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7.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新译王吉民 伍连德《中国医史》上篇第九章 ——脉理 大海就是一切 译 梦妈 审校   在中国,切脉是一种最神秘、最被误解的医术。中国医师断言,整个医学实 践的上层建筑都建立在脉学的理论上,每个病的性质、部位、病程和治疗方法都 单只凭靠它。按照医学经典《内经》的说法,有四种标准的诊断方法,即望、闻、 问、切。望,是观察患者脸上的气色和神情;闻,是听嗓音,辨气息;问,是询 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起因以及食欲和排便情况;切,就是切脉。起初,这四种 方法的相对重要性依其次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三种方法逐渐不太使用 , 从而完全依赖于切脉。   中国最早开始切脉看病的准确年代已不得而知。据《史记》记载:生活在公 元前255年左右的扁鹊是这种观念的首位代表。但是一般认为,公元280年左右晋 朝的王叔和才是脉学的最高权威。王叔和著有《脉经》十卷,被视作医经之一。 大约在公元907—960年间的五代时期,出现了《脉诀》一书(1)。此书同样署 名王叔和。然而,研究表明,它很可能是高阳生写的伪书,它的文辞和风格都很 浅陋,其中一些论点也与《脉经》不合。这便是引起后世学者们诸多争议的缘故。   原本的《脉经》仍有翻印,虽然为数寥寥。在这里,或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 这部宝贵著作在此后朝代里各种不同版本的刊行史。《脉经》初版于晋朝,在随 后的隋唐两代里,都保持着原来的版式(十卷)。《隋书》《唐书》《千金方》 和甘伯宗的《名医传》,都提到了这部著作。直到前述的五代时期,伪书《脉诀》 的出现才引起了极大的混乱。由于《脉诀》的风行,真正的经典《脉经》倒逐渐 被人遗忘。宋朝时,林亿等人(1068-1078)奉敕校刊了内府所藏的旧医经方书, 而《脉经》也在其中。嘉定年间,陈孔硕得到了一部建阳刻本,由广西漕司重刊。 元代泰定年间(1327年),柳赟、谢缙翁在江西宗濂书院重刻了陈氏的版本。明朝 吴勉学把它收入了他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不幸的是,印刷错误多得无法阅 读。明万历三年(1576年),福建参政徐中行嘱托袁表重新修订了吴氏的版本,并 作了必要的校正。到了清朝,我们发现嘉定黄鋐(2)用元明诸本和家藏的旧抄 本以及另一种居敬堂刊本对校,为延续经典做了贡献。他悉心校正原文,刊行了 颇有价值的新校本(3),此本又于1891年收录在周学海编集的《医学丛书》中。   有关脉学的论著非常之多,与其他医学分科完全不成比例。从关于一个主题 的书籍数量上,可以合理地估量出它在中国医师心目中的重要性。《医部全录》、 《医籍考》和其它私人藏书目录中,记录的此类书籍总数不下156卷,是一份令 人生畏的书目。但其中大部分书籍只不过是上述《脉经》的评注,如果从现代知 识的角度来看,都没有任何价值。   切脉之道   中国的脉学极其复杂,在实际切脉时,它有一套非常细致的程序,有如一种 庄严的仪式。切脉的地方是在患者左右手的腕关节处,医师用右手切患者左手的 脉,用左手切患者右手的脉。他先将中指按在患者高骨处(桡骨凸起处)(找到 关脉),然后依次搭上食指和无名指,(找到寸脉和尺脉),大拇指则放在患者 手背上。最适宜切脉的时间是在每日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候。医师要保持平静、聚 精会神,首先要注意他自己的呼吸是否规律。一吸一呼称为一息,正常的频率是 一息之间脉动四次(一息四至)。   脉之区别   根据《难经》,切脉之处长一寸九分,分为三部分,分别称作:寸、关、尺。 每一部分都有内外两个明显不同的脉,右手六个,左手六个,总共是十二脉,每 一脉都对应一个特定的脏器,十二脉对应十二个脏器,显示出它们的正常或异常。 因此,王叔和认为,右手寸脉显示了肺和大肠的状况,左手寸脉则显示了心和小 肠。右手关脉对应脾、胃,左手关脉则对应肝和胆囊。右手尺脉显示了命门和三 焦的状况,左手尺脉则显示了肾和膀胱。然而,对于十二脉和它所主的特定脏器, 各家意见却有很大的分歧。最突出的是其中的四家。下表将更清楚地给以说明: 王叔和 内经 医宗金鑑 李时珍 左寸外 心 心 膻中 心 左寸内 小肠 膻中 心 膻中 左关外 肝 肝 鬲、胆 肝 左关内 胆 鬲 肝 胆 左尺外 肾 肾 小肠、膀胱 肾 左尺内 膀胱 膻中 肾 小肠 右寸外 肺 肺 胸中 肺 右寸内 大肠 胸中 肺 胸中 右关外 脾 胃 胃 胃 右关内 胃 脾 脾 脾 右尺外 命门 肾 大肠 肾 右尺内 三焦 膻中 肾 大肠   中国脉学的这种状态是极其荒谬的,因为没有两种说法是完全相同的,令人 无所适从。