因为实验室 谢绝家属。   在1950年代遐想宇宙在旋转的还不只是伽莫夫。那时已经老年的爱因斯坦还 经常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上班”。他说他不为别的,只是喜欢有机会与比他 年轻很多的数学家、“不完备定理”(incompleteness theorems)发现者哥德 尔(Kurt Godel)一起散步回家。   爱因斯坦70大寿时,哥德尔给他献上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他在广义相对论 中找到一个旋转着的宇宙的解。   早年的爱因斯坦笃信广义相对论中的宇宙模型应该是唯一的,曾经对德西特、 弗里德曼、勒梅特等人接二连三找出不同的解火冒三丈。这时的爱因斯坦早已超 脱泰然,笑纳了哥德尔这个出乎意料的寿礼。   然而,无论是伽莫夫还是哥德尔,他们只是好奇甚至促狭,并不是很认真。 但伽莫夫对初出茅庐就被他引入歧途的鲁宾十分欣赏,鼓励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他所在的乔治华盛顿大学不招收女研究生——整个华府地区那时只有乔治城大学 允许女研究生。于是伽莫夫做了安排,让鲁宾在乔治城大学挂名注册、上课。他 们俩然后像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者一般频繁在某个图书馆中碰头、讨论。   伽莫夫是那种大而化之、不拘细节的天才。鲁宾后来回忆他对她的指导基本 上就是刚开始时他问的一个问题:“宇宙中星系的分布会不会有一个长度标度?” (Is there a scaling length in the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差不多同时,一位天文学家在澳大利亚一直在钻研鲁宾的硕士论文并在不同 的星系数据中发现了同样的旋转倾向,证实鲁宾的结果不是随机的噪音。他指出 鲁宾只是做出了不正确的结论:她发现的不是宇宙整体的旋转,而是那些星系所 组成的大星系团在旋转。   宇宙中星系的分布不是均匀或随机的,而是会组成不同大小的星系团。那正 是伽莫夫凭空想象的“标度”。鲁宾再度发挥她数据分析的能力,针对哈佛天文 台多年积累的恒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宇宙中星系的分布中有明显的大尺度 涨落。她只用了两年时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一次,她的结论没有招致反对,得到的反应却更令人失望:天文学界没有 人注意到她的工作。倒是《华盛顿邮报》又发了一篇八卦式的报道:《25岁的两 个孩子的妈妈获得天文博士学位》(Mother of 2 at 25 to Receive her Doctorate in Astronomy)。   宇宙的大尺度结构还要等几年之后由皮布尔斯再度提起。   还在她从自己房间窗户看星星的少年时代,鲁宾就曾经邮购了一副透镜、找 了一个旧卷筒在工程师父亲帮助下制作了一个简陋的天文望远镜。她想给星星照 相,却失望地发现用这望远镜没法跟踪星星位置的移动,不可能长时间曝光。   1965年的鲁宾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博士毕业后留在乔治城大学从事了10 年的教学和科研。她却不再满足平淡的校园生活,想成为一个真正用望远镜观测 星空的天文学家,圆她小时候的梦。于是她离开大学,在一家研究机构中争取到 职位,成为那里的第一位女性科研人员。最令她兴奋的是她新的办公室室友,一 个名叫福特(Kent Ford)的仪器工程师。   福特那时正好制成了一个新式的光谱测量仪。那是一个小巧的管子,通过光 电效应将收集的稀疏光子放大为电子束,然后再拍摄电子的成像,甚至可以直接 将数据引入计算机处理。管子可以连接在天文望远镜上进行光谱测量,所需要的 曝光时间减少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鲁宾当即决定与福特合作,利用她的天文知识协助福特扩大他这根管子的用 途。他们先对当时最时髦的类星体做了测量,为皮布尔斯的大尺度结构研究提供 了可用的数据。但鲁宾更为感兴趣的还是旋转。这时她要探究的,不是宇宙整体 的旋转,也不是大尺度上星系群的旋转,而是邻近的、个体星系的旋转。   自从罗斯伯爵在19世纪描绘出他的利维坦望远镜中星云那骇人的涡旋形状 时,天文学家一致确信那样的星云肯定是在旋转中。   在1920年那场“世纪天文大辩论”中,主张星云存在于银河系之内的沙普利 曾放出一个杀手锏:他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同事玛纳恩(Adriaan van Maanen) 在不同时间的星云照片比较中发现了转动的迹象。如果我们在地球上能够观察到 星云的转动,它们离开我们就不可能太远,否则其转动速度会超过光速。柯蒂斯 无法反驳,只能祈求更多的数据。   哈勃通过造父变星的距离测量证实星云远在银河之外后,对冯纳恩的这个反 例也一直耿耿于怀。两人为此在威尔逊山上明争暗斗了好多年。尽管哈勃的专横 跋扈与冯纳恩的温良恭俭让令同事们的同情多在后者,科学还是向着了哈勃:冯 纳恩的结果不可重复,只是他自己的错觉。   星云——星系——的确是在转动中。它们的遥远让我们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内 直接看到它们位置的变化,我们却可以通过光谱观察它们的相对运动速度。(拍 摄太阳光谱时,可以发现太阳一侧的光有轻度红移,另一侧轻度蓝移。这说明太 阳的一侧在离我们远去另一侧在冲我们而来。这便是太阳的自转。太阳的自转也 可以另外通过其表面黑点的移动观测。)   早在沙普利与科蒂斯辩论时,星云光谱测量的先驱斯里弗已经发现从不同角 度拍摄的星云谱线存在不同的倾角,可以证明星云在转动。