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00/09 (第八十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今年九月份增刊《陈晓宁事件》于九月十日出版。    ※ ※                                 ※ ※   本刊家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www.xys2.org          ※ ※            ◆赞◆助◆单◆位◆            ※ ※   汉林网上书城:www.hanlin.com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                 § 花 蜜:卷首诗         §      房子的血液                 § 【网讯】            §      ·花 蜜·                 § 【牛肆】            § 音乐,你是房子的血液                 § 在笼子里的一种一望无垠 申 文:亮出我们的精神胎记   § 在失语中的起伏 聂 尔:走着路读书       § 汪 嘉:戏说网上“美眉”    § 就这样前去 周泽雄:走出“教育循环”    § 就这样购买和消耗 翟 华:您想当作家,还是想致富?§ 你们所有丧失表情的旅行者                 § 我们没有颜色的地图 【丝露集】           § 我们流泄千里的过去未来                 § 白 水:四十闲话        § 在狂风之中,我仍然结绳记事 马明博:安家          § 钟爱所有的颜色,真的或好像 张远山:抢椅子         § 用睡眠延展透明的时间,在思想的中央 柳 花:创造          § 一次次地观望水中篝火,永远的 丹 枫:爱在生命里呼啸     § 灵魂的爱人                 § 【网里乾坤】          § 着格子的衬衣,就                 § 走格子一样的路 方舟子:伪优生学的鼻祖     § 自私地,不随便停留 刘自立:更改一种时间观     § 甜蜜地,永远窃喜     ──兼议《相信未来》一诗§                 § 音乐,在你的中心盛开明净的湖泊 【网萃】            § 沉思,在你的边缘繁生                 § 欲生不能欲死不得的 泽 熙:            § 人们蚂蚁一样庸碌的人生   管理中的马基雅弗利     §   管理中的卡理斯玛领导艺术  § 当你停止,世界粗糙   赌博、风险与预测      § 当你泄露,我遂饮一杯水                 § 使嘴唇不感觉干燥                 § ∽∽∽∽∽∽∽∽∽∽∽∽∽∽∽∽∽∽∽∽∽∽∽∽∽∽∽∽∽∽∽∽∽∽∽ 【网讯】∽∽∽∽∽∽∽∽∽∽∽∽∽∽∽∽∽∽∽∽∽∽∽∽∽∽∽∽∽∽∽ 第一届“PSI-新语丝”华人留学生网络文学奖评选启事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和新语丝决定每年联合举办 “PSI-新语丝”华人留学生网络文学奖评选,第一届于今年举办,规定如下: 一、参加评选的作品内容必须与海外华人留学生生活有关(包括留学准备、 留学生涯、海外定居或归国等等),体裁和篇幅不限。 二、评出优秀作品十篇,每篇奖励一千美元。 三、评委由新语丝编委组成。评委的作品不参加评奖,但可以列入专辑发表 或结集出版。 四、新创作和已在网络上发表的稿件均可参加评选。来稿将选择在《新语丝》 杂志和新语丝网站上专辑发表,并可能结集印刷出版。在《新语丝》杂志上发表 的以及结集出版的稿件另外支付稿酬。 五、中国大陆的来稿请寄xinyusi@yahoo.com,其他地区的来稿请寄 editors@xys.org。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请提供作者的真实姓名和地址。 六、十一月十五日截稿。获奖名单将在《新语丝》十二月号公布。 七、本奖以后每年评选一次。 ★ 《新语丝》九月份增刊“陈晓宁事件”于九月十日出版。自从8月20日起 中国大陆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基因皇后”、“世界顶尖级科学家”陈晓宁将 “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的“三大基因库”带到中国以来,新语 丝广大读者在新语丝的读书论坛以及通过读者来信、来稿的方式,对此一事件进 行了热烈讨论,新语丝网站的流量创下了自去年批判法轮功邪教以来的新记录。 经过网上讨论,方舟子起草了一封由七十多位华人生物医学人士联属的公开信, 邓子贤起草了由十几位非生物专业人士联署的公开信附议。这期增刊收集了关于 这一事件的公开信、评论和争论。 ★ 自8月21日起,有人开始用SYN flooding的方式轰炸新语丝主网站,导致 服务一度中断。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请海外读者暂时使用新语丝国内版网站。 ★ 中国电信制定了垃圾邮件处理办法,适用于中国电信IP网络的所有用户, 包括拨号用户、专线用户及其它有业务流经中国电信IP网的用户。中国电信将 垃圾邮件的定义为:向未主动请求的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广告、刊物或其他资料; 没有明确的退信方法、发信人、回信地址等的邮件;利用中国电信的网络从事违 反其他ISP的安全策略或服务条款的行为。对于拨号用户,在接到投诉后三个 工作日内对用户予以警告,并将其列入监控名单,警告后仍发送垃圾邮件者,则 在通知该用户后,采取暂停直至永久关闭帐号等措施阻止该用户再发送垃圾邮件; 对情节严重者,移交当地执法机关。 ★ 作为ICANN授权的中国国际域名顶级代理商新网于近日公布了中国20 00年第二季度国际域名指数报告。到2000年6月30日为止,中国大陆境 内国际域名注册总量高达477900个,为cn域名注册量(99734个) 的近5倍,其中com为410900个,net为57300个,org为9 700个。 ★ 第16届世界计算机大会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70多个国 家的2000余名代表就信息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50多个国家 的代表向大会提交了2500多篇论文。第17届世界计算机大会2002年将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 ★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络大赛8月28日在北京开幕。中国互联网络大赛是由国 家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批准并指导的综合性互联网赛事,目的在于普及互联网知识, 推进国家信息化,自199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此次大赛为期近四个月, 其主题为“互联网与中国的未来”。 ★ 中国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 报等5家新闻网站在美国建立带宽100M的镜像网站,于8月24日正式开通。 这是中国新闻网站第一次联合在美国建镜像网站。 ★ TOM.COM正式宣布以48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163.net。 ★ 搜狐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将发行440万股(当前市值3000万美元) 购并网络社区网站ChinaRen.com。双方具体的收购工作将于今年第四季完成。 ★ 21CN在广州宣布其升级后的电子邮箱用户容量已达到千万级,号称成为 中国最大的免费邮箱系统。该公司同时宣布进军澳洲市场,将在澳洲开通分站点 www.21cn.com.au,据称将是唯一一个国内互联网企业设在澳洲本地的华语站点。 ★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在全国实行电脑售 票联网制度,年底前要建设300家,明年将进一步在全国铺开。 ★ 上海市自9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市营业执照副本(网络版)管理试行办法》。 中国证券网等12家网站的经营企业从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首批网上营 业执照。 ★ 中国首家中文奥运网站——o2000中国奥运网9月3日正式在人民网开 通。网址:www.o2000.com.cn ★ 从2000年9月1日起,只要在交通服务网站的“违章查询”栏目中,输 入机动车车牌号和车型,就可查询该机动车是否闯红灯、违章停车以及监控系统 发现的其它违章行为。网址:www.bijtgl.gov.cn ★ “聂卫平网上道场”近日开张。网址:www.nie-go.com ★ 四川南充市一家名为“硅谷”的网吧的老板蒋世华因在网上公告栏中以“蔗 民”为名发表“反动”文章,日前被南充警方留置盘查。据悉,这是四川省破获 的首起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蒋世华今年27岁,系南充某中学计算机 教师。 ★ 香港海关自去年成立反互联网盗版队以来,近日首次捣破一个供公众下载盗 版音乐的非法互联网站,拘捕了3名年龄介于19岁至23岁的男子,其中2名 被捕者是学生。海关是在接获国际唱片业协会的投诉后经过两星期追查,而采取 行动的。 ★ 澳门一名18岁的麦姓青年日前因在互联网上一次发送大量垃圾电子邮件而 被警方拘捕并移交检察院处理。该青年承认于8月10日凌晨“想试试宽频的上 网速度”,用父亲的帐号将406封电子邮件发往美国的一个信箱,发现发不通 后又将邮件全部转寄澳门电讯公司。此举导致澳门电讯公司网络严重堵塞,受阻 一个多小时。 ★ 台湾信息产业协会宣布,台湾的互联网用户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557万, 包括465万常规拨号上网用户、174万台湾学术网用户,以及15800租 用线路用户。 ★ 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美国门户网站Lycos日前发布了其中文站点, Lycos一年前和新加坡电信合资建成的Lycos亚洲公司将成为驻中国的 互联网内容供应商(ICP)。 ★ 美国统计局宣布,美国第二季度在线零售额为55.2亿美元,占美国零售 总额的0.68%,比预计要高5.3%。其中增长最迅速的行业是在线汽车零 售业、运动用品和服装。 ★ 近日开庭的环球音乐公司诉MP3.com侵犯版权案,MP3.com败 诉,必须为侵权的CD支付每张25000美元的赔偿,但具体的CD数目将由 下一轮审理决定。环球音乐公司称被侵权的CD有10000张,索赔4.5亿 美元。 ★ 美国作家行会近日对路透社道琼斯互动部等五家数据公司提出控告,称它们 未经允许盗用上千作家的作品达二十多年之久。此案已由纽约地区法院受理。一 批自由撰稿人在旧金山地区法院也提出了类似的诉讼,要求网络公司就非法使用 他们的作品进行补偿。 ★ 美国德州的一些DSL用户集体控告当地的贝尔电话公司减低用户上网时的 网络速度。西南贝尔公司保证DSL下载速度最低不低于每秒384kb,但是 据原告称,该公司把一些应用程序的连接速度限制在每秒128kb。此案以诈 骗、误导等罪名提出起诉。 【牛肆】∽∽∽∽∽∽∽∽∽∽∽∽∽∽∽∽∽∽∽∽∽∽∽∽∽∽∽∽∽∽∽ ◇            亮出我们的精神胎记                ·申 文· 在遍历了痞子顽主、愤怒的青年、新新人类和晚晚生代渐次登场的90年代 之后,我,或者说我们这一代还是会怀恋80年代中后期风起云涌的思想启蒙和 文化热潮。每每想到我们曾经有幸赶上过本世纪中国仅有的两次弥足珍贵的启蒙 运动的末班车,即使到今天,那种浩荡的感觉和飞扬的体验依然长存在我们的血 液里,温暖、流动、营养丰沛,滋润着随岁月流逝而变得苍老厚重的每一寸肌肤, 每一道精神。 不知道90年代以后校园生活的主题是什么,但在感情游戏、经商实验和捐 精广告之外,不会有太多新鲜的货色。记得我们踏进复旦的时候,那还是一个以 思想、文化为时尚的年代,但先辈们已经有资格对我们说:你们来晚了。回想更 早的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夫妇访问复旦,相辉堂里人满为患,座无虚席; 1985年,李泽厚在复旦做美学及思想史演讲,相辉堂里更是满谷满坑,见缝 插针。我们迟到了两年,却还能幸运地沐浴到弥漫在校园四处的跃动的气息。我 们开始真诚地为某个宽泛的思想概念,或某个高悬的文化命题争论不休,更为自 己的捍卫者形象而自命不凡。文学、文化在生活中四处飞扬,思想,学术更是心 口相传。一代人顶着理想的标签,纯正得令人心碎。就像更后来校园里的人们, 听到股票就亢奋不已,看到钞票就两眼放光一样,我们当年的激情体验,尤在其 上。记得我平生最大的惊喜就是在上海书店的特价书柜上只花一元钱就抢得了曾 经读过无数遍的李泽厚初版于1980年的《美学论集》。晚了七年的补课行为, 丝毫不妨碍如获至宝的狂喜在心头瞬间奔涌。十年光阴,水一样地流过去,如此 的高峰体验,类似的激情岁月已经随风飘逝,昨日不再。 恍然记得去年看到过远走他乡多年的李泽厚在一篇访谈录里自我调侃道: “我都怀疑你们这一代人根本就不知道我是何许人也。”李泽厚近年在美国各大 学辗转授课。他提及自己的教书生涯时,曾说:“我的课还比较受欢迎。……在 卡尔纳多学院,一个班最多不能超过25个人,但是我好几次都是二十七、八个 人,大概也因为我在那儿服务得好。”看到这样的问答,难掩心头的黯然。曾经 引导了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习惯于万人空巷的李泽厚,于今也只能以有二十七、 八个学生听课为满足──时代真的已经翻过去好几页了。 但是,真的不想忘却那个属于我们的激情年代。也许,春潮般涌起的新生代 们在今天可以把哲学吹得比哲学更哲学,把文化玩得比文化更文化,不少人长袖 善舞,玲珑自在,更不惮于煽情表演,自我暴露,呼朋引伴,耸动视听,但斑斓 的世纪末感染症再缤纷绚烂,相比于奔流,恢弘,扬高凿深,拓广开阔的新启蒙 时代,只能是病态的。即使叫门骂阵之声不断,也只能衡之以恶犬相向的尺度, 而提升不到百家争鸣的层次。很难想像,没有经过80年代启蒙运动洗礼的心灵 和头脑,会对诸如文化抑或是哲学有超乎现实之上的纯精神境界的体认。 出于工作之便,我有机会阅读各种来稿。在众多的稿件中,我惊异于自己能 极其敏锐地搜索出那些似曾相识的文字。常常勿庸证实,直觉便告诉我这些文章 必出于同辈的复旦人之手。我想,时代的印迹是无法抹掉的。尽管许多人已天涯 四散,或关山远隔,就是近在日本也素难谋面,但每每读到这些熟悉的同类的文 字,一种温暖的感觉就会包围我。无需再去刻意寻找或求证,只要我们的心里永 存着在3108教室争抢座位的峥嵘记忆,彼此之间便会挽接起绵长的割不断的 精神连线──这是那个已随风飘逝的时代留给我们的精神胎记。 (寄自日本) ◇              走着路读书                ·聂 尔·   小时候羡慕那些能走着路看书的人。他们一只手把书举在眼前,另一只手拎 一把铁锹或者锄头,慢慢移动着脚步。那么从容不迫。而我因为患有足疾,专心 走路都要连连吃跤,哪里还敢效法他们的样子?   还听说,毛主席能在城门道下读书,专心致志,不受周围嘈杂的影响。这也 让我佩服。那时候住在乡下,没有到过车水马龙的城门,但为了学习毛主席,我 试图在有人干活有人说话的院子里读书,结果是我听到人们正在谈论的话题更为 有趣,可我听不清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同时也就看不清楚书上印的是些什么字。 我捧书的样子还引来大人和伙伴们的嘲笑。   到得现在,在读书这个行当里已经修炼了差不多三十年,按说该有点功夫了, 可是还是一点不行。春秋之际,家中郁闷而外面阳光好,于是捏一本书到阳光下, 刚看了两行,就转眼看起了行人,要不就是望一望天边的云彩,看一看近处的楼 房,大部份时间干脆就是目光呆滞,心无所想,如泥胎木雕一般光是坐着。这样 徒然手中有书一册,惹来路人偶一注目,仿佛我假装斯文,居心叵测。   这样,我惟一的选择就剩下坐在家中看书。就是坐在自己家中读书,所需条 件也未免苛刻。如果妻子女儿在看电视,我需要关紧书房门,还要求她们放低音 量,难免有时起了争执,看书的心情也就没有了。妻子最近一年工作忙了起来, 晚间需要和我共用书房甚至共用书桌,这更让我怒火中烧,可她竟然毫不察觉, 坐在书桌一端岿然不动,只好等她工作完毕,腾空书房我再进来。   曾经听说,古人读书前要焚香沐手,以表对于书籍的敬意。这算给自己的怪 癖找到了理由,原来我的行为是可以“承上”的。这倒大大出乎意料。如此自我 安慰一番,当然有一些好处:第一是认识到自己原来与古人有同好,先前的自卑 看来大可不必;第二是知道了自己对于书的敬重,居然还是一片真情,并非在假 装斯文;第三呢,还一时想不出,但一定还能想出……   但是,虽然想出以上种种,却不知道为什么,小时见过的那种走着路读书的 身影,却还是让我不能释怀,内心中隐隐地,不知是在怀念幼时那天真而又美好 的嫉妒,还是在探求着那样一种意想中的什么未知的深意。   现在已经不再经常能见到那种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的身影,人们都已经像我一 样地坐着读书了。当然也有许多人并不坐在有书的地方,这是要另当别论的。仅 就坐着读书而言,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场合。比如,有的人可以坐在火车上,汽 车上,旅馆里捧读书本,简而言之就是在旅途中读书。能够在旅途中读书,在我 看来,这也是走着路读书的一种,是过去简朴生活中的读书样式在今天的一种延 伸和转型。正如我小时做不到走着路读书一样,在旅途中读书也是我所做不到的。   跟我知道的许多人一样,我出门的惯例是,除刮胡刀之外再往旅行袋里塞进 去两三本书。这两三本书其中一本是在家里读了半截的,其余的必是用心挑选以 为能引起兴趣得来愉快的。如果坐汽车,便将书握于手中,以便随时展读;如果 乘火车,便将书置于茶几上,伸手可触;到目的地住进旅馆以后的第一件事,也 是首先将我的书放到枕旁,做好当晚夜读的准备,然后再走出旅馆的大门──我 的出门无非是出公差,白天要办事,要陪人吃饭,喝酒,说好听话,难免有扫兴 的,于是等着靠“夜读的境界”来弥补白日里“肮脏的现实”所带给自己的“侮 辱和损害”。但是,无论是在汽车上,火车上,还是旅馆里,我的企图从未真的 实现过。在火车和汽车上,我的书被人借去,在周围的旅客中转了一圈,又还回 来,自己只是一味地凭倚车窗,看外面闪烁而过的荒山秃树;在旅馆里,原来想 着等到晚上,一杯热茶,一支香烟,床头昏灯,书在眼前,到头来,烟屁股满了 烟灰缸,书却未曾翻动一页,顶多是把已经知道的目录重又浏览一遍。   经过这多年以后我总算知道,有些事,别人轻易能够,我却再费努力,哪怕 费去一生,恐也不能达到。走着路读书,在旅途中读书,犹如以昏暗的书页遮挡 双眼,前面的道路看不见,于沟壑纵横,蔓草丛生之上,走于虚无,行于空中, 心无挂碍,目无所见,这是太高的境界,我不能实现。我的道路原本狭隘,此生 来至书中,只是走投无路的逃亡,大地辽阔,留给自己的路只有二三条,刚好可 以三心二意,左右彷徨。   记得本省一位诗人的诗集名为《携带的花园》。这意象极好,可以作为上述 境界的一行诗意的注脚:行路人手握一卷,出门人有书为伴,岂不正是“携带的 花园”?