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 新中国科教史上的第一 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科学讨论会--“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   1964的8月21日至31日,“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隆 重举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44个国家和地区 的367名科学家云集中国首都参加了这次讨论会。各国科学 家在理、工、农、医、政治、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字 与文学、哲学与历史等学科委员会中宣读和讨论了200多篇 科学论文,广泛探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的学 术问题,提出了不少学术水平很高的科研成果。   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的国际科学讨论会。   8月31日上午9时~下午6时,盛大隆重的闭幕式在人民 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李四光在闭幕式上讲 话,他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祝 贺这次讨论会的成功。他强调说,“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 会”是四大洲科学家第一次胜利会师的大会。   科学讨论会最后通过了大会公报。晚上,中国国家主席 刘少奇接见了此次大会主席团成员,陈毅副总理举行盛大宴 会,招待来自各国的科学家,祝贺大会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空 想社会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地有多高 产”取决于农业科技,“科技”才是中国9亿农 民走向富裕的捷径。袁隆平,这位人和名字一样 朴实的农业科学家,大半辈子就在钻研这一个问 题:“地,究竟能有多高产?”   袁隆平曾做过一个非常浪漫的梦:水稻长 得像人一样高,人们在丰收的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为了让这个美梦成真,他经过了半生 的艰苦努力,率先在全世界成功地研制出三系法 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 仍在不断改进。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 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01亿公顷,累 计增产粮食3亿吨,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 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 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袁隆平获得了中 国“特等发明奖”和8个国际大奖,被誉为“杂 交水稻之父”。   1998年6月底,由国家国资局授权湖南四达 资产评估事务所认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袁隆平”品牌的价值为1000亿元人民 币。1000亿,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农业大省一年 地方税收的10~20倍。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无形资 产评估价值数额最大的一宗项目。   “袁隆平”的品牌效应,对于推进中国农业 产业化、集团化进程,展示中国无形资产的实 力,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都 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个摘取数学皇冠的中国科学家──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在一代中国人的心目 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领域的抽象的课题名 称;不仅仅代表着一个由中国人攻克的“终极难 题”,它更像一种精神象征,指代着“执著追 求”、“决不言败”、“冲刺极顶”、“死而后 已”……这样一种学术信念和学术精神。 十多年前,我们中的许多人流着泪读完了 《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报告文学,作家徐迟让我 们熟悉了一个叫作陈景润的数学家,我们被一种 精神深深感动了。尽管我们还是说不清“哥德巴 赫猜想”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十多年后,当年感 动过我们的那一种精神丝毫没有淡泊,它已经默 化在我们自己的精神品质中,变为一种难以分离 的成分。 1996年3月19日,年仅63岁的陈景润离开了 我们。那个因为每年要写下几麻袋草稿而没有时 间睡觉的陈景润、那个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 “哥德巴赫猜想”之上而经常穿错袜子的陈景 润、那个摘取了数学皇冠却永远记不清生活中的 数字的陈景润……几十年超负荷工作,他对生命 “透支”得太多。 第一个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 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 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 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成 就。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当时,毛 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 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次核试验 的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 一项重大成就,它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 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67年6月17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 炸了第一颗氢弹。1969年9月23日,中国成功地 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这两次试验是中国继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 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更高的阶段。