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   中财大教师徐斌就博导评选舞弊举报导致报复申诉信   一、事情缘由:   2014年会计学院一共有四位老师申请博导,本人徐斌副教授与另外三位教师 即袁纯教授、刘俊勇教授、廖冠民副教授等四位申请了工商管理学科博导,但是 在公示名单中唯一落选的就是我,对此我感到没有体现到学校本次评选原则中的 “任务导向、科研导向”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认为本次评选中存在评 选结果不公平和评选过程违规等现象。   第一、评选过程违规   根据本次评审规则,参加评选科研成果时间区间在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 月31日止,论文限第一第二作者,项目为第一主持人,其它一律不予承认。但是 参评人廖冠民副教授却没有按照这一规定进行汇报,把当时没有发表的论文进行 选择性汇报(该论文在2015年8月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e),由此对整个评 选结果发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是由工商管理学科评审小组组长孟焰教授事后作 为评选的重大理由向我宣布的,其实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以下事实:   1。廖冠民把不属于学校认定的、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的论文向评委汇报了, 评委对此信息的真实性没有加以甄别并且据此进行投票,这一行为破坏了学校评 选规则,影响了其他候选人的权益。   2。孟焰教授在明知廖冠民汇报不符合学校评选政策时并没有向评委指出, 事后事实说明这一违规操作是由孟焰教授与廖冠民副教授共同策划,其他评委存 在受此论文产生严重误导性影响。   3。廖冠民本人存在选择性汇报这篇论文的事实,据悉论文第一作者是瑞典 学者,通讯作者是美籍华人,可见廖冠民对此论文贡献最多第三,但是他汇报时 却故意对此进行隐瞒,造成自己是论文主要承担者的假象。   但是,很遗憾地是,事后孟焰院长不承认他作为重大理由向我宣布的事实,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调查结果,难道一定需要当场录音才承认吗?碰巧的是,在11 月26日下午(周三)的我和孟焰教授的一段对话又涉及到了这一事情,他明确指 出受到影响的评委是刘志东教授(在此理解刘评委爱惜人才的动机),其他人是 否受到影响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可想而知了。(已录音,转交学校。自感录音不 光彩,无可奈何。)   4。值得鼓励的是,之后学校明确行文认定此类行为属于学术不端,但是对 此事情的后续处理却采取包庇纵容的因人而异态度,足以说明学校“说一套做一 套”的本质。   顺便说明一下,会计学院针对此类论文制定的奖励政策如下:对以第一第二 第三第四第五作者身份发表1篇此类论文奖励基数20万元(奖金金额依次递减 20%),并且加计20%-50%不等的学院专项资助项目,合计奖励40万左右。此外, 如果以第一第二或第三作者身份发表的话则每月额外再增加1万元科研特别津贴 (年12万元),科研津贴发放持续时间直至退休,期间没有任何考核规定。可以 推断,以第一第二或第三位作者身份发表1篇此类论文奖励金额达到300万元-400 万元之多,如果2篇的话则科研奖励加津贴金额就足以骇人听闻了。   其实,教育部各类人才评选办法仅承认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这一奖励 办法也足以让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感到汗颜啊!这种奖励办法是爱惜人才的 举措,还是加重学术投机行为呢?抑或隐藏因人制定奖励政策动机呢?值得说明 的是,学院迄今没有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此类论文,更多的就是 “合作”发表了,第三作者是常态,偶有第二作者发表,虽然按照国际学术规范 的话,论贡献也是第三,但是毕竟钻了国际国内两套学术评价的空子了,看上去 “面子过得去了”。   更有甚者,学院为了保护这些人的利益不被“国家纳税”,在2013年中央 “八项规定”制定之后,2014年依然允许用发票报销,2015年在学校不允许用发 票报销领取奖金之后,竟然想出了“新花招”:学院代替这些人纳税,即额外再 增加奖金总额的20%用作纳税,美其名为“为群众办实事,贯彻中央“三严三实” 精神”。   第二、评选结果不公平   现把会计学院参评四位老师的有效科研论文与科研项目列举如下(数据来自 于学校科研系统,欢迎相关人员核实补充):   袁纯教授:党支部书记。发表论文共5篇,包括4篇A类国内论文(其中1篇A 类国内英文论文),1 篇B类CSSCI论文;   刘俊勇教授:副院长。发表论文共6篇,包括2 篇A类国内论文,1篇A类EI检 索论文,3篇C类论文,主持1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廖冠民副教授:学术主任。发表论文共9 篇,包括2篇AA类国内论文(其中1 篇国内中文论文,1篇国内英文SSCI 检索论文,非通讯作者),7篇国内A类论文 (其中1篇国内英文论文,6篇国内中文论文),主持1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连续面上项目,此类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2013年后已取消);   徐斌副教授:发表论文共26篇,2篇AA类国际论文(其中1篇国际SCI检索论 文,1篇国际SSCI检索论文,都是通讯作者),6篇国内A类中文论文,5篇B类 CSSCI论文,10篇A类EI检索论文,1篇B类CPC-SS 检索论文,1篇B类国际EI源期 刊论文,1篇C类国内论文。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显然,本人科研成果相比两位教授来说,已经占压倒性优势,对于另一位副 教授来说也占有明显的优势。