花园里花正开放,花香依旧,不知是人在园中,还是园随人走。这正是 彷徨者的理想。 2000年3月14日 (寄自中国大陆) ◇            戏说网上“美眉”               ·汪 嘉·   网上称女友为“美眉”不知从何时而起,缘何故而生,不过得承认,这是个 相当准确的称谓──被网络虚拟得云山雾罩的脸上,唯有两道象征女性的柳眉或 颦蹙、或舒展地在述说着速成的爱情,这是何等的生动形像?足以在当代流行词 典里担纲“典范”。   仅从电脑文字上去考证,这网上“美眉”也够美了,细细的,长长的,颦似 林黛玉,蹙似病西施,舒似玛丽莲·梦露,展似索菲亚·罗兰,既古典又现代, 既东方又西洋,既纯情又浪漫,既娴雅又性感,难以找到一个小小的“瑕点”, 令网上“须眉”们神魂颠倒,但凡成家者莫不悔恨“找老婆太早”。虽然“美眉” 在网上偶尔也撒点娇、使点坏,但那都是爱情游戏中的调味品,适当添加,当能 改善“美眉”的品位,使其更鲜,更酷,更能攻占隔网“弹琴”(谈情)之“须 眉”的心。   然而,在虚拟得只剩下一对眉毛的网上,这份“鲜”和“酷”却有可能象商 场年终甩卖似地大大打折……虽然不敢断言“网上无美”,但不知怎么的,总认 为那些顾盼生辉的美女无心恋网。想想也是,人家“顾”有富豪才俊,“盼”有 玉食锦衣,夜夜笙歌,晚晚丝弦,岂愿熬更守夜地守在一份虚拟的爱情面前?当 然,也不是说到网上“弹琴”的就一定没有美女,私心猜想──那“珍稀动物” 说不定想改一改胃口,常吃山珍海味,偶尔也想来一盘绿叶小菜……说到这里, 也许有人要质疑:“如今文坛上都有‘美女作家’的火爆炒作,你敢说网上就不 能来一个美女大轰炸?”然而,只要想到那些在屏幕上露脸的美女作家的“歪瓜 裂枣”,你就不能不怀疑凭电脑文字组装的“美眉”的“美”是否掺有水份!   虽然网上难有美女,但“美眉”们定然个个冰雪聪明。且不说那些撒在爱情 游戏里的作料“好吃看得见”,仅从那风驰电掣、追星赶月的“弹琴”(谈情) 速度来看,也非“绣花枕头”可比──上网要摸清“猫”的脾性,进网要谙熟钓 “鱼”的路径,聊天要会使网络符号,电邮要懂得网络表情,“说”爱要说到对 方的心坎,“调”情要调进对方的眼睛……而网上又处处有洋文“陷阱”,有时 还不可避免病毒的“传染”、异类的“入侵”,“美眉”下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 恐怕也难以将网情进行到底。虽然隔网听不见“劈劈叭叭”敲击“琴键”的声音, 但从那呼啦啦转瞬即逝的字里行间,却分明能触摸到兰心慧质和一种由指尖传导 出来的网络才智。   “聪明”与“财富”虽没有必然联系,但从《中国网络各阶级分析》来看, 网上“美眉”至少是“不愁衣食”的白领。欲上网浏览,首先就得拥有一台设备 齐全、性能良好的电脑,而这对于尚虑“温饱”的下岗工人来说,不啻是一份奢 望。如今网费昂贵,上网“弹琴”几乎等于“烧”钱,手中如果没有几个闲散银 子,谁敢操这个“洋盘”?也正因为“不愁衣食”,心中才有大片空白需要填充, 故其对虚拟社区情有所钟。不过,网上“美眉”却不大可能是日进斗金的富婆── “找钱都还找不赢,谁有这份‘吃饱了撑’的闲情逸致?!”再说,哪一位富婆 的石榴裙下没有几个吃软饭的异性崇拜者?还用得着上网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无美(或少美),有闲,聪明,敏感,有浪漫主义倾向但不是诗人,有一 定经济实力但不是富婆……”用虚拟之笔给网上“美眉”虚拟一张画像,粘贴在 公告牌上,虽不能阻挡网上猎“艳”者的鼠标进击,但至少能使在云山雾水中 “弹琴”之“须眉”清醒头脑。 (寄自中国大陆) ◇            走出“教育循环”               ·周泽雄·   我没有孩子,这是十五年前就做出的决定,现在结婚十二年了,仍没有改变 它的愿望。要说清楚为什么不要孩子,为避免误会和歧义(依照我们的国情,主 要是费劲地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算变态佬),我恐怕不得不写一本书。那就罢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今天说一说,那就是虽然我非常喜欢孩子,但并不想把全部时间 花在孩子身上。而如果我有一个孩子,在目前情况下,这几乎无法避免。   中国社会里有些可怕的循环,过去最典型的一幕是婆媳循环:婆婆总是凶恶 的,小媳妇总是软弱的。软弱的小媳妇一旦成为婆婆,立刻就会对下一代媳妇横 眉怒目起来,仿佛自己当年受到的委曲,必须让下一代彻底偿付。现在农村还有 造房循环:农民夫妻自打生了头胎儿子后,就开始为儿子将来娶妻生子积攒造房 的资金,他们年富力强的精力基本上都消耗在这个目标上了。一旦儿子成婚,老 俩口退场,从此不思不想,整天抱着孙子在田垅上瞎转悠。下一波积攒造房资金 的严酷使命,自然落到了儿子身上。今天城市里最常见的循环,莫过于教育循环: 有了孩子以后,家长开始为供养孩子读书、培育孩子成人呕心沥血,其中体现出 的牺牲精神,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孩子娶妻生子以后,下一波惊天地、泣鬼 神的民族悲喜剧再次上演,结果便构成这样一个循环:每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 都是以一代成人的彻底放弃为代价。   我有一位表哥,为了将女儿培养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十年前就离开了原来 效益不错的单位,改做个体经营者。自己那双当年也曾被父母培养来下围棋的手, 从此便整天掐死在面粉堆里,大做“高庄馒头”,起早贪黑,摸爬滚打,不计寒 暑,没日没夜。大学同学刘某,一表人材,当年曾是不少女生的暗恋对象,现在 为了宝贝儿子能顺利考入重点中学,要求下岗在家的妻子无条件服侍孩子,自己 则白天在科研所里磨洋工,晚上为装潢公司当工程监理,像流窜犯那样夜夜在这 座城市东南西北地奔波攒钱,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年初入大学时,也曾立下鸿鹄壮 志。在我周围(我相信在你周围也差不多)充满了这样的同事、邻居,他们人到 中年的青春,几乎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了孩子。有道是“再苦不能苦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嘛。   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活得比自己好,比自己健康,比自己有出息,我想那总 是四海之内人同此心的人间正理,但中国家长的特殊之处在于:为了达到这个目 的,他们中约有半数选择了一种使自己不得好活、不得健康、不能再有出息的方 案。他们做出这项选择时年龄通常在三、四十岁,也就是作为个体生命最为年富 力强之时。父母为孩子的成长而自愿放弃自身的前途,那是他的权力,旁人无权 说三道四,但当一代代父母以约为50%的规模接力棒般地选择了这项放弃方案 时,从社会进步角度考虑,我们不能不感到问题的严重;从社会生产力角度考察, 我们不得不感叹其中流失了多么巨大的人力资源。   中国实行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目前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对孩子极 为残忍,所以“减负”一词正在媒体上盛行。但我想指出的是,应试教育还有另 一面的残忍,即它是以连累、拖垮家长为基本特色的,所以对家长“减负”,同 样迫在眉睫。家长对孩子固然应承担抚养之职、管教之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里, 这份职责不应被无限放大,不应要求家长付出放弃自身社会责任和发展目标的沉 重代价。教育当局应该知道,所谓中小学生的家长,换一个角度看也正是社会经 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他们在孩子教育方面被要 求承担的工作量越多越大,他们在本职工作上的身心投入必然越来越少。一代代 成年人在自己最奋发有为之时不是将自己的生命力用在充满创造性、建设性的社 会人生上,而是倾全力于培养家庭单细胞中的那个细胞核,结果便构成了对教育 的最大讽刺:教育周而复始地循环,教育的重要性至高无上,教育的目的性无人 过问。我们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成了培养未来的业余家庭教师,而非社会的创造 者、建设者。   不过具体地看,对家长“减负”与对孩子“减负”不同。孩子是苛刻学业和 升学压力的被动承受者,属于被强加、受鞭打的一方,中国的家长则多是心甘情 愿地被孩子的成长之索“套牢”的,他们一方面处境不佳,一方面还是压力集团 中的重要一员,本身还具备“手握钢鞭将你打”的权势。对孩子“减负”需要全 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仁心发动,大开方便之门,对家长“减负”,则仅仅取 决于他们的自身认识和自我评价。他们今天认识到自己的可悲,明天就可能振作 起来。这份认识大致包括如下内容:除了孩子的明天,你还有自己的今天;除了 孩子明天理论上的鹏程万里,得诺贝尔奖,获世界冠军,你还有今天大量实际工 作要做;除了要求孩子今后不辜负你含辛茹苦的栽培,你首先应该不辜负你父母 昨天对你那同样含辛茹苦的栽培。此外,从公民的社会责任角度看,你并没有权 利用自己的今天去赌孩子的明天,用自己今天灰头土脑的失败去赌孩子明天那八 字还没一撇的辉煌成功。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套话连篇的道理,认识起来却恰恰最难,几至不可能。 不少中国家长之所以不具备自我“减负”的心理要求,正是因为他们普遍抱有这 样一个可怕认识:自己属于被耽误的一代,没希望的一代,“玩完了”的一代。 他们之所以会对孩子表现出近乎骇人的爱心,恰恰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早已爱心无 多,除了孩子的人生前途,他们很少过问自己的人生课题、生命目标。他们不具 备贝多芬式扼住命运脖子的精神气质,遂只能把个体人生的惟一转机和全部希望, 不加深思、不加节制地寄托(或堆垛)在孩子身上。说句不客气的话,他们在孩 子面前体现出的那份“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心,其实蕴藏着极大的贪婪,其支 撑力来自某种类似养子报仇的心理。他们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并非完全站在孩子的 立场上,还有着孩子成功之后能使自己扬眉吐气、老来享福的居心。中国有太多 这样的家长,自己可以整天无所事事,没有事业心,没有上进心,唯一扯得上 “学习”的举动就是读读晚报或证券报、体育报,除了照顾孩子,唯一的业余爱 好就是搓麻将和无休无止地看电视连续剧,与此同时却严禁孩子看电视,搓麻将。 他们奇怪地相信,自己虽然活得像一只跳蚤,却肯定能够收获龙种。   看来,为了解释清楚我所谓的“教育循环”,必须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些当年也曾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年人,为人父母之后普遍会有失败之感、 放弃之念?──不必说,家长们如果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如果还想着取得 属于自己的现实成功,他至少不会有事没事地候在校门口傻等孩子放学,至少不 会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交给孩子支配。   这便牵涉到一个大题目了,细说起来没个底,那就大题小作罢。简而言之, 我们以往的教育,除了属于应试教育外,还可以给它一个名目,姑且命名为“目 标教育”。何谓“目标教育”?即学习不是围绕学生的身心实际,不是从激发学 生兴趣、保护学生乐趣出发,而是从诸如“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学习”、“为中华 之崛起而学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学习”(以上属官方目标)、“为升官 发财而学习”、“为出人头地而学习”、“为农转非而学习”、“为将来别去扫 大街而学习”(以上属家长为孩子制订的目标)之类摸不着具体边际的目标出发。 这些虚假目标与日益严峻的升学压力合谋,对学生遂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威胁和鞭 打,使他们几乎不可能再对知识、科学或艺术产生纯粹的好感,几乎不可能再发 展出王小波曾竭力提倡的“思维的乐趣”。一个耳畔老是响着催命鼓点的孩子, 要他不产生厌学症,不把学校理解成纳粹集中营或斯巴达少年营,该需要多么卓 越的天赋呀!在家长慈爱的鞭影下,他又如何能够忙里偷闲地培育出“爱智”的 激情呢?一旦他摆脱了课堂,他为什么不该产生胜利大逃亡的无上欢欣呢?── 这样的孩子,即使在学校里门门功课优秀,结婚生子后都难保不会成为人生失败 者,即一个只会读读晚报的人,对无聊电视连续剧有着惊人食量的人。   是的,我承认,中国的中小学生普遍成绩优秀,中国一个普通六年级小学生, 比美国中学生读的书都多,随便派几个人出去就能在国际奥林匹克头脑大赛上大 把大把地捞取金牌。与此同时,我还不得不承认另一点,在成人级的奥林匹克头 脑大赛“诺贝尔奖”面前,中国人目前还没有取得零的突破。理由再简单不过, 我们的孩子刻苦用功的时候,人家的孩子正在校园里踢球玩耍。人家的孩子学到 的知识虽然没有我们多,但是却一劳永逸地培育出对知识的热爱,对成功的渴望, 这正好是我们的孩子惟一感到陌生的东西。我们长大后的孩子开始一脸迷茫地打 麻将的时候,人家的同龄人则一脸坚定地走进了实验室。   我们的目标教育大而空,结果反使得一代成年人普遍丧失了明确的生命目标; 人家的兴趣教育小而实,结果反而为社会输送了源源不绝的成功人士。一个有着 自己现实目标要完成的成年人,再怎么爱孩子也不会把业余时间全赔上,一个向 自己开出失败药方的成年人,即使本非爱心充盈之士,也会把宝贝儿子当小皇帝 供养起来。   行文至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启动“教育循环”的各个环节。除了教育主管 部门应该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考试、升学压力等方面给学生“减负”外,我 们还发现家长们构成了其中的中心环节。家长们必须先在心理上为自己“减负”, 解放一部分多余的爱心。要想让家长们做到这一点,他们先得改变失败人生的自 我评价。因为,只有通达事理、具有个人生命课题的家长,才可能不把培养孩子 理解成一项投资,才可能放弃用不切实际的目标鞭策孩子。如何让中国的家长一 夜之间通达事理、具有个人生命课题呢?老实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办法。所以,为 了走出这个邪恶的循环,我们最近的一条道,也只能是尽快实施素质教育,力争 使这一代孩子长大以后,不再抱有失败之感。──这条最近的道,也可能二十年 之后才能见效。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一个自愿放弃生育孩子的成年人的见解。你 要是说我“饱汉不知饿汉饥”,在一边尽说风凉话,我也拿你没办法。──附带 提一下,在中国想要自愿放弃生孩子,一项基础课就是:你耳畔永远会刮来大量 风凉话。我对此当然早已无动于衷了。 2000年6月4日 (寄自中国大陆) ◇          您想当作家,还是想致富?             ──从英国和中国的两则广告谈起               ·翟 华·   您想当个作家吗?您想致富吗?最近分别在英国和中国的报纸上有两则广告 正好回答这两个问题。   今年6月,我回国路过伦敦,在英国的一家严肃的大报头版右下角,看见一 则广告,题目就是:“Would you like to be a wri- ter?”(你想当个作家吗?)不瞒诸位,在下从小就想当个作家,所以细细 地把这则广告研读了一遍。想来读者诸公里想当作家的不在少数,所以在下不吝 笔墨,干脆全文翻译如下:     “当个自由作家可以发挥你的创造性,使你有成就感,让你的生活充满   乐趣。当然了,你还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而且,你不需要特殊的学历资格,   也无需特别的经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作家拥有广阔的市场。仅在英   国就有大约1000家报纸、周刊,外加8000多家杂志。在这些媒体上   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来自自由撰稿人。别忘了,还有书籍、戏剧、电影、电视、   电台等等都有大量的发表空间。     但是,正如英国写作名校The Writers Bureau校长   E.H. Metcalfe先生所言:如果你想享受看见自己作品印出来   的乐趣,你必须(注意must这个词下面加了着重符号)有适当的训练。   The Writers Bureau开设一个全面的函授课程,涉及小   说和纪实作品写作的各个方面。14万字的课程由专业作家编撰,并且得到   了有关专家的首肯。学生将得到职业作家的单独指导。从一开始,学生们就   要了解怎样才能写出卖得出去的作品。Metcalfe先生说得好:我们   的教学理念非常简单——尽一切努力让学生能够发表作品。     你可以有15天免费时间试着参加课程。而且,学校还提供一个特别的   现金担保:如果你在毕业以后一个月内还没有从发表的作品挣够完成学业所   缴纳的学杂费,那么学校保证将全额返回你的学杂费。     怎么样,你想当个作家吗?”   说实话,看了这则广告我还真犹豫起来了。我得交多少钱才能学会写作呢? 搞不好,还真挣不回学费来。虽然,有现金返还担保,这耽误的时间谁来补偿呢? 无独有偶,刚刚回到北京,就在一家“荣获国家期刊提名奖”的国内畅销杂志看 到另一则广告,题目是“剪报纸,致富快”。同样原文照录,立此存照:     “没有致富门路,不必叹息忧愁,向您推荐一项可靠性强,致富快的特   别门路:坐在家里剪报纸。     众所周知,写文章投稿可获得报酬,但你是否知道:剪报文章也可以得   到稿费呢?剪报就是把报纸上可读性好的文章全文剪下,重新投寄给其他报   社,一经采用,即有稿费,俗称文摘。     搞剪报收入十分丰富,某杂志报导:《南京有支剪报大军》、《我是剪   报专业户》、《南京出现众多剪报家庭》等等。另据报导:南京市民徐某带   领全家搞剪报,每年有2万多剪稿被采用,可有非常高的收入。1993年   广州一大酒店住了一男一女,包了两套房,每天到市场买了一捆报纸,剪下   文章向报社投稿,一个月后,每天的稿费汇款单有近百张达近千元。     可见剪报也能生财,天天干,稿费不断,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投资少,   见效快,无风险,一技在手,终生受益。剪报大有前途,剪比写容易得多,   这对于待业人员及下岗人员,或业余人员都是一份很好的职业。但关键的问   题是:剪报怎样才能使稿件有所投,而被编辑采用?剪报怎样才能致富,有   哪些窍门?哪些报社是长期采用外来剪报稿件的?     为方便有志于剪报者,本公司提供:《剪报荐稿方法与要领》及130   家专业文摘报纸和设有文摘专版报纸、杂志的详细地址(通讯用),供您投   稿使用,附赠扬子晚报三篇文章《南京有支剪报大军》、《我是剪报专业户》、   《我是怎样投稿的》复印件。