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但坚决 反对假和平之名,行核垄断之实的阴谋。中国政 府在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当天直到现在 都郑重声明: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 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 过了《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中国政府已在条 约上签字。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风和日丽,春风拂面,发射 场上人们精神抖擞,期待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上天。等啊等啊,发射的时间终于到了,当 计时器出现“0”字的时候,指挥员即刻发出了宏 亮的点火命令,只见一级火箭的4个发动机喷出了 桔红色的火焰,巨大的气流将发射架底部导流槽 中的冰块吹出去四五百米远。   晚9时35分,火箭在震耳的隆隆声中离开了 发射架徐徐上升,发动机喷出的几十米的火焰光 亮夺目。火箭越飞越高,直上云霄,载着“东方 红”一号卫星向太空飞去。发射场区的地面观测 站不断传来“跟踪目标”、“跟踪良好”、“飞 行正常”等报告,在指挥所的记录仪上彩笔描绘 出飞行的火箭的轨迹与设计轨道完全一致。   晚9时48分,从现场指挥所的广播里传来了 “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的喜讯,人们顿时沸腾 起来,个个尽情地欢呼跳跃,有的人流下了激动 的眼泪。   晚9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中 国第一颗卫星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 洪亮。   到此,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一号发射圆满成功。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在中 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发展航天 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第一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继 研制并发射成功了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大大加 强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并以此大肆炫 耀。然而,就在80年代初期,中国也完成了多弹 头火箭的研制工作。1981年9月成功发射"一箭三 星",是中国卫星发射历史上一次可圈可点的纪 录。   1981年9月20日,"风云"一号运载火箭携带 着"实践"二号、"实践"三号甲和"实践"二号乙3 颗卫星从发射台上直插天空。此时的西北火箭发 射场还在黎明前的黑暗笼罩之下,从十几千米外 的了望哨所只能看见一道长长的火焰在夜空中缓 缓上升。   7分20秒后,"实践"三号甲、"实践"二号乙 与运载火箭分离; 7分23秒后,"实践"二号与运 载火箭分离。3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地面台站频频收到卫星遥测数据,地面站曾 多次向卫星发送遥控指令,卫星都做到有令执行、 一次完成、毋须重发。   当天新华社向世界发布如下消息:"1981年9 月20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组空间物理探测卫 星。这是中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3颗卫 星,卫星准确人轨,各系统工作正常,正不断地 向地面发送各种科学探测和实验数据。 第一座国际卫星接收站──“北京一号”站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 通信专家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造了卫星通信地面 接收站,在中美之间架设起一条特别的电话线路 --卫星电话。在北京最早建成的国际卫星地面 站被命名为"北京一号"站。   有了这条特别的电话线路,尼克松一行在下 塌的国宾馆、在旅途中、在会谈大厅和参观访问 的现场、都能随时随地同本国接通卫星电话。媒 体也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向全世界播送了尼克松访 华的现场实况,全世界约有2亿人观看,收视率 超过了历史最高纪录。   此后,日本首相、墨西哥总统、法国总理、 英国首相相继访问中国、也都使用了卫星电话和 卫星电视实况转播。在频繁的国际交往相国际通 信中,“北京一号”站等卫星地面站大显身手, 备受瞩目。   1978年开始,北京、南京、上海、石家庄等 城市,就己经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卫星地面站, 接通国外的“交响乐”卫星,进行电话、电报、 传真、数据、时间比对等各种试验和测试。 1984年4月8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同步通信卫 星; 1986年6月,中国率先开通了北京、广州、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卫星地面站。至 今,中国各大城市已建设了一千多座地区卫星地 面站,三万多座专用于接收电视广播节目的卫星 地面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长途通信网。   今天,世界各国随时随地可以接通卫星电 话、看到从通信卫星上播放的电视节目。在中国 中等城市的家庭中,通常可以收看到二十多个频 道的各省“卫视”。 第一次水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航天运载工具发展极 为迅速。1980年5月15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 一枚大型远程运载火箭。两年之后、又第一次在 海洋水下发射运载火箭。   1982年10月7日,阳光映照着海面,泛起粼 粼波光。装载看运载火箭的潜艇驶向大洋,潜入 水下。不久,发射舱内,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 操作手按下发射按钮,运载火箭窜出发射筒,以 雷霆万钧之势穿过海水层,宛如一条巨龙冲 出海面,扶摇直上,刺破青天,在晴空留下一道 长长的烟迹,不久便消失在遥远的天际。   测控中心的巨型计算机在高速运行,把各种 数据送往各地跟踪仪来引导测量设备紧密跟踪目 标,并把火箭的最后落点数据送到溅落海域的测 量船队,引导他们去迎接重返大气层的运载火 箭。   远在数千千米预定溅落海域内的测量船,一 直在严密监视着茫茫苍穹,准确掌握着运载火箭 的行踪。突然,测量队上的雷达捕捉到目标,瞬 间,一个火球钻出云层,溅落在万顷波涛之中, 击起了冲天水柱。   “火箭已溅落在预定海域!”这一喜讯迅速 传到了指挥部,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全世 界。   陆基导弹已令敌人畏惧三分,携带有导弹的 核潜艇游戈在茫茫大海之中,更使敌手害怕。