同样费解的是,为什么同一个切脉点会有两种不同的脉,表示出两个 不同脏器的状态。切脉者尤其强调脉象的变化。的确,脉象变化无穷,切脉者不 仅要仔细观察脉的速率、形态、节律、容量、张力等等,连患者的年龄、性别、 性情、体质、体重和发育状况以至于一天里的时辰、一年中的季节和天上星座的 影响也都要考虑在内。然而,这些细微的差别只是纸上空谈,因为没有人能令人 信服地演示它们。。 脉之种类 有四种主要的脉: 浮: 浅的,轻浮,就像水中漂浮的木头。 沉:深的,深沉,如同投入水里的石头; 迟:慢的,一息三至,去来极慢的脉。 数:快的,一息六至,去来太快的脉。 除了上述主要类型外,还有许多种支系脉,因作者的不同而不同。以下所 引是著名的《本草纲目》(4)编撰者李时珍的说法,他也是脉学领域公认的权 威之一。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 长脉,不小不大,迢迢自若。 短脉,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 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细而稍长。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如转索无常,数如切绳,如纫箄线。 缓脉,去来小快于迟,一息四至,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如微风轻飐柳梢。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中空外实,状如慈葱。 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水上浮沤。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 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涣漫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 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 伏脉,重按著骨,指下裁动。脉行筋下。 动脉,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言:或来或去,聚而却还。 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5) 脉象   脉象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认为每种脉象或各种脉象的组合都指向一种不同的 疾病。因此,“浮脉”属阳,表示因为“六淫”,即由风、寒、暑、湿、燥、火 引起的外感疾病。如果浮脉有力,它就意味着风热;如果浮脉无力,它就意味着 血弱。浮迟表示风虚,浮数表示风热,浮紧表示风寒,浮缓表示风湿,浮虚表示 伤暑,浮芤表示失血,浮洪表示虚火,浮微表示劳极,浮濡表示阴虚,浮散表示 虚剧,浮弦表示痰饮,浮滑表示风痰。   “沉脉”属阴,它表示因为“七情”,即由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所致的内伤疾病(6)。沉迟表示虚寒,沉数表示热伏,沉紧表示冷痛,沉缓表 示水蓄,沉滑表示宿食,沉伏表示吐利。   依照中国解剖学的说法,内脏器官分为两种。其一是五脏,即心、肝、脾、 肺、肾五种内实的器官;其二是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 种中空的器官。迟脉和数脉分别对应五脏六腑。迟脉主五脏的疾病,它若有力表 示疼痛,无力则表示虚寒。数脉主六腑的疾病,它若有力表示内热,无力则表示 疮肿。   滑脉表示由痰引起的疾病(痰饮)。右脉“关”滑,就会有风痰。“寸”滑 就会出现呕吐和吞酸。“尺”滑则意味着便血; 细而短的涩脉会导致虚衰.“尺”涩表示精血俱伤,“寸”涩表示多汗, “关”涩表示液亡; 弦脉:“关”弦 表示有痰;“寸”弦表示头痛;“尺”弦表示腹痛; 紧脉主寒痛; 洪脉表示热盛邪灼; 动脉表示由内热或过度出汗和失血引起的疼痛; 长脉、短脉、大脉和细脉均表示气之紊乱。 濡脉表示阳微; 弱脉表示阴虚; 微脉表示一般的虚损 散脉则意味着极度疲惫。 革脉表示男子失精,女子子宫失血; 牢脉表示疝气或心痛; 芤脉表示过度失血。(7) 脉之预后   我们现在来谈谈脉学的另一个有趣的特征,即脉的预后。旧医宣称他们能够 凭患者不同的脉象来预测病情的凶吉。中风时,如果脉浮迟 ,则吉,如果脉坚、 大、急疾,则凶;伤寒时,如果脉浮洪,则吉,但如果脉沉微涩小,则凶;疟疾 时,如果脉如弦则吉,弦迟者发热,弦数者发寒(8),如果脉代或散,则凶; 痢疾腹泻时,如果脉沉、小、滑、弱则吉,如果脉实、大、浮、数则凶;呕吐反 胃时,如果脉浮滑可以康复,如果脉沉数、细涩,会使肠内出血,病情无望;霍 乱时,如果只出现代脉不用惊慌。