全套资料费58元,(有了这套资料,你也可   以坐在家里剪报致富),需者从邮局汇款。”   哈哈,在中国当个剪报者可比在英国当个自由撰稿人来钱容易得多了。一天 近千元的稿费,一个月几万元,咱什么时候挣到过这么多钱呢?照这个思路走下 去,本人还有一个比剪报更好的致富方法:那就是上网“复制”、“粘贴”。剪 比写容易,贴比剪更方便。有一次,一位南方的朋友来了个伊妹儿祝贺我的一篇 文章在当地颇有影响的一家报上发表。欣喜得意之余,不觉又有几分纳闷:我什 么时候给这家报社投过稿呢?于是赶忙上网找到该报网站看个究竟。结果发现除 了朋友所说的那天以外,这家报纸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居然转载拙作三篇,其中 只有一篇署作者名,其他两篇则只标明原作载于某日某报。人家是一方名报,刊 用百姓的文章想来是给面子,应算不得“文抄公”吧。再说,如今的“文抄公” 也根本用不着动笔抄,只消移动鼠标在电脑上进行“复制、粘贴”操作即可,暂 且称这些先生为“文贴公”吧!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当“文贴公”容易,作者追寻“文贴公”也不太难。笨 方法是找到每一家上网媒体,逐日浏览,碰巧了有时还真能撞上一两篇被转载的 文章。更好的办法是使用网上搜索引擎。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这“文贴公” 大有人在,而且贴法各具特色。   有些“文贴公”光明磊落,所转文章标明作者姓名,原载何时何处,清清楚 楚,一丝不苟。拿到网上搜来的“证据”以后,我试着打电话与其中一家报纸编 辑部交涉。对方很爽快地告诉我以前所转载文章的稿费都已经寄给原来发表文章 的媒体。现在既然作者找上门来,今后再转载文章稿费就直接寄作者本人。遇上 这类诚实的“文贴公”,也算作者有运气。与他们相比,另一类“文贴公”的做 法就“可圈可点”了。他们转载文章只注明原发报刊的名称,标题略改,而把作 者名隐去。万一有作者查问起来,就推说已经与原发报刊联系过,稿费也早已寄 去。这一下弄得作者左右为难:一篇无具名的文章,你无论找那一家报社,人家 连查也不好查。再说,为了区区稿费,真有心花时间精力大动干戈,非要讨个说 法的作者恐怕也不多见。更可气的是,有的作品被转载以后,有摘抄者的姓名, 却无作者名,有时甚至被换上别人的名字发表。当然,有时“文贴公”们也很委 屈。他们不是不想具作者名,而是他们转载的已是“二手”甚至“三手”货,贴 来贴去,不经意间把作者名搞丢了。还有一类更狡黠的“文贴公”转载文章时只 具作者名而不标原发报纸名称,作者不但收不到稿费,而且不知不觉间背上一稿 多投的坏名声。真是秀才遇到了兵,有理说不清:你怎么证明你没有一稿多投? 在下历来信守一稿一投的原则。但是,与这些“文贴公”们打过交道以后,也不 觉有几分动摇起来:与其让他们满世界地乱贴,作为作品的版权所有人是不是可 以有选择地多投几家报刊?要不干脆咱也改行加入“剪报大军”,当个“文贴公” 没商量。   也许有朋友会杞人忧天:你抄我抄大家抄,最后谁去当费劲不挣钱的作家呢? 别担心,不是有那些傻冒英国人在努力当作家搞创作吗?再说,这么多海外留学 生,到时候把英国佬和其他鬼佬的东西通通翻译过来不就结了?   让别人写作,而我们致富吧! (寄自法国) 【丝露集】∽∽∽∽∽∽∽∽∽∽∽∽∽∽∽∽∽∽∽∽∽∽∽∽∽∽∽∽∽∽ ◇              四十闲话                ·白 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四十,     每个人都有自己四十岁时的感慨。     ──摘自本人日记                 一   孔夫子说:“四十而不惑”。小时候一识得这句话,便奉作至理名言,按照 似懂非懂的理解,一遍遍地在心中默默勾画自己长到四十岁时的伟大。   岁月匆匆,星移斗转。出生于五十年代末的我们这一代人,随着时代风云的 变幻,数历坎坷,几经沉浮,转眼间便游弋到了四十岁的岸边。   当妻和爱女为我端上生日蛋糕,点燃那些玲珑剔透精致多彩的小蜡烛,面对 闪烁不定扑朔迷离的烛光,恍恍惚惚间,袭上心头的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妻 和小女那些欢快的出之心灵深处的美好祝愿,我一句也听不进。笼罩在奇怪的暗 影中的整个身心,感觉特别疲惫和无可奈何。   轮到自己亲身体验人生四十了,儿时想象中的东西一点影子也找不到。   静静地思索,四十个春夏秋冬轮回转逝,四十载沧桑人间冷暖悟遍,为生计 奔忙过,为事业拼搏过。然而当真切地站在人生四十的起点,既无不惑的感觉, 又无伟大可言,反倒觉得困惑越来越多,甚至连一些原来并不困惑的东西,也渐 渐地困惑起来,这不禁使我对孔大圣人的话产生了抹之不去的怀疑。                 二   也许是经历过那些特定历史年代的洗礼和艰苦曲折的生活体验,在我的性格 中养成了干什么都十分执着的秉性。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无论世事怎样复杂,往 往是碰得头破血流也不会轻易动摇那点可怜的缥缈的信仰。这就使得自己常常与 所谓的“新潮流”格格不入。   记得一次同学相聚,数杯酒下肚,几位率先下海的“弄潮儿”,便滔滔不绝 地侃起了金钱是如何如何的万能,并极其神秘地向我们这些“没有多大出息”的 工薪阶层们传授赚钱应该如何不择手段的“山海经”。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口说 了句:“人活在世上,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起码的正义和良心还是需要的。”话 音未落便引得他们瞪大眼睛,以异样的神态看着我,好像我是从地球以外什么地 方突然降临人间的怪物。不难看出他们对我这番“高论”的不屑和鄙视。   这件小事使我久久难以忘怀,也让我一度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这世界难 道真的变得连正义和良心都不要了吗?!                 三   惭愧得很,四十岁的我,蹉跎岁月虽未消磨掉自己的执着和认真,但终无大 的建树。当昔日的同学一个个不是成为大款,就是当上了带“长”字的官时,我 却默默无闻地做着十几年一贯制的“老字号”办事员。虽然隔上几年也要在办事 员这一不变的称谓后面注上加括号的“副处”、“正处”字眼。即便如此,茫茫 人海中也常有自惭形秽,顾影自怜的感觉。   尤其在当前很多人对“孔方兄”趋之若鹜的情势下,我仍然老老实实地依靠 “穷不了,也富不起来”的固定工资过日子,一个月的薪水加上妻子的收入,供 三口之家花销,偶尔给双方老人一点资助,稍微大方一点,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 尴尬。   不敢同商海中搏杀的大款们相比,就是与同样在机关工作的某些同事们比较, 也常令我自愧弗如,好像别人拿的是美元而我的却是人民币,虽等额却质不同。 惹得妻常在耳边唠叨,一个楼里住着,一个机关里上班,你看看人家的身上穿戴、 居室装修、家具摆设以及花钱的慷慨,我们简直是还没有沐浴到改革春风的“贫 下中农”。   小女也时不时上阵助威,旁敲侧击,同学里谁谁的父亲是个处长,每天上学 都有小车接送;谁谁的父亲只是个一般干部,常常请客十元百元地花去眼睛都不 眨一下。谁像我呀,老爸大小也是个县(处)级,出门就是一辆破自行车,一开 口要点零花钱,马上就是一场“生动”的传统教育,害得我只有在同学们面前装 出一副“君子不言小钱”的所谓大家风度。   每到这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而表面上又只 能做洗耳恭听状,不敢有一言辩。这里面的渊薮,虽然个中之人皆知一二,毫无 隐秘可言,但和这么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又怎么能说得清呢?                 四   一次在陕西参观法门寺,来到陈列着一大批用黄金制做的器皿展台前,解说 员告诉我们:“这是历代皇室成员送给寺庙的,以示他们对佛的虔诚。庙里的和 尚们经常带着这些用黄金制做的饭碗走村串户化缘,正所谓‘捧着金碗要饭吃’”。 不难看出这是个带有一定演义成份的传说,事实如何已无法考证。但这些“金饭 碗”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至少可以证明法门寺的和尚们还没有懒到连 “缘”也不愿化,去靠变卖“金饭碗”过日子。我不信佛,不知道和尚们何以能 够做到这些?不要说一大堆金光闪闪的金器,就是一个金碗,哪怕是敲下一小块 碗边,也足以让他们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再可怜兮兮地去做什么“化缘” 的勾当,经常遭受俗家子弟的冷眼耻笑不说,还得时刻提防那些恶狗的疯咬。这 一传说无疑证实了当时出家的和尚们,是具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的。   由此我想到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的公职人员守着国有资产的“金碗”,又是 什么样的情景呢?君不见,倒霉的姓“公”的“金碗”,莫名其妙地变成餐桌上 的美味佳肴,变成私人的囊中之物,变成游山玩水的买路钱,变成跑官要官的敲 门砖,甚至变成“人民公仆”们寻花问柳时的花销……这些媒体报导的个案真是 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且慢,被曝光的能说是问题的全部吗?作为一名国 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我有一句切身感受的话:问题恐怕远远不止这些!我们不妨 都来细细地琢磨琢磨,类似现象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是不是也有不少?当然,这只 是我的独家之言,绝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也不是在这里故弄玄虚,恣意夸大其 词。因为我是个世俗的人,很在乎拿自己同别人比较,比较中也就不难发现一些 问题。                 五   有人在讨论反腐败问题时分析,在我国现阶段仍然实行低薪制,法制建设还 没有完善到足以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每个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的国家 公务员们,眼看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心理上必然产生不平衡,出现利用手中 权力捞取不法收入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是啊,面对物质利益的强劲诱惑,固守清贫谈何容易?!我们自己何尝没有 这种感受,每月那点固定的薪金一到手,就象掬起一把细沙,转眼间便流得精光。 面对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靠自己的正常收入又有几个人敢去潇洒一回。然而姓 “公”的“金碗”却总在那里闪着诱人的光,看着别人从里面捞好处,容易得就 象囊中探物,你又能坚持到几时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伸手 就意味着清贫,有可能还被看作无能,没有本事;伸了手也不见得都受到惩罚, 甚至还会被作为一种能力的体现而受到重用。尽管这一现象很荒唐,让人感到困 惑和费解,但它却象滚滚洪流中一股屡禁不止的逆流,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坦率地说,在诱惑面前,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差点把手也伸进公有的“金碗”, 之所以最终能够抵制住,不敢说自己的思想境界就有多么高尚,扪心自问,更多 的还是本能的良心使然。                 六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父辈们不怨天,不怨地,不祈求自身以外的任何恩赐, 唯有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黄土地里刨取食物来养活自己的那种自食其力的精神, 自小便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我崇敬他们,崇敬他们任劳任怨的勤劳品德;崇敬 他们朴实坦诚的生活态度;崇敬他们心地善良的为人本性;崇敬他们疾恶如仇的 正义人格。像我的血液里流着他们的血一样,在我的精神家园里也洒满了他们的 精神种子。   每当我也想伸手时,耳边便响起他们那些朴素的语言,眼中便出现他们在田 野里忙碌的身影,伸出的手也便不自觉地缩回来。   因为没有伸手,不免常常感到囊中羞涩,有时还得愧对年迈的父母和妻女。 但是,不正是因为没有伸手,才有心理上的坦然、宁静;才有生活上的自在、安 详;才有工作上的踏实、无愧吗?!                 七   明朝画家唐伯虎有一首《四十自寿》诗,诗云:“鱼羹道衲水云身,弹指流 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岂忧贫?山房一局金腾着,野店千杯石冻 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无事太平人”。我虽没有这位四百年前的才子那般风 流倜傥,潇洒闲逸。但他那“富非所望岂忧贫”的慨叹,却道出了我的心境。我 这四十年,虽然也经历过一些风风雨雨,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 这些特定的历史年代,我都无一遗漏地遭遇了。但无论怎样,总算一路蹒跚地走 过来了。既没有被岁月的烟尘所淹没,也谈不上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作为,还算 是个“半生无事太平人”吧。   几年前,有幸结识了刘炳森先生,他为我书写了“淡泊明志”四个大字,运 笔精到,刚柔相济,洒脱自如,不愧为书法界大家的手笔。我把它挂在客厅最醒 目的地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看上两眼。因为有了那种宁静的心态,在欣赏他 的书艺的同时,细细揣摩这几个字的涵义,倒也常常让我嚼出一点新味来。   淡泊人生,自有一番乐趣在心头。                 八   四十岁,是人生的中转站。在这里我们将走向更加成熟和理性。   回首往事,尽管来路上布满了挫折和失败,但无须后悔,无须愧疚,因为我 们真诚地奋斗过;面对未来,困惑也罢,不惑也罢,既然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那 就始终如一地走下去,因为过去我们无愧!把一切遗憾都留在心中吧,经常提醒 自己在四十之后的路上,把步子迈得更稳健、更坚实些。等到我们活到六十、七 十岁时,仍然能够安祥地向世人说一声:我没有欺骗过生活。   这难道不也是人生的一种崇高追求吗?! 2000年3月25日于北京南礼士路寓所 (寄自中国大陆) ◇               安家                ·马明博·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在时光的无涯的荒野上,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遇见了,好了,娶她吧。依旧乡俗,娶妻就要安家。 家在喧闹的市声之外的城郊,楼是一楼。   露天的阳台正对着尘土飞扬的路,飞尘遮日,不一会儿就是一层薄土。封阳 台时发现,地面下沉了,阳台往西南倾。屋里水管有隙,时落水滴,击打地面, 清泠有声。墙上白灰剥落,墙根斑驳。问她:“刷一遍吧?”答:“刷也白刷, 过两个月又犯硷了。”室可谓陋,但作不得陋室铭,因为前人刘禹锡已经写过。   仄仄蜗居,书多为患。师友古群借我书橱两个,让书不再摞叠,可林立依偎, 也算安个家了。古群先生又提供一衣橱,老样式,四只脚全有问题,用砖垫着; 当中一块玻璃镜,可整衣冠、明眼目。   因为有书,便装了防盗门,随手作《门铭》。   全文如录:   “门曰防盗,其实不防。君子光临,谁可阻挡?吾家素朴,唯书与裳,    米仅果腹,不存余粮。清茶淡饭,嚼菜根香。工资少许,度日计量,    养身之余,满架书香。丑妻无好,素面无妆,三金皆无,甚愧吾肠。    烦君尘劳,无物可偿。书可养心,也可明智,君若愿读,拿去欣赏。”   数次搬迁,居处的名字换了又换,只是“夯斋”二字的大镜子一直跟着我。 照旧挂在墙上。   不图妻子美丽,因为她不是花朵,三天清赏然后开败。图她心地善良,工作 之余为我料理生活,夜里也捧书陪我读。   结婚前,除了书,别无长物;自己跟现代接壤的,无非一电灯耳。如今有了 电视冰箱洗衣机,总算享受上了现代科技。   雪君漫“安”字,注语为“家有贤妻”。字形为“屋宇下有一个女人”。我 见了喜欢,讨来封进镜框,在墙上挂了几个月,贤妻就进门了。这一下,此字于 我成了一种象征。于是挂在进门处,让人人得见。以为已婚的见了,妻子更添几 分贤淑;未婚的见了,定也能讨个贤惠的媳妇。   果然是好媳妇,娶来不久,即有好消息传来,《散文》选我一组作品,拟发 头条。接了信,赶紧附在她耳边告之。妻笑脸如花:“安家以后,你更应该安心 写作,如果你早日在散文上安个‘家’,我更高兴。”   房是租来的,家却是自己的。家不大,可栖身。但对于我来说,这小小的家, 意义很大。家是人类一个永远的情结。每个人都是从家里走出来,然后拥有自己 的家。家是一个“社会链”,把人生联结。有家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细琐、平凡 的生活。幸福就是爱生活。对于我来说,爱生活是幸福;爱写作也是幸福。 (寄自中国大陆) ◇               抢椅子                ·张远山· 【独幕剧。四场。】   男角五:武夫,文士,农人,工匠,商贾。女角一:少女。   道 具:椅子四,锣一,鼓一,其他相应道具若干。 【第一场】   【幕启:舞台中央,四把椅子背靠背朝向四面。五男角皆少年,首尾相衔僵    立不动。武夫横槊,文士握卷,农人荷锄,工匠持锯,商贾携尺,衣冠相    应;少女司锣鼓。】    少女擂响战鼓。五人绕着椅子兜圈子。鼓点快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突然一声锣,五人赶紧抢椅子,武夫、文士、农人、工匠得座。商贾兀立    无座。    已而武夫高踞庙堂,搂少女于膝上,文士跪坐己踵,农人仰卧田垄,工匠    俯卧竹榻。    商贾被罚沿街叫卖,不得坐店。   【幕合。】 【第二场】   【幕启:场景同前。五男角皆已中年。少女颜色如前。】    少女擂响战鼓。五人绕着椅子兜圈子。鼓点快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忽然一声锣,五人赶紧抢椅子,文士、农人、工匠、商贾得座。武夫兀立    无座。    已而文士高踞朝堂,少女跪坐己踵,农人仰卧田垄,工匠俯卧竹榻,商贾    坐于曲尺形柜后。    武夫被罚门外站岗,不得坐朝。   【幕合。】 【第三场】   【幕启:场景同前。五男角皆已老年。少女颜色如前。】    少女擂响战鼓。五人绕着椅子兜圈子。鼓点快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猛然一声锣,五人赶紧抢椅子,武夫、农人、工匠、商贾得座。文士兀立    无座。    