这 次成功地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证明:中国已具备 从潜艇发射攻击地面目标导弹的能力和技术。继 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之后,中国也有了自己 的潜地导弹系统。 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八一”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   中国的计算机研究和国产化进程开始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50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 展。   1952年起,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开始计算机的 研制工作。1956年,在"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中,计算机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规划项目。 在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防、工业部门的通 力合作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立了。 1958年根据苏联提供的M-3小型机技术资料制成 了"八一"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又称103机),这 是中国自已制造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03机每 秒运算30次,改进后提高到1500次。 1959年9月 14日又根据苏联有关计算机技术资料制成104大 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在运算速度、存储容 量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不仅超过了当时日本的计 算机,而且不逊于英国已投入运行的最快的计算 机。103、104机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水坝应力分 析、天气数值预报、大地测量、石油勘探等与国 家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复杂计算问题。   自此后,国内计算机研制、生产工作开展起 来,逐步形成了中国的计算机工业。计算机也跟 随世界先进水平,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不断发展。 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长城203”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   近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速度令 人膛目。微型计算机已普遍在办公室和家庭中被 使用。现在我们熟悉的PC机品牌,既有国际知名 的"IBM"、"NEC"、"Dell"、"Compaq"、……、也 有我们自已的国产品牌"联想"、"金长城"、"方 正"、"四通"、"浪潮"……国产PC机在市场竞争 中除了质量可靠之外,更以它的价格优势和售后 服务而居竞争优势。计算机生产技术浓缩了当今 科技的最高成就,它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也开始研制 微型计算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在研制"长 城102"普通台式计算机的基础上,于1974年6月7 日研制成功了"长城203"高级台式电子计算机。   在当时,这台计算机的水平超过了国外同类 机的水平,无论在速度上、存贮量上、机读语言 应用等方面上都是先进的。且计算机的逻辑线路 简单、机器体积小、功耗低,操作简便,为中国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开创了道路。 第一个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亿次级计算机系统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宇航技 术、卫星遥感、激光武器、海洋工程以及空气动 力学、流体力学、理论物理学等方面遇到了许许 多多难度越来越大的复杂问题。如要解决它们, 微机及小、中、大型计算机都无能为力,巨型计 算机则成为不可替代的工具。这是因为巨型计算 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高。根据统计,目前 世界上的巨型计算机总共只有数百台,拥有巨型 计算机的国家不多,仅美国、日本、中国、俄罗 斯、英国、法国和德国七个国家。   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3 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担这一艰巨的任务。 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运算速度的巨型计 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使中国加入到世界上 拥有巨型计算机国家的俱乐部之中。   1993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与国家气象中心 一起又研制成功了每秒运算l0亿次的"银河" Ⅱ 型巨型计算机,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能 发布中期数值预报的国家,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 了特殊的贡献。   现在"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也已研制成功, 它是目前国内研制的最高水平的计算机系统,采 用了目前国际最新的可扩展多处理机并行体系结 构,每秒运算速度为130亿次,使中国成为世界 上少数儿个能研制和生产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 的国家之一。 第一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华光”激光照排系统   传统的报纸图书都是用铅字印刷。因此离不 开“铅”与“火”。当时先用火熔化金属铅,尔 后再铸成铅字。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污染环 境,有碍排字工人身体健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电子激光技术逐步取代了“铅”与“火”。 “华光”激光照排系统则是中国电子出版领域的 先行者。   “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1974 年8月。1975年5月北京大学开始研制照排系统, 由王选教授等主持这项工作。1979年7月27日, 在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计算机房里, 科研人员用自已研制的照排系统,在极短的时间 内,一次成功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 版面布局复杂的八开报纸样纸,报头是“汉字信 息处理”六个大字。