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8.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抗痛风之中外有别   作者:李长青   为了明年的内科执照考试,最近有时间就刷学习材料。今天刷到一条关于痛 风的,感觉比较有意思,在这里分享如下:   病人是一个50多岁的老年男性,患有痛风多年,过去一年有三次发作。平时 有高血压和稳定性心绞痛,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立普妥,赖诺普利和倍他洛克。 问病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最后强调病人是汉族人。   答案是做HLA-B*58:01检测,目的是为别嘌呤醇降尿酸开路。   众所周知,痛风和血尿酸高有很大关系,尿酸高,就容易沉积到肾脏或输尿 管,导致尿路结石,甚至影响肾脏功能,也容易沉积到关节,造成痛风性关节炎。 一旦发作会产生明显的关节疼痛和肿胀,多见于手部、足部和膝关节等等。   痛风治疗的原则之一就是降尿酸,从饮食上减少高尿酸食物的摄入,避免饮 酒,如果血尿酸高还要考虑降尿酸药物治疗。   降尿酸的药物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酶,减少尿酸的生成。别嘌呤醇就是其中 最常用的药物。   别嘌呤醇原本是作为抗癌药研发的,结果在临床试验中被发现可以显著降低 尿酸水平,因此被重新开发抗痛风药。因为其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每天一次口 服),所以至今依然是降尿酸抗痛风治疗的首选药物。   但是这个药物最显著的一个不良反应就是过敏反应,很多反应还是相当严重 乃至致命的,包括可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脱落,大面积水泡的史蒂芬约翰逊综合征 (Stevens-Johnson Syndrome),死亡率可高达10%。而且这种不良反应似乎在 汉族和相关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包括大陆和台湾人,泰国,韩国等等。   这么明显的族裔趋势当然要考虑基因多样性的影响。2005年,台湾长庚医院 的研究人员在PNAS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认定HLA-B*5801的变异和别嘌呤醇的皮肤 过敏反应呈高度相关。发生别嘌呤醇过敏反应的病人中这个变异的比例为100%, 而非过敏者仅为15%,健康人群则为20%。基本确定了HLA-B*5801变异和别嘌呤醇 过敏反应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显示了汉族人口中该变异的高携带率。与汉族血缘 关系密切的韩国,有报道这个变异的比例则为12%。   因为这样的数据,所以美国风湿病学会建议对于特定高危人群,在考虑别嘌 呤醇降尿酸之前检测HLA-B*5801,以确保用药安全。汉族就是高危人群之一,其 他还包括韩国人,泰国人和非裔。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检测阴性的人也会出现皮 肤过敏反应,所以建议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皮疹需要立即停药。   如果基因检测阳性,提示有比较高的过敏风险,就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常用的 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临床试验显示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降尿酸效果相似,不过 有略高的心脏病风险:相比别嘌呤醇,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心脏病相关死亡率和 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3和1.2倍。因此美国FDA警示有心脏病病史和风险者慎用非 布司他。   为此我特意咨询了国内的风湿科的前同事,目前国内风湿科的实践是痛风降 尿酸患者首选非布司他。别嘌呤醇基本不用。如果一定要用,比如存在非布司特 禁忌症的患者,在使用别嘌呤醇之前检测HLA-B*5801基因。   这种实践貌似与美国风湿病学会建议相反,但其实不是。美国建议对特定人 群检测,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58%(2021年 人口普查数据),而在中国则占到95%以上,在大多数地区基本是100%汉族人口。 按照美国的指南,只有少数人需要检测,而在中国则是所有人都需要检测,检测 成本势必增加很多。   痛风虽然是慢性病,但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基因检测也会延缓治疗。   此外慢性病治疗还要考虑到依从性的问题,即便医生苦口婆心的劝说,很多 病人依然拒绝服药,或者不能按照要求长期服药。多加一个检测的步骤,会给依 从性增加更多难度。更何况大多数基因检测的费用需要病人自掏腰包,价格还大 多不菲,很多患者可能会因为检测的问题而放弃治疗。   当然任何实践都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治疗费用的问题。总的来说,笔者 认为有其可取之处。实践不必照搬美国指南,这大概算是一例。   2023.08.01 (XYS20230829)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8.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