已而武夫高踞庙堂,搂少女于膝上,农人仰卧田垄,工匠俯卧竹榻,商贾    坐于曲尺形柜后。    文士被罚站着讲课,不得坐堂。   【幕合。】 【第四场】   【幕启:场景同前。五男角垂垂老矣。少女颜色如前。】    少女擂响战鼓。五人绕着椅子兜圈子。鼓点快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铿然一声锣,四人赶紧抢椅子,发现无人与之争抢。武夫、文士、农人、    工匠皆得座。商贾傲然兀立。    商贾俟四人坐定。微笑上前,出囊中钱,一一买下四人臀下椅,正反叠起,    高坐其上。    商贾复出囊中钱,命少女擂鼓。文、武、农、工绕着高椅兜圈子。鼓点快    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商贾示意,少女锵然一声锣,文、武、农、工互殴混战。商贾仰天大笑。    少女掷下鼓捶,攀爬高椅而上,坐于商贾膝上,摸其囊中钱,随手掷下,    文、武、农、工罢斗而扑地抢钱;武夫、农人、工匠各得多寡不等,唯文    士不胜力,废然负手侧立。    商贾示意,文士拾地上鼓捶,复擂鼓,武夫、农人、工匠复绕高椅兜圈子。    鼓点快则快跑,鼓点慢则慢行。    商贾搂少女于怀,狂笑乱颤,高椅倾倒……   【幕闭。】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八日 (寄自中国大陆) ◇               创造                ·柳 花· 1.PIGMALION   我决定把我和羽的故事写出来实在是出于一种无奈,我想用我的文字给羽                               塑个雕像。   我知道我的行为和PIGMALION的一样,我会爱上我自己的雕像的。   PIGMALION爱上了自己的作品。   大家都说那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体现了什么复杂的文艺或认识理论。   我知道我和PIGMALION不一样,我现在还没爱上我的雕像。   我还在爱着羽,所以,我一点儿都不复杂。   但我知道,我会爱上羽的雕像的。 2.跳舞的手指   我知道有的时候我的话没有多少逻辑,人们总把我归入情感的领域。   他们也许很有道理,我似乎活着就是为了爱情。   人们还说,我缺少逻辑性是因为我缺一个东西,那个东西被叫做                        “PENIS”。   他们说我因此而感到自卑,他们还说,PENIS就是PEN。   没有PENIS的人如果使用PEN的话,将被认为是异类。   好在我生活的时代,大家都有了电脑。我要写字已经可以不用PEN了。   写作不再是笔对于纸的插入(PENETRATE),而是我十个手指                           在键盘上的跳舞。   羽喜欢我的手指,我的手指会在羽的身上跳舞。 凹凸不平的键盘                      不象纸一样是个平面。   羽的身体象键盘一样,我喜欢在立体的羽身上写字。 3.网的出口   有一阵子,我疯狂的迷恋上网。我每天不吃不喝不睡一头扎在网里面。   状如一个疯子,他们说我没有了理性,像那个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说我,他们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们总是试图让我相信我出生的时候就没有理性。   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网里面寻找另类的生活。网是一个出口。   在网里面我认识了羽。 4.我不在乎   他们说我以前是个天使,是一个温柔之乡的守护神。   自从我上网后,他们说我是个疯子。我认识羽后,他们又说我是放荡的女人,                                是个魔鬼。   我知道我是怎么被从天使贬谪到地狱的。   但我知道我不是撒旦,撒旦有弥尔顿为他唱赞歌。我没有PEN,也没人                              为我唱赞歌。   还好,我不在乎!   我自得其乐! 5.我只在乎羽   我在乎羽。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颤颤惊惊地跳舞。   不知从哪里吹来的冷风正在企图冻结我的十个手指,我的舞步                       因此而滞缓下来。   是地狱的阴风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加快我的动作。   因为我是如此渴望爱上羽,羽将是我唯一倾心爱着的男人。   羽从一万个低着头匆匆行走的人中抬起了头,   于是我发现了羽。我不相信冥冥之中有天意。我一直认为是我发现了羽。   就象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我从一万个人中间看到                      独一无二的羽抬起头来。   是我的目光捕捉到了羽的眼神,也是我让羽马上明白了我将会爱上他。   他们说我这样的人都是FATALIST。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天生的                             宿命论者。   那是他们又加在我身上的一个称呼。好在我不在乎,我只在乎羽。 6.的的   羽的名字叫的的。   我叫他羽是因为每次看到的的的名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时候,                    我的心跳的节奏会改变。   哪怕是我自己从键盘上把他敲入,我都忍不住会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就这样的的变成了羽。但羽不是的的的影子。我将赋予羽呼吸。   将没有人能分得出来谁是羽,谁是的的。   我知道到最后的时候,我也将分不清楚他们谁是谁,但现在,我还是知道的。   羽是那个我将倾心去爱的男人,而的的是那个我正在倾心爱着的男人。   我还不是PIGMALION。 7.思念   思念一个人的时候,思绪会长出手指的。羽走在春天的夜里的时候,                         他的头发被吹动,   他的脸颊被抚摸,他清楚地知道那风是谁的手指。是我让他知道的。   我写下这一个个字的时候,我的手指获得了全部的生命。紫色的闪亮的指甲,   象十只充满欲望的美丽的眼睛,和着风的律动,在羽的天空上闪烁。 8.   羽是一个很好看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富有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浪漫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聪明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残忍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骄傲的男人。   羽是一个很固执的男人。 ………………   我还可以给羽列一个长长的清单去概括他所有的属性,特征,优点和缺点。   那将是一个无限长的清单。我如此地爱羽,   于是我不想把羽用形容词或名词来分割,来解剖。我想把羽完整地保存起来。   羽就是羽。我爱羽,因为他是羽。   我爱羽,于是我不想让羽经历我的体验。   人们曾用各种各样的概念和名词把我支离破碎,我要让羽免遭我的厄运。   在我的文字的网里,羽会变成像博尔赫斯小说里的阿莱夫一样,   一个永恒和瞬间凝结成的点,一个万维的点。羽将是所有的男人,                        也将是唯一的男人。 9.贝壳和公牛   我请羽来喝“贝壳与公牛”。羽说这是一个多么色情的名字。我笑而不答。   一个叫麦芒的诗人曾在喝酒的时候把心吐在了酒杯里。   在智利的红葡萄酒里,我和羽的心还留在它们的腔里。我们知道,                        我们必须要有心。   因为我们将要用它来相爱。   我们没有把心吐在酒杯里,因为我们会在酒杯里相爱,象贝壳和公牛一样。 10.波兰爱情   我那么热爱羽的身体。   羽的手很大。羽的脚也很大。   羽说,“Take off your clothes!”。我说,                             “你也脱!”   “It is my turn to take charge,                  to take charge。”   不知道是那个乐队在轻轻地Rock N’ Roll。   我告诉羽我想在一个雨天里和他在肖邦的音乐里相爱。   羽法兰西式地热吻着我,“我知道,我知道,我也喜欢波兰古典的爱情。” 11.羽有一个秘密的花园   羽有一个秘密的花园,我无意中发现了它,就像我当初发现羽一样。   我看见花园里有美丽的玫瑰妹妹和姣艳的牡丹姐姐,吵吵闹闹地                         竞相开放展现。   羽指着一棵树上粉色的花对我说,“那就是你,柳花。”   我有点不忿。我一直以为是我发现了羽,却原来我早生长在他的花园里了。   我不想去演绎又一个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   我告诉羽,我不想用眼泪兑换你的阳光雨露。 12.蜘蛛眼泪   我变成了一个蜘蛛,一层一层地结网。   当我吐完最后一根丝的时候,我自己却化成了液体,我变成了一颗                         滚圆滚圆的泪珠。   我的网寂寞地悬挂在空中,我是从网里面跌落下来的泪珠。   蜘蛛眼泪落在地上的时候被摔成无数颗小的泪珠,羽把它们                 一颗颗地拣起来拼贴成了画。   然后寄给了我。   今天夜里,我的窗外落雨如注。 13.   我用文字塑造羽的计划最终破产。   我不是PIGMALION,我没能爱上羽。 14.结局   因为的的,我没能爱上羽。   我是一朵伤情的willowflower。   当我的十个手指写完这些话的时候,我将永不再跳舞。 2000.4.20 (寄自美国) ◇             爱在生命里呼啸                ·丹 枫·     我在那温和的天空下面,在这三块墓碑前留连!望着飞蛾在石楠丛和兰   铃花中扑飞,听着柔风在草间飘动,我纳闷有谁能想象得出在那平静的墓碑   下面的长眠者竟然有如此不平静的睡眠……                      摘自《呼啸山庄》   生活就像一块硕大的墓碑,上面的碑文大大的书写着两个字:绝望!   那一小堆黄土上面已经渐渐长出青草。人们说,草漫过坟头的时候意味着你 已经成熟,似乎人生存的意义就在于无望地守候芳草凄凄的那一刻,为此你必须 用所有的灵气和精血去换取满脸的沧桑和额头的皱纹,那是你做人的责任。   因此,你得忍受这乏味的生活,心灵由于极度的窒息而不由自主地沉沦,那 说不出的忧伤好像地狱一般,在这样的深渊里,所有的声音和动作都只让人想到 逃避,就像十八世纪的那个英国山庄里的男男女女。或许,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在死水中抓住爱的衣角,聆听爱在寒风中的呼啸。   阴唳的天空下是恍惚的人影,沉默的岩石、泥泞的山间小路,白茫茫的原野 上北风在荒瘠的土地肆掠,咕哝着的管家还在抱怨这该死的天气,咆哮的猎犬竖 着耳朵,黑漆漆的木屋里胖厨娘不停地絮絮叨叨,空气里只是充满让人心寒的冷 漠,还有诅咒和兴灾乐祸,在这个与世界隔绝的山庄,厌世者的天堂里生命发出 让人窒息的霉气。   唯一鲜活的,是每晚在窗外的凄风冷雨中徘徊的抽泣的鬼魂。   来吧,凯蒂,我的心爱的,到我怀里来……(他打开窗,用他们之间唯一的 语言呼唤,压抑着热泪深情地呼唤迷失的爱人。)   鬼魂凄厉的声音在夜色中颤抖:我多希望我还是个女孩子,野蛮,顽强,自 由,所有的伤害只会让我放声大笑,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逼得我发疯!   给我一个原谅世人也原谅自己的理由。   他们在命运的冲击下,性格里的野性和狂乱正好交错吻合,无须彼此迁就就 能相互温暖。那种爱,象严寒的冬季树叶飘落在上面的岩石,它不是温文尔雅、 恭良礼顺的,人生是如此困难,爱情并不是作为一种比生存更富有乐趣的事物存 在,而是以生活的本质存在。它看上去并不华丽,然而却是生命中必需的,因为 树叶和鲜花的苍白单薄和易逝短暂,反而更加衬托出爱的厚重、沉痛和艰难。 她跳进了自己为自己挖掘的陷阱,而她跳进这天罗地网的时候,还分明清楚 地说:在凡是灵魂存在的地方──在我的灵魂里,而且在我的心里,我感到我是 错了。我,就是希刺克利夫,他永远永远在我心里!   她像吐丝的蚕,把自己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吐出最后一根丝的时候,已经 变成了一个透明的茧,身边只剩下冷冷地看着她亲手埋葬自己的爱和希望的人群。 无论她怎样挣扎也不能回到童年时的那个可以自由笑哭或吵闹的女孩。她已经不 能在狂风暴雨中嘶哑着嗓子号啕大哭着去追寻她的至爱,生活以狂风骤雨般的现 实迅速而残酷地摧垮了任性的女子。   在沉闷的单调的岁月里,没有人允许你犯错,每一双眼睛都在注视着你,每 一次超常的举动都要付出想象不出的艰辛,而每一步的足音都隆隆地回响在生命 的长河里,随着背景的模糊并未消逝,反而越加清晰。但是已经没有机会可以回 头!   凯蒂……(搂着她喘息的身躯,他已经清楚地知道,他将永远失去她。)   是谁规定生命必须承载年轻时一次轻狂的错误?是谁说人必须为自己的幼稚 付出一生的代价?是不是看见此生的唯一也只能用一生去埋葬?是否相爱的人必 须为相拥微笑而等待草漫坟头?   爱在巨大的无言的惨痛里一点一点流逝,剩下的是你明知道她就要走,抓得 再紧也无法挽留的悲痛,是想起前尘旧事不可回头的悲哀,是对命运无能为力的 悲伤。   你有什么理由这样做?上帝,魔鬼以及撒旦所给予的都不能将我们分开,而 你,却出于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是你自己害了自己,也害了我,伤害我的人 我可以原谅,可是伤害你的人,我又怎么能原谅他?(不,凯蒂,不要把我逼得 像你一样疯狂吧!)   我知道我错了,可是你也曾经伤害过我(她辛酸地把手插到他的头发里)。   她沉静下来,披着薄薄的披肩散着头发,膝头上摊开一本书,眼泪聚在睫毛 上顺着双颊流淌,她的眼睛不再如星光闪烁,变成了梦幻般的温柔。既然爱已毁 于一己之手,那么生命也没有再继续下去的支撑力了。   结局只能是:她无可比拟地超越了众人。   谁见过如此忧伤、大胆、强烈、深沉的爱情?   谁还会愿意为这样的爱情去残酷、痴迷、执着、痛苦?   谁愿意拥有这种在生命里呼啸的爱情? (寄自中国大陆) 【网里乾坤】∽∽∽∽∽∽∽∽∽∽∽∽∽∽∽∽∽∽∽∽∽∽∽∽∽∽∽∽∽ ◇             伪优生学的鼻祖              ·方舟子·   大约在四年前,国际遗传学大会计划在北京召开,有一批西方遗传学家指责 中国至今还在推行“优生学”,呼吁加以抵制。国内的读者看了这条消息,也许 会觉得莫名其妙,优生学,不就是要预防遗传疾病、注意孕期保健、生育健康的 下一代吗,怎么遗传学家们反而要反对呢?西方医学界不也提倡这些措施吗?中 国的遗传学界、医学界一直还把优生学当成一门科学讲授,但是对西方遗传学家 来说,当他们见到“优生学”一词时,首先想到的是国际遗传学上一段惨痛的历 史:在二、三十年代,以优生学的理论为依据,西方国家普遍对“不健全的社会 阶级”强行实施绝育手术(不久前美国一家电视台播放过当时被美国政府以“长 大后无能力抚养孩子”之类的理由,从小就被施以绝育手术的幸存者的访谈,催 人泪下),最终又演变成了纳粹德国为防止“劣等种族”污染“亚利安人”(一 个想象中的子虚乌有的“高等民族”)的血缘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他们的心 目中,优生学指的是借口提高全民身心素质,鼓励“上等人”大量繁殖,减少乃 至禁止“下等人”繁殖的伪科学。中国学术界还在继续使用这个已在国际学术界 被唾弃的术语,也难怪会造成误会。为避免混淆,我把西方历史上的优生学称为 伪优生学,因为它也许有“优生”的目的,却没有科学依据,效果适得其反,是 打着科学的幌子推销种族主义、等级主义的典型的伪科学。   伪优生学的创始人是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1911)。此人对科学有一定的贡献,例如首先在 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但是其方法是错误的),将指纹鉴定引入犯罪学等。 但是,这些贡献,是无法补偿他创建的伪优生学所造成的罪恶后果的。《书屋》 2000年第7期刊登的余凤高《遗传:优生和种族灭绝》一文,却将高尔顿美 化成了一代科学伟人,赞扬他“以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遗传……高尔顿作 出了划时代的贡献”、“高尔顿从理想主义出发,他的动机是积极的”、“高尔 顿的优生学是以遗传学、医学、社会学和人口统计学为基础的,……他的这一项 开创性的工作在科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等等。余文虽然也介绍了伪优生 学运动导致的恶果,但将原因归咎于“由于优生学比较专注于基因的作用,而低 估了环境的影响,以致他的创始人的‘积极优生’的原始主旨很快被‘消极优生’ 所取代,甚至被种族主义者所利用。”得出结论说:“任何科学的理想主义和理 想主义的科学,如优生学的理想,只有为人道主义所掌握,才有可能产生和促进 民族的幸福,如果被反人道的人利用,带给人类的就只有罪恶。”高尔顿是不是 具有科学的理想主义?伪优生学是不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科学?我们就来看看实情 如何。   高尔顿的伪优生学,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统计”基础之上的。其“逻 辑推理”在余文中被当成“确立了”的两个“原理”:子女退化律和祖先遗传律, 也即:优秀的父母对后代的遗传,在比例上趋于向平庸的方面退化,因为对子女 的遗传,除了双亲,还来自于各代祖先的因子。通俗地说,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 人类的遗传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两个“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 传”的错误概念基础上的,它把人类的遗传,当成就像是从男、女双方各取半杯 水混和成一杯水,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混和下去,原先“优良”的水当然也就一代 又一代地被稀释掉了。但是,孟德尔早已证明,生物的遗传并不是融合的,而是 服从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在传代过程中,不同的基因仍然保持相对的独立 性,互不感染地各自分配在不同的配子中,完整地传给下一代,而不会被稀释掉。 一个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由自然选择和随机的漂移决定。在孟德尔遗传规律被 重新发现整整一百年后的今天,看到还有人不加批评地详细介绍高尔顿的错误 “原理”,是非常令人惊讶的。   至于高尔顿的“统计”,在今天是只能当做笑话看待。比如,他统计了从 1660年到1865年间286位著名的英国法官,发现九分之一有父子或兄 弟关系。