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续:神奇的经络究竟是什么   作者:乘7路车去伊甸园   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纠缠了民族情感和一些人的利益才变的复杂,认 为古人说的经络是血管或神经的判断也不是俺一个人的胡思乱想,之前早就有N 多的聪明人已经把此事看的很清楚了,只是囿于一些压力不便说罢了,于是放任 这个扭曲的学说在世间继续流传。   通过文献考证地方法,去探索古人对于的“经络”的描述,其实感受更多的 是,古人在描述“经络”时,是平实地将其与“脏腑”、“肌肉”、“关节”相 提并论的,在语句之中也并没有将其神秘化的意思,无论是论及寒热、风湿还是 血热、血寒时,“经络”的角色都是很正常的,.........,它的神秘而异化, 来自于西医进入中国对于中国医学的压迫,这种压迫使得中医的“脏腑”再也不 是可解剖而视之的实体,成了“哲学概念”,经络里自然也就不能再流动血液了, 因为我们必须避开西医的血管系统,我们的经络是“独一无二”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经络的疑问就一直在我的脑中存在着,它到底是什 么?如果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能,为什么老躲着我们??古人难到真的那么超现 代,能够发现这么离奇的东西?如果有,就要发现它,为人类造福。如果没有, 那不是在骗我们中国人自己吗?而80年代席卷全国的气功热何以如此让国人痴迷? 经络的神秘可谓助力不少。在当时喧嚣一时的各大气功门派中,几乎没有那个门 派的功法书上不绘有经络图的,传统文化成为“骗钱”的手段,那可能是最为赤 裸裸的阶段。   根据俺的证明和推测,真正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   1.先秦之古人(也许远到原始社会)在生产生活中看到血管、神经、淋巴管 这些人体上的条索状结构;并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尤其是与血液的关系。   2.在解剖认识和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古人进行了粗略的解剖,并绘制了经 络分布图,并认为其对于人体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图是错的,而且里 面也许还有古人想当然的部分。你想想看,古人分不清动脉、静脉、各类神经、 淋巴管,还有各种肌腱、网膜结构的干扰,即使是现在解剖学已经比较成熟的阶 段,一个外科医师要开展某类手术,也要对手术野的局部解剖反复参习,才能清 楚地分开上述各种结构,古人在基本概念都没有的情况下,绘制出错误的解剖图 是非常正常的。   3.先有经脉,后有穴位;先有灸法、砭石法,后产生刺法。(马王堆以及汉 简考古证明)   4.以上知识的累积和整理到了《黄帝内经》时奠定基础,经络理论基本定性, 即“血气之通道”。此后由于古人的崇古尊古,和解剖的受限,那个错误的经络 (血管)分布图就一直被当作圣人的识见被以讹传讹下去。   5.此后之中医,基本上都在《黄帝内经》规定的圈子里打转,直到清代的张 锡纯、陈修园、王清任还都认为血行经络之中。2000年变化不大。同时还有刺络 放血的针灸派,包括张从正、薛已等等,从理论到实践,都表现出针灸源自于古 老的砭石放血疗法的线索。   6.西医进入中国以后,中医的生理认识为了保持独立而退为哲学模式,自盘 古开天地以来一直到清末,中国人都一直认为是自己实体脏器的脏腑,自此变成 了哲学概念。经络也为了避开西医的循环系统而成为看不见的超能神奇系统。   N多年以后的医学史一定会是这样写的!   另:再补充一些文献佐证(俺手头的资料有限,可随便找找就有这么多):       1.《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 脉也。”   很清楚:络脉是肉眼可以常见的,经脉是分布较深所以看不到,如果还有人 非要说经络是什么超能结构,请问,古人是如何常见络脉的??大家低头看看你 的手掌正面的下端前臂处,也就是中医说的寸口部位附近,是不是有蓝色的静脉, 这样明显地看到静脉,人体上还有很多处,古人会看不见??上面的文字说的很 清楚,那就是他们所说的络脉!!而经脉,从分布特点上看,指的就是主干动脉。   2. 医圣,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津液竭少,亡血损经络”   张医圣的临床实践多,理论论述较少,不过还有这一条。可见血与经络的密 切关系。   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泣,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 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泣。”   通过触诊寸口了解经络,那么经络是什么?桡动脉?   4.“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   ―――――――――――――――   情况同上。   5.“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 此心之应也。”   ――――――――――――――――   经络里有血。还跟心有关系。   6.隋,太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消渴病诸候第四渴利候:   “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荣卫不行,”   ―――――――――――――――――   经络里是液体。   7. 淋病诸候第十七(凡八论)血淋候:   “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循环腑脏。”   ―――――――――――――――――――――――   心-经络-血液循环,那么经络是什么??   8. 痢病诸候第二十四(凡四十论)血痢候:   “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常无停积。”   ――――――――――   经络里是血。   9. 金疮病诸候第六十四(凡二十三论)金疮渴候   “夫金疮失血,则经络空竭,津液不足,”   ―――――――――――――――――――   中刀之后,失血,经络就空了,经络里是什么?   10. 金疮病诸候第六十四(凡二十三论)金疮下血虚竭候:   “金刃中于经络者,下血必多,腑脏空虚,津液竭少”   ―――――――――――――――――――――――――   这句最最明白,千万都别说看不懂啊,刀砍了经络,可见经络是有实体的啊, 绝不是什么微观结构,经络被砍了结果怎么样,流出来的是血!!!还说不是血 管?!!   11. 妇人杂病诸候第六十六 吐血候:   “夫血外行经络,内荣腑脏。”   ―――――――――――――――――   都不想再说了。大家自己觉着呐??   12.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   “少阴者,心脉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发色不泽...”   手少阴心经,里面流着血,可惜,段誉如何能用血管发“外气”?          13.金代,李东垣《脾胃论》   “食气归精,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只要学过《生理卫生》,读这段会想起什么??肺循环,是吧??是经络干 的。   14.清代,唐宗海《血证论》   “心主血脉,....,血循经脉”   到了清代了,反复说的话只有一句:经脉里留着血。   15.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古人言经络是血管,由每脏腑向外长两根,......”   我说早有人提出俺的结论了,果不其然。一个字都不用改。“古人言经络是 血管”......还有什么可说的???      16.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诚以人身经络,皆有血融贯其间,内通脏腑,外溉周身,"   17.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   “若吐血、衄血、下血,皆是经络散行之血也。”   “血得暖则循行经络矣。此法出《仁斋直指》。” (XYS200703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