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霍金教授的第一次访华   作者:方励之   目击者告知,霍金在中国访问时的待遇,“很接近党和国家领导人”了。 2006年,他的公众学术报告被安排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听众数千,有学者 专家,有高政治级别的人物,也有霍金爱好者。相比之下,霍金1985年第一次访 华,是被怠慢了。那一次,偏居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是唯一的邀请单位。在中央 北京找不到一个类似“级别”的单位招待他。后来还是请我的朋友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系刘辽教授和他的小组帮忙,照顾霍金在北京逗留了三天。   1985年的公众报告只能安排在科大的水上报告厅。听众三,四百,大多是不 到二十岁的学生,许多还是少年班的孩子。我很怕客人误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们, 居然找来一群似乎还是流着永远擦不干的鼻涕的顽童来凑数,听他的“世界级” 的报告。幸好,我们从南京大学天文系特别请来陆埮教授。陆教授当时的政治身 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样,我可以向客人说,有与贵国“下院议员”等 价的教授在场听报告。后来照相时,也请陆教授站在正中央。   霍金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大都是在1985年之前做出的。1980年他已被聘为 剑桥大学的Lucasian讲座教授(牛顿,狄拉克等理论物理大师都曾任这个讲座教 授)。不过,1985年时,除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圈子里的人,公众并不知道霍 金到底是何方神圣。霍金变成一个公众“偶像”是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畅销 之后。1985年霍金访问合肥时,他正在赶写“时间简史”。1985年5月2日我陪霍 金和他的翻译护士等一行乘火车从合肥回北京。霍金在火车上还在抓紧时间写他 的“时间简史”。他很坦率,说,写这本科普书的目的就是为赚钱。因为,他要 雇用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翻译(他当时还能说话,但一般人听不懂,必得有专 门人译成普通的英文)。开销很大。英国当局和剑桥大学不能付所有费用。   黑洞vs.光陷   “时间简史”出版后,销路极佳,霍金成大众“明星”了。“时间简史”的 中译本,也是中文科普丛书“第一推动”的首册。尽管如此,我敢说,大部分公 众仍然并不真知道霍金的学术贡献在那里。TIME(时代)杂志有文说,购有“时 间简史”者,大多只看到(或只能看到)第三页。可以推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里的数千霍金听众,读过第三页以后者,也不会多。   这不奇怪,隔行如隔山。特别是霍金的拿手行当——时空的大尺度结构和奇 性。   说一段黑洞的掌故。六十年代晚期,普林斯顿大学的J.A.Wheeler (1911-2008)和他的学生率先开展相对论天体物理研究,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 blackhole,用以表示Schwarschild,Kerr等广义相对论解的视界特性。七十年 初,国门紧闭,但blackhole研究还是渗透进了中国。广义相对论界,一开始就 直译blackhole为黑洞。但是,钱学森先生有异议,他主张blackhole应译成光陷。 理由是,黑洞的基本特性是,凡掉入黑洞视界的东西都出不来,光子进去,也出 不来,光被陷住了,发不出光来。然而,“物理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 定委员会颁布)还是采用黑洞为blackhole的正式中译名,“光陷”译法被否定。 理由也简单,黑洞是会发光的。这就是霍金的重要贡献之一——黑洞辐射,或称 霍金蒸发。这个结果,霍金在1974年就得到了。不过,当时中外坊间还没有介绍 霍金蒸发的科普文章,或小册子。所以,鲜为隔行者知。   “霍金蒸发”正是促使科大邀请霍金的主要理由之一。   绕过大不列颠使馆奇点   黑洞是科大天体物理小组在70年代的研究课题之一。70年代末,国门一开, 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请第一流的黑洞物理学者来科大讲学。很快,1981年,黑洞 “祖师爷”Wheeler“一个外国人,七十岁了,为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合肥)”(80年代初的标准欢迎词)。Wheeler夫人年龄更大一点,夫妇俩只 带了很小的箱子。他们说,合肥人Frank(杨振宁)告诉他们,合肥是个小地方, 交通不便,不宜带大箱子。   随后,我们请年轻一辈的黑洞学者来合肥。1981年就动手邀请霍金,但碰了 钉子。历时四年,才达到目的。主要是由于英国驻北京使馆不同意。他们的理由 很简单:合肥是个小地方,交通不便,不适合重残疾人霍金访问。霍金的饮食特 别,是专门制作的。要从英国带来,或空运来。北京和英国之间的交通还可以。 而合肥就太差了,要想把必要的补给及时运到合肥,似无保障。理由很充足,合 肥确是差了一点。   不过,我们没有就此作罢。当时钱临照先生是科大副校长,他负责邀请霍金 的公务。钱先生是英国通,深知如何与英式官僚主义周旋。他说,不必着急。英 国使馆的态度只表明他们怕负责任。霍金多少也算是大不列颠的一个“国宝” (英使馆人员语),如果万一在合肥有差错,使馆的确担待不起。所以,必须想 办法,让英使馆无需担待。   我们知道霍金本人很想来华。他说,只要能保证他在合肥存活(survive), 他就会来。