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当法官的能力是遗传的,这些法官天生就继承了当 法官必备的品质。显然,高尔顿犯了统计上的两大错误,一是取样不随机,二是 完全无视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家庭环境对职业取向的影响、裙带关系对升迁的 影响等等)。他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了科学家、诗人、政治家、将军甚至划船手等 等全都是遗传的。余文显然也很赞赏高尔顿的统计,认为他“把反对者的口封住 了”。余文开篇就向我们证明遗传决定论的正确性,声称对孪生子的研究说明:     “智力的高低主要受遗传的影响,尤其像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智力行   为,特别依赖遗传素质,其影响的程度,高达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甚至更多,   环境所起的作用比较小。遗传对个性也有影响,内倾型或是外倾型的个性,   是受遗传影响的最明显的例子。”   在遗传学界,很少有人否认遗传对智力有影响,但是也很少有人敢下“智力 的高低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这样的结论。在我看过的资料中,只有1994年出 版的《钟形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力和等级结构》(Bell Curve  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一书声称人的智力至少60%,可能接近80% 受遗传的影响。余文或许根据的就是这本著作,但是那是一本种族主义倾向非常 明显、在学术界饱受批评的著作。三十多项包括了一万多对孪生子的研究表明, 智力的遗传率(以完全由遗传决定为1,完全不由遗传决定为0)大约为0。5①。 最近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在考虑了孕期母体环境因素后,智力的遗传率只有大约 0。34②。至于对各项个性的遗传率测量结果,一般在0。2到0。5之间③。 可见,环境的影响和随机的因素是更为重要的。即使是受遗传影响的那部分,也 只是统计结果,究竟有多少、什么样的基因参与其中,机制如何,我们至今也一 无所知,无法人为地选择“优良基因”。   既然高尔顿的研究根本就不成立,其动机又是如何呢?是不是如余文所说的 “从理想主义出发,他的动机是积极的”,只是其研究被后来的种族主义者利用 呢?回答是否定的。高尔顿本人就是一位种族主义者,在他看来,北欧人无疑是 最高等的人种,而黑人有着最低等的人种,最低等的种族的智力甚至连狗也不如。 高尔顿同时又是一位等级主义者,认为下等人之所以是下等人,是因为他们天生 在智力、体力和道德方面就下等。他所担心的,是欧洲人所具有的那些“高贵品 质”,包括发达的智力、强健的体力、高尚的道德、深刻的洞察力等等,正在很 快被高出生率的贫苦欧洲人和非白种人所稀释、败坏。为了将人类从灾难的边缘 拯救下来,高尔顿提出了两套方案(这两套方案被其追随者称为“积极优生”和 “消极优生”),一方面,“上等人”只能跟“上等人”结婚,并且要尽可能多 地生孩子,他写道:“如果那些最适宜占居大地的种族被鼓励早婚,在几代之后, 他们将会取代了其他种族。”另一方面,高尔顿呼吁政府插手,劝阻或防止“下 等人”生殖。他相信,其结果将会是非常成功的:     “在家养动物以及进化历史上,没有什么能使我们怀疑,(通过优生学)   将会形成一个心智健全的种族,他们在心智和道德上比现代欧洲人高等的程   度,与现代欧洲人比黑人中最低等的种族的高等程度相当。”(《遗传的天   赋》(Hereditary Genius))   如果说高尔顿和以后的伪优生学倡导者有什么差别的话,也仅仅是他并不提 倡使用暴力推行优生,而是希望让伪优生学变成一种世俗宗教,让“下等人”出 于宗教的狂热,为了人类的未来而自觉牺牲自己的生殖权利④。   伪优生学并不是如余文所言的,是理想主义的科学被反人道的人利用,而是 反人道的人所一手炮制、倡导的伪科学,试图打着科学的旗号达到政治目的。这 一段罪恶的历史至少应该让我们得到这样的教训:如果将改良人种当成解决社会 经济问题的捷径,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会有悲惨的结局。 ①Plomin, R. The role of inheritance in behavior. Science 248 (1990): 183-188. ②Devlin, B.,M. Daniels, and K.Roeder. The heritability of IQ. Nature 388 (1997):468-471. ③Plomin, R. et al. Behavioral Genetics (New York: W.H.Freeman, 1997). ④Maranto, Gina. Quest for Perfection: The Drive to Breed Better Human Beings (Scribner, 1996). 2000.8.22. (寄自美国) ◇            更改一种时间观                ──兼议《相信未来》一诗                ·刘自立·                  一   过去、现在、未来,是人们把握时序的一种看法。古今中外不乏其说,只是 看法、角度、内涵殊多不同。我们在此引用那些最为著名的语录,作为这篇小文 的开场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自古兴亡寻常事,如此兴亡有几回。               ──陈寅恪     从未来走向过去。     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     等待戈多……      ──贝克特     人是唯一知其会死而要活下来的动物。               ──海德格尔     未来是主人恩赐给奴隶的最后的礼物。                 ──西谚     你知道魔鬼在地狱里是怎样折磨灵魂的吗?……他让他们等待着。                             ──荣格     常常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正好是人们试图把国家变成天堂的东西。                             ──荷尔德林     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     望三门三门开……无限青春向未来。               ──贺敬之     相信未来!     ──郭路生   以上所引各色人等的箴言名句,并非做文抄公,而是籍此说明,这个世界上 存在着一些怎样的时间观。   人们只要将上面的文字略微加以思索与品味,就不难发现,我们的老祖宗的 人生观和世界观并非一种线性顺势的时间观或时序观。这种时间观有一个明确的 特征,就是向后看!也就是说,这类哲学观念具备历史感,具备回顾的特怔。因 为,从未听到有哪一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大师或文人学士说过向前看,相信未来这 一类主张。究其内因,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范畴中,不存在这一种从过去跨越现 在,径直走向未来的思维方式。陈子昂之怆然泪下,是因为他站在一个大悲恸的 “现在”;他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感怀,是维系在他一发感叹的此时此刻。而逝者 如斯的感叹,亦有同一音调与色彩。因为,孔圣人是基于现在时,而得出他的对 时间之流水消逝的判断的。许多中国古代的哲理名言和诗词歌赋里,也不乏这类 时间观之表达──     如庄子的“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说的是时间的   无始无终;此言既有其客观性,又有其主观性。     又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履)说的是新的起点在现在,   注重今天的做业。     再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说的是此时此刻。诗人对于他眼   中那个以后变为永恒之黄昏的感触,完全来自“那一天”的傍晚。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也是这类现在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是。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把时间和时序,看作是与人的感觉以及生命一 并存在而存在的主观体验。这里没有什么可以超越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时空间。 时间的运行,有着它必要的参照系。   一如在伟大的爱因斯坦的时间观里,也同样不存在绝对抽象的时空。一切, 都是相对的,有着时间运行所必要的场。物理学革命带给人们的最大启示,莫过 于此。   同理,在任何人文科学的领域中,也同样不存在极度抽象的时空观。每一种 对待时间与时序的观感,无不带有时代的痕迹。这是我们进行关于时间观之论述 的基本前提。从刚才我们引用的所有伟大,抑或并不那么伟大的文本中,可以证 明这个判断。进而言之,无论在哲学中决定论的领域,还是在意志论的领域,时 间的存在,都不是常识领域中的时间。因为如果人们谈论的是日常起居中的时间, 那么,批评的指向,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换言之,在东西方的时间观里,由人 的意向,甚至人的意志带出的时间,和那种一成不变的古典时间观,也是完全不 可同日而语的。作为客体的时间的存在,已日益受到来自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的,古往今来的人们的挑战和质疑。   西方哲学家眼中的客观时间与客观时序的瓦解,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和科学的 一大成就。也就是说,西方哲学中,把时空看作客观存在的理论,只属于源起自 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式的所谓自然哲学家的领域。西方哲学在经历了从客体哲 学向主体哲学的近现代转变后,其时间观,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转变 的特征是,人们把基督教线性思维的性征,改变为尘世的时间观。上帝的存在, 在这一致命的改变中,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这样一个改变中,人们不但可以 不经过神职人员和上帝取得沟通,还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上帝。如果他认为上帝已 经死亡,抑或他认为旧上帝不行了,那么,他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上帝。比如法国 女作家M·杜拉,就是这样说法的。于是,人们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中,同时也 就更改了基督教线性思维的轨迹。人们不再把天堂看作是他们相信未来的寄托, 和时序中的未来,他们要么提出“要大地,不要天堂”(马勒语)的呼声,要么 径自在今天就“走向”天堂,而不是等到未来。   这种弃未来于现在的非线性时间观,同样体现在他们的美学思维当中。在这 一方面,作为西方诗歌中的时间观,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与中国人 的时间观不乏殊道同归之特点。比如说T·S·艾略特的诗歌美学,就倡导这样 一种时间观。   可悲的是,当西方人已然警觉到他们的线性时间观的诸多弊病的时候,一种 被改装的线性时间观,却堂而皇之地渗入我们中国人的土地。在上世纪初,已被 西方一部分有识之士看作是非良性化的相信未来的说教,缘其政治经济的严重危 机,而为新的未来派人士,以及在当时已然大行其道的社会主义运动所接受。马 克思主义,这一改头换面的线性思维哲学,在表面上,规避了西方启蒙学派的反 宗教意识,却在实质上,前门驱虎,后门进狼,重又引进了一个改头换面的上帝。 这个上帝,就是老马的理想乌托邦。当“武装的先知”如托洛茨基和列宁,把这 一乌托邦转变为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情况随之发生了变化。而万变之中,相信未 来的理想主义,的确是横刀立马,站在了中国人的面前。于是,中国人的政治思 维与美学思维遂出现相信未来的征兆。   上个世纪初,西学、西教东渐,比如,马相伯、严复等人,将西方的大量具 备线性时间观的哲学思想如进化论等引入中国。由于中国当时的艰难处境,依靠 中学救国的方略与思潮,只能被规定在“中学为体”这样一个所谓“会通派”框 架里。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西方人摒弃大地、转向天堂的前现代哲 学与宗教思潮,在当时积弱极深的中国,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引力场。这里发生的 事情,和世间一切事情一样,具有十分复杂的性状。单言西方之思潮,也是一方 面,人们一如既往地相信上帝;另一方面,又有人说上帝已死。以至到了三十年 代中叶,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曾在他的名著《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为我 们──读到此著已是六十年代末了──描述了英美自由主义者们,是如何与德国 的社会主义思潮相互对立与相互攻击的情景。(令人好奇的是,诗人E·庞德, 在信奉了一阵列宁和十月革命之后,转而追随墨索里尼。他在罗马,用英语大肆 攻击自由主义和同盟国。哈耶克在他的书中,用一条注释提到此事。)以至在当 时的欧洲,人们将自由主义看作过时的思维。   而在那时传到我们这块大地上的思想,也呈现十分复杂的局面。人们在传统 哲学里看不到的,带有西方意义上的天堂,毕竟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开始呈现 他的所谓的曙光。进而言之,这样一种曙光,还被当时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而轰为红色。也就是说,西方的未来派的理想,在当时的中国,一旦被包装成为 一种列宁主义的未来,其号召力随之巨增。固然,他不同于西方正统意义上的哲 学与宗教,但是,中国人摒弃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向西方意义的未来,西方意义 上的乌托邦,西方意义上的红色理想,毕竟成为事实。虽然,在看到这一惨烈的 趋势与倾向后,刚刚所说,以吴宓等人所代表的所谓保守派人士,在五·四刚刚 过去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已发出反对的呼声。王国维自沉于现代思潮大兴的北京 城的昆明湖,而梅光迪等人,以反对新诗为籍口,极力抵抗新文化运动,以捍卫 传统文化。可是,中国人并不能理解他们的言行。人们在“好得很”的动乱当中, 巡天遥看,坐地日行,一股脑滑将下去!而正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前述所引, 中国布尔什维克的“伟大”预言。李大钊的诗句比郭路生早半个世纪出现。那是 中国人首次喊出“相信未来”。   马克思风格的“相信未来”,是以否定全部现存秩序为前提的。这一未来, 必须以颠覆和摧毁所有的现在甚至过去,为其奋斗目标(这和以后,比如德里达 等人,对于马克思的诠释有很大出入;也不符合德里达本人兼容并包的二元论倾 向)。而这一否定过去和现在的大革命,在苏联,在文革的中国,确实是做到了 对于那种诚诺的言必行,行必果。尤其在文革期间,对于过去的否定,用毛的话 来讲,是比秦始皇还要彻底的灭绝传统和传统文化;是比斯大林还要彻底的毁灭 知识和知识分子(在此,我想引用一海外学者的提法,知识“分子”,不应是什 么“分子”,而应称其为“知识人”!)                 ※   固然,毛主席说过,看一个人的过去,就知道他的今天,看他的今天,就知 道他的未来。这一看法有其道理。这是一种通常的因果论时序观,带有很深的决 定论色彩。也就是一般人们所谓“前为因,后为果”的逻辑推论。然而,这种看 法也有明显的缺陷。一个人的过去,不一定总是一成不变地向着他的现在和未来 转变。毛本人在文革中犯有严重错误,是人们,包括他的党内高级干部,也料之 不及的。于是,人们可以说,看一个人的过去,如果仅仅停留在一个一成不变的 状态中,那么,这个过去,和某一种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发生任何关系。要想使 上述三者产生一种非形而上学的关系,人们只好更改这一通常的推论。在另一方 面,毛主张取得政权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他的未来,在他的现在时中,已 被改变。他的新一轮的未来,是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样一来,所谓 的未来,已经改变为基于现在意义上的未来;他心目中的未来,已被推进到一方 新的地平线。   有趣的是,无论是毛,还是列宁,他们的晚年,都萌生了对于他们已经制造 的未来的极大疑惧。列宁在他允许马尔托夫等反对派出境时;毛在其认可的、写 给江青的一封信里,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他们对于他们业已制造的未来的自我怀 疑,和某种程度的自我否定。连老马,当他在晚年发现了俄国的大量经济材料以 后,也为他无力撰写资本论第四卷而焦虑。因为他知道,抑或他相信修正主义者 们,正是以他的社会主义不能在一国取得胜利而大作文章;更不要说伯恩斯坦居 然在一次议会选举中,看到德国的铁腕人俾斯麦被选下了台。一种非革命的,非 未来主义的人类前景,已通过民主的方式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也就是说,人们通 过每一次“现在”的选择,改变自身命运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而通过革命的未 来而期许给人们的礼物,已经变得不那么绝对吸引人了。当然,在另一方面,列 宁的十月革命,在那个时期取得了他的成功。然而列宁的未来,是如何被斯大林 实现的呢?是不是像托洛茨基所说,是因为斯大林背叛了列宁主义呢?(这当然 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否定全部现存秩序的未来主义,在他的无情地对于现在、对于今天的否定和 镇压中,的确使事情变得无比残忍。基于从现在走向未来这一判断,所有有碍于 这一过程的敌对势力必须清除,于是,和基督教早期的大规模镇压一样,布尔什 维克对于他的屠杀和逮捕的最好籍口是,敌人妨碍了走向未来的进程。