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iangly (不爱睡觉的瘦子) 发信站: 鼓浪听涛 (Fri Jul 18 17:01:28 1997) 火星概况 火星由于它发出特殊的红光而令人侧目.西方把它称为“战神”,中国古代则称之为 “荧惑”。望远镜发明以后,由于观察到多种特性与地球相似,故一度被誉为“天空中的 小地球”。关于“火星人”、火星生命等激动人心的问题争论了近一个世纪。 火星的运行确实与地球有着相似之处,它绕太阳周期为687天,相当于1。9回归年, 而它的自转周期仅比地球长41分,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自转轴倾角也只比地球的黄赤 交角大32分。因此,火星上不仅有类似地球上的季节之分,还可明显的区分出“五带” (热带,南北温、寒带)。此外,h又发现火星上有一定量的大气,有白皑皑的极冠,且 随季节变化大小范围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人类对火星寄予深切希望是顺理成章的事。 火星的平均温度与地球相差不大,在赤道区的昼夜温度在20度到-80度之间,而最寒 冷的极区的温度变化于-70度到-140度。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尤其在它冲日时,(780天冲一次)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是 两者轨道半长径之差,大冲时,更可缩小到5500万千米左右,在空间探测以前,人类关于 火星的认识,其资料大多数是在它大冲期间取得的。 对于火星的空间探测始于六十年代,获得成功的有11次。苏、美的最初6艘飞船都未 能抵达目标,直到1964年11月发射了“水手4号’飞船。1965年,它在离火星9850千米的 地方飞过,发回了21张照片,从中首次发现火星上的环行山. 对火星最成功的探测是两艘“海盗号”飞船。他们在1976年7月降落到火星上,原来 估计只能工作90天,结果却有一艘连续工作了6年多,因此,现在已经有了详尽的火星表 面地形图和地貌图。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季帕雷利发现火星表面有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后称为 “运河”,消息传开,一片哗然。加上火星表面的颜色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极冠在火星 冬天可以扩大到纬度50的地区。因此在50年代,还有人以为这是“火星植物’枯荣的证据 1971年11月,“水手9号”又看到火星表面的干涸的河床,这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现在知道,火星表面十分荒凉。望远镜中看来明亮呈橘黄色的区域是它的“大陆”, 那里到处是黄、红色的沙丘和怪石。 火星的南、北半球有很明显的区别,北半球比较平坦,间或有些死火山,平均比南 半球低4千米。而南半球则有比较多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百多年前所谓“火星运河” 其实就是这些环形山及其阴影造成的错觉。边缘的坡度也比较平缓,脊棱也受过某种“风 化”作用。从大小比例来看,火星上的环形山除了起源于陨星外,还有不少是火山活动的 结果。 火星上确有奇特的“河床”,这些干涸的河床纵横交错,似乎主流支流相连,达几千 条之多,可以形成一个分布广泛的“河网”,最长的主流长达1500千米,宽几十千米。 比较多的人们认为是由于过去火星在演化早期的活动时代,火山喷出来的巨大熔岩造成的 但也有人认为不能排斥这是真正河流的遗迹的可能。尽管火星上目前没有液态水,但在火 星形成早期,可能有较高的温度,完全有可能形成大量的液态水,造成真正的大江巨川。 火星有两个很小的卫星,它们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很象两个被老鼠啃过的大土豆,其大 分别为27*21*19千米^3及15*12*11千米^3.但在那小小的天体上也有众多的陨石坑.火卫 一上还有一个环形山,直径达8千米,上面还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沟纹,最宽的有500米. 火星的卫星是直到1877年大冲时才为美国天文学家霍尔所发现,由于火卫一的轨道周 期仅7h39m21s,所以火星上看到的火卫一是西升东落的。许多天文学家认为这两颗卫星 是被火星俘获的小行星。 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是否有类似人类的“火星文明”?撇开以往的科学幻想不论 自1877年发现了火星表面上交错的直线条被认为是运河时起,这个问题已经激烈争论了百 年之久,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专门为此建立了洛韦尔天文台。四十年代时,苏联一学者季 霍夫还在大学中开出“火星植物学”的课程。甚至到了1958年,苏联还有位教授提出了惊 人之语:两个火星卫星是中空的,因而必是史前时期“火星人”为保存他们的文明而发射 的太空博物馆。。。。。 随着空间探测器的飞行,“火星人”、“火星生命”的争论自然结束了。在火星表面 工作了6年之久的“海盗号”飞船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否定了火星生命的可能。然而对 火星生命的研究与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对火星的深入了解。洛韦尔天文台也 在天文学的发展中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例如冥王星就是这个天文台发现的。 本文引自〖天文学教程〗(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