他当时拥有的设备只 能勉强捕捉到整个星云的光谱,无法精确到星云的内部。   到鲁宾准备再仔细观察星系旋转的1960年代后期时,天文学家已经大致清楚 星系的结构: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个铁饼式的圆盘。中心处星光最密集,存在大量 的恒星。从中心往外,星星们大致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密度越来越稀疏。到星系 的外缘,星星逐渐消失。有些星系的边缘在各个方向不一致,会带着一些罗斯伯 爵已经描绘出的“尾巴”。   当大多数天文学家把视线集中在星系明亮的中心时,鲁宾对星系的外缘、尾 巴更感兴趣。那里几乎已经不再是星系的地盘,只有极少数孤独离群的恒星在徜 徉。它们如何能跟上星系的步伐?它们周围是否也依然存在星系内部特有的气体、 尘埃?她在乔治城大学教书期间曾经带着研究生探讨,但因为那里星星稀疏、光 强极弱,很难获得可靠的数据。   鲁宾觉得这正是福特那根高灵敏度、高效率管子的用武之地。   1963年,鲁宾还在乔治城大学教书时,曾有机会参观帕洛玛天文台。她发现 帕洛玛、威尔逊山等都没有一个女天文学家。询问时她被告知,山上只有一个厕 所,没法合用。鲁宾便找来一张纸板,剪成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形状贴在厕所门上, 宣布:问题解决了。   几年后,鲁宾成为帕洛玛天文台第一位操作望远镜的女性。   不过更多的时候,鲁宾和福特是在亚利桑那州的洛威尔天文台工作。在那里 拍了一辈子星云光谱的斯里弗已经退休,天文台也有了威力更大的望远镜。他们 将望远镜对准距离我们最近的仙女星系,一个点一个点地拍摄光谱、测算速度。 借助于福特的管子,他们拍到了还从没有人拍出过的,星系最外缘、已经看不出 星光的黑暗区域的光谱,发现即使在那里,也具备着与星系内部差不多的旋转速 度。   如果一个铁饼在旋转,它上面每个点都有相同的转动角速度。所以,转动的 线速度与所在的半径成正比。铁饼外缘会跑得很快,才能在相同时间跑完远得多 的周长。   太阳系也是一个旋转的系统,但其速度分布与固体的铁饼相反。开普勒在研 究行星运动规律时对他最后发现的那个第三定律最为得意: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 期的平方与行星和与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个关系很拗口。如果不拘细节的 话,它说的是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绕太阳转一圈需要花的时间越长,或者说速度 越慢。   牛顿的经典力学指出,这是由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所决定的,适用 于任何同样的引力系统。当人们观察到土星周围存在有“环”时,物理学家立刻 就推测土星环不可能是一个整体,因为内圈与外圈的不同速度会把环撕碎。年轻 时的麦克斯韦还曾经以这个题目写出论文,赢得一个科学竞赛奖。   星系与太阳系又有所不同,质量并不像太阳那样集中在中心的一个点上,而 是分布在大量的恒星中。但在星系的最外缘不再有恒星的地方,星系所有质量都 在其半径之内,那里的旋转速度——如果依然有东西还在旋转的话——也同样会 依照开普勒定律随距离减小。   鲁宾和福特的实际测量结果却与这个预期大相径庭:星系旋转的速度即使在 外缘之外依然保持着恒定的数值。用牛顿的理论可以简单地推导,这意味着仙女 星系的质量分布即使在星系“之外”也在与距离成正比地增长。而在那个区域, 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星星的存在。   当他们回到首都华盛顿时,鲁宾的一个老朋友听到风声赶来见面。他带来了 一组他们用射电望远镜测得的结果,不仅在仙女星系的外缘与鲁宾的数据吻合, 而且延伸了更远,在距离星系中心两倍远的地方仍然测到了同样的旋转速度。他 们面面相觑,无法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   仙女星系与她的旋转速度。横坐标是与星系中心的距离(半径),纵坐标是 当地的速度。圆形数据点来自鲁宾和福特的光学频谱测量;三角形数据点来自另 外的射电信号测量。   或者我们熟悉的牛顿引力理论、动力学存在重大缺陷(在这个问题上广义相 对论的修正并不重要),或者在这个星系的“黑暗”部分,存在着我们还没能觉 察到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在维持着星系外缘的旋转速度。   1968年12月,鲁宾在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公布了他们初步的数据。这一次, 会场上没有人站出来反驳,却也没有人响应,因为他们展示的速度曲线实在令人 难以置信。   70多岁的著名天文学家闵可夫斯基(Rudolph Minkowski,他是爱因斯坦的老 师、曾帮助后者创立相对论的数学家 Hermann Minkowski 的侄子)走上来,问 鲁宾什么时候发表这个结果。鲁宾兴奋地答道,他们现在实在太忙。他们刚刚才 测量了仙女星系的一个区域,还有很多其它的区域需要测量。还有那么多其它的 星系……   闵可夫斯基却一点没有被鲁宾的热情感染。他固执地盯着她的眼睛强调:我 认为你必须立即发表论文。   (未完待续) ※※※※※※※※※※※※※※※※※※※※※※※※※※※※※※※※※※※ 本期编辑:紫弦 本期校对:自如 审 稿:程鹗、方舟子、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2.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