这是首次用激光照排机输出 的中文报纸版面。这项成果,为世界上最浩繁的 文字──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对 实现中国新闻出版印刷领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 义。它引起当代世界印刷界的惊叹,被誉为中国 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华光”激光照 排系统日臻完善, 1988年推出的"华光"系统, 既有整批处理排版规范美观的优点,又有方便易 学的长处,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具有国产化软、硬 件的印刷设备,也是当今世界汉字印刷激光照排 的领衔设备,在国内和世界上汉字印刷领域有着 不可替代的地位。1990年全国省级以上的报纸和 部分书刊已基本采用这一照排系统。到本世纪 末,全国的报纸和出版社将全部实现激光照排。 届时,中国的铅字印刷将成为历史文物。 第一台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   小时候上生物课、物理课时,经常会用到显 微镜,显微镜让我们认识了神秘陌生的微观世 界。显微镜的制造,要求相当精密的工艺。随着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的品种也不断 增加,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工矿企业、冶金、地 质、医疗、学校以及科研院所。   显微镜自从1666年问世以来,己有300多年 的历史了。300年中,随着相关科技的长足发 展,显微镜的结构和性能逐步得到完善。但由于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鉴别率均受到光的波长 限制,因此,从20世纪上半期开始,科学家们致 力于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工作。   1965年,上海光学科学研究所试制成功中国 第一合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这台电子显微镜的 研制历经6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万倍,分 辨率可达7A,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 产。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可以制造这 种一级大型电子显微镜。这台电子显微镜的诞 生,标志着中国显微镜的制造技术及相应的光学 研究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人和动物胰脏内有一种岛形细胞,分泌出 的激素叫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和调节体内糖 类代谢的功能。胰岛素是蛋白质的一种,蛋白 质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生命活动主要 通过蛋白质来体现。1965年9月17日,中国在世 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人工合成胰岛素,首先要把氨基酸按照一定 的顺序连结起来,组成A链、B链,然后再把A、 B两条链连在一起。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 作。   1958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组成一支强 有力的科研队伍,联合攻关。中科院上海有机化 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负责合成A链,中科 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负责合成B链。经历六百多次 失败、经过近二百步合成,世界上首批用人工方 法合成的牛胰岛素晶体,在新中国生物化学家手 中诞生了。国家科委先后两次组织著名科学家进 行科学鉴定,证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具有与天然 牛胰岛素相同的生物活力和结晶形状。   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 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 步,其意义与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台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通常的粒子加速器不论用什么方法加速,最 终都是用高能粒子去轰击静止的目标,这样只有 很少一部分能量被用来促使粒子发生反应。随着 研究的深入,需要设法使高能粒子的能量更多地 被用来发生反应,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为了这个 目的建造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是高能粒子加速器 的一种,是研究核物理、高能物理,认识微观世 界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国的对撞机工程是邓小平同志亲自拍板、 在1981年正式上马的。研制正负电子对撞机涉及 到科技的许多领域,比如高频、微波、高真空、 精密加工、磁铁、控制、计算机系统等,这对当 时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是一个考验。在项目进行之 中,参与研制的科学家张文裕、朱鸿之相继故 去。对于参与工程的科学家们的艰苦卓绝的努 力,担任对撞机工程经理的物理学家谢家麟现在 回忆起来,仍感慨颇多。   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 对撞成功。这是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正负电子 对撞机。 10月24日,邓小平同志亲自来到中科 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参加了科技史上的这一盛大庆 典。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对撞成功,是继“两 弹一星”之后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标志着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 阶。 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1981年4月,唐海光同志出任中国驻智利共 和国大使不久,智利外交部政治司司长主动提 出:希望中国派科学家考察南极,加入《南极条 约》,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   当时在南极己有14个国家建立科考站40多 个,其中智利在南极有3个站。   南极独待的地理环境,被科学家称为:“解 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圣地”。 