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也说中医的出路   作者:老愚人   何祚庥院士是我十分敬佩的科学斗士,在对待中医问题上,态度一向十分鲜 明的。近日他的有关“中医须接受现代科学改造”(辽宁日报整理),就通篇而 言,是符合他的一贯精神,但也有些征结,不能通顺。   他举了自身所见,和溥仪提供的一些资料为例,说明了中医并不能治病。下 自民间,上至皇家,概莫能外的现象。这是年龄在八十岁以下的人,无法体验的 事,有人认为没治好病“是没找到好中医”,贵为皇家尚且如此,好中医在那里 呢?即便说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几千年来也并没有成熟可靠的经验,药物成万, 方剂成千/或数千,没有一个定准可靠的效验。并不是医者个体的庸/良/优/劣, 而是整个的医道(术),根本就不行,中医不能称学,只能称术,梁漱溟早就说 过“即如讲到医药,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   在西医中具体来说,医学和药学要分开来说。就临床医学说,主要是这样四 部分组成,有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治疗学,又包含药物治疗,外 科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药学只占治疗学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药学对临床医学 起作用的是药理学。这也正是现代科学深化细化的体现。而中医却不是这样,中 医必须使用中医药这个笼统的概念,抽掉医就没有药,抽掉药就没有医,中医的 方剂是他治病的高深理论。   何祚庥院士提出,“中医要想不被淘汰,只有走科学化改造的道路”,我不 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或者出于科学家的地位,不愿把话说绝。但这话是欠深入思 考的,怎么改造?从那里改造?这是无法设想的一件事情。   以前,多少年来曾有过“中医科学化的提法”,但没有什么具体的设想,以 后又有“中西医结合,创造祖国的新医学新药学”。何院士提出“中医的出路在 于科学化改造”不知与上述提法有什么不同,上面的提法早的已经七、八十年, 晚的也是五、六十年,提只管提了,但是都没见实效,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同意张功耀教授,使中医逐渐边缘化,成为一种补充医 疗手段。   具体说,作为中医学的经典,可以在图书馆保存,以备现代科学进步到可以 认识他的水平,拿出来研究。中医研究院应集中一些精英,继续研究,要有充分 论证,要实事求是,不能枉花钱,也不能轻视人命。中医学院,要紧缩,为研究 工作和补充医学,陪养后备力量。这样可以存恤中医一脉,以至久远。   有人对我说“中国不亡,中医就不会灭亡”,我想他可能是对的。   为什么中医学院要紧缩?中医事实没有多大用处,他不能治病,而在干扰医 学的正常发展。但事情是欲速则不达。要慢慢来,也不能太慢。   中医科学化的条件,就必需建立它自己的生理学/病理学。可以利用现代的 一切科学手段,也不除外传统手段,改变现有的生理学,病理学,建立另一类可 以科学解释的生理学,病理学。有这种可能吗?除此之外,用现代科学研究出来 的,任何诊断方法,任何治疗方法,尽管研究者是中医,成果可以得诺贝尔奖金, 也不能算是中医的科学化。   何祚庥院士所说“一是现在的政策制定者对改造的必要性并不认同;二是一 些老中医抵触、抵抗的情绪极大,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三是很少有人愿意按 照科学步骤去做大量的实验,因为中药的成分太多、太复杂,真正按照科学方法 来进行科学实验相当困难。 ”   何院士说的第一条。政策制定者,究竟为什么不能认同中医改,因没见到政 策的详明阐释,使人无法了解其真实意义,就无法多嘴。关于第二条,“老中医” 含义不明确,除前几天在中央台出现过的朱良春,可以是老中医,属于那样的老 中医,全国已所剩无几了。在科学院/工程院的中医院士,各中医学院的院长/教 授,在各大医院坐诊的中医,他们虽六/七十岁,但已经不能算老中医了,我认 为中医学院毕业,或医学毕业转为中医的(如吴咸中),都不能算为老中医,因 为它们已经被科学化了一部份。他们中可能是两派,一派尊古,一派创新;可能 还有一派骑墙。不过他们的地位,有时因利益而转换。触动他们的自身利益,自 然要抵触/抵抗。釜底抽薪的办法,是逐步缩减中医学校,已成为事实的必然, 因为中医学院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应打幅度的紧缩,可是,这又是政策制定 者的事情。   多年来,人们讨论到中医问题,往往会归结到“废医存药”或“废医研药”。 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意义,中药是个芜杂的东西,但其中常用的是,植物 的根/茎/叶/花,树皮/果实之类,中医不但不能给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也不能提 出单味药对一个病的可靠经验。只有一味“独参汤”可以续命,这在医籍有记载, 中医也都这样说法。   南通的名老中医朱良春,在前不久中央台的大家节目中出现两次,在一次中 谈到他的老师张次公,不过是想证明“明师出高徒” 这个道理。他说,1955年 张次公自上海调来北京,适值林伯渠老病重,中/西医束手无策,周总理说,卫 生部不是来了个姓张的吗!张次公到来诊视后,说能治。遂用了独参汤,病人已 水米不进,只好用棉球蘸了参汤,向嘴上滴了两三滴,已经见效,继续服用,三 日后就好了。完全是胡说,这里很大的矛盾,北京的名老中医,竟不知用独参汤 吗?我倒想他们在以往已经用过,知道是无效的。   在学习中医的高潮中,有一“中毒性休克病人”请中医会诊,这位中医很有 把握的说,用独参汤,但用后并未见神效,仍使用了西医治疗休克的办法。   中药的药效,人参尚且如此,何况其他。   现在的病都已有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药物,当然还要研制更有效, 和更完美的药物。研究的方法,我实在知道的很少,大致他们是按病的特性,在 针对性的寻找,很少用排查筛选的办法。中药,也只好和世界的其它动/植物一 样的存在下去。 (XYS20100330)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