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我与《昆虫记》   郭正谊   新世纪初,花城出版社就推出了10卷《昆虫记》的全译本,这真是了不起的 工程。也引起了儿时的回忆。   当自己刚刚6岁,父执辈送给我一本《法布尔科学故事》,一看之下书中的 保罗大叔(实际就是法布尔先生)就成了我崇拜的对象。之后母亲又卖来了《昆 虫记》(王大文译,商务印书馆《小学生文库》中之一种),看后就更使我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于是就在凌晨起来看蝉是怎么样脱壳;到郊外看 屎壳螂如何滚屎球;看蚂蚁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 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此后,凡是法布尔的书都要买来看,例如开明书店出版的《家常科学谈》、 《化学奇谈》……,还看了《万有文库》中的《法布尔传》,知道法布尔的生平, 也知道了有10大卷《昆虫记》,虽然很想找来读,但一直没有中译本,解放后中 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蜘蛛的故事》也许是《昆虫记》中的一卷。以上讲的都 是40~50年代的事,应该说是法布尔教会了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习惯,也养 成了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功底,后来我虽然根据个人爱好学了化学,但这与童年时 读了《化学奇谈》受到的启迪有很大的关系。   文革中个人藏书已荡然无存。文革后,偶然在旧书摊上买到了王大文译的 《昆虫记》,旧友重逢,不觉欣喜若狂,然而又有谁肯把10卷《昆虫记》译成中 文,以飨老少读者呢?   90年代,图书市场空前繁荣,继房龙热后,法布尔热悄然兴起。首先是1992 年12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法文原版选译的《昆虫记》,买到后大为感动,以前 读过的王大文译的《昆虫记》仅仅是《莎士比亚故事集》而非《莎士比亚戏剧 集》,如今总算看到了《昆虫记》的真实面目,虽然是半遮面的,读后感到20世 纪初法国推荐《昆虫记》去搏诺贝尔文学奖,并且称誉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荷 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之后,法布尔的《昆虫记》出了不少译本,这里就不 必一一评说了,总之是好事。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在新世纪的开始,花城出版社推出了《昆虫记》十卷的全 译本,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在科普界的意义并不比文艺界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差。我 们不是一直提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吗!在20世纪初法布尔早就给我们作出了典范。 这里我不想对此书的译本评三道四,只是想提醒读者们,千万不要用今天的昆虫 的科学知识去找《昆虫记》的毛病,因为这个震动世界的研究是法布尔在19世纪 趴在烂石堆中观察研究的成果,单单一个蜣螂,就前后用了40年的光阴。   最后,花城出版社是以“经典散文译丛”名义出版发行《昆虫记》十卷的全 译本,是从文学价值推出这部世界名著的。而我们一直推崇法布尔是科学家、科 普作家,但我们一直没有下过大决心,这就难免有点内愧。此次牛顿科学世界把 《昆虫记》十卷的全译本评选为2000年十大科普好书,应该说是科学与文化相结 合的极好开端。愿我们长期合作,也希望社会各界都来读一读这部好书--《昆 虫记》。   附记:   最近看到文汇报2001年12月16日本报记者谢娟发表的《第二届牛顿杯科普好 书评选 引发科普观念大碰撞》一文。该文一开始就说:   有评委指出《昆虫记》等图书不像科普书;而另一些学者认为,“新科普” 与传统意义上的科普的不同,在于它不强调具体的科学知识,而将重心放在传播 的过程,侧重讲述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的乐趣,旨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让公众理解科学”。   我是第二届牛顿杯科普好书评选的评委,参加了全部评选过程,并且主持了 最后的评定与投票。在全部过程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位推委和评委公开提出过《昆 虫记》图书不像科普书。不知道谢娟此论从何而来???(当然不排除某人在桌 面下发表的议论,但不足为凭)这里我只想指出的是:在20世纪末评选的百年来 科普好书中就有《昆虫记》,由新闻出版署亲自主持选出的《世界科普名著精选》 (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也没有忘掉《昆虫记》。我不知道谢娟自己看过没有 《昆虫记》就敢毫无根据地发出这一篇高论?   本人虽已近老朽,但并不胡涂。写此文主要是在社会上以正视听。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