由于孤处一方,大气没有污染,为观测天体提供 极好的条件;南极有成千上万的陨石,是窥探外 层空间奥秘的难得基地;南极是地球大气环流的 策源地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地 球其他地区600万年前已灭绝的生物,在南极可 能见到,这些发现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开地球生命 起源之迷,而且还能为进一步解开世界海陆演化 之迷提供科学依据。   1984年6月25日,中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队 赴南极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和科学考察活动。邓 小平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 极作出贡献”。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l月20日从上 海启程,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 治岛。 30日15时,“长城” 1号和“长城”2号 两艘登陆艇载着54名考察队员,登上菲尔德斯半 岛南部,在这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31日 l0时,在南极洲乔治岛上,从祖国带来的刻着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奠基石,竖立在南极洲的 土地上。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当祖国人民端起年 饭时,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开始了。   考察队在1985年2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 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 2月20日,中国长城站在 乔治岛隆重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10月,在布鲁 塞尔召开的16个南极事物协商国会议上,由于中 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年考察站,进行了多学科卓有 成效的考察,正式取得协约国的地位。 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自1998年10月及其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从 报纸、广播、电视上常常看到或听到一系列有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的报道,它告诉人们中 国的科学家已在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这块人类探险 史上最富神秘感、最具危险性的地区进行全面的 综合性的科学考察。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中国境内的世界最高大 河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喜乌拉雅山东端最高峰 南迦巴瓦峰作神奇的马蹄形大拐弯。自然条件恶 劣,环境极为艰险,峡谷核心地段是多处无人 区、其内侧的墨脱县因受喜玛拉雅山和雅鲁藏布 江大拐弯的包围阻隔,成为高原上有名的孤岛。 因为这一切,大峡谷成为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人类 难以涉足的神秘禁地之一,被视为“死亡峡 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 探险家的脚步,而真正能深入的却寥寥无几。   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成立于1998年10 月1日,随即于1998年10月2日离京赴雅鲁藏布大 峡谷进行为期50天的探险考察。考察队由10个学 科专业的20名科学家和20名记者组成,队长是著 名的科学家高登义教授,政委是著名的登山探险 家王富洲同志。这次考察大本营设在大峡谷的顶 端扎曲。   这次探险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徒步穿越大峡 谷,精确测绘大峡谷各地段的深度、宽度,测定 大峡谷中瀑布的特征及数据,考察大峡谷环境资 源状况,研究建立大峡谷科学实验基地等。   1999年2月26曰,负责审核和发布国家重要 地理数据的国家测绘局,首次公布20世纪末的科 学大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经测绘专家精确测 量,以全长504.6千米、最深6009米,成为世界 第一大峡谷。 世界第一例断手再植   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哪一样少得了 手?人们常用“生产能手”、“多面手”、“神 枪手”、“高手”、“快手”……来称赞那些技 艺超群的人。人一旦失去了灵巧的手,整个人生 就将面临巨大改变,生活将变得十分艰难。断手 断肢再植,一直是国际医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 1903年国外就开始了动物实验研究,但直到1963 年,这一个重大课题才在几个中国人的手中被突 破了。   陈中伟、钱允庆等几名中国医师成功接活了 一只完全断离的手,在世界医学史上写下辉煌的 一页。   那是在1963年严冬,上海青年工人王存柏因 操作不慎,被冲床纵向切断右手、鲜血淋漓。受 伤的工人及其断手被送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 中伟没有按惯例作截肢处理,他决心将断手接 上。连续8个小时的手术,陈中伟等人完成了世 界首例断手再植。在此后的几个月里,陈中伟和 同事全力以赴闯过道道难关,使这只失而复得的 手转危为安,有了正常体温、有了知觉、可以伸 屈活动、能提重物、能写字。经过方方面面测 试,证明断手已成功接治。   断指再植、断手再植、断臂再植、手指再 造……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断 肢再植再造的成活率,这样的手术被患者叫做 “功德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不幸的人眼看就 要失去的肢体,又幸运地失而复得。 第一个国产心脏瓣膜及其置换手术   心脏就像一台昼夜不停的"水泵",使全身血 液朝着固定的方向循环流动。心脏瓣膜犹如水泵 内的"阀门",随着心脏舒张和收缩,相应地开放 与关闭,从而保证血液循环正常运行。心脏瓣膜 每天开关约十多万次。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后就会 变形缺损,使瓣膜口关闭不严,发生血液回流现 象。最容易发生病变的心脏瓣膜是二尖瓣,大约 占病变的90%。中国心脏外科虽自1954年施行了 二尖瓣分离手术,但许多严重复杂的心脏瓣膜病 变患者,还是因无人工心脏瓣膜,得不到满意彻 底性治疗。   1965年6月12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 海医院采用自选设计研制的人工心脏瓣膜,在国 内首次成功地施行了人工心脏二尖瓣更换手术, 填补了中国心脏外科的空白。   