按照学校评选规则中的“博导是岗位不是荣誉”原 则,本次评选存在“过程违规、结果不公”的问题,根本没有体现到评选的“科 研导向、任务导向”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唯一可以解释这一结果的是 参选人员中唯独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另外三位均担任学院领导职务。顺便交代一 下,这三位都是学院推荐的各类人才工程人选,分别是新世纪优秀人才、组织部 后备人才和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   评审结果还说明教授申请人,无论科研成果有多么地难看,只要能够进入申 请及格条件,就比科研优势突出的副教授申请人具有评审优势,显然这一潜规则 已经严重违背了本次博导评选原则。博导的选择关乎学校科研质量的保证,如此 不公平的评审不仅伤害老师而且也伤害学生,更是对学校公平生态环境的污染。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已经连续3年在教育部学位委员会评估中稳占 倒数5位了,受到了教育部相关部门的批评。学校各级领导本应该励精图治以不 辜负教育部的厚望,可是,令人遗憾地是,此次评审不仅没有加以为戒,反而变 本加厉地进行学术腐败,把权力和人情关系搀杂进评选过程,还大言不惭地说 “基于综合素质的评选”,但是拒绝给予任何具体理由,这难道是一个211大学 应该做的吗?   二、无可奈何的申诉   在6月15日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此 次博导评选的“违规舞弊行为”和“评选不公行为”,但是迄今并没有得到令人 信服的解释,这些部门均拒绝给予任何书面答复,仅仅给出口头答复。工商管理 学科评选组长孟焰教授给出的回复则不断变化,最后相关部门相关领导统一口径: 对于“评选不公”的解释是“基于综合素质的评选”,但是拒绝对综合素质进行 任何解释,但是对于“舞弊事件”则迄今没有得到任何解释。   在申诉过程中找了校长王广谦教授,王校长很和蔼地接待了我,并且告诉我 “票选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必须尊重”,并且举了一个“票选”例子,说“中央 选举习近平为主席,就是票选啊,其他人能够说为何不选我吗?”,说真话,我 感到学校一拉一大把的博导多了去了,水博导更是多如牛毛,评选博导怎么能够 和中央任命国家主席相提并论呢?   孟院长在全院大会上说“不应该招聘我这种人”,告诉我“王校长也这样认 为,今后招聘我这种人时一定要慎重”。   此外,会计学院孟焰教授在会上暗示我获得的自然科学基金有“猫腻”,理 由是“我打了电话给基金委”。事实上我在2010年对专家评审的意见感到与申请 内容没有关系,就打电话问了管理学部,相关人员回答说“有的专家不太负责” 之后就算了,我也就忘记了。如果这样一个电话就有“猫腻”的话,那么更有理 由相信上述三位论文和项目都有“猫腻”了。例如袁纯教授的国内外文论文其实 是孟焰教授的学生所写,孟焰教授和刘俊勇教授在他担任编委的期刊《会计研究》 上合作发表论文,廖冠民教授的SSCI论文是他做研究助理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与 其合作导师(通讯作者)发表的,发表期刊与该学院有很多关系。廖冠民教授所 获得的青年连续面上项目是不通过通讯评审而直接会评的,而孟焰教授告诉我们 恰好他参加了那次会评,而此类项目恰好因为存在争议被基金委取消。所有这些, 是否可以说这三位的论文或者项目都存在“猫腻”呢?如果这样说,三位教授, 你们能够同意吗?   时任书记胡书祥教授则告诉我,“我们已经知道了”,“今后不要找他了, 应该去找职能部门。”   教育部的答复却显示出另外一种高水平,具体答复如下:博导不是一种学术 职称,而是一种工作岗位,属于学校自主办学权,教育部不予过问。其实,全国 高校就职称评审到教育部申诉的多了去了,那次教育部过问了吗?   国家信访局的一位接待人员告诉我:“社会是由你们这类人推动的,但是你 们必须准备牺牲。我会把信转给教育部,但是估计不会有用”。“教育部的不作 为,属于行政不作为,你可以去法院行政诉讼的。”   法院则告诉我,信访事项不可以立案,应该通过行政渠道回复才可以立案, 但是教育部则回答说只能如此回复。   顺便说一句,学校学院领导几乎都告诉我,“你还要评职称啊!”,“评委 对你这样做很反感啊!”,“你申诉这么久,有效果吗?”。言语语重心长也意 味深长啊!其实暗示我怎么申诉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啊,也不会有人过问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啊。果不其然,刚刚过去的职称评选依然名落孙山啊,哪里有地 方申诉啊?按照孟焰院长的话,“人家就是不投你的票,谁让你瞎折腾的,有什 么办法?”。在会计学院本次参评人员中,只有我有国际论文SSCI,主持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学评估优秀,在此懒得再罗列参评人员的科研成果了, 有兴趣可以索取。   我知道,随着公开信的发出肯定会带来新一轮的打击报复,下岗或许就变成 事实,更不用说什么事业发展了。但我已经打定主意,生不为财大人,死为财大 鬼,对此我已经做好了死亡的思想准备。坚决要求讨还说法,不向权势低头,只 向真理低头。坚信习主席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财大一定能够实现, 成为一种“新常态”。决不能够让“把制度关进权力的笼子里”现象泛滥成灾, 不能够总出现大家敢怒不敢言的现象,更不能够用一种变相人身依附关系治理人, 否则怎么能够成就高质量大学呢?   最后,为了尽可能还原事情本来面貌,实名写了相关人员名字,请能够理解 与支持,其实这也是还你们清白的方式。当然,我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法律 责任。   徐斌 (XYS20151113) ◇◇新语丝(www.xys.org)(xys8.dxiong.com)(xys.ebookdi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