为此,科大于1983年先请Bernard J. Carr访合肥。Carr是霍金早期 的学生,也是一位黑洞学者。Carr与霍金合作发展的“宇宙暴涨期小黑洞 (miniblackhole)形成”理论,是该领域的奠基作。Carr任教于伦敦大学 (Queen Mary),业余还研究传心术,或心灵感应。为人比较随和。请Carr来合 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他看看,合肥这个“小地方”是不是足以让“大不列颠国宝” 存活三四天。Carr于1983年6月26-30日来合肥。学术演讲的题目是“人择原理” (人只能研究人可生存的宇宙)。Carr的结论是肯定的,合肥在霍金可生存的宇 宙中。合肥比剑桥大多了,以大不列颠的尺度,合肥可不能算是小地方,淝河也 比剑河大。剑桥虽有机场,二战时军用,但并无民航航班。如有人提议合肥与剑 桥作地理交换,他赞成。(Wheeler游览三峡时也曾说,如有人提议三峡与科罗 拉多大峡谷交换,他赞成)。回英国后,Carr向霍金报告了他对合肥的考察。 1984年我们再度邀请霍金时,英使馆没有再反对。后来,安徽省破例,“大不列 颠国宝”被安排住在稻香楼宾馆,即毛泽东在合肥的下榻处。就这样,英使馆奇 点被绕过。当时的外事活动,以年为周期,1984年申报1985年的计划。所以,迟 到1985年霍金才首次访华。   这就是为什么,霍金来合肥时,Carr一定要陪同。   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   霍金一行在科大逗留四天,4月28日到5月2日。Carr作了一个报告,霍金作 了两个,一是专业的,一是公众性的。前者是黑洞形成的理论,后者是“Why does time go forward?”(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更通俗一点“为什么不能 返老还童?”对这个问题,霍金并没有突破性的贡献。霍金选择这个讲题,可能 是要表示Lucasian讲座教授的一种传统。牛顿当年思考的问题之一是:苹果会掉 到地上,月亮是不是也正在掉到地上?狄拉克则热衷于宇宙的numerology,即宇 宙中各种数字之间的“神秘”关系。简言之,大英帝国的国宝们,无论是十七世 纪的牛顿,还是二十世纪的狄拉克,或霍金,都挺喜欢“杞人”式的“忧天”问 题。这就是一种传统。   80年代初,翻案风流行。冤假错案,无论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一一平反。 霍金演讲的一个副产品是,“杞人忧天”不能不翻案了。“杞人忧天”的贬义用 法,少了。诗仙李白讥讽杞国人是“杞国无事忧天倾”。按现在年轻人的流行说 法,那只证明李白本人是个“文科生”(事实描述,无贬义),只想着月中嫦娥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却打击杞人的物理问题:“月坠 乎?”。   在三千多年前,就能提问“天坠乎?”的杞人,确实非同寻常。亚里士多德 在两千多年前,为解释天不坠,发明了celestial matter理论。现在看来并不对, 但仍受到推崇。按伏尔泰的说法,牛顿的最大贡献是取消了celestial matter。 所以,亚里士多德至少想对了问题,刺激了牛顿的反向思考(月亮同苹果一样, 是在坠)。提出正确的问题,乃成功之半。部分同仁曾建议,应当在河南省杞县 召开一次现代宇宙学会议,为杞国国宝(们)“平反”,倡导“杞人忧天”的学 术精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来作罢,“忧天”一词容易被广义化,是不能 用的。   在当年公众演讲中,霍金鼓吹的模型是,时间并不能总是向前。就如在地球 上走,“向南!”“向南!”,不准后退,可以。但到了南极,再往任何方向走, 都是“向北”了,“后退”了。在一个人的寿命期间,时间总是“向南!”“向 南!”。但一当整个宇宙演化到了南极,再走就只有“向北”了。所以,“返老 还童”对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对整个宇宙而言,“向南”是有终结,要转向的。 讲到此,霍金为他的模型得意地笑了。当时的口译者,也一时兴起,长话短译, 即兴地加了一句,霍金的模型,差不多就是“法轮回转”吧(“西游记”,唐三 藏曰:“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听了霍金的“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有如见“佛”求经,一时人人似乎 都在构建自己的“法轮回转”模型。   长城与霍金蒸发   霍金到北京后,由北师大刘辽教授照应。没有大型学术活动。但霍金突然提 出要上长城。这是个难题。原来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Carr也没有料到。刘辽等 向霍金解释,长城没有能力接待残疾人,没有无障碍通道。长城的基本功效就是 设置障碍。它不适合行动不便者游览。但霍金不为所动,坚持要上长城。他可能 是中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诱惑。霍金甚至说,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就地 自杀。虽然,盎格鲁萨克逊人不像大和日本人那样认真于自杀承诺。但这表明, 没有说服的余地了。   随后,刘辽请他的一帮子男性研究生抬霍金登长城。我没有随他们去,不知 道他们是如何抬这位“大不列颠国宝”的。不过我知道一个后果:霍金蒸发后来 成了北师大物理系的一个不变课题,从霍金1985年的访问直到今天,二十多年里, 他们不断有关于霍金蒸发的论文发表。我想,这多少是同“抬霍金登长城”有关。 几个热爱黑洞的小伙子抬得太累了,心里不免会嘀咕,苦差事啊,霍金要能蒸发 掉就好了。   可惜,长城不是黑洞的视界。 (XYS20180314)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