1964年11月,第一个可供临床应用的国产人 工球型二尖瓣制成。球型人工心脏二尖瓣,像一 个不锈钢架的鸟笼,里面有一个特制的合成橡胶 小球。切除病变二尖瓣膜后,把钢圈固在左心房 与左心室之间。心室收缩时,小球上升堵住钢 圈,血液不会倒流;心室舒张时,小球下降,钢 圈敞开,血液顺利通过,功能与正常二尖瓣完全 相同。   1964年,世界上只有少数医学和工业发达的 国家才能制造心脏瓣膜并实施置换手术。 1965 年6月12日,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对许淑宝施行 手术,因其二尖瓣病变缺损严重,用一般修补方 法已无法矫正,决定施行中国首例人工心脏瓣膜 置换手术。   手术历时4小时顺利结束,手术后许淑宝原 有病状完全消失,经各项检查,心脏功能恢复正 常,康复出院。1983年,当年主持手术的医务人 员对许淑宝进行了随访,经检查一切正常。 18 年来,这个人工心脏瓣膜已伴随许淑宝心脏搏动 了近7亿次,仍完好无损,许淑宝已成为当今世 界置换心脏瓣膜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人。 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   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一个名叫路易斯· 布朗的婴儿诞生了。她与其他金发碧眼的小女孩 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把聚 焦的镜头对准了她,因为她有一个特殊的称谓:"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的诞生,在20年前曾经引 起全世界的轰动,西方媒体用这样的标题报道了 这一医学成就:“人类可以是自己的上帝。”   大约10年后,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了。 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诞生了一个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的小姑娘,她的名 字叫郑萌珠。   郑萌珠的母亲是甘肃省礼县一个普通的农村 民办教师,结婚20年始终没有怀孕生育。经医生 检查发现她有排卵能力,只是双侧输卵管堵塞。 1987年,她怀着一线希望,千里迢迢来到北京。 当时,张丽珠教授和刘斌教授正负贾此项研究, 张教授为她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开始了中国第一 例"试管婴儿"的试验工作。l0个月后,这位母亲 如愿以偿地生产了,一个体重3900克、身长52公 分的小女孩来到人世间,她就是郑萌珠。   10年来,中国大陆己经有500多位“试管婴 儿”先后在北京、长沙、广州、上海、济南、杭 州、沈阳等地出生。 第一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   提起大熊猫,人们都知道它是动物世界里的 国宝中的国宝。虽然几十万年前在中国南北方辽 阔的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大熊猫,但是,到今天 由于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大熊猫不但数量减 少,而且栖息地也被压缩在四川、甘肃、陕西等 省的深山丛林。数量锐减和生存空间狭小,使大 熊猫这一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宝贵物种到了濒临 灭绝的境地。为了使它能够繁衍、生存下去,北 京动物园1955年就开始了大熊猫的人工饲养,人 们翘首以待大熊猫能在人工饲养的优越条件下不 断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可是春去秋来,仍不见 大熊猫怀孕的迹象。于是,"大熊猫在人工饲养 条件下,能否繁殖后代"变成人们争议的话题。   1963年9月的一天,这是北京动物园撮合起 来的大熊猫家庭第一次“添丁加口”的好日子: 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莉莉”于这天分娩,生下 一个雄性小宝宝,取名为“明明”。“明明”的 诞生有力地说明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是 能够繁殖的。在动物园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 “明明”活泼茁壮地成长。   北京动物园人工饲养下繁殖的大熊猫,已生 下了第三代小宝宝,子女成群,儿孙满堂。   自 1963年北京动物园开创人工饲养条件下 自然配种繁殖成功大熊猫的世界纪录以来,全世 界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的大熊猫共计124胎179 只,其中北京动物园共繁殖了35胎58只,成活28 只,成活率为48.28%,成为世界上繁殖大熊猫最 多的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又有两只“身份特殊”的新生大 熊猫满月了,这两只采用人工辅助母兽哺育新方 法哺育。在此次人工育幼中,北京动物园首次利 用相近种动物天然初乳代替人工奶育幼,为幼仔 提供了免疫物质。 第一次人工受精繁殖大熊猫   1936年至1986年的50年间,在世界动物园 内,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已超过200只,其中,雄 性具有求偶交配能力的却不到10只;雌性具有产 仔能力的也不到30%;雌性怀孕产下的幼仔,活到 半岁以上的仅有三分之一。大熊猫成了珍稀濒危 动物。   科学家发现,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雄性亚 成体和已进入成体的大熊猫,未能参加繁殖期的 社群活动,先天性的求偶行为得不到后天的正向 诱导、激发和学习建立,致使这种行为在发育过 程中产生了迟滞。如不施行人工补救,大熊猫就 将面临绝种的危险。   科技工作者加紧研究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 以增加大熊猫的怀孕机率。   1978年,北京动物园专家刘维新等首先对北 京动物园的“宝宝”、“曼曼”和“滨滨”等3 只无求偶行为的雄体,用电刺激法采精,然后对 “娟娟”、“婷婷”、“川川”和“芳芳”等4 只雌体,进行了人工授精试验。 1978年9月8 日,"娟娟"一胎产下两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为 大熊猫人工授精获得成功的记录。   北京动物园人工授精培育的大熊猫“芳芳” 所产的“岱岱”在长大以后,通过人工授精,又 产了6仔,存活1只。“园园”所产的“绍绍”, 后来送到西班牙,在那里与英国送去的“佳佳” 进行自然交配,结果1胎产了2仔,存活了一只, 名叫“竹琳”。动物园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后代, 又在继续繁殖。 1978~1987年,北京动物园的 雌性大熊猫通过人工授精怀孕,共妊娠13胎,产 仔23只,存活8只。   1963一1988年,中国人工授精繁殖成功大熊 猫的动物园有北京、成都、上海、重庆、福州、 杭州、昆明和西安,加上卧龙自然保护区共有9 处,共计妊娠55胎,共产87仔,存活28只,有效 地延续了这个珍稀的物种。 第一座“眼库”──北京同仁眼库   眼角膜移植术可使人多数因角膜病致盲的病 人恢复光明。