只有同时出现舌卷囊缩的症状,才几乎是不可 康复的;支气管疾病的脉,一般会呈现浮、濡,是容易治愈的,当脉沉、伏而紧, 则死期将至;哮喘的脉,如果浮、滑是顺的;但如果沉、涩,则是不顺的,-特 别是当手足发冷的时候;高烧时,脉洪、数是吉兆,如果脉微、弱并伴以精神衰 弱,则是致命的;痨病的脉当是数而虚,如果脉涩而小,则必死无疑;失血时, 如果脉芤而缓、小则无需忧虑;但如果脉芤而大、数,则可料到病情凶险;蓄血 在中时,牢、大的脉是有利的,但如果脉沉涩而微,很少人能迅速恢复。   糖尿病应该是数而大的脉才好;如果是细、微、短、涩的脉,则几乎没有治 愈的希望;尿潴留时,鼻子的颜色往往会变黄,如果脉实、大是可以治愈的,但 如脉涩、小,则难以康复;癫狂之人,如果脉浮、洪是吉象,如果脉沉、急是凶 殃;癫痫的脉宜浮、缓,如果脉沉、小、急、实,则预示着死亡。   有九种心腹之痛,细、迟的脉表示能迅速恢复,浮、大的脉表示恢复缓慢。 疝气属于肝病,它的脉总是弦急的,如果脉牢急,会向好,如果脉弱急,会死亡; 黄疸是湿热所致,脉洪、数是好的,如果脉浮 、大,还没有危险;但如果脉微、 涩则无术回天;肿胀病的脉,浮、大、洪实没有危险,细而沉、微,则病情严重; 鬼祟引起的疾病,手腕上的脉左右不齐,一下大一下小,有时数有时迟;中恶导 致的腹胀,紧、细的脉表示还有生的希望,浮、大的脉表示病情严重;癌和痈症, 洪、大的脉是好的,但如果化脓后脉洪、大则是危险的;患肺痈的人,“寸”脉 数而实。而患肺痿的人,则脉数而无力。这两种疾病的患者都气色苍白,脉宜短 涩,如果脉数而大,意味着气损血失;肠癌患者,滑、数的脉是有利的,如果脉 又沉又细,就可以准备后事了。(9)   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七种预言死亡的绝脉。如果脉似雀啄食,又如同屋漏 滴水、杯覆水流,那就意味着脾脉将绝,四日之内会死亡;如果脉像风吹羽毛, 或毛羽中肤,这意味着肺部的严重疾病,三日之内末日降临;如果脉像绳索绷断, 或者像手指弹石辟辟作响,这是肾绝之症,四日之内就会死亡;而肝绝之症,脉 就像新张的弓弦或如钝刃的刀剑,病人将在八日内死亡;如果脉急如快速滚转的 豆粒,那么一日之内就可能死亡(心绝);如果脉似鱼翔虾游,或似涌泉之水, 这都是命脉将绝的征兆。(10) 脉之变化   中医切脉的时候 ,有一点要着重审察,那就是患者因季节、年龄、体质和 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脉象变化。所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小人妇人细人脉小软。   高年人脉虚。少年人脉大。小儿脉细数。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性急脉急, 五至为正常。性缓脉缓,四至为病。北人强实,南人濡弱。”   不同的性别,脉也不同。 有道是:“男左大顺”,属阳;“女右大宜”, 属阴。此外,“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 令人奇怪的是,脉学家宣 称,切脉具有不可思议的诊断价值。仅凭切脉,中医就能够断定一位妇女是否有 孕,甚至以此推断出子宫里胎儿的性别和发育状况。例如,在没有明显疾病却月 经不来的情况下,如果脉三部俱滑,就意味着有孕。另外,如果脉疾而散,表示 怀胎三月;如果脉疾而不散,则表示怀胎五月。左腕的脉疾会怀男娃,但如果右 腕脉疾,那必定怀女孩。左手“尺”脉浮大或“寸”脉沉实,表示生男孩,右手 “尺”脉浮大或“寸”脉沉细,表示生女孩。如果两只手腕上都是“浮大有力” 的脉,那就意味着孪生子;如果都是“沉实”的脉,那就意味着孪生女。当两腕 的脉平滑均匀(顺)的时候,有望能生三胞胎。她们都将是女孩。但如果两腕的 脉象正相反(逆),那么三个都会是男孩。(11)   更奇怪的是,有一种名为“太素脉”的特殊脉法,据说它可以揭示一个人的 命运和前程。根据明代彭用光的《太素脉诀》,此法始于东海冯真人。大约在公 元963年的宋朝,他出洞游行,太素脉法才得以流传于世。   以下两例可以略窥其中玄虚:   (A) 诊男子贵贱寿夭脉   男子左手为主肾,主寿夭。故男子以肾为一身之本,主子孙根基。此脉沉而 有力,往来息匀分明,异乎常格者,此主平生贵显,衣禄丰盈;又应一身之根基, 兼审寿数。若脉来去无力,乃是根基不耐末年贫寒,沉深匀滑,寿跻耄耋期颐。   (B)诊贫富脉   脾脉为财禄,若得生旺往来息数匀缓,既贵且富;往来无凭据者,则财不聚, 终难发达。……   除此之外,该脉法号称还能推知一个人是僧是道,智慧如何 ,水火之灾, 官之大小,甚至妻子的贤愚(12)。   基本上,这些就是中国人对脉学的大致看法。