按照英国 哲学家伯林的论述,为了给未来预设一个美好的绝对值,并让人们绝对服从这个 绝对值,人世间一切坏事,都因其有一个绝对的未来,一个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 无端信赖的未来,而取得其合理性和合法性。人们在斯大林时代和文革中的日子 里,不是对这样的一种局面几近容忍,和几近习以为常了吗!有学者认为文革是 中国人的国耻。此言不差。非但是国耻,还是一种人耻。因为不是有人在咸与维 新的时代,仍在大喊“相信未来”吗!   其实,未来是没有的,他不过隐藏在无限度过渡的现在当中。当人们一旦步 入未来,实际上,他已跨入一个新的现在。一如人们走到边缘,他实际上已经离 开了边缘,因为,未来,只不过是存留在人心中的一种虚妄,一种荒诞。人世间, 只具备对于每一个人的有限度人生的现在。无穷无尽的此时此刻的今天。我们不 可以在抽取今天的努力中看到未来;而是只能在正视今天的努力中,延续实际上 属于今天的未来。任何对于今天无所作为的人生,都注定没有任何未来。   而在那首《相信未来》的诗作里,人们很难发现诗人的今天意识,他的为未 来做出选择的主动感和人格体味。他的内涵除了极尽其类似垮掉一代的哀鸣绝唱 以外,人们只能发现一个小孩子的极度有限的颓丧和不可理喻的妄想。他的诗歌 血液中,还是流淌着他的前辈革命者的虚伪透顶的理想主义。人们看到,一方面 是他的对于现在的一片不抵抗态度;是他的鲜花,美女,烟酒和痴情;另一方面, 则是他的世界革命,红八月,和红卫兵的鞭子。于是乎人们不能不痛苦地想到, 一个极端的革命狂,和一个中国垮掉一代的畸形儿,在他的语焉不详的诗作里呈 现的、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的、文革中人的分裂与悲哀。他的命运,注定没有未 来。而他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点。我尝试用红色与灰色,来为这一诗作定调。他的 无意识的选择,使他最终面对一个左右都不属于他的世界。除了围绕在这个精神 崩溃者周围的那些带有悲天悯人之气质的、他的同样是畸形的鼓吹者,以及没有 任何辨析能力的年轻人以外,我们看不到任何具备诗歌意义上的东西。                  二   是的,我们的论断,建立在主体对客体的观察体验当中,被观察的时序之定 位,是被动的,是建立在相对于主体的被动的位置上,人们对他头脑中的时间不 发生主观的定位与更动;反之,人们一旦变被动为主动,那么,时序之定位,则 产生比较复杂的局面。这是因为,一,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者之间,并不存 在明显的界线;二,以现在为座标系,过去和未来有互相过渡、互相渗透的极大 可能性。进而言之,近当代学者中,不乏有人干脆把时序的出发点定位在现在。 在这些学人看来,任何一种对过去和未来的看法,都不可能超越现在;一个人对 过去和未来发言的位置与时间,只能是在他发言的那个地点和时段里。他的无论 对过去和未来的观察和选择,只能是现在时的,所谓对过去与未来的发言,只能 是一个以现在,甚至以今天为根据的发言,而这种处于今天的发言,又不可避免 地随着时间的移动而变更。这种变更于是产生某种极不确定的因素。   那么,这种极不确定的因素是什么呢?这种极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时间的极不 确定性,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很难把发生在时间中的事情人为地加以限定,但是, 人们却可以在覆水难收的逝水年华中,采取一种主观的时间,也就是心理的时间, 以把握人在时间中的命运。这一把握自身的时间感的时间观,历来不同。个中因 由当然十分复杂。从现在的位置向过去和未来进行位移,又会分成两种情况。一 是萨特所谓“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在确定未来时,这个在时间中本 不存在的、缺席的、不在场的存在时,未来的走向一是朝向现在,另一是朝向过 去(!)。按照萨特的逻辑,只有在对于过去的,带有极大影响的选择中,人们 才能在其选择中,改变未来的缺席状和他的不在场。于是,人们在他的伟大的 《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读到他几近庞杂的,对于我们在这里所滞后探讨的时间 与时序问题。   固然,有学者指出,萨特的“存在”与“本质”,是他自己发明的所谓的哲 学术语。因为按照他们的看法,西方传统中的存在和本质两个概念,都不具时间 上的任何意义;而只有萨特,把他们在他的独有的时间观里加以时间化。也就是 说,在萨特看来,一方面是他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论述的,对于过去、现在 和未来的极为繁复的、并不清晰的论述;另一方面,则是他在以后发表的、非常 著名的、关于时间的心理顺序,即从未来走向过去的论述。在《存在》一书里, 萨特的时序观,可以说正在朝着他以后的“存在先于本质”期过渡。在那些仍然 可说是带出思想闪光的论述里,萨特的主要观念是,他在为“未来”这一时间位 置下定义时,总是将他拉回到“过去”。他对过去的情感,甚至让他说出蔑视传 统者的话。而他是创造传统中不曾存在的新思维的集大成者。因为他的以存在之 行为决定本质的思想,起码在过去的哲学语言里,是很难被发掘的。固然,我们 与其说是在哲学的意义上,不如说是在人文或文学的意义上,在诗的意义上,来 解说萨特的时序观。又,固然,萨特的选择之主动性,也就是他的自由,在其思 想的总体上趋于悲观,趋于虚无,趋于后来者对他抨击的关于虚无的上帝化的问 题,因为萨特在上帝的意象上使用了虚无,这个语焉不详的说词。这已是一番老 话。而我们在这里之所以老话新提,是因为人们的健忘。   萨特传入中国,大约是在八十年代(我排除了中国特权阶层阅读萨特的时间, 这一时间恐怕是在六十年代了)。在八十年代,许多知识界中人在大量思考萨特 的时间观时,大约不会不想到这一层。也就是,把“未来”,放进他自己的现在 的选择之中。人们很少会去验证所谓的在先验意义上存在的未来。他们的存在, 就是他们行为的存在,他们行为的存在,就是他们思考的存在。而这种在自我选 择中创造未来的思想,在那时的中国,已具雏型。“我思故我在”;用头脑行走, 等等行事方式,已出现萨特之“自为”存在之风格。而不是依靠某种不可预见的 未来,被动框定自己的思想。许多年轻的和中年的有识之士,已经感受到,无论 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自由之思想”的存在。(虽然,他们当时还不知道在“自由 之思想”后面,还有一句“独立之精神”。)然而我们起码看到,在语焉不详的 西方话语风暴的侵袭下,由西方人自己发现的,对于空洞的未来的迷信,已接近 被人遗弃的地步。就像在七十年代的巴黎,连穿着时髦的小姐们也大谈萨特。我 们那时的大学生和青年学子,又有哪一个不知道存在先于本质呢!又有哪一个会 无端“相信”在文革中的一段完全悖离“自我选择”的信念呢!然而可悲之处正 在于此。因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相比,虽然有着某种更为西化的倾向,但是,人 们对于如何西化于东土,这个发问了百年的问题,并无有效的回复。与八十年同 根同种的浮躁,在清洗着九十年代的人们有限的思考。人们很快就淡忘了萨特, 淡忘了自我选择的精粹所在。当有人忽然把一个根本不懂得任何选择的诗人,像 神一样抬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在茫然当中,似乎也就接受了下来。正像萨特所说, 当人们谋划一个阴谋时,他们往往应用“相信”这两个字!(也见《存在与虚 无》)。                 ※   深而究之,何以人们对于这一类相信如此心动而不能自拔呢?其中当然不乏 原由。当我们对萨特之回顾告一段落后,我们来大致阅读一下英国哲学家伯林, 这位以论述自由闻名于世的学者。他是在两年前去世的。因为他的一段极为驰名 的论述,令人不得不想起我们正在面对的主题。伯林的这句话写在他的论文《两 种自由概念》中。         他说──     “在伟大的历史理想之祭坛上,诸如正义,进步,未来子孙的幸福或某   一国家种族阶级的神圣使命或解放……要求个人为社会的自由而牺牲。在这   些理想的祭坛上,有许多人遭到了屠杀。这主要是肇因于某一种信仰,那就   是,人们相信从某个地方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最终的解决之道,或许是在过去,   或许是在未来,或许是在神的启示之中,或许是在某个思想家的心灵之中   ……”      他说,对于人们想象中的未来,与想象中的过去所做的极易错误的理解,必 将导致将多元的人类社会活生生加以肢解之后果;一如为符合刑床的尺寸,而切 割犯人的古代酷刑。选择只有仅仅一个的未来的理想,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对理想 的无限种类的追求。而如果人们在理想无法统一的情况下,再起争端,那么,这 一唯一的“未来”,又何去何从!人们是否有必要为唯一之理想,与几多同时间 而不同类、不同种的未来而互相倾轧呢!这当然十分滑稽,又十分残酷。我们看 到,伯林的自由观念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恰好在此。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也不可 能存在一个唯一的未来。在实现了未来的日子里,人们的多元化要求,也不会随 着完美与和谐之实现而泯灭。理想社会这一想法,带有极强的排他性,其本身就 是人们犯罪的起点。相信这样一个未来,意味着人类可以按照他们心目中这个子 虚乌有的存在而胡作非为。他们的唯一借口就是,你们在我的屠刀下面微笑吧! 因为明天会更美好。你们将会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完美无缺的未来。无论人们 是自觉自愿,还是相反,只要这种局面一出现,不要说今生今世的期望会被彻底 粉碎,再生再世的愿望,也会随之受到彻底毁灭。因为,所谓的未来,是一个并 无止境的无限度推延;对于何为今天,何为明朝,操纵权,全部把握在时间主人 的手里。   一如在那个颇像中世纪的中国土地上,是谁,可以规定今天和未来的解释权 呢?是一个人!所有和这个人意志不同的人的观点,都属反动观点。而讲出何为 未来的解释权,当然也操纵在他老人家的手里。   这样一来,在那时喊出的“相信未来”,之所以不会像遇罗克一样被毁灭, 是因为这类思想并不为老人家所陌生。他与老人家的某种思想因同构而得以流传。 (因为在老人家看来,他的文革一如伯林笔下的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与解放,在 “自我导向”中得以完成。)需要说明的是,此诗的流传,是以一群无力对文革 作出出色反思的受众,而他们的接受前提,缘于他们的思想,早已在“17年” 里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思想。这一点,似乎无须多言。其中一个极其明显的原因是, 自57年的事情发生后,中国所有非正统思想的源泉,已被彻底封闭。诺大一个 中国,早已放不下一张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书桌了。严格来讲,此作既没有面对那 座刑床的尺寸,也没有面对被“切割”的几十万、几百万犯人之勇气,他只是面 对了他的被蜘蛛网查封了的炉台、他的什么女人、鲜花一类……!在成千上万的 人众被“现在”压得人将不人之时,很可惜,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像伯林和哈 耶克那样的哲学家,和像撒克斯和保尔·策兰那样面对屠杀和死亡的大诗人!连 巴金,不是也跟在别人后面扔石子吗?何以一个完全不敢直面文革惨运的小诗人, 他,反倒成了中国的良心了呢?这纯粹是一种扯蛋。   进而言之,在那样一个大屠杀中,如果有人不提出反对“现在”,而在逃避 “现在”的诗文中大肆歌唱相信未来,那么,他的围护刑床的角色很可能无法掩 蔽,因为他的本来面目,早就是歌唱切割犯人的那座刑床的歌手!不是已经有人 找到了这样的文本与材料吗!                  ※   当十月革命和纳粹的理想主义,为伯林们、哈耶克们提供了他们论证,其想 上天堂,实下地狱的理论为“相信未来”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海德格尔虽为 一个德国哲学家,但却从他的视角提出了后来在哲学界广为流传的存在主义理论, 及其时间观。虽然他的理论比哈耶克的那本对中国60年代和90年代发生极大 影响的书,要推前十来年完成,但是我们从这本大约与T·S·艾略特的《荒原》 几乎同时代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看到了一种一如“荒原”般十分苍凉的感受。 完全不同于张伯伦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在当时还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理论。那些理 论抹上了浓重的色彩。   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开宗明义,以“死”,作为他契入他所谓时间性存在抑 或说他的此在的出发点。他的逻辑,改变了人们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看到的线性时 间轨迹。他认为,他们应该看到的是一种更为澄澈和开放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 的将来时,不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未来,而是人们在死亡的先行到来时所看到的未 来。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站在今天去展望未来,却是我们一旦涉入人生,我们就 被“抛进了”这样一个看似完全颠倒的过程。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面对一开始就 已存在的死亡的招唤,我们才可以完整地把握时间,并“制定”我们在前面经常 提到的时序,即把过去,现在,未来──改变为未来,现在,过去。于是,在这 样一种存在中,未来是预前设定好的。无论你是否要面对它,抑或不面对它,都 是不可逃避的宿命。固然,海德格尔自认为他的这一说教,使人们敢于面对他说 的不同于“怕”的“畏”,但是,人们还是能够从他的极为晦暗的理论中,感受 到德国民族当时面对的极为深厚的悲观主义。正如哲学家所引证的,“刚一降生, 人就立刻老得足以去死。”   然而正像一句老话所说,悲观主义的信念并不减弱人们抗争命运的行为能力; 与此相反,愈是这样类型的人,他们的行为能力愈强。有鉴于此,一位海德格尔 的同道施太格缪勒说,“现存在越是根据死亡这一最固有的可能性来计划,这里 发生的英雄的选择也就更明确”。然而,我们在海德格尔面对他自认为是缩短了 过去和将来的距离,并将其“缩短到接近最小限度”后,却发现他的行动轨迹无 法面对现实中死亡的威胁在理论上的挑战。他的“相信未来”,和对于第三帝国 的拥戴连在一起。   他的“烦”,他的“罪责”与“良知”,很不幸,是和他所主张的英雄的选 择悖道而驰的。(这不能不令人想起萨特对于存在的选择同样有一点点不幸。萨 特在对待中国的文革问题上,也曾出现过一时的混乱!)半个多世纪,人们对此 个案一直喋喋不休,连诗人保尔·策兰,也加入这场对海氏的反思。即便如此, 海德格尔的哲学仍然告诉人们,如何从根本上面对时间问题。因为,从死亡的悲 观主义的等待之中,人们摒弃乌托邦幻想的警觉开始萌生。两次大战的间隙,为 人们带来的极大精神财富,固然许多悲观色彩,但这种悲观极大地区别于不久前 发生的社会主义般的各种理想主义,而这种理想主义,无论对于哲学家,还是一 般的人们,能不能真的像海氏所说的那样,呈现出一种规避之的良心状态,实际 上,是不那么确定的。   于是,我们看到,有两个“从未来走向过去”的时间观。其一是萨特的未来; 是一种存在于行动中的未来。这种未来,是以投身于自我对未来之创造的人门的 未来。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在选择中确定未来,进而言之,这种未来,带有极 大,极多的主体性。对待未来的态度,是一种行为中的态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什么“相信”当中。虽然,这一选择也面临着一种被选择的命运。但在时间的走 向上,已发生重大变化。时间的定性,开始趋向人性化;行为化;时间的走向也 发生本质的变更,也就是说,时序,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是从未来走向过去而现在 这个概念,变为维系未来和过去的一个流动的位置。这一点当然十分重要!   而海德格尔,则提出了他的不同于一般西方自然哲学的时间观,连同他的主 体哲学。他的时序是这样规定的。人之存在,从时序上讲,同样是“从未来走向 过去”。原因是,人的生命的有限性规定了人的存在或他所说的此在。人在存在 中被抛入时间之中;人的所有行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终有其终的未来时,故 此,他们的时序与其说是从生到死,不如说是从死到生。他说,人是唯一一种知 其死而要活下去的动物。在此意义上,人本身毫无从过去妄思未来的任何可能性。 他的悲观论,的确带有某种极其澄澈的境界,是一种悲观中的警醒,看似头脚倒 置的海氏哲学,为颠覆这个世界上自古以来的“相信未来”的虚妄,起到其不可 忽视的作用。                  三   行文至此,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了,在人们的心灵中涌动的,那个不同于客观 时间的时间;而把时间从与通常的线性时间观里摆托出来的哲学家中,人们还可 以发现一位著名哲学家的名字,他就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柏格森的著作《时 间与意志》中,人们最终了解到,时间与人,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关系!也就是说, 人们究竟如何在他慧智的阐述中,把不可逆转的时间之秩序“打乱”,从而恢复 时间的灵性。   在他的论述中,他从空间的点开始说起。当人们把一个个互相并无关联的点, 加以相加,就会发现,从1到另一个1,再到再另一个1之相加的结果是3,这 个结果和这些分别互不相关的1,是完全不同的。原因是,当3出现时,它形成 了一个连序的系列。人们把3,看为人们心灵中的一种时间,而非几个互不关连 的1。就好像人们听到的钟声。在钟声敲击的过程中,人们把钟声的每一次声响 联系起来。他们于是听到的是连续的声响。一如钟声敲击了三次,那么,人们听 到的是连续的三次钟声;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声响。也就是说,人们不会,也没 有必要,把连续的钟声分割成为其在空间不可回荡的,没有回声的,单独的声响。   一如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我们处在把音符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的过程里。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既要期待音乐的未来,更为重要的,却是我们必须不断地记 忆音乐的过去。