20世纪以来,一些先进国家就相继 成立了眼库,其中著名的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每年 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86个国家和地区的盲人提供 2000个眼球。眼库的建立,使许多发达国家己将 角膜移植列为眼科常规手术。   在中国,内角膜病致残致盲者约有200~300 万人,但目前每年仅有700多位病人能进行角膜 移植术,约占全部角膜病人的0.3%,大多数病人 只能遥遥无期地等待角膜,不少病人就是在等待 的过程中错失手术时机而留下终生遗憾。造成中 国这项手术发展较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眼角膜材 料来源严重不足。   1990年6月12日,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眼科 研究所建立了国内首座眼库──同仁眼库,它的 中心任务是采集、保存、研究角膜材料,及时为 角膜移植手术提供可靠的角膜材料来源。   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作为建立北京同 仁眼库的第一个倡导者,他生前在"死后捐献角 膜"的志愿书上第一个签上自己的名字──在他 去世以后,他成为同仁眼库诞生以来的第一位捐 献角膜的人。   张晓楼教授是中国眼科医学界的元老,生前 曾担任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北京眼科研究所所 长等职务。几十年来张晓楼在国内外获奖几十 次,使千千万万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为中国眼科 医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90年9月14日上午张 晓楼因病逝世,第二天下午5时他的角膜被移植 给两位失明的工人,使他们从此告别了黑暗。   在张晓楼教授的带动下,不少党和国家领导 人、社会知名人士、老专家学者、工人、干部、 医务人员、大学师生、中小学生以及在华工作的 外国专家纷纷报名登记,愿在死后为素不相识的 盲人“奉献爱心、捐献角膜、造福盲人”。 第一所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位女青年,在填写 履历表中的毕业院校一栏写的是“北京广播电视 大学”。对这所大学闻所未闻的单位领导看了以 后问:“你们学校在哪儿?这个学历,国家承认 吗?”那个女青年很自信地告诉他:“我们学校学 生在各省区都有,国家承认我们的学历!”   1977年国家恢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使得一 大批在十年浩劫中被耽误了学业的年轻人重新赢 得上大学的机会。然而通往"大学"这个神圣殿堂 的道路从来就是那么狭窄、拥挤……每年7月, 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足10%的升学率,意味 着90%以上的学子被挤下了“独木桥”。   1979年,停办了十多年的"广播电视大学"恢 复招生,许许多多眼看失去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又 找到了希望。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全国性的电 视广播大学,是北京市运用广播、电视、音像和 印刷教材等多媒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综合性 社会大学。它在邓拓等人的倡导下,创办于1960 年2月。同年3月8日开学,首任校长是吴晗,第 一期招收本科和预科学员6000余名,当时设有数 学、物理、化学、中文4个系和英语专业。   继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办之后,上海、沈 阳、长春、广州等城市相继开办电视大学。吉 林、重庆等地成立业余广播大学。“文化大革 命”开始后,电视大学就停办了。 1979年1月, 电大复校,至1988年共开设42个专业,其中30个 专业随同中央电视大学开课。   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职业大学、函授大 学、自修大学和普通高校一起,形成了中国高等 教育的立体构架;这"五大"使更多的青年“走 进”大学校门,圆了大学梦。 第一次汉字改革──《汉字简化方案》   我们日常使用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 影响最深广的文字之一。但是汉字也存在严重的 缺点: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宇一个形体,需要 一个一个地记,对初学者来说难度极大;汉字的 字数大约有6万多个,通用的七八千个,常用的 也有三四千个;汉字笔画繁多,教育部1952年公 布了2000个常用字,平均每字有十一二笔,其中 17笔以上的有221个,有的字多达30几笔;再加上 汉字结构复杂、字形相似、一字多音等等,汉字 存在难认、难读、难记、难写的特点。鲁迅先生 曾把繁难的汉字比做劳动人民面前的一道"高门 槛"。汉字的缺点给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造成了 很大困难。   汉字在书写、印刷、电报、计算机输入、检 字等方面都要比拼音文字耗费劳动力,尤其是会 给电子计算机和高度机械化的使用带来许多困 难。   几千年来,汉字经历了多次的演变,由甲骨 文、大篆、小篆、隶书直到楷书,总的趋势是沿 着字形逐步简化、表音成分逐渐增加的方向发 展。“五四”以后,中国产生“将文字交给大 众”的呼声。   国务院于1956年1月28日在第23次会议上通 过T“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这是新中国 对汉字进行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汉字简化方 案》中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经过 几年的试用和推广,到 1964年,简化汉字增加 到2238个。   80年代初,中国还推行过一次汉字简化,公 布了一批汉字简化的试行方案,但由于使用过程 中不断发现这个简化方案的缺陷,这一批简化汉 字不久就宣布停止使用。 第一次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但 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长期以来形 成了众多的方言。即使一个事物、一个字词,不 同方言有不同的读音,因而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 上遇到了很大困难。尽管人们也意识到这个问 题,数百年来也在寻找一种能够统一、规范语言 文字读音的方法,但终因各有缺陷而未能实行起 来。一直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 首次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那是在1958年2 月 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上正式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规范化 普通话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方案采用国 际通用的罗马(拉丁)字母。   