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平仄---我也告老肖。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BigMac 于 2010-03-19, 10:56:08:

LAOXIAO这么说。
引用:
不妨去找一首七律,再找一首不合律的七言诗,各念两遍.看看有无区别.

取决于违反的地方。很多个别地方违律,但并不影响诗的声韵美和味道。

一个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现象就是唐朝到今天,很多字的音和声调都发生了变化。声调有变的字不在少数。那么我们用今天的音和声调读唐诗,对唐诗声韵和节奏的感觉,是不是变味了? 
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读过唐诗宋词的人,有这个体会,应该说依然绕有诗味,包括声韵。

我在没有意识到平仄之前,就读过背过不少诗词。应该说,对唐诗声韵和节奏的感觉是通过大量的读训练培养起来的。而不是,机械地对平仄对出来的。在这点上,我自认为对声韵和节奏的感觉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个人的感觉也是,声韵感不局限于那个规定的平仄。即使稍有变化(违律),没有影响。
我后来查看了我改老赵的那首,我发现在我改的那首里面,135的平仄还维持着,这个和后来一位网友说的维持135就够了,算是暗合了。因为我改那首赵诗的时候,是反复读,体会出来的。当然是没有去查平仄的。

我看诗有个个人习惯,就是喜欢把它读出来,读几遍,就是读新诗也是这样。
我以前有个贴子也说过这个问题。古体诗,没有律。宋词,改了律。新诗,放弃了律。但是声韵美依然存在。声韵美的实现,对平仄的要求应该是很宽泛的。七律,五律的要求是充分的,远非必要的。

你那个改了几个平仄就说区别如何如何的论点,很有装腔作势的味道。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大意),就是一人招待客人,准备了几只活虾,后来端上一碗汤,客人连说虾汤鲜哪,虾味实足。还是那家小孩说了实话,说活虾早跳出来了,没在锅里。汤都不是虾汤。你也是被这个平仄的”虾“给懵了。不是求助于内在的诗感,而是亦步亦趋地看平仄。宁信度,无自信也。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