任何最伟大的指挥都会懂得这一点。因为,只有对音乐的最好的 演绎,才会更为出色地把人们带进几乎非常接近的未来和过去。因为,每一段乐 句的进展不断地变化着。它的未来和过去不断地变更他们的位置。而现在,更是 处于瞻前顾后的、极有秩序的忙乱当中。有修养的乐迷都懂得这一点。在音乐的 进展中,人们应当牢牢记住他的过去,他的业已完成抑或已经提示过的主体,而 不是在忘却他们的所谓期待中,去等待音乐的发展。就像前述中的某些诗人那样, 把几个连续的数字,从他们的时间性中,拐入一个空洞的空间,以及对未来的、 同样空动的忘却之中;在忘却过去的期待中相信未来。于是,我们基于这一点, 可以对人类全部的历史,做一个音乐化的处理。也就是说,我们把现存在当中所 有在时间中发生的事情,看做是同样带有记忆和前瞻特点的时序中事。我们发现, 凡是以对待音乐的原则对待时间的人们,他们的时间是心灵的时间;反之,凡是 企图超越这一原则,从而杜撰时间者,都是企图在忘却过去,或不以记忆为基础 的单纯的未来时中、自我陶醉的妄徒。   历史上,那些空想主义的前驱们,他们,就是这样一些妄徒。他们炮制的未 来,往往把人类带入一种无根的理想主义或乌托邦。这在东西方的历史中,都是 不无前鉴的。所谓“殷鉴不远”;所谓“滑铁卢就在前面”,与他们都毫不相关。 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而乌托邦由幻想变为现实的历史,实际上,已成为人类在思 维和实践中最为残酷,也最为失败的历史。究其思维意义上的原因,就是,因为 这样一种哲学,违背了人们对待心灵时间的态度。他们或者要逃避时间的不可违 抗的连续性;或者要在这种连续性的自然的进程中跳跃式地前进,从而违背了时 序的不可违抗的应有进程。有趣的是,当古老的乌托邦幻想,在人类绝大多数的 地域被抛弃以后,人们从乌托邦理想的反面,对它进行了描述。在六、七十年代, 中国的少数读者在所谓内部读物中发现了这本反乌托邦的乌托邦小说,也就是后 来得以面世的奥威尔的《1984》。         奥威尔对于列宁的国家所做的预言不幸,或有幸言中。所有以消除人类记忆 而做的一切努力,到头来,是以他自己的反面完成其使命的。而且,这一结局, 超越乌托邦主义们自己制定的所谓的道德准则和信仰准则。在这样一种信仰中, 接受乌托邦主义的大多数独裁者,在他们看似十分美好的预言和承诺中,以悖离, 以至背弃人们的,民族的,以及人类的记忆,为其统治前提。在我们记忆犹新的 文革中,这种毁灭记忆的罪行,完全是以“相信未来”为其唯一之依据的。而这 一点,是柏格森们连做梦也无法想到的。幸而柏格森的真理,并没有因为某几个 狂妄之徒的诗意而被改变。他们无法看到他的理论正在应证另一个理论,那就是, 人类仍在按照人们的心灵中的时间,而不是按照乌托邦的无限美好的未来时,来 安排他们的生活,进行他们的思维的。   而按照这样的思维,《相信未来》的作者本应该回到他自身之不可分割的以 往中去。在对待他自身的往事中,来期待其可以合理存在的未来,而非相反。在 这样一种进程里,该诗人如果是善于把握历史的话,他有可能发挥他的、我所谓 “灰色”的诗意,并统一于这样一种看似灰色,实际上却大有其合理性的存在。 因为他的这种灰色,无论他本人是否自觉,都是一种强大的存在。不可否认,在 这样一种灰色当中,他的记忆,将统一在他的回顾与沉思里,而不是不断地从他 的记忆中,毫无意义地冲刺到违背时间的人为未来里。他的选择,也许会是一种 类似萨特或卡夫卡的选择,当然,这还要看他是否具备这样的才力。然而,很可 惜,该诗人完全没有这样的参悟能力。他的“觉悟”是对待“未来”,这一中断 以往的所谓前瞻。深而言之,他中断了所谓1+1+1=3的连序过程,切断了 他的从未来走向过去的全部存在主义式的选择。同时也中断了他和一个真正未来 的遭遇。   人们看到,郭路生的时间早已停顿。他没有任何属于他自己的,在健康意义 上的,演变为“现在”的,属于他自己他的未来。像他的过去一样,他的未来已 遥不可及。这个未来,不但脱离了现在,而且脱离时间。其实,在《相信未来》 一诗中,已经显露出诗人最初的分裂。这份病案已经告诉人们,该诗人的时间, 该诗人的存在,他的此在,已发生严重问题。一方面,他提出没有现在和过去的 未来;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像那些根本“不相信”的人们那样,逃避于一个真实 的现在。于是,他的时间,很不幸,早已在成为过去的未来中死去了。我们从他 的一些朋友对他的谈吐中,有幸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也就是说,郭路生本人,是 在他自己的,早已成为过去的所谓未来中苟且偷生。他的全部诗意,缘于他不能 说出真正的未来,从而死去。这一点当然极其可悲!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能够看到并感受到未来进程的人,如大诗人但丁等,是 能够擘划过去与未来的人,是很伟大的人。原因是,他对于过去,对于旧时代, 有着凡人无出其右的了解与理喻。他们之所以看到了未来,是因为他们对于历史 的占有。与其说他们是未来的预言家,不如说他们是以往的解构者。(当然,在 结构与解构的意义上,绝无非此即彼的分割。这是乌托邦主义的革命者对待这个 世界的看法。)在通常的意义上,如果一个旧世纪的天才,缘于他的天才的过时 性,他无法,也丧失了他对于新世纪的信心和洞见,那么,他的头脑,势必和未 来发生严重的冲突。不是他毁灭于新时代,就是人们慑于他的权威,进入历史的 倒退。而这种倒退,我们这一代人是亲身经历过的,是历历在目的。这里同样出 现过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预言这种倒退的言行;同样不幸的是,相信未来的人们, 把这种预言当成是一种反动;把那些伟大的预言家看做了反动派,看做了保守主 义者,看做了什么某某朝代的“蚁民”。他们之中有一些人,早已在他们的对未 来的预感中,经历了这样“先在”的悲剧,而提前半个多世纪选择了死亡!正所 谓“文化神州丧一身。”于是,相信未来的悲剧,和不相信未来的悲剧,在人们 的记忆中,变为过去了的未来。而我们不能不问道:什么,才是我们的基于过去 和现在的,可以信赖的,可以预见的,可以触摸的未来呢!当我们自称可以尝试 变更一种时间观的时候,当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任何由所谓主人恩赐给我们未来之 礼物的时候,当我们忽然读到以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加入到属于 我们自己的时间中去呢!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静方为稻(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寄自中国大陆) 附录: 相信未来 ·食指(郭路生)·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北京 【网萃】∽∽∽∽∽∽∽∽∽∽∽∽∽∽∽∽∽∽∽∽∽∽∽∽∽∽∽∽∽∽∽        ◇  泽 ◇ 熙 ◇ 文 ◇ 选 ◇ ◇           管理中的马基雅弗利   西方人讲:热衷公司里的政治权术,你可以和马基雅弗利交朋友。   马基雅弗利是谁?读者不会陌生。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专门有一章论及, 马基雅弗利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政治哲学上造就的一个卓越无比的人。“尽管有时 候的确荒谬惊人”,但他的政治哲学是“科学性的经验学问”,他竭力说明,只 要达到政治目的,可以不论手段。尽管“真正需要批评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但 罗素并不以伪君子的愤慨为然,认为他在那个时代里表现出了“政治中的不诚实” 和“思想上的诚实”。   在管理的众神庙里,马基雅弗利处在一个不受欢迎又难以回避的位置。他对 管理制定的规则包含在那本《君主论》的小册子里。巴尔扎克在《幻灭》(傅雷 译)中把历史分为两部:一部是官方的,骗人的历史,做教科书用的;另外一部 是秘密的历史,可以看出国家大事的真正原因,是一部可耻的历史。《君主论》 就属于后者。   当意大利政治不遵循任何原则的时候,争夺权力变得赤裸无遗。如何在赌博 中获胜?《君主论》“提出了很精明的意见”(罗素语)。这些意见也被今天的 西方管理所运用,或借鉴、或批评、或诊断。   尽管在经典文献里《孙子》迅速取代《君主论》而成为西方商业主管的“圣 经”,但在图书馆里和书市上并不少见开发《君主论》的管理书籍,如Clau dia Hart的《孩子的马基雅弗利:权力入门》、Michael A  Ledeen的《现代领导艺术中的马基雅弗利》、Alistair McA lpine的《新马基雅弗利:商业中的政治艺术》、Antony Jay 《管理和马基雅弗利》、Stanley Bing的《马基雅弗利会怎么做?》 和Harriet Rulin的《女王:献给妇女的马基雅弗利》等等。最后 这本书鼓励在工作场所妇女也可以向马基雅弗利学习。   在区域上,马基雅弗利对现代商业社区的影响主要在美国和西欧,在马来西 亚和印度的调查发现,马基雅弗利对当地管理尽管有影响但不及欧美。在马来西 亚,马基雅弗利的领导艺术最不受管理者欢迎;在印度,马基雅弗利的影响不足 以影响合乎道德的决策。那么他在西方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对于直面的竞争和挑战,根据马基雅弗利的观点,犹豫可能是灾难性的。他 认为,应该预测未来的麻烦并及时处理,不应该等到不可救药的时候。“对于不 可避免的战争,拖延就是把优势让给对手。”他告诫君王:失去国家的第一因素 是忽略战争的艺术,而赢得国家的第一因素是娴熟掌握战争的艺术。“君主不应 该有别的目标和想法,或研究其他的任何事情,战争及其规则和训练是统治者的 唯一艺术。”对于今天的管理者来讲,战争的艺术就是竞争的艺术,没有什么比 公司生存更重要的了。因此,管理者必须具备对外竞争的才能。   对变化的管理,马基雅弗利说:许多君王今盛明衰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有变化。 他们的盛全凭运气,而运气没有了就走向衰。但是那些适时改变政策的君王却可 以保持长盛不衰,因为他们知道时间、环境变化了,如果政策不变,就会灭亡; 相反,改变了政策就可以留住运气。这似乎正是说给今天的管理者听的。在市场 不断变化的今天,变革(reengineering)成为西方企业90年代 的时髦,新的工作秩序和组织秩序不断涌现。   但变化并非容易,马基雅弗利看到:“没有什么比创造新的秩序更难把握, 比它的成功更不确定,对它的实施更加危险。”这是西方管理者常常引用的一句 经典,用以警醒自己,也用于提醒他人。改革者制造的敌人是那些旧秩序下的受 益者,而支持者将是那些新秩序下的受益者。因此,管理者应该组织好自己的人 马,鼓励他们不断追逐。马基雅弗利对人性也有评论,他说:“人们通常怀疑或 者并不接受新的事物,直到他们亲生经历以后。”   领导艺术不同于管理艺术,前者是要做对的事情,后者则是要把事情做对。 管理者的领导艺术,是让职员惧怕还是赢得职员的爱戴?500年前马基雅弗利 就预备好了答案:惧怕比爱戴优越。爱戴是无常的,而惧怕可以在控制之下。他 看到人们憎恶权术:一些君主传统上被认为是恶意的操纵,但又说:最后则判定 为公正的手段,因为“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以强权取代公义,这样的管理 者也许不为人所称道,但不知道还有多少。   马基雅弗利式的管理风格不像老子那样对权力看得清淡,也不像孙子那样关 注竞争的全胜,而像韩非子一样,永远作权力争夺的冠军。   韩非子说过:赏与罚是帝王的“二柄”,是不可旁落的大权。按照马氏的方 法,管理者也可以赢得尊重,他们可以表现出强大的事业心。他甚至说“荣耀那 些做出贡献的人”,这是为了保住公共形象;“为了显示爱护人才而支持那些有 能力的人”,这被认为是马基雅弗利的授权原则,尽管他对人性持悲观的看法, 授权并不是他的词汇。马基雅弗利式的惩罚是严厉的,他讲:应该慷慨地对待人 们,否则就毁灭他们。他们会因为小的伤害实行报复,重创对手而不要给他们以 反抗的机会。马基雅弗利也许比其他人看得更加透彻,他说过:虽然有许许多多 的君王,但少有明智和良善的。而他认为君王应该是勇敢、机敏、有实际的才能 和判别欺骗的能力。   马基雅弗利向君王进言,可以类比今天的管理智囊,有人尊他为咨询业的先 师。一方面,他认为君王应该永远寻找忠告,他应该经常地提问题,直到他认为 找到了真相。另一方面他又似乎在提醒被咨询的人:“一个君主如果自己不是明 智的,他不可能接受明智的建议。”“好的建议要看君主是否在寻找这样的建 议。”这使我想到韩非子的说难之苦,进言之灾。在向多人咨询的时候,他说: 如果这个君王没有足够的智慧,就不可能把他们综合起来,因为每个人都力图把 自己的意图放在自己的建议里。   在代理销售领域,马基雅弗利成为欧美管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因为这个领域 更具“马基雅弗利特征”,即操纵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调查发现,高度具备 这一特征的销售人员往往有较高的产出,但整体管理评价却很低。他们一般愿意 和有能力在购买的过程中操纵顾客增加销售。研究还发现,销售成功与一种操纵 的个性有部分联系,他们一般不感情用事,遇到尴尬的事情也不留面子。   在工作场所,研究者给他们勾画的形象是:具有“冷性综合症”,如不容易 为忠诚、友谊所动;漠视传统道德,在不同程度是做出不合道德的经济决策,依 然相信目的可以证明手段的正确性。他们倾向控制他人,较少容忍不同意见,通 常可以有效地操纵他人,为了逃避惩罚采用往往更多的不道德的手法,如撒谎、 欺骗等。但是在项目管理中,“马氏特征”并不能帮助成功。   管理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早期的管理成就了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罗 马人则运用管理加强交流征服领土,直到20世纪初泰勒把它发展成为现代管理 的基础。商业伦理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概是所有商科学生的必选课目, 它与马基雅弗利的极端实用主义水火不容。   尽管“马基雅弗利绝不是个凶神,也不是个魔鬼,更不是个无耻的烂污作家, 他只是事实罢了。并且这不只是意大利的事实,也是欧洲的事实,十六世纪的事 实。他仿佛恶劣不堪,从十九世纪的道德观念来看,确也如此。”雨果在《悲惨 世界》第四部第一卷《几页历史》历史里这样写道。   文艺复兴期间,不拘道德的代表人物还有莎士比亚和培根。培根关于生活的 教诲,“常有马基雅弗利的影子”。黑格尔和歌德都是斯宾诺莎不拘道德哲学的 敬慕者,“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令人想起修昔底斯和马基雅弗利的政治思想。” (见L James Hammond《衰朽与复兴》胡亚非译,1995)。   马基雅弗利已经成为诡诈的代名词。关键的不同在于:混乱的时代回归到了 理性的时代,16、17世纪不可与20、21世纪同日而语。现代管理强调民 主决策、商业伦理、社会责任等等,管理者的目的也不再能有效地评判他们手段 的正当性。   如果公司沉溺于内部政治,马基雅弗利也许是每天的现实。现代企业,尤其 是大企业,常常被称为是政治诡计的温床,马氏手段常有却为人所不齿。199 6年5月美国FOX的一个电视剧曾经形象地暴露了一位大公司的副总裁,仿照 马基雅弗利说教,通过收集同僚的黑色秘密而摧毁一切阻挡他通向顶层的障碍。   以《君主论》作为管理的蓝本并不意味着公司管理者就可以成为企业的“君 王”。如果脱离了时代囫囵吞枣,无异于理性时代的疯狂。一些管理者比马基雅 弗利还要马基雅弗利,自然会受到无情的嘲弄。 2000.7.9 ◇          管理中的卡理斯玛领导艺术   “卡理斯玛”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英语Charisma的音译。它最早 在古希腊语里有“天赋”的意思,今天的商界称之为“影响力”,政界称之为 “权力”,本文直译它为“领袖魅力”,异性之间则可以简单地称之为“魅力”。 此外还可以看到“感召力”、“非凡魅力”、“对民众的魅力”等多种译法。   在英、美词典里不难发现这个词含有某种神秘的色彩。《不列颠百科全书》 里称:卡理斯玛可以用于政治、世俗和宗教,在追随者眼里是令人敬畏的、几乎 是魔法般的权力、能力和非凡领袖的人格。在神学词典里则把它看作是一种创造 奇迹的天赐才能。   卡理斯玛在学术上的最早运用出自韦伯的《关于经济和社会的法律》(19 21年)。尽管它现在广泛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领导人,但是韦伯最早则 只是用它来描述为数不多的政治和宗教的非凡领袖,如亚历山大和拿破伦,以及 佛佗、摩西、耶稣、保罗和穆罕默德等。   韦伯把卡理斯玛放到社会组织机体里作过明晰的考察。他认为,任何组织都 存在着三种可以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法定权力和卡理斯玛权力。人们接受传 统权力是因为领导人受到传统的推崇,当然也受到传统的制约;法定权力是组织 体系的基础,可以任命、可以选举;而卡理斯玛权力则是依靠人们对领袖人物的 追随,人们确信具有卡理斯玛的领袖具有英雄气概和非凡的气质。   曾经在一次管理课上,一位美国的教授讲到领导艺术时谈到“英雄创造历 史”,我对她说:“人民创造历史,你怎么知道谁将成为英雄?”这位教授停顿 了一会,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在座的二十多名美国学生:“你们有什么看 法?”大家一致沉默,这个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我想,英雄时代已逝,80年代西方管理学者开始研究领袖魅力作为公司竞 争的一种优势,因为企业界已经出现了英雄辈出的时代。卡理斯玛领导艺术可以 认为是管理的英雄,他们也许没有邱吉尔那样的演说能力,却能极大地鼓起人们 的干劲;也许没有拿破仑那样的雄才,也能把公司壮大成“帝国”。很多人认为 领袖魅力是天生的,但是也有不同看法。例如,《领袖魅力:开发导致成功魔力 的七种方法》(Warner出版社1998年)一书认为,人格魅力可以培养, 甚至称卡理斯玛为一种“技巧”。今天的很多管理研究都接受这种说法,尽管培 养这种艺术并非一夜之功。   不少调查发现,个人特征可以影响公司运行,那些具有卡理斯玛的管理者不 仅表现出了吸引力和幽默感,而且还表现出了高的情绪智力(EQ)。卡理斯玛 领导艺术可以说是考察出来的一门的理论。   考察一般有三个角度:一是公司里的最高主管(CEO),二是卡理斯玛管 理者的追随者,三是卡理斯玛领导艺术的挑战与边界。   最高主管是组织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的公司,就像政治领域的高 级领导人一样,是考察的重点。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如果说一个政治家没有卡 理斯玛,那么他的公众形象不过是一个干瘪的领导人,难以获得选票。我们还可 以注意到,当美国总统执政出现危机时,他们往往更加频繁地表现出领袖魅力的 行为。   考察CEO的卡理斯玛或领袖魅力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如对组织未来 的见解以及价值和道德的判断、对组织运行的期望及其与部属的沟通、承担的风 险和牺牲,以及追随者的能力和信心。