然而,外国学者往往指责它是 一种彻头彻尾的江湖骗术(13)。 也许,有着众多仪器来帮助诊断的现代新医, 已经丧失了许多天赋的感觉机能,特别是在触觉方面。而老练的中医,因为时常 习用,多所揣摩,指罗感觉异常敏锐,以至于能察觉许多普通人看不出来的东西。 话虽如此,科学的医学已经取得了如此迅速的进步,各种化学的、器械的诊断法, 如是准确、可靠,致使切脉诊病的方法已失去了大部分的实用价值。如今,我们 只能把中国脉学归诸医史的领域,只可把它视之为中国过去对医学的贡献之一 (14)。 ———————————————————————————— (1)法国神父夏斐氏(H.Hervieu)误将其认作真正的王叔和《脉经》,于1735 年把它译成法文。1736年英国人卜罗氏(E.Brookes)根据法译本转译成英文, 1738年又出版了克飞氏(E.Cave)译本。 (2)译者注:此处原文误作王鋐乃,其实是黄鋐 。嘉定黄鋐(1778—1851 )字 子仁 .号石香,著有《西溪草庐诗录》。 (3)译者注:黄鋐校刊的《脉经》被称为黄本,全名是疁城黄氏西溪草庐藏板 《王氏脉经》。 (4)《本草纲目》刊行于1590年,是一部中国药物学的标准著作。 (5)译者注:此处原文节译自《频湖脉学》。 (6)译者注:原文误作“外感疾病”。 (7)译者注:据核查,此处原文主要依据《四言举要》诸脉主病一节和《频湖 脉学》相关部分译写,略有出入。 “”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证。 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表,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畜血,上为吐逆。 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紧脉主寒,又主诸病,浮紧表寒,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短脉气病,细则气少,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血虚脉虚,气实脉实。 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 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热。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8)译者注:原文有误,应为“弦数者热,弦迟者寒” (9)译者注:据核查,此处原文主要依据《四言举要》杂病脉象一节译写,略 有出入。 “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冲,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阴气已绝,下不至关,阳气已竭。 代脉止歇,脏绝倾危,散脉无根,形损难医。 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脾脉大弱。 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弱久深。 火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 滑主多痰,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 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濡细。 疟脉自弦,弦数者热,弦迟者寒,代散者折。 洩泻下痢,沉小滑弱,实大浮洪,发热则恶。 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 霍乱之候,脉代勿讶,厥逆迟微,是则可怕。 咳嗽多浮,聚肺关胃,沉紧小危,伏濡易治。 喘急息肩,浮滑者顺,沉涩肢寒,散脉逆证。 病热有火,洪数可医,沉微无火,无根者危。 骨蒸发热,脉数而虚,热而涩小,必殒其躯。 劳极诸虚,浮耎微弱,土败双弦,火炎急数。 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 淤血内畜,却宜牢大,沉小涩微,反成其害。 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 三消之脉,浮大者生,细小微涩,形脱可惊。 小便淋閟,鼻头色黄,涩小无血,数大何妨。 大便燥结,须分气血,阳数而实,阴迟而涩。 癫乃重阴,狂乃重阳,浮洪吉兆,沉急凶殃。 痫脉宜虚,实急者恶,浮阳沉阴,滑痰数热。 喉痹之脉,数热迟寒,缠喉走马,微伏则难。 诸风眩运,有火有痰,左涩死血,右大虚看。 头痛多弦,浮风紧寒,热洪湿细,缓滑厥痰。 气虚弦耎,血虚微涩,肾厥弦坚,真痛短涩。 