汉字是中国向几千年来长期通用的文字。可 是,汉字的表音功能有缺陷,也越来越难以适应 现代科学文化的需要。为寻求理想的注音方式, 前人曾经进行过种种尝试。在历史上曾经采取了 直音、反切、注音字母等办法。《汉语拼音方 案》的拟订,参考了三百五十多年来中外人士采 用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的经验,借鉴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内外人士寄来的一千二百多个 拼音方案,经过许多著名的语言文字专家长期广 泛的讨论。   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 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字典、词典都用汉语拼 音字母注音、排列字库;电台、电视台举办了汉 语拼音讲座。   汉语拼音用于电报通信,曾在东北铁路实行 了12年之久。汉语拼音用于电子计算机,己经取 得初步成功。中国的产品代号、商标、商店招牌 等等,广泛地应用汉语拼音。   1978年9月,国务院批准用《汉语拼音方 案》作为中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 规范。外交部和新华社等早已从1979年1月1日开 始用《汉语拼音方案》取代过去在外交文件译文 和新闻通讯报道中沿用的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 威妥玛式拼写法。 第一批特级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 业”,也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的 职业”--两手空空,两袖清风,清贫寒苦。由 于中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广大中小学幼儿教师 常年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在清贫的条件 下。   1978年4月22日至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 和社会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重教;改善教师的 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解决教师工资低待遇差的 问题。邓小平指出:“"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 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 定为特级教师。”遵照邓小平讲话精神,1978年 4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北京景山学校提升马淑 珍、郑俊选、方碧辉为特级教师。   马淑珍老师从北京景山学校1960年创办开 始,一直坚持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的改革试 验。她按汉字结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点,采用集 中识字,使小学生在两年内掌握汉字约二千五百 个,整个学习进程因此提前。   郑俊选老师从1960年起就在北京景山学校低 年级带头进行数学教学改革试验。她敢于创新, 积极探索,把一些代数知识渗透到小学数学中 来,取得良好效果。   方碧辉老师1962年从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到北 京景山学校。她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自编教材进 行外语教学试验,注重听说能力训练,把外语教 学搞得有声有色。1979年1月,北京市委向被批 准为特级教师及其他荣誉称号的教职工颁发证书 和奖金。 希望工程第一位受助学生──张胜利   生长在都市的人们,对于学校的第一印象是 一定有许多学生和老师。但在河北涞源县桃木疙 瘩村却有这样一所学校一──3名学生、1位老 师,这位老师就是希望工程受助学生第一人张胜 利。   张胜利小的时候非常好学,虽然家里很穷, 却没有穷断他的求学心。可是不久,父亲病故, 母亲改嫁,张胜利一家陷入困境,他终于失学 了。就在这时,张胜利的景况被前来调研的县政 协副主席车志忠发现了。他奔走呼吁,引起了共 青团中央委员会的关注,团中央发起了希望工 程。1989年10月7日,希望工程第一块“砖”铺 在了桃木疙瘩村。团中央和当地领导来到村里, 向张胜利等11名学生颁发了《资助就读证》。   1994年,张胜利初中毕业,回到家乡当了一 名代课教师。但他自认为底子薄,希望继续学 习。于是,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的帮助下,他被上 海第一师范学院特招入学,一切费用由校方提 供。在张胜利学成回乡的那一年,乡里利用国家 教育扶贫的7万元贷款,建起了全村惟一的桃木 疙瘩小学,张胜利就成了这所小学惟一的一位老 师。刚开始时,张胜利只有3名学生。但他却一 点不马虎,开了十几门课。他说山里地方散,怕 孩子们玩野了,索性他给管起来。年终考试全乡 50多所学校,桃木疙瘩小学考到第19名。张胜利 并不满足,打算向前10名进军。   如今,桃木疙瘩小学的学生增加到13名,教 师也增加了1名,张胜利也当上了学校的第一任 校长。虽说是校长,其实什么都要干,学生吃住 都在学校。山区的孩子交不起多少钱,学校资金 严重不足,但是他仍信心十足,立志为山区教育 事业奋斗一生。 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南溪镇希望小学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于1990年5月19日建 成,它坐落在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它 标志着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 的“希望工程”己经正式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教育事业 稳步发展。但由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着教育落后的现象,许 多孩子由于贫困而失学;有的学校校舍破旧,师 资匮乏;很多贫困地区,简陋的学校就建立在年 久失修的破庙里、学生上课只能在这里避避风霜 雨雪,而且也没有操场,再加上交通不便、学生 居住分散等原因,使许多适龄儿童失学。   为了帮助失学儿童能够重新就学,为了落实 《教育法》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由中国青少 年发展基金会“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提 供资金,在全国一些落后地区建立了初级学校。 这些学校被称为“希望小学”。   基金会的大部分基金来自国内企事业单位及 海外友人的捐赠。继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成后, “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又用于大别山 区、延安地区、井岗山地区等革命老区和贫困地 区,建立了多所同样性质的希望小学。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