法国人勒庞(Gustave ln Bon,1841-1931)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里描述过一 个“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触摸”到什么是卡理斯玛:   拿破仑在籍籍无名时,被派去指挥意大利的军队。有个将军叫奥热罗,一个 蛮勇的赳赳武夫,对巴黎派来的暴发户一肚子怒气。波拿巴做的只是佩带着自己 的剑出现在有反感情绪的将军面前。他带上帽子,说明了他所采取的措施,下达 命令,然后让他们离开。奥热罗一直沉默不语,出门后才重新找回自信,开始恢 复骂骂咧咧地说话。他无法理解这个小个子魔鬼将军那种一下子就把他压倒的气 势。   如果这段描写属实,此时的这个科西嘉人并不是一个成功后的恺撒,可以 “用权杖吸引他们,用权力威慑他们,用利剑让他们心怀敬畏。”他的见解、他 的沟通方式,以及他的勇气,慑服了这些难以驾驭的将军们。   领袖魅力对周围的人施以“神奇的幻术”甚至可以与头衔和权力无关,即使 社会地位平等,没有任何统治的手段,也可以感染周围的人接受他们的思想与情 感。管理学实验证明,在非正式群体里,那些具有卡理斯玛行为的人更有可能成 为非正式的领导。在正式组织里,职员除了承认管理者的权力以外,还受管理者 的权威影响。   卡理斯玛管理者通常被认为是有生力量的管理者。他们以强有力的交流方式 要求追随者接受他们对未来的见解,鼓励优秀的表现,培养他们的信任、信念, 甚至是敬仰。他们往往表现出对长期目标追求的固执和热情,在交流中对其他人 提出高的表现期望并相信他们可以实现这些期望。研究发现,维持卡理斯玛的领 导艺术不一定需要对追随者表现出nice,但一定需要鼓舞,信任则是绝对的 必要。   比较卡理斯玛管理者和其他管理者的追随者可以发现:卡理斯玛管理者的追 随者更加尽职、感到满意和受到激励。他们的工作更多的表现出情绪化,如激情、 愿意做出自我牺牲、对管理者也有更大的信任、表现出“公司公民”的行为。   卡理斯玛管理者的角色示范可以通过层层叠叠的管理阶层传到最底层。狄斯 尼(Walt Disney)是狄斯尼公司的第一任CEO,公认为是一个创 造性的实验者、开拓者和冒险者,卡理斯玛研究者发现,他对创造性的热情几乎 传染到公司所有的职员,成为他追随者的鼓动力量和内聚力的来源,这就是依靠 个人魅力塑造的一种企业文化。   对于普通的追随者来讲,并不能像CEO身边的人那样可以参与战略决策, 直接感受最高主管的工作环境、评价他或她每天的行为,而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 价值基础上的未来见解、英雄式的传说和小道消息,感受到CEO的领袖魅力。 因此,他们的魅力感受多半是间接的,感受着他人的感受。   比如,象征性的行为可以通过一种“任意管理”的形式表现出来。沃尔-马 特(Wal Mart)公司的第一任CEO沃尔顿(Sam Walton) 就擅长于这样的管理。他可能突然抽时间去看看某个生病的普通职员,或给某个 职员回复一份热情的私函,或“不期而遇”地与某个顾客、雇员交谈等,而传出 来的消息往往是令人振奋的。   领袖人物通过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他们在人格上时而带有某种超越理性的 感情色彩,甚至跨越制度条文而依据不可言喻的个人启示行事。成功往往使得这 种超凡的秉赋在追随者那里得到信任和遵从。   由成功到坚定信心、强化群体和亚群体之间的凝聚力则需要新的成功,这就 像一个循环的链条。因为成功可以带来追随者精神上的安慰,使他们感受到领导 艺术的绩效,允许管理者继续施展他们的影响,同时回报以更佳的工作业绩。   企业管理者不是宗教领袖,不能仅仅满足职员的精神需要。为了使卡理斯玛 不至退色,管理者难以逃避逆境的挑战。管理者也许懂得经营成败乃“商家常 事”,但是普通职员也许更看重经营成功的事实。卡理斯玛领导艺术不是“浪漫 化”的领导艺术,后者表现为个人魅力对职员行为的影响更多的是虚幻而不是真 实,甚至是欺骗性的。   经营危机会导致人心涣散,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出现强的管理者。危机可以 给予管理者以机会做大的冒险,这也可以被追随者解释为一种卡理斯玛的行为而 加以跟随。因此,善于处理危机是展示卡理斯玛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 果不能继之以成功,或者在追随者动摇不定的时候,不能让他们看到新的机会和 希望,那么领袖魅力就会退色,甚至破灭。同样是小道消息则可以将管理者的弱 点放大开来。   如果把卡理斯玛管理者区分伦理型和非伦理型,那么前者在运行权力的时候 可能会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和愿望,后者则是通过操纵和欺骗,以牺牲他人 为代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强调卡理斯玛领导艺术应该与展示独裁主 义、自我陶醉,以及马基雅弗利主义的权术政治区分开来。还有观察认为,过分 强调卡理斯玛领导艺术也可能压抑追随者的首创精神,甚至失去他们的自我控制。   对于准备或正在施行卡理斯玛领导艺术的管理者来讲,了解它的作用、了解 它的风险、了解它的边界,也就达到了本文的目的。 2000.7.15 ◇             赌博、风险与预测   对未来的希望可以说是人类的一个特征,不断地在寻找掌握自己命运的方式。 在大多数的人类历史上,当人们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只有诉求神谕,依直觉 行事。如果时间的箭头是单向的,那么未来是否可以通过量化,用数学的方法做 出预测?自文艺复兴、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不确定的事务往往隐藏着更深的哲学思考。和中国人一样,古代希腊人和罗 马人都相信“运气”、“命运”的说法。基督教在欧洲传播开了以后,欧洲人接 受犹太人的观点,相信人在地球上的未来是一个谜,受一个更高意志的支配。在 其他地区,神的愿望有无限的形式,决定着未来。当命运,或神,或其他强大的 力量横跨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便无能为力。   但问题是,人有自由意志。人在多大程度上受上帝的支配,在多大程度上是 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们改变了对自己未来的认识, 推动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严肃的争论,结果发现:人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   与此同时,数学的方法也用来预测未来,这是从研究赌博问题入手的,在十 七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那里开创了先河。1601年出生的业余数学家 费马,以简捷的“费马大定理”而出名。他和帕斯卡从1654年7月到10月 之间,藉着通信探讨赌博中的数学问题,为创立古典概率论做出了贡献。   柏拉图相信知识在人发现它以前就存在着,就像几何学产生于尼罗河的冲洗 一样,概率论来自于赌博。当数学与现实发生碰撞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   赌注合理分配问题被认为是概率论的起源:如果一场赌博因故中断,现在知 道了两个赌徒当时的积分,以及赢得赌博所需要的点数,问赌金如何分配?这个 问题困扰乱数学家一百多年。   在实际中帕斯卡和费马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个赌徒在五局赛中约定先赢 三局为胜。如果这时甲赢了二局,乙赢了一局,而你有100元,应该拿出多少 赌金押在乙的最终获胜上才比较合理?   根据帕斯卡和费马的计算,乙这时获胜的可能性只有25%。因此,你应该 拿出25元来下注。如果低于25元,对你有利,但对庄家不利,他不会和你打 赌;如果高于25元,按概率来讲也会对你不利。   如果赌博还在进行,风险则依然存在。数学可以告诉你成败的概率,但并不 能消除风险。赌徒往往认为他们在与几率打赌,而实际上是和时间在打赌。时间 停止了,风险也就化为零。不确定性也是人类的朋友,要不然生活就象一部看过 的电影,你总知道它的结果,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早在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就提出过类似的赌博问题。十七世纪 中叶,当法国的一个赌徒梅雷(Chevalier Mere)向帕斯卡重提 这类问题时,才引起帕斯卡与费马发明概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智 慧的霹雳,预测未来、掌握未来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设想(2000年4 月25英国《金融时报》)。   无论古代埃及、中国、希腊、阿拉伯和罗马的数学家,还是中世纪的数学家 都不觉得风险管理值得他们花时间来研究,不确定性是自然而然的现象。赌博, 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规则不过是根据最简单的或然率。古人发明了 原始的骰子却没有发现或然率。   彼得·伯恩斯坦在《与天为敌》里说:“人类对赌博着迷,因为它让我们跟 命运当面抗衡,我们投身这种令人胆寒的战斗,只因自以为有个强大有力的盟友: 运气站在我们这边,胜算握在我们手中。”   中国人向来认为命运是不可抗争的,把赌博的胜负往往放在“手气”上,麻 将的复杂组合似乎曲折地反映这种宿命倾向:一方面不断锤炼技巧,另一方面又 对“运气”无可奈何。就象扑克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等级关系一样,麻将也 反映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小赌可以加深友谊,把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广泛地联 系在一起;只有少部分西方人固定打扑克消磨时光。中国人也许不屑去研究麻将 里的数学问题,不像西方人对赌博里的概率问题津津乐道。   十七世纪以后,当概率论不断完善,在经济中研究效用、回归、分散经营的 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们用概率来研究赌博,挑战在骰子、扑克和轮盘赌里 的胜负几率问题,乐此不疲地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概率研究的发展推动了赌博业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推行一种累积赌注 (Jackpot)的彩票。获奖的机会就像从一迭几百米高的彩票中任意抽出 一张来,几率比卡西洛赌场还小,没有人可以预测谁可以获奖,对于那些暴富的 人也感到“公平”。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则是小的风险可能获得大利的游戏。   根据概率的不可能定理,可以编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猴子在打字机上任意 敲打键盘,结果打出了一本《莎士比亚全集》,而且没有错误。这一理论用于取 代计算的的蒙特卡罗抽样法(Monte Carlo methods)。   在《魔鬼辞典》里,赌博被定义为一种游戏,“通常是因为一时的手痒而引 起,而结果往往是一世的后悔。”如果把买彩票、打麻将也包括在内,全世界可 以说没有人不赌博。赌城拉斯维加斯、澳门和蒙特卡罗就专门为人提供这样的场 地。赌徒相信运气,夜总会相信数学,而数学揭示的风险可以打败最有运气的赌 徒。一个赌徒曾经问帕斯卡,为什么他总是输,帕斯卡的回答很简单:“你在赌 桌旁边的时间太长了。”赌场并不对赌徒按照“平均律”设赌局,数学几率一旦 确定有利于赌场,赌徒投机不可能改变胜负的百分比。如果一个赌徒赌的时间足 够长,必将输得精光无遗。   为什么明明知道赢的机会比较小,人们还要去赌?答案不在数学,而在心理 学。对某些人来讲,赌博不过是一种刺激的游戏、一种不同于看电影的娱乐;但 对另一些人来讲则沉溺上瘾,赌博可能发财,也可能让他们“后悔一世”。概率 论可以预测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但不可能准确地预测某个人的命运。   概率的方法往往与直觉相对,可以揭示一些表面上看不到的东西。不少职业 赌徒成为业余数学家,一些数学家专注赌博问题。例如,1657年荷兰科学家 惠更斯就完成了《论赌博中的计算》一书;笛卡尔年轻时应用数学,曾是一个获 利的赌徒;据说,华盛顿在独立战争期间,还在自己的帐蓬里聚赌。   扑克牌产生于埃及,为中世纪的欧洲引入阿拉伯数学扮演过关键角色,现在 则是世界上通用的赌博工具。从扑克牌的洗法到玩法,都有人作概率分析。美国 加州有一名数学专家,1991年发明了“纸牌的二十一点”理论,因而成为赌 徒崇拜的偶像。他声称这是对内华达州卡西洛赌场的“报复”。   数学提供了一个工具,把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分析,以便控制风险。保险业 根据未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概率来索取保险费,推动了早期远洋贸易,迎 合了欧洲人的海洋扩张。企业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风险投资、决策理论等等,则 催化了经济的发展。   和投资股票一样,过去人们认为炒卖期货是纯粹的赌博,它的复杂性远远超 过了数学的解释范围。期货以预先固定的价格购买存货,如果将来存货升值,你 将获利;如果存货贬值,你将亏本。如何确定那个预先固定的价格?过去人们凭 着信心和勇敢,现在人们则可以用数学来预测,1997年哈佛和斯坦福大学的 两名教授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人自己也许是最复杂的,暴露了数学预见力的有限。就象一个看上去自信的 赌徒也知道扔出去骰子可能把他的财富掷掉,诸多有关博弈的预测就象蹩脚的 “天气预报”。对于战略游戏来讲,不确定的因素不在于自然,而在人自己。正 如莎士比亚所说的:“过错不在我们的星辰,而在我们自己。”现代复杂性理论 (Complexity theory)揭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本质上 来讲是无法预测的。   因此,在人类共存的社会里,风险无法完全被战胜,利益不可以独享而必须 和其他人形成妥协。这不是掷骰子或旋转彩票轮盘的简单游戏,而有些类似于桥 牌或象棋里的变化。前者纯靠几率,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靠智谋。在商业里,客户、 职员、投资者都是决策的变量。每个人都在为其他人创造不确定的紊乱。玩这类 风险游戏的方法就必须合理地回应由他人引起的不确定性。   概率论的奠基者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些疑难杂症。帕斯卡晚年戏剧性地提出: 上帝存在或者不存在,不可以用推理来回答。但可以把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硬币 的两面,各有二分之一的概率。人可以有选择,假如拒绝,而教义又是假的,你 没有什么损失;但教义如果是真的,你就会在地狱里受苦。假如接受,而教义又 是骗人的,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而如果教义是真实的,你就可以进天堂。因此, 他主张接受是上策。这是对后世的一种赌博。   这里至少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佛教、伊斯兰教里也有天堂和地狱,帕斯 卡是否同意有两种以上的信仰?二是这样的推论有滥用“中立原则”之嫌。经济 学家约翰·凯恩斯认为: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明某件事的真伪,就选对等的 概率来确定每件事物的真实性,他称之为“中立原则”。但应用不当就会闹出笑 话。   例如,“立方体悖论”。如果柜子里藏着一个立方体。你知道它的边长从2 米到4米,根据“中立原则”,最好的估计是它的边长为3米。根据体积,这个 立方体的体积从8立方米到64立方米之间,同样根据“中立原则”,最好的估 计是它的体积为36立方米。显然,这个估计的体积的边长不可能是3米。这就 是使用“中立原则”不当造成的。   同样,按照帕斯卡的计算方法,上帝存在有二分之一的概率。如果进一步推 下去,上帝创造宇宙的概率是二分之一,上帝创造人类的概率也是二分之一。因 此,上帝既创造宇宙也创造人类的概率就是四分之一,而上帝不存在的概率就是 四分之三,不定的因素越多,上帝存在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也是一样,上帝存 在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将如何选择?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中立原则”不适合 解决这个问题。   上帝无情地拒绝了我们知道未来,但人类至少迈出了一大步。古人也许并没 有认识到变化无常的背后,天气往往是影响他们收成的唯一变量,除了祈祷没有 别的办法。随着时代的变迁,爱因斯坦相信上帝不玩掷骰子的游戏,但也有人断 言,上帝在任何场合无不掷骰子。但具有操纵风险观念的现代人,至少在一定程 度上知道了人类的行为可能导致与愿望相反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文明的大脑来摆 脱危厄的命运,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2000.5.13 (寄自美国)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本期校对:古平 审  稿:阿飞、笨狸、赋格、虎子、古平、唐郎、杏儿、亦歌、一华、应帆 技术支持:东风不败、时空、杏儿 联系人: 方舟子(fang@xys.org, fang@xys2.org)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 xinyusi@yahoo.com 联系地址:New Threads Chinese,P.O. Box 26194,San Diego,CA 92196,USA 发  行: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WWW: http://www.xys.org (http://207.152.99.201)         http://www.xys2.org      ftp: xys.org/pub/ 订阅《新语丝》及“新语丝之友”:      http://www.xys.org/subscription.html      http://www.xys2.org/subscriptio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