心腹之痛,其类有九,细迟从吉,浮大延久。 疝气弦急,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腰痛之脉,多沉而弦,兼浮者风,兼紧者寒。 弦滑痰饮,濡细肾著,大乃肾虚,沉实闪肭。 脚气有四,迟寒数热,浮滑者风,濡细者湿。 痿病肺虚,脉多微缓,或涩或紧,或细或濡。 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备。 五疽实热,脉必洪数,涩微属虚,切忌发渴。 脉得诸沉,责其有水,浮气与风,沉石或里。 沉数为阳。沉迟为阴,浮大出厄。虚小可惊。 胀满脉弦,土制于木,湿热数洪,阴寒迟弱。 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大可治,虚小危极。 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者生,沉细者死。 中恶腹胀,紧细者生,脉若浮大,邪气已深。 痈疽浮散,恶寒发热,若有痛处,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而痛者阳,不数不热,不疼阴疮。 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可怕。 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 肺痈色白,脉宜短涩,不宜浮大,唾糊呕血。 阳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 微涩而紧,未脓当下,紧数脓成,切不可下。” (10)译者注:七绝脉指:“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 “鱼翔脉”、“虾游脉”和“釜沸脉” 据核查,此处原文主要依据《四言举要》真脏绝脉一节译写,略有出入。 “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 肝绝之脉,循刀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 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复。 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 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鰕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 (11)译者注:此言或出之《脉诀》,但意思略有出入∶“左手带纵两个儿,右 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顺还三女。” (12)李涛:《中国的脉学》,载《大公报·医学周刊》。译者注:原文误作 《大公报·医药周刊》。 (13)合信医师(Hobson)《医学时报》(The Medical Times and Gazette), 1860年11月号;汉德生医师(Henderson)《中国的医学和医疗实践》(The Medicine and Medical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1864年;以及阿林顿先生(Arlington)1924年的《中国的切脉秘术》( The Mystic Art of Pulse Feeling in China),都毫不含糊地抨击了切脉的虚伪。 其实,尚有不少杰出的中国人不相信这种方法是正确的。例如,王海藏就说∶ “病患拱默,惟令切脉,试其知否。夫热则脉数,寒则脉迟,实则有力,虚则无 力,可以脉知也。若得病之由,及所伤之物,岂能以脉知哉!” 另有一些人只 将切脉视作诊断的方法之一,而不像现在流行的习俗那样完全摈弃其它的方法。 扁鹊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张仲景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孙思邈说: “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14)本章大部分资料取材于王吉民(K. C. Wong)《中国的脉学》(The Pulse Lore of Cathay),《博医会报》(The China Medical Journal)1